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祖宗起錯名了?還是有別的說法?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是老祖宗為了方便農民勞作而發明的,老祖宗認為瓜果不和時令種植,早種催生,就不會有好的味道,只有適時種植,瓜熟蒂落,才能獲得好的口感。現在想想這句話的道理還是很深刻的,我們現在種地已經很少看節氣了,只要溫度夠,大水大肥作物也能獲得產量,但是口感卻是差很多。
那麼老祖宗為什麼要發明二十四節氣呢?
在說二十四節氣時不得不說一下陽曆、陰曆和農曆的區別,因為很多人老是把陰曆和農曆搞混。
1、陽曆
咱們現行的陽曆又叫新曆是孫中山時期啟用的,和老祖宗的太陽曆一樣,都是以太陽兩次透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為依據的,也就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所需要的時間,這個時間大約是365.24天(一年)。出現閏年的時候一年是366天,平年是365天,今年是壬寅(虎年)是平年,所以,在農曆上是355天。
老祖宗發明的陽曆又叫太陽曆,它分為干支歷、十二氣歷、天曆和彝族太陽曆四種。其中干支歷一直沿用到現在。干支歷最早在商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採用十二辰來紀月,到了西漢的時候又採用十二辰加時制度。到了北宋時期開始採用十干十二辰來配合紀時,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干支歷記錄日期的形式。
2、陰曆
陰曆是觀察月亮“月相”變化為依據的歷法,也就是月亮圍繞地球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根據月亮圓缺變化來計算一個月的天數,又被稱為“朔望月”。這個好理解,朔就是每個月的第一天,也就是初一,望是十五這一天,也就是我們看到滿月那天。
由於,太陽、地球、月球相對運動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月都會有少許變化,所以,月球圍繞地球所用的時間也不相同,用時最長的時候大約需要29天19小時,最短用時大約需要29天6小時。我們現在習慣說成陰曆一個月是29.5天,一年就是12個月×29.5天=354天,和陽曆365天相差10多天。
3、農曆
古代曆法家發現陽曆和陰曆都是有缺陷的,陽曆不能表現出“月相”的變化,而陰曆又不能體現出“四季”的變化。這樣農民就朦了,陰曆一年都過完了,陽曆四季還沒完事呢?因為陽曆比陰曆一年多十多天,這地還咋種,是看太陽還是月亮?所以,古代曆法家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就把陽曆和陰曆融合了,以陰曆為基礎,每隔2-3年多出來的一個月加在下一年,就是我們說的閏月,這樣就把陰曆和陽曆平衡了。出現“閏”的這種紀年法,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農曆,也是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
為了方便古代曆法家將農曆分為大、小月,大月時臘月有30天,小月時臘月有29天,今年臘月就是小月只有29天,也就是說今年沒有年三十。其實,沒有年三十是非常常見的,並不是什麼稀奇事,每隔3-5年就會出現一次,甚至還會出現連續幾年沒有年三十的情況。比如,2025-2029年連續5年沒有年三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網上查一下。
這樣古代農民種地就比較方便了,也不用看太陽和月亮了,只要按照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來種就可以了。透過長時間的勞作和觀察氣候變化總結出來很多農諺,被後人所用。
4、閏月
簡單說一年閏月,古代曆法家經過推算髮現了一些規律,把19年中的陰曆設定成7個閏月,這樣就能很好的彌補陰曆與地球公轉的差值。有閏月的是閏年,沒有閏月的是平年。不過這種在19年中設定7個閏月的方法到了唐代時被廢除了,在唐代《麟德歷》時採用無節令月置閏,每2至3年置1閏,閏月也特指公曆閏年的二月。
一年是否有閏月從二十四節氣中也是能夠看出來的,每個月有兩個節氣,把月初的叫節氣,月中後出現的叫中氣。在陽曆上兩個節氣的長度平均是30.5天,而在農曆上每個月只有29.5天,這樣節氣在公曆和農曆上相差1天。這就導致因每月的中氣會比上一個月晚1-2天,這樣迴圈下來,總會出現沒有中氣的時候。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被規定為“閏月”。我們可以翻看日曆下面這十二個節氣都是中氣,從“冬至”那天開始算,只要不出現這些節氣中(雨水、春分、穀雨、小瞞、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的任何一個,就是閏月。
由於地球公轉太陽不是正圓形的原因,導致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時遠時近,所以 ,出現閏月最多的月份是4、5、6三個月份,出現閏月比較少的月份是9、10、11、12月份。所以,在民間有“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百年難逢歲交春,千年難遇閏臘月”的說法。
上一個閏正月還是在1640年,而下一個閏正月就要到2262年了,這一年的陽曆2月20日-3月20日的這個農曆月,只有驚蟄一個節氣,沒有中氣雨水,也錯過了春分,所以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就是閏月,這一年是閏正月。那麼您說這一年會過兩個春節嗎?上一個閏臘月是1574年,而下一個閏臘月要到3358年才出現,是非常難遇到的,所以有“千年難遇閏臘月”的說法。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農耕時代文明的產物,是指在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在漢代時用來指導農民勞作,是老祖宗聰明才智的結晶。
古代曆法家把二十四節氣每個月,分兩氣,每氣為15天,每5天為一候,共七十二候。就拿馬上到的“大寒”來說,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共計15天,每候有5天,分別為:一候雞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意思是說,大寒節氣到了,第一個5天農村要開始孵小雞了。並且第二個5天鷹隼之類的徵鳥,也開始感受到氣流的變化,盤旋在空中尋找食物來抵禦嚴寒。最後5天河流中的冰更厚了,一直凍到河水的中央。
經常看二十四節氣的朋友可能發現一個怪現象,比如春季的春分和秋季的秋分是相對應的,它們都是把這個季節的90天平均分為前後相等的45天,所以,管它叫“分”,指得就是平分的意思,我們回過頭看看是不是這樣。但是,還有兩個節氣也是把這個季節的90天平分了,卻不叫“分”,比如夏季的“夏至”和冬季的“冬至”。是不是感覺很奇怪,為什麼古代曆法家給二十四節氣起名的時候要這麼起,是他們糊塗了,搞錯了?還是另有說法?
曆法都是皇帝頒佈的,在當時是具有權威性,所以,給二十四節氣起名是非常嚴肅的事情,不可能隨便起個名。古代有四季八節的說法,四季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春、夏、秋、冬,八節分兩類,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一類,第二類是每個節氣中間那一個,分別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我們再來看一下春分和秋分不僅把天氣平分了,還把一天24小時白天和晚上也平分了,白天和晚上等長了,所以,叫“春分”和“秋分”。也就是說,春分和秋分不僅把90每季的90天平分了,還把白天和晚上分成等長了。
我們再來看一下夏至和冬至也是把季節的90天給平分了,但是,卻沒有把一天24小時,白天和晚上等分了,而是一年當中夜晚最長,白天最短的一天。
冬至在一年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是太陽直射點北返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迴歸線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相傳周文王的兒子周公旦,他在當時發明了“土圭法測影”。這個方法按當時人的理解就是將“日影”最長的那一天定為“歲首”,也就是現在冬至前後的這幾天。並且,冬至過後也開始變得更加寒冷,古代民間也開始數九,捱過寒冬。有 “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的說法。
但是,夏至正好和冬至相反,是白天最長的一天,夜晚最短的一天。過了夏至第四個“庚日”開始數伏,也預示著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到來了。
由於夏至和冬至沒有把白天和夜晚等分,至是到此的意思,所以不能叫“分”,叫“至”更加準確。從這方面來看,古代曆法家並沒有搞錯,而是定義的更準確了。
是老祖宗起錯名了?還是有別的說法?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是老祖宗為了方便農民勞作而發明的,老祖宗認為瓜果不和時令種植,早種催生,就不會有好的味道,只有適時種植,瓜熟蒂落,才能獲得好的口感。現在想想這句話的道理還是很深刻的,我們現在種地已經很少看節氣了,只要溫度夠,大水大肥作物也能獲得產量,但是口感卻是差很多。
那麼老祖宗為什麼要發明二十四節氣呢?
一、陽曆、陰曆、農曆的區別在說二十四節氣時不得不說一下陽曆、陰曆和農曆的區別,因為很多人老是把陰曆和農曆搞混。
1、陽曆
咱們現行的陽曆又叫新曆是孫中山時期啟用的,和老祖宗的太陽曆一樣,都是以太陽兩次透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為依據的,也就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所需要的時間,這個時間大約是365.24天(一年)。出現閏年的時候一年是366天,平年是365天,今年是壬寅(虎年)是平年,所以,在農曆上是355天。
老祖宗發明的陽曆又叫太陽曆,它分為干支歷、十二氣歷、天曆和彝族太陽曆四種。其中干支歷一直沿用到現在。干支歷最早在商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採用十二辰來紀月,到了西漢的時候又採用十二辰加時制度。到了北宋時期開始採用十干十二辰來配合紀時,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干支歷記錄日期的形式。
2、陰曆
陰曆是觀察月亮“月相”變化為依據的歷法,也就是月亮圍繞地球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根據月亮圓缺變化來計算一個月的天數,又被稱為“朔望月”。這個好理解,朔就是每個月的第一天,也就是初一,望是十五這一天,也就是我們看到滿月那天。
由於,太陽、地球、月球相對運動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月都會有少許變化,所以,月球圍繞地球所用的時間也不相同,用時最長的時候大約需要29天19小時,最短用時大約需要29天6小時。我們現在習慣說成陰曆一個月是29.5天,一年就是12個月×29.5天=354天,和陽曆365天相差10多天。
3、農曆
古代曆法家發現陽曆和陰曆都是有缺陷的,陽曆不能表現出“月相”的變化,而陰曆又不能體現出“四季”的變化。這樣農民就朦了,陰曆一年都過完了,陽曆四季還沒完事呢?因為陽曆比陰曆一年多十多天,這地還咋種,是看太陽還是月亮?所以,古代曆法家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就把陽曆和陰曆融合了,以陰曆為基礎,每隔2-3年多出來的一個月加在下一年,就是我們說的閏月,這樣就把陰曆和陽曆平衡了。出現“閏”的這種紀年法,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農曆,也是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
為了方便古代曆法家將農曆分為大、小月,大月時臘月有30天,小月時臘月有29天,今年臘月就是小月只有29天,也就是說今年沒有年三十。其實,沒有年三十是非常常見的,並不是什麼稀奇事,每隔3-5年就會出現一次,甚至還會出現連續幾年沒有年三十的情況。比如,2025-2029年連續5年沒有年三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網上查一下。
這樣古代農民種地就比較方便了,也不用看太陽和月亮了,只要按照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來種就可以了。透過長時間的勞作和觀察氣候變化總結出來很多農諺,被後人所用。
4、閏月
簡單說一年閏月,古代曆法家經過推算髮現了一些規律,把19年中的陰曆設定成7個閏月,這樣就能很好的彌補陰曆與地球公轉的差值。有閏月的是閏年,沒有閏月的是平年。不過這種在19年中設定7個閏月的方法到了唐代時被廢除了,在唐代《麟德歷》時採用無節令月置閏,每2至3年置1閏,閏月也特指公曆閏年的二月。
一年是否有閏月從二十四節氣中也是能夠看出來的,每個月有兩個節氣,把月初的叫節氣,月中後出現的叫中氣。在陽曆上兩個節氣的長度平均是30.5天,而在農曆上每個月只有29.5天,這樣節氣在公曆和農曆上相差1天。這就導致因每月的中氣會比上一個月晚1-2天,這樣迴圈下來,總會出現沒有中氣的時候。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被規定為“閏月”。我們可以翻看日曆下面這十二個節氣都是中氣,從“冬至”那天開始算,只要不出現這些節氣中(雨水、春分、穀雨、小瞞、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的任何一個,就是閏月。
由於地球公轉太陽不是正圓形的原因,導致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時遠時近,所以 ,出現閏月最多的月份是4、5、6三個月份,出現閏月比較少的月份是9、10、11、12月份。所以,在民間有“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百年難逢歲交春,千年難遇閏臘月”的說法。
上一個閏正月還是在1640年,而下一個閏正月就要到2262年了,這一年的陽曆2月20日-3月20日的這個農曆月,只有驚蟄一個節氣,沒有中氣雨水,也錯過了春分,所以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就是閏月,這一年是閏正月。那麼您說這一年會過兩個春節嗎?上一個閏臘月是1574年,而下一個閏臘月要到3358年才出現,是非常難遇到的,所以有“千年難遇閏臘月”的說法。
二、二十四節氣中有春分和秋分,為什麼沒有“夏分”和“冬分”,而是叫夏至和冬至?是老祖宗搞錯了,還是另有說法?二十四節氣是古代農耕時代文明的產物,是指在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在漢代時用來指導農民勞作,是老祖宗聰明才智的結晶。
古代曆法家把二十四節氣每個月,分兩氣,每氣為15天,每5天為一候,共七十二候。就拿馬上到的“大寒”來說,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共計15天,每候有5天,分別為:一候雞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意思是說,大寒節氣到了,第一個5天農村要開始孵小雞了。並且第二個5天鷹隼之類的徵鳥,也開始感受到氣流的變化,盤旋在空中尋找食物來抵禦嚴寒。最後5天河流中的冰更厚了,一直凍到河水的中央。
經常看二十四節氣的朋友可能發現一個怪現象,比如春季的春分和秋季的秋分是相對應的,它們都是把這個季節的90天平均分為前後相等的45天,所以,管它叫“分”,指得就是平分的意思,我們回過頭看看是不是這樣。但是,還有兩個節氣也是把這個季節的90天平分了,卻不叫“分”,比如夏季的“夏至”和冬季的“冬至”。是不是感覺很奇怪,為什麼古代曆法家給二十四節氣起名的時候要這麼起,是他們糊塗了,搞錯了?還是另有說法?
曆法都是皇帝頒佈的,在當時是具有權威性,所以,給二十四節氣起名是非常嚴肅的事情,不可能隨便起個名。古代有四季八節的說法,四季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春、夏、秋、冬,八節分兩類,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一類,第二類是每個節氣中間那一個,分別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我們再來看一下春分和秋分不僅把天氣平分了,還把一天24小時白天和晚上也平分了,白天和晚上等長了,所以,叫“春分”和“秋分”。也就是說,春分和秋分不僅把90每季的90天平分了,還把白天和晚上分成等長了。
我們再來看一下夏至和冬至也是把季節的90天給平分了,但是,卻沒有把一天24小時,白天和晚上等分了,而是一年當中夜晚最長,白天最短的一天。
冬至在一年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是太陽直射點北返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迴歸線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相傳周文王的兒子周公旦,他在當時發明了“土圭法測影”。這個方法按當時人的理解就是將“日影”最長的那一天定為“歲首”,也就是現在冬至前後的這幾天。並且,冬至過後也開始變得更加寒冷,古代民間也開始數九,捱過寒冬。有 “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的說法。
但是,夏至正好和冬至相反,是白天最長的一天,夜晚最短的一天。過了夏至第四個“庚日”開始數伏,也預示著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到來了。
由於夏至和冬至沒有把白天和夜晚等分,至是到此的意思,所以不能叫“分”,叫“至”更加準確。從這方面來看,古代曆法家並沒有搞錯,而是定義的更準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