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關於舞獅子來歷的故事,大致有兩種。一說,古時候獅子成精作怪,禍害人間,笑面佛可憐眾生,便下凡來降服它。後來老百姓模仿笑面佛降服獅子的動作,創成獅子舞,意在闢除瘟疫,迄今民間常見的大頭和尚弄獅子,就是以此為原型的。 一說,東漢章帝時,大月氏遣使送來一頭金毛雄獅。章帝對大月氏使者說:明年請來看馴獅吧。使者走後,章帝降旨重金召募馴獅的勇士。豈料馴獅人竟失手把獅子打死。章帝大怒,欲治其罪。馴獅人表示已經想出讓死獅復活並使之馴服的辦法。章帝無奈,姑妄信之。來年春天,大月氏果然派來使者,要看馴獅。一陣驚天動地的鑼鼓聲中,那隻長大了許多的金毛雄獅在馴獅人手執繡球的引導下,活蹦亂跳地竄進宮來,時而騰躍撲捉,時而俯地打滾,在馴獅人的逗弄下,百依百順,憨痴可愛,竟找不出一點兒桀驁兇狠之相了。大月氏的使者欽佩萬分。事後,章帝詢問死獅復活的秘密,原來那隻“金毛獅子”是馴獅人的兩個合作者披上獅皮扮演的。從此,舞獅子便成了漢朝招待各國使節的節目,後又走向民間,流傳至今。 歷史傳說之外,研究者對舞獅來歷的見解也諸說紛紜。以舞獅子興起的時間論,流行的講法就有六、七種之多。 一說舞獅子淵源於漢代宮廷百戲中的“獸舞”。《漢書·禮樂志》:“常從象人四人。”顏師古注引孟康曰:“象人,若今戲蝦魚、師子者也。”因見舞獅子在西漢時已具雛形。論者以為,隨著張騫通西域之後,原產非洲、中亞的獅子便作為一種殊方異物傳人中國,引起漢人的極大興趣,百戲藝人模仿獅子的造型和動作,創造了形神兼備的獅子舞。由於這種獅子是人扮演的,故稱“象人”。 一說舞獅子發端於南北朝時。但來源又有兩說,或謂北魏時有一種木雕獸頭的獅子舞,由“胡人”從塞北傳到中原;或謂南朝宋文帝時,大將宗慤創制假面獅戲,以與林邑之象陣相御(《宋書·宗慤傳》)。從此獅子舞先流行於軍中,而後傳到民間,為廣大民眾所喜愛。 一說舞獅子源於唐代的“五方獅子舞”。據《新唐書·禮樂志十一》載,這種群舞由五隻不同顏色的“獅子”和六十個首戴紅巾的“獅子郎”一起表演,歸為“龜茲伎”類。又據白居易《西涼伎》詩可知,這種舞蹈是安西都護進貢來的。 一說舞獅子是由古代印度傳到中國的。具體講法又有三種:一稱佛教以獅子為“四足尊”;釋迦牟尼在大眾中講決定之說而無所畏懼,猶如“獅子吼”;釋迦牟尼的坐席名“獅子座”。以獅子譬喻佛法威猛,能降伏一切邪魔。隨著東漢時佛教的東來,這種觀念傳到中國,進而表現為舞獅弘法的宗教儀式。據《洛陽伽藍記》載,北魏時洛陽長秋寺每逢四月初四前後,舉行慶祝釋尊誕辰的遊行。當人們抬著佛像出行時,有“辟邪、獅子導引其前,吞刀吐火,騰驤一面,彩幢上索,詭譎不常,奇伎異服,冠于都市”。這種披錦掛彩的人扮獅子的導引,就是舞獅子的原型,此後民間藝人改造為獨立的舞獅表演。一稱舞獅子源起“達摩獅子”。佛經謂四足尊獅子以捕獵為樂,佛祖以救度眾生為樂,故佛入於獅子游戲三昧。換句話講,就是把佛祖普救眾生稱為獅子游戲。這本是佛經中的一種譬喻,後來被佛門弟子加以搬演,使成由一舞者扮成笑面佛逗弄獅子的舞姿,稱為“達摩獅子”,再隨佛教一起傳入中國,時約南北朝時期。一稱舞獅子源起唐初:當時西域使者護送產於當地的珍獸獅子來到長安,還特地選了一批舞人身著綵衣相伴,於進入皇城之時且行且舞,以此渲染歡快的氣氛,此即舞獅濫觴,而且“伴舞”的物件是關在籠子裡供長安市民沿Tiguan瞻的真獅子。其後,人們創造了由人扮獅的獅子舞,以反映西域使者送獅來朝的歡樂景象。 綜觀上述各種講法,撇開或西漢或東漢、或北朝或唐朝的時間差異不論,最明顯的不同點在於:舞獅的源頭是宮廷藝人或民間藝人模仿獅子形神動作創制的一種娛樂性舞蹈,還是佛門弟子藉以弘揚佛法的一種宗教儀式?再遞進一層看,這種文化涵容上的不同,又與中國古代究竟有無獅子的問題密切有關: 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從來不產獅子,獅子連同它最初的漢名“師子”,都是從外國傳入的。認定舞獅濫觴於佛教並隨之傳來中國的講法,多以這種觀點為依據。 另一種觀點認為,至遲到唐代,中國邊陲如新疆、甘肅等地區一直有獅子出產。《穆天子傳》卷一載:“狻猊□Mustang走五百里。”郭璞注:“狻猊,師子,亦食虎豹。”檢索古人文獻記載中對獅子形貌、習性的描繪,與今人所見產自非洲、南亞等地的獅子有明顯區別,再看舞獅中人所扮雄獅的螺髻大尾、凹面凸眼的造型,完全取自“狻猊”(即中國獅子)之形,也能反證舞獅起源與外國獅子無關。又晉張華《博物志》亦載,曹操征戰匈奴冒頓王途經白狼山時,曾逢獅子,使人格殺之。再以《新唐書·禮樂志十一》有關五方獅子舞的來歷的記載及白居易的詩句互相印證,所謂龜茲、涼州、安西都護云云,均明言這種獅子連同獅舞來自今新疆庫車一帶,且毫不涉及佛教。事實上,外華人一見舞龍舞獅,必然同中國聯絡在一起,而佛教雖有獅吼弘法之說,印度建築亦多獅頭石柱之制,但是並沒有獅子舞的傳承,因知所謂舞獅源起佛教的講法是一種望經生義的誤會。 對上述第二種觀點的駁難者認為,其一,《說文解字》收字近萬,找不到“獅”字;其二,自《漢書》起始有“師子”記載,一般多認為是波斯語的音譯;其三,“狻猊”釋為“師子”,不過是晉人郭璞的一家之見,後人跟著學舌而已,並無有力的旁證。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關於舞獅子的來歷,至今還是一個謎。
民間關於舞獅子來歷的故事,大致有兩種。一說,古時候獅子成精作怪,禍害人間,笑面佛可憐眾生,便下凡來降服它。後來老百姓模仿笑面佛降服獅子的動作,創成獅子舞,意在闢除瘟疫,迄今民間常見的大頭和尚弄獅子,就是以此為原型的。 一說,東漢章帝時,大月氏遣使送來一頭金毛雄獅。章帝對大月氏使者說:明年請來看馴獅吧。使者走後,章帝降旨重金召募馴獅的勇士。豈料馴獅人竟失手把獅子打死。章帝大怒,欲治其罪。馴獅人表示已經想出讓死獅復活並使之馴服的辦法。章帝無奈,姑妄信之。來年春天,大月氏果然派來使者,要看馴獅。一陣驚天動地的鑼鼓聲中,那隻長大了許多的金毛雄獅在馴獅人手執繡球的引導下,活蹦亂跳地竄進宮來,時而騰躍撲捉,時而俯地打滾,在馴獅人的逗弄下,百依百順,憨痴可愛,竟找不出一點兒桀驁兇狠之相了。大月氏的使者欽佩萬分。事後,章帝詢問死獅復活的秘密,原來那隻“金毛獅子”是馴獅人的兩個合作者披上獅皮扮演的。從此,舞獅子便成了漢朝招待各國使節的節目,後又走向民間,流傳至今。 歷史傳說之外,研究者對舞獅來歷的見解也諸說紛紜。以舞獅子興起的時間論,流行的講法就有六、七種之多。 一說舞獅子淵源於漢代宮廷百戲中的“獸舞”。《漢書·禮樂志》:“常從象人四人。”顏師古注引孟康曰:“象人,若今戲蝦魚、師子者也。”因見舞獅子在西漢時已具雛形。論者以為,隨著張騫通西域之後,原產非洲、中亞的獅子便作為一種殊方異物傳人中國,引起漢人的極大興趣,百戲藝人模仿獅子的造型和動作,創造了形神兼備的獅子舞。由於這種獅子是人扮演的,故稱“象人”。 一說舞獅子發端於南北朝時。但來源又有兩說,或謂北魏時有一種木雕獸頭的獅子舞,由“胡人”從塞北傳到中原;或謂南朝宋文帝時,大將宗慤創制假面獅戲,以與林邑之象陣相御(《宋書·宗慤傳》)。從此獅子舞先流行於軍中,而後傳到民間,為廣大民眾所喜愛。 一說舞獅子源於唐代的“五方獅子舞”。據《新唐書·禮樂志十一》載,這種群舞由五隻不同顏色的“獅子”和六十個首戴紅巾的“獅子郎”一起表演,歸為“龜茲伎”類。又據白居易《西涼伎》詩可知,這種舞蹈是安西都護進貢來的。 一說舞獅子是由古代印度傳到中國的。具體講法又有三種:一稱佛教以獅子為“四足尊”;釋迦牟尼在大眾中講決定之說而無所畏懼,猶如“獅子吼”;釋迦牟尼的坐席名“獅子座”。以獅子譬喻佛法威猛,能降伏一切邪魔。隨著東漢時佛教的東來,這種觀念傳到中國,進而表現為舞獅弘法的宗教儀式。據《洛陽伽藍記》載,北魏時洛陽長秋寺每逢四月初四前後,舉行慶祝釋尊誕辰的遊行。當人們抬著佛像出行時,有“辟邪、獅子導引其前,吞刀吐火,騰驤一面,彩幢上索,詭譎不常,奇伎異服,冠于都市”。這種披錦掛彩的人扮獅子的導引,就是舞獅子的原型,此後民間藝人改造為獨立的舞獅表演。一稱舞獅子源起“達摩獅子”。佛經謂四足尊獅子以捕獵為樂,佛祖以救度眾生為樂,故佛入於獅子游戲三昧。換句話講,就是把佛祖普救眾生稱為獅子游戲。這本是佛經中的一種譬喻,後來被佛門弟子加以搬演,使成由一舞者扮成笑面佛逗弄獅子的舞姿,稱為“達摩獅子”,再隨佛教一起傳入中國,時約南北朝時期。一稱舞獅子源起唐初:當時西域使者護送產於當地的珍獸獅子來到長安,還特地選了一批舞人身著綵衣相伴,於進入皇城之時且行且舞,以此渲染歡快的氣氛,此即舞獅濫觴,而且“伴舞”的物件是關在籠子裡供長安市民沿Tiguan瞻的真獅子。其後,人們創造了由人扮獅的獅子舞,以反映西域使者送獅來朝的歡樂景象。 綜觀上述各種講法,撇開或西漢或東漢、或北朝或唐朝的時間差異不論,最明顯的不同點在於:舞獅的源頭是宮廷藝人或民間藝人模仿獅子形神動作創制的一種娛樂性舞蹈,還是佛門弟子藉以弘揚佛法的一種宗教儀式?再遞進一層看,這種文化涵容上的不同,又與中國古代究竟有無獅子的問題密切有關: 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從來不產獅子,獅子連同它最初的漢名“師子”,都是從外國傳入的。認定舞獅濫觴於佛教並隨之傳來中國的講法,多以這種觀點為依據。 另一種觀點認為,至遲到唐代,中國邊陲如新疆、甘肅等地區一直有獅子出產。《穆天子傳》卷一載:“狻猊□Mustang走五百里。”郭璞注:“狻猊,師子,亦食虎豹。”檢索古人文獻記載中對獅子形貌、習性的描繪,與今人所見產自非洲、南亞等地的獅子有明顯區別,再看舞獅中人所扮雄獅的螺髻大尾、凹面凸眼的造型,完全取自“狻猊”(即中國獅子)之形,也能反證舞獅起源與外國獅子無關。又晉張華《博物志》亦載,曹操征戰匈奴冒頓王途經白狼山時,曾逢獅子,使人格殺之。再以《新唐書·禮樂志十一》有關五方獅子舞的來歷的記載及白居易的詩句互相印證,所謂龜茲、涼州、安西都護云云,均明言這種獅子連同獅舞來自今新疆庫車一帶,且毫不涉及佛教。事實上,外華人一見舞龍舞獅,必然同中國聯絡在一起,而佛教雖有獅吼弘法之說,印度建築亦多獅頭石柱之制,但是並沒有獅子舞的傳承,因知所謂舞獅源起佛教的講法是一種望經生義的誤會。 對上述第二種觀點的駁難者認為,其一,《說文解字》收字近萬,找不到“獅”字;其二,自《漢書》起始有“師子”記載,一般多認為是波斯語的音譯;其三,“狻猊”釋為“師子”,不過是晉人郭璞的一家之見,後人跟著學舌而已,並無有力的旁證。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關於舞獅子的來歷,至今還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