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通北

    個人認為,無論是紙質出版物,抑或是紙質工具,不可避免的將會被電子產品替代,只不過這個過程將會被無預期的拉長。

    我們都知道,在紙上書寫,併成規模普及的時間最早追溯到東漢元興元年(105年)蔡侯紙的出現,之後造紙術生產工藝在不斷髮展,紙的使用也在不斷的普及。在此之前的紙,只是一種成本高昂的發明物。

    然而,同時紙,這種產品無疑承載了世界文明的傳承和發展。

    然而,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幾年之前我們就提倡過“無紙化”辦公。

    一方面是為了節省成本,減少汙染,;另一方面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也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辦公、學習方式。

    如今社會上,似乎在吹起一股“紙質懷舊風”。很多人,甚至大部分人都認為紙質印刷品,要好於電子工具和電子書籍。其中有多少“情懷”的原因,又有多少從實際層面的考慮,我沒有大資料,也不可能有大資料去分析。

    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電子出版物的發展及傳播潛力,以及其背後對於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力都要比紙質印刷品更有優勢。

    我知道,這樣的觀點必定會有很大的爭議。因為看似忽略了紙質印刷品的功能性和傳承性。所以,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兩者還是會並行,只不過電子工具和出版物的佔有率勢必越來越高。

    現在說回時間管理工具和紙質備忘錄的使用差別上來。

    我們知道,在電子時間管理工具出現之前,我們的工作規劃大部分會透過手寫筆記本、日曆或者專業的備忘錄上。

    然而隨著網際網路各種技術的幾何性發展,各種時間管理方式,尤其是電子時間管理軟體也蓬勃而生。

    相比較時間管理軟體,先說說紙質備忘錄,時間管理的優勢。

    手寫備忘錄,是一種主觀的時間管理方式。從始至終,都是自己在整體規劃自己的時間,分配自己的時間。主觀能動性佔據主要地位,個人參與感更強,能從自覺上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時間。同時因為沒有過多的更具專業性參考,難免在本身規劃上也有紕漏。

    另外,因為沒有其他的約束,你可以用手繪等更豐富的手法,創作更為靈活豐富的時間管理日誌。

    再說時間管理APP。無疑,因為背後有科學的時間管理方法做背書,這些電子產品在使用上更具有科學性,也更易操作。而且,配合電子裝置的其他功能,在時間提醒等功能性上會有更好的效果。

    反過來,在紙質備忘錄上的主觀能動性必然相對較差。更多的是在操作上用一種“拿來主義”的意識,而不是自我推動整個時間分配。所以,效率上未必比紙質備忘更好。

    而且在更多的書寫方式上,可能束縛性也會更大一些。

    我們縱觀兩種時間管理方式的發展,也可以從中透視科技、社會的不斷前進。這就是任何事物的變化,必定有其不止於表面化的深層次原因。

    當我們再次迴歸時間管理這個話題,其實無論用什麼方式去規劃時間。實際上最主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執行到底,能不能堅持下去。

    我想,這才是時間管理這個話題,最根本的意義。

  • 2 # 戰隼

    不管時間管理APP如何發展,一定還會有人使用紙筆來做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類APP 一直是非常熱門的類別之一,各種不同功能不同平臺上的APP層出不窮,比如:番茄土豆、滴答清單、Things 3 、aTimeLogger2 、時間塊、奇妙清單、OmniFocus 等等。但很多時間管理愛好者和一些時間管理大師都在用紙筆來管理時間。

    戴維·艾倫

    在這個世界上有幾萬個基於 GTD系統而開發的APP,有人很好奇的詢問過 戴維·艾倫(GTD 體系的建立者) ,你用哪個APP來管理自己的時間?

    戴維·艾倫回答,主要用紙筆來管理時間。

    戴維·艾倫自己的公司,花過不少時間去嘗試了數千種GTD類的APP,但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有哪個APP是完全符合GTD體系,並且能完全讓他們認同。

    紙筆+APP

    很多人都是紙筆+APP的方式組合應用,在時間管理方面有一個愛好者組織叫“幸福行動家",裡面彙集了很多時間管理方面的達人和專家。舉辦了兩次年會,不少各地的小夥伴都飛了過去參加,在現場時就發現很多人都隨身帶著自己的筆記本或手帳,對時間管理進行管理。

    紙筆跟軟體、APP之間一直都是各有優缺點,APP方便,易用,基本是軟體功能怎樣開發,提供什麼,你就要怎樣用。

    而紙筆沒有限制,完全可以按自己想法和具體情況去重新調整,另外筆在紙上寫筆的時候,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觸發思考。特別在總結時,用紙筆進行總結,要比APP上總結效果要好不少。

    可以做下嘗試,同樣一段話,用鍵盤輸入跟用筆在紙上寫出來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紙筆更靈活多樣,特別在創意、思考、總結上,效果會更好一樣。

    這兩者不存在誰取代誰,取長補短,組合應用效果會更好。

  • 3 # 經視角

    我來說一下我的經歷。一開始我是在紙質小本子上做時間計劃,在小本子上列明要做什麼什麼,總體來說比在電腦上方便多了,最重要的是可以隨身攜帶。(那時候還沒有智慧機,好吧我是古代人)。智慧手機出來後,我就不用紙質小本子了,因為相對智慧機來說,小本子又太麻煩了,改麻煩,帶著也麻煩,歸檔也麻煩。在智慧機上一開始是用計事本來做時間管理,後來使用時間管理app,再後來使用更方便的時間管理微信小程式。結合著手機定時器來使用,時間利用率大大提高,規劃更有條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巧妙解決行測中的三類“極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