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一越媽媽講育兒

    我的女兒現在兩歲半,看繪本的時間也有一年多的時間,而數量更是看了幾百本之多,其中很多經典的,也有很多幫助育兒的,感覺很多都很好,所以不如說說感受最深課的。

    第一、《謝謝你,來做媽媽的寶寶》,一個小寶寶找媽媽的故事。不是隻有每個媽媽在期盼自己的孩子,作為孩子她們更是在努力用心感受自己的媽媽,那個散發著光芒,能夠溫暖她的人。陪孩子看了很多遍,講了很多遍,每一遍都要說很多次:謝謝你,來做媽媽的寶寶。我女兒就會不厭其煩的抱著我,再給我無數個親親,所以不管看幾遍,都是一樣的感受,該感謝這個對自己無條件信任,也讓自己充滿成就感的孩子。

    第二、《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這本書看的讓我心痛,因為我就是一個經常大吼大叫的媽媽,繪本里說因為媽媽早上對著小企鵝發脾氣,嚇得它全身都散掉了,雖然最後媽媽找到它並且把全身都縫好了,可是真的不會在它心裡留下傷痕嗎?現實中的育兒道路同樣波折,相信所有的媽媽都會有控制不住自己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可是,想想一個場景,一個高大的媽媽對著一個弱小又無力反抗的孩子,怎麼能夠放任自己的脾氣爆發呢?需要媽媽們經常翻看一下來自省。

    第三、《有一天》,帶著孩子總是在想孩子什麼時候能長大啊,可是這個繪本會告訴你一天,你會忘記你曾經這麼想過,你會發現孩子成長的腳步越來越快,而你卻慢慢跟不上,有一天,你再也無法看著孩子熟睡的臉,數著孩子的手指頭一遍遍的親過去。每個為父母的人有一天都會面對這個問題,所以這本繪本的存在就是提醒媽媽們,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刻,因為在不知不覺中歲月就會把你們分離,並且你毫無準備。

    之所以會喜歡這種型別的繪本,因為我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媽媽,我認為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高於一切,不是學的會的東西越多越好,不是見識越來越多,而是就是保證和孩子的那份溫暖永遠不會丟失。

  • 2 # 小公主變形計

    第三,《小雞雞的故事》。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它可以是孩子的第一本性教育啟蒙書籍,有兒童性教育專家胡萍老師的推薦,我讀下來,首先它夠有趣,其次,它夠專業,對教育的深度和尺度把握得非常得體到位。男孩女孩都可以讀這本書,爸爸媽媽甚至也能從這本書裡得到很多在我們那一代裡常常缺失掉的部分。非常難得的一本好書!

  • 3 # 一園青菜綠蔥蔥

    和孩子讀過太多的繪本,喜歡的繪本也是太多啦,要說最好的三本,嗯~~太難選,就說說最近這段時間看的印象深刻的三本,三本書都是關於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愛,很溫馨很感動人,非常值得每個爸媽媽都應該陪著小朋友看。

    《驢小弟變石頭》

    [文]/[圖]威廉·史塔克驢小弟有一個愛好,收集所有漂亮的石頭,爸爸媽媽很愛他所以也支援他做所有的事。有一天驢小弟撿到了一顆有魔法的紅色石頭,這顆紅色石頭能實現他的願望,他高興極了,帶著紅石頭回家給爸媽媽看。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不小心變成了石頭,而紅色魔法石就在不遠處,如果不觸控到紅石頭,是不能實現願望的。就這樣,驢小弟回不了家了,他的爸爸媽媽和朋友們都到處找他,翻遍了所有能到達的地方,也包括“石頭”所在的地方。又一個春天來了,爸爸媽媽為了驅趕悲傷去野餐,他們心意相通心有靈犀,讓驢小弟變了回來,一家人緊緊抱在一起。

    《換媽媽》

    作者: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白冰小老鼠和媽媽吵架了,他很生媽媽的氣,決定去換一個媽媽。他找了很多“媽媽”都不合適,最後終於找到溫柔的兔子媽媽,他很喜歡她做自己的新媽媽,可是隻不到一天的時間他就因為習慣不同想念自己的媽媽了。在找媽媽的過程中,每一頁都能找到藏起來的媽媽,因為怕危險不放心,媽媽一直跟著他呢。最後小老鼠還是覺得自己的媽媽好,在美麗的景色裡,他們一起走回自己的家。

    《熊、熊、熊!》國際安徒生獎得主

    [愛爾蘭]馬丁·韋德爾/文

    [澳洲]李·懷爾迪什/圖可愛的小女孩露比喜歡熊,她貼了一張啟事徵集和她玩的熊。先來了一隻大熊,為了露比玩,大熊可以做任何事!:奔跑時不顧自己的危險,捉迷藏露比要數到100,螞蟻爬滿了大熊的身體,大熊為什麼不動一動呢,他的精力都用在和露比玩上了。後來又來了許多熊和露比玩,家裡變得路七八糟,露比都沒地方睡覺啦。最後露比不高興了,大熊把其他熊趕走,露比覺得還是和大熊玩最快樂!

    大熊隱喻的其實就是爸爸,可以為了孩子做任何事的爸爸!

  • 4 # 唯媽養娃

    有孩子之前,我也經常看繪本和漫畫,像是幾米的《地下鐵》、《向左走,向右走》、《我不是完美小孩》、秋元康的《象背》、尹東才的《綠雨傘》、呂克雅克《狐狸與我》、莉茲·克里莫的《你今天真好看》。

    有孩子之後,陪著孩子看了《小黑魚》、《數一數,親了幾下》、《月亮。你好嗎?》等好多好的繪本漫畫。

    要列出了最好的三本繪本,有點難度,因為讀過的每一本繪本都有其獨特之處,都曾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動。那就分享下帶給我感受最多最複雜的三本繪本漫畫吧。

    1.幾米的《我不是完美小孩》

    這不是幾米最經典的,也不是幾米最出名的,但卻是我最喜歡的。因為對於書裡的故事人物太感同身受,幾米說:“這是獻給放棄追求完美的小孩和大人的一本書。”它描述了一個小女生郝完美在學習、生活,尤其是與大人相處中的困惑與煩惱。雖然這是幾米以兒童題材為主創作的作品,但是這本書打破了閱讀界限,每一個人讀了《我不是完美的小孩》,都會脫口而出:“這個小孩和我很像呢!”

    大家好,我叫“郝完美”,現在讀小學三年級。這個名字是爸媽為我取的。他們說,我小時候,不管正面看背面看,醒著睡著,或笑或哭,我看起來都好完美。可是,隨著我慢慢長大,事情就變了…… 爸媽的要求愈來愈多,學校的要求愈來愈嚴。我覺得很累,真想大叫:我不是完美小孩啦!我想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跟我一樣覺得自己不完美。

    很多人這一生都在不斷追求完美,但其實世界上哪裡有真的完美?所以不要太苛刻自己,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得失,就會得意淡然,失意夷然。

    這本書對於家長們也有著特別的教育意義,我們總是對孩子要求太多,總嫌棄孩子做得不夠好,但其實沒有誰可以做的完美,誰都會有缺點和不足,希望我們做家長的可以多一點耐心,包容孩子的種種不完美。

    2.秋元康的《象背》

    這是一本我讀一次哭一次的書,號稱感動全日本的第一眼淚書,插畫家城井文根據秋元康的同名小說應作而生的,並且還被改編成兩個小短片《象之背》。

    《象背》是與死亡有關的主題,正視死亡,我們才能珍惜現在,珍惜我們身邊的人。

    大象父親在知道自己死期將近時與自己最親的人共同度過了最後的寶貴時間,然後去往天堂,留下了自己想對兒女們說的話“如果我不在人世了,你們只要在第一天晚上為我哭泣就好,回憶著你我共同度過的歲月送我踏上旅程》”。每每看到這裡,就忍不住想哭,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對大象父親對女兒的深深眷戀更是感動,當我們長大成為了別人的父母后,我們才深深的明白,父親對家人的愛是如此的深沉,所以活著的人兒,一定要善待親人,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時光。

    越長大越畏懼死亡,不是怕自己死,而是怕死之後留下的人傷心難過,可是死亡又是無法避免的,所以活著的時候,多陪家人,不留遺憾。

    3.李歐•李奧尼的《小黑魚》

    這是陪女兒看繪本時候意外發現的精品,特別粗獷的畫風,特別簡單的故事,但卻讓人思考特別多,無論是小孩看還是大人看,都能受益頗多。

    大海深處住著一群小魚,大家都是紅色的,只有一條是黑色的。有一天,一隻金槍魚吃掉了所有的小紅魚,只有小黑魚逃走了。他害怕的來到了大海深處,卻看到以前沒看到過的景象,遇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生命,小黑魚又充滿了希望。後來他又遇到一群躲在礁石後的小紅魚,為了生存,不再躲避,他想了個好辦法,教他們遊成大魚的樣子,而自己來當眼睛!就這樣,他們在清涼的早晨遊,在明媚的中午遊,把大魚都嚇跑了。

    陪女兒看的時候,我教給她的是要懂得合作,眾人拾柴火焰高,而我自己看的時候,卻有著不同的感受,小黑魚因為害怕逃跑到大海深處的時候,遇見了很多看到了很多,那些都是以前他從不曾見過的,所以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怎麼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這個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就像是電影《天堂電影院》裡面說的那樣:“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眼前的就是全世界》”。

    好的繪本一定是沒有年齡限制的,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看有不同的感受,或許這就是好的繪本的定義。

  • 5 # 小晗晗愛閱讀

    在過去的幼兒園三年裡和孩子一起讀過的書大概有一千多本,其中繪本最多,喜歡的也很多,分享三本印象比較深刻,讓我自己很有感觸的:

    《阿文的小毯子》

    這本書是凱迪克大獎銀獎的獲獎作品

    阿文有一塊小毯子,他特別喜歡,不管是上樓梯,下樓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吃飯還是睡覺,走到哪裡都要帶著。他的爸爸媽媽聽了鄰居的話,覺得阿文長大了,不應該再帶著小毯子到處跑,於是,就想各種辦法,想讓阿文不要再帶著它。阿文呢也想各種辦法要把小毯子留下來。當阿文很快就要去上學的時候,他要帶著小毯子去,爸爸媽媽沒辦法了,只好當面嚴厲的拒絕,不允許阿文帶小毯子,阿文用小毯子遮住臉哭的特別傷心。就在這個時候他的媽媽想到了一個好主意,把小毯子做成一塊一塊的小手絹,還編了“小手絹,一大堆,擦擦眼淚,擦擦嘴”教阿文一起念。阿文開心極了,後來不管走到哪裡都帶一塊小手絹。

    這本書讓我深深的覺得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同理心是多麼的重要。成天帶著個小毯子,對大人來說覺得難以理解,好像不正常,可是對孩子來說,身上帶的,手裡拿的東西有某種特殊的意義。把一塊布往身上一披就變成了超人;撿起地上的樹枝拿在手裡,就變成了魔法棒或者寶劍。很多隻屬於童年的樂趣我們不要去幹涉就好。如果會對孩子產生影響的時候,也要像後來的阿文的媽媽一樣,用我們的智慧找到孩子喜歡的好辦法。

    《田鼠阿佛》

    也是凱迪克大獎的獲獎作品,同時也是非常優秀的繪本作家李歐李奧尼的作品

    在石牆裡面住著愛說愛鬧的小田鼠一家,當冬天要來臨的時候,全家都在幫著準備過冬的食物,只有一個例外。這隻叫阿佛的小田鼠他不幹活,總是一個人發呆,當其它小田鼠問他為什麼不幹活,在幹嘛的時候,他說他在幹活,他在採集Sunny,因為冬天很冷,他在收集顏色,因為冬天是灰色的,他在收集詞語,因為冬天日子長會把話說完的。等都冬天來臨的時候,剛開始大家有吃有喝一家子很熱鬧,慢慢的食物吃光了,很冷,沒人想聊天了。他們想起了阿佛。阿佛的聲音開始變的有魔力,讓它們感受到Sunny,感受到春天裡的五顏六色,還給他們背了一首詩。它們為阿佛鼓掌喝彩,說他像個詩人。

    這本書我給兒子讀了很多次,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價值,我們應該接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對待孩子也應如此。或許兒子並不能理解這些道理,但他很喜歡阿佛,像個詩人一樣的阿佛。整本書的畫風和語言都非常優美

    《世界上最大的房子》

    這本書也是李歐李奧尼的作品

    住在捲心菜上的一隻小蝸牛跟他的爸爸說,等他長大了,要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房子,他的爸爸是捲心菜上最有智慧的蝸牛就跟它說,有些東西還是小一點好。就給他講了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小蝸牛也想擁有最大的房子,他的爸爸跟他說有些東西還是小一點好,房子小一點輕巧,容易馱著走。可是小蝸牛不聽,用盡各種辦法讓自己的房子變的越來越大,還有了美麗的顏色和圖案。大家的讚歎和羨慕,讓小蝸牛感到自豪和快樂。可是有一天,捲心菜上的葉子吃光了,大家都搬到另一顆捲心菜上去了。可是小蝸牛的房子太重了挪不動,只能留下來,沒有東西吃,它變的越來越弱小,房子變成空殼,再一點一點的碎掉,最後什麼也沒留下。聽完這個故事,小蝸牛差點哭了,他一直讓自己的房子小小的,長大以後自由自在,去看世界了,看到了很多風景。

    這個故事讓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蝸牛爸爸好有智慧,把它想對孩子說的話用故事的形式講出來,小蝸牛很容易就聽進去了。這不就像我們跟孩子之間的親子閱讀嗎。透過讀故事給孩子聽,把我們想跟他說的話,想告訴他的人生道理都說了,而孩子呢在這些故事中感受,領悟得到了成長。這不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嗎。當然,從蝸牛爸爸的故事裡也能體會到,我們不應該被更多的物質所束縛,這會讓我們失去自由,失去體驗更多生活方式的機會。

  • 6 # 小福星童書

    好繪本真的是太多了。世界上暢銷的經典繪本咱們國內基本都引進了。我來推薦三本近期看過的、出版時間比較新的繪本,它們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孩子也喜歡看。

    1.《莎莎的石頭》

    《莎莎的石頭》,美國繪本作家艾倫·貝克爾新作。貝克爾在2014年憑藉《不可思議的旅程》折桂2014年凱迪克銀獎。他電影動畫設計師和影視繪景師的身份,讓他的作品氣勢磅礴,大開大合。他用一組組的分鏡頭,串連起一部想象力鉅作,讀後讓人久久不能平靜。萬物有輪迴,一塊小小的石頭,本身就是歷史的見證者和參入者,作者用石頭的命運曲折,投射出宇宙的進化,人類的征伐,文明的交替和更新。最後,塵歸塵,土歸土,石頭還是石頭,人類還在繼續。小女孩心愛的逝去的小狗莎莎,也必將加入到輪迴之中。忘掉悲傷,放下過去,生活還會繼續……就像作者說的“在這本開放式的無字書中”,每個人都會“發現屬於自己的史詩”。

    2.《彩虹色的花》

    《彩虹色的花》,美國麥克·格雷涅茨著。一看書名,你會覺得這書有些荒誕,世界上有彩虹色的花嗎?好像只有人工嫁接才能做到吧?顯而易見,這朵彩虹色的花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之花。故事不復雜,情節在詢問-幫助-圓滿中迴圈,一朵在冰天雪地裡綻放的花,無私的把花瓣給了螞蟻、蜥蜴、老鼠、小鳥、刺蝟……花兒一點也不後悔,相反她很開心。又一個冬天來臨了,大雪再一次覆蓋了原野,誰會記得這朵彩虹色的花呢?這時,一道耀眼的彩虹色光芒把天空照亮,大家都想起了彩虹色的花曾經給過自己的溫暖。為愛付出,不求回報。生命輪迴,唯愛永存。作者教育的目的表達的非常巧妙,我想小讀者是不會拒絕這樣的教育的。當然,這本書應該還有別的寓意,姑且不表。小讀者主要從閱讀中懂得要幫助別人就好了。作者使用好像是油畫的手法來繪畫(求專家指教),油畫的質感很好的和內容相呼應,粗曠的大地、原野更加襯托了彩虹色的花的美麗,卓爾不群。

    3.《獅子和老鼠》

    《獅子和老鼠》,美國傑裡·平克尼文圖。此君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插畫家之一,6次榮獲凱迪克獎,5次榮獲《紐約時報》最佳插畫獎,06年榮獲插畫獎協會原創藝術終身成就獎。故事來源於《伊索寓言》,大家耳熟能詳。把熟悉的故事,用無字書的形式展示出來,並獲得凱迪克金獎,是一家難上加難,了不起的事。護封封面上的獅子,一副草原王者氣派,一下子就能吸引小讀者的注意力。圖書封面,作者別具有心,獅子和老鼠面積一半一半,表明了作者的態度,兩種動物,都是強者,都值得尊敬。書裡不多的象聲詞,有利的營造、烘托了氣氛。從書中,小讀者可以獲得平等的觀念,懂得對生命的尊重,對自然的保護,對他人幫助的重要性,或許還有更多。書裡的每一幅圖都值得仔細欣賞,畫家畫的栩栩如生,就跟從畫中活過來一樣。來吧,一起走近大草原,重溫這蕩氣迴腸的故事吧!

  • 7 # 梨花淡白

    看過1000多本繪本,一直是個過客,好看的繪本太多,如果只能推薦三本,我選擇《阿莫的生病日》,《不可思議的旅程》以及《我爸爸》。

  • 8 # 叮噹媽媽睡前故事

    陪孩子讀過的繪本非常多,我個人最喜歡的三本繪本分別來自三個繪本大師,李歐·李奧尼的《田鼠阿佛》,露絲·克勞絲的《胡蘿蔔的種子》,謝爾·希爾弗斯坦的《愛心樹》,這三本書不僅深受兒童喜歡,更是給我們成年人帶來無限的思考,推薦給大家。

    1、《田鼠阿佛》

    故事一開始,所有小田鼠都在準備食物準備過冬的時候,只有田鼠阿佛獨自安坐,而且還告訴大家,它也在忙著收集,只不過收集的是另外一些東西,漫長的冬天來臨了,田鼠們準備的食物都吃完了,這時,阿佛拿出了它準備的“食物”,原來是Sunny、色彩、詞語。。。阿佛說著Sunny的溫暖,說著自然的色彩,說著他想出的詞語,讓其他的田鼠真的感受到了冬日Sunny的色彩!

    2、《胡蘿蔔的種子》

    小男孩種下一顆胡蘿蔔的種子,每個人都告訴他種子不會發芽,但他依然每天除草、澆水,終於有一天,種子發芽,長出了胡蘿蔔……故事很簡單,但寓意深刻,教會孩子堅持的意義。

    3、《愛心樹》

    有一個小男孩和一棵大樹,他們非常喜愛對方,男孩慢慢長大了,他需要的東西越來越多,錢、房子、車子...大樹不斷的給予它的一切,小男孩賣了大樹的蘋果,把大樹的樹枝摘下來蓋房子,把樹幹砍下來造船,最後,這顆樹只剩下一個小樹樁...這個故事不知不覺帶給人一種壓抑、哀傷的情緒,無條件的愛最後造成的只有傷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詹姆斯,杜蘭特再次稱霸得分榜,NBA的未來,究竟誰能傳承衣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