-
1 # 田富貴
-
2 # 羊羊羊75197245
首先得區別“習慣"或者“病態"。前者屬於行為慣性,學會轉移(注意力),比如看看報紙、電視和書籍,比如散散步,也可飼養些小動物,如貓、狗、魚等。但是,不宜以喝酒、抽菸、跳舞、打麻將替代。後者屬一種心理問題,心理的暗示和強迫。或許手機的內容太過紛繁和“精彩",讓你上癮和割捨不去;也或捧著手機,進入虛幻、虛擬空間,是對現實的逃避。手機的內容,絕對不是現實的場境,也絕非完全的真事。資訊“爆炸",自然存在汙染,箇中不乏刻意的“偽資訊"。所以,對於手機,用之要有度有節,要有甄別和調控能力,否則不如棄之不用。一個手機,何需糾結?
-
3 # 焦泉禪院
對於手機每個人都想離開它,但又離不開它,這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問題,要想晚上休息前不看手機,就必須瞭解—些手機對人體的危害性。
首先,手機的輻射性對人的危害是很大的,特別是對頭部危害較大,它會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機能性障礙,引起頭痛、頭昏、失眠、多夢和脫髮等症狀,有的人面部還會有刺激感。 手機掛在胸前,會對心臟和內分泌系統產生一定影響。即使在輻射較小的待機狀態下,手機周圍的電磁波輻射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心臟功能不全、心律不齊的人尤其要注意不能把手機掛在胸前 。
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還會影響內分泌功能,導致女性月經失調。另外,電磁波輻射還會影響正常的細胞代謝,造成體內鉀、鈣、鈉等金屬 離子紊亂。據科學家發現,經常攜帶和使用手機的男性,精子數量可減少30% 。手機發出的電磁輻射作用,對大腦電磁輻射的穿透力很強,微波穿透顱骨後等於把腦子煮熟了。 有關研究證實,使用手機時,會有40%至60%的輻射量直接滲透到腦部一寸到一寸半的深度,而且手機輻射會不停地在腦子裡累積。 行動電話,手機對健康的影響調查進一步表明,長期使用手機會引起胸悶、噁心、食慾減退等不良反應,同時對睡眠質量有不良影響,每天使用時間過長會引起多夢,並可能導致失眠。 國內外的很多報道認為,手機電磁輻射引起的普遍現象是神經衰弱,症狀主要有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
所以我們長時間玩手機,久而久之我們會對手機產生—種依賴心理,這種現象是潛意識依賴性,慢慢就會在上班途中,休閒的時侯或在睡覺前不由自主就會拿出手機看—看,甚至睡覺時把手機放在枕頭邊,這都是手機對人體大腦危害極大的表現,因此大家要儘量少玩手機和電腦。睡覺前養成良好的習慣,慢慢睡眠就好了。
-
4 # 中年女漢子
嘿嘿,這個問題好像大家都有,想看就看唄,要掌握好度,看手機時間不要太長,否則對眼鏡和臉部有輻射,臉上容易長斑,特別是眼睛刺痛感,容易得近視眼,時間太晚了影響第二天學習個工作。
回覆列表
你這屬於手機重度依賴症了吧
手機依賴症是一種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睞青年白領女性、業務擔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學生三類人。隨著手機在中國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來越多的手機持有者發現自己已經無法離開這個"愛物兒",哪怕只是半天兒不見,也會魂不守舍,坐臥不寧。高科技在給人們帶來溝通便捷的同時,也將一種"新鮮病"--手機依賴症"捆綁銷售"給了現代人。
隨著手機在中國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來越多的手機持有者發現自己已經無法離開這個“愛物兒”,哪怕只是半天兒不見,也會魂不守舍,坐臥不寧。高科技在給人們帶來溝通便捷的同時,也將一種“新鮮病”——手機依賴症“捆綁銷售”給了現代人。
手機沒帶在身邊就心煩意亂,無法認真工作;一段時間手機鈴聲不響,就會下意識地看一下鈴聲設定是否正確;經常把別人的手機鈴聲當成自己的手機在響,脾氣也變得暴躁起來……隨著手機在中國的普及,特別是年輕人手機擁有率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開始被“手機依賴症”困擾。
缺乏自信易得“手機依賴症”
在北京某房地產公司做市場推介的唐輝最近被“手機依賴症”深深地困擾著。因為工作關係,他的手機使用頻率非常高,手機鈴聲總響個不停,有老闆交代事情的,有客戶聯絡業務的。“手機電池本來能用3天,可我每天得換一次,不斷打進打出的電話讓我感覺生活很充實。”他說。最近業務減少,唐輝的電話明顯安靜了,他突然感到不適應,整天坐立不安,在別人的手機鈴聲響起時,他會條件反射地拿起自己的手機。 心理學專家、西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副院長楊玲教授認為,唐輝的表現是典型的“手機依賴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她解釋說,有些人由於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頻繁使用手機,無意識中手機成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來電數量突然減少或手機丟失情況下,這些人通常會出現上述反應。
“手機依賴症”大多在一些性格比較孤僻、缺乏自信的人群中出現。這些人有的希望透過手機與外界保持聯絡,使自己不被社會遺忘;有的希望透過手機在同事和上司面前維持高效率工作的形象。“手機依賴症”還表現在溝通多透過手機進行。比如明明幾步路就可以走到的地方,卻只想打手機解決問題;等人的時候不斷地打手機問對方走到了哪裡。
關鍵要讓患者找到生活重心
楊玲說,各種心理疾病的出現與人的社會生活方式有著很大關係。解決“手機依賴症”的關鍵在於讓患者找到生活重心,從充實自己的生活開始,儘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機上,應該適當參加有益身心的活動,如郊遊、健身、看書等。“手機依賴症”嚴重者應及時接受心理醫生疏導,避免更多地影響工作和生活。
隨著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通訊工具。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全球有6億多人使用手機,中國有近1.6億人擁有手機,是世界上擁有手機人數最多的國家。
摺疊編輯本段典型的“手機依賴症”特點
石小姐是一家文化公司的企宣,由於工作的性質需要和外界頻繁聯絡,手機便成為她形影不離的得力“助手”,使用手機的頻率也遠遠高於他人。
由於工作業績突出,石小姐被提升至管理崗位去從事行政工作。工作性質的轉變使得接入電話驟然減少,一向對工作熱情很高的石小姐開始感到十分焦慮,鬱鬱寡歡,情緒低落,時不時地掏出電話來看是否有未接電話,還經常把別人的電話鈴當成是自己的手機在響,甚至連脾氣也變得暴躁起來,經常莫名其妙地發火。 壓力過大是主因
究竟是什麼讓石小姐的情緒變化如此之大?中國社會心理協會會長馮伯麟認為,石小姐的表現是典型的“手機依賴症”。馮伯麟解釋說,現代社會工作壓力大,人際交往日益頻繁,資訊更新流通速度快,這些原因使得手機成為大多數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手機無形中在這些人的心裡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一旦手機沒電或來電頻率突然降低就會出現情緒波動,如焦慮、煩躁、抑鬱等症狀。
性格內向更易得
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是世界上擁有手機人數最多的國家。在中國?燻特別是追求時尚的白領階層往往是頻繁更換手機或一人多部手機,是對手機最為關注的人群。加之工作壓力大,對手機的依賴性也相對較大,這種心理的不適應狀況在白領人群中的發生率也出現了增多的趨勢。此外,一些性格內向、缺乏自信的人是感染“手機依賴症”的高發人群。這些人往往交際圈小,朋友少,想與外界聯絡又不積極主動,只能藉助於手機來排解孤獨感和證明自己的存在。還有一些人透過頻繁接電話來向別人顯示自己工作繁忙,以此證明自己在社會上的重要性,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手機依賴症”的另一個表現形式是過多地利用手機進行溝通,如:明明走幾步就可到達的地方,卻非要透過手機進行聯絡;在等人的時候總是頻繁打手機問對方身在何處,如果不打就焦急難耐。“手機依賴症”嚴重的人還會出現手腳發麻、心悸、頭暈、冒汗、腸胃功能失調等症狀。 調整生活可緩解
馮伯麟說,“手機依賴症”是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而出現的現代心理病症,只要能夠正視它,透過一些方式去調整自己的生活就可避免或者緩解這種症狀。
因為工作性質的轉變而對手機產生依賴的人,實際上是由於部分固定交際物件的突然消失而帶來的交流慾望的中斷。這類人可以在生活中重建自己的交際圈,利用閒暇時間參加一些聯誼活動,定時和幾個固定好友小聚談天來排解抑鬱的情緒,使自己儘快適應新的環境和工作。如果是對手機習慣性依賴的人,則應多在現實生活中積極與人交談,多讀讀書、看看報,透過自我約束逐漸減少不必要使用手機的次數,儘量將生活的重心從手機上轉移。如果客觀條件允許,最好多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如:聽音樂、外出散步、郊遊、健身等。如果對手機依賴過於嚴重,就要去看心理醫生,以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摺疊編輯本段小測試
經常使用手機的你是不是也擔心自己是否得了“手機依賴症”了?那麼就做個小測試吧!如果下列問題有一半以上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你很可能已經患上了“手機依賴症”,一定要小心對待:
1.你是否總是把手機放在身上,如果沒帶就會感到心煩意亂,無法做其他事情?
2.當一段時間手機鈴聲不響,你會不會感到不適應,並下意識地看一下手機是否有未接電話?
3.你會不會總有“我的手機鈴聲響了”的幻覺,甚至經常把別人的手機鈴聲,當做自己的手機在響。
4.接聽電話時你是不是常覺得耳旁有手機的輻射波環繞?
5.你是否經常下意識地找手機,不時拿出手機看看?
6.你是否經常害怕手機自動關機?
7.你晚上睡覺也開著手機嗎?
8.當手機經常連不上線、收不到訊號時,你會不會產生焦慮和無力感,而且脾氣也變得暴躁起來?
9.最近經常有手腳發麻、心悸、頭暈、冒汗、腸胃功能失調等症狀出現嗎?
如果超過一半以上的答案是“是”,持機者應注意從依賴症中尋求解脫。
最後,提醒對手機重度依賴的朋友們,不要刻意的去想著我沒帶手機會怎麼怎麼樣
有時候出門的時候可以故意不用帶手機·等你真到了外面發現不帶手機也挺好的,慢慢的就會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