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追風

    施劍翹確實是個奇女子,讓人非常欽佩。

    (施劍翹)

    施劍翹的父親名叫施從濱,是張宗昌手下大將。奉浙戰爭期間,施從濱兵敗,被孫傳芳俘虜。孫傳芳抓了施從濱這個大將之後,完全不顧周圍人的勸阻,直接將其斬首示眾,並且暴屍三日。

    孫傳芳的這個操作就不厚道了,你要是真的想殺,直接槍斃不就得了,砍頭還暴屍三日,明顯帶有侮辱性質了。

    當時施劍翹才19歲,聽說父親的死訊,悲憤異常。她發誓一定要報仇,一定要弄死孫傳芳。

    作為一個小姑娘,報仇沒這麼容易。一開始,施劍翹寄希望於自己的兄弟。

    施劍翹見哥哥貪慕權位,忘記大仇,於是與施中誠斷絕了兄妹關係。

    既然自己的兄弟幫不上忙,那就找個能幫忙的丈夫吧。

    1928年,施劍翹和閻錫山部下的諜報股長施靖公結婚了。施劍翹的結婚條件,就是丈夫可以為自己報仇。施靖公雖然答應了,但是並沒有放在心上。

    1935年,施劍翹已經生下了兩個兒子,她再次要求施靖公兌現諾言,卻遭到了拒絕。

    又被騙了,施劍翹立刻帶著兩個兒子離開了。

    看來,靠別人是不行的,必須自己動手。

    1935年的孫傳芳已經兵敗,躲在了天津租界,深居簡出,很難找到。

    施劍翹於是來到了天津,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尋找孫傳芳的下落。巧合的是,施劍翹有一次從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偶然聽說孫傳芳的女兒也在這所幼兒園。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孫傳芳)

    施劍翹於是藉此機會找到了孫傳芳的住處,開始自己的刺殺計劃。她發現,孫傳芳的住處防衛森嚴,無法動手。但是,孫傳芳每週的週三和週六都回去居士林聽經。

    這是個絕好的機會,施劍翹立刻擬定了計劃,印製了《告華人書》和遺囑,決定在11月13日替父報仇。

    沒想到,這一天忽然下起了大雨。

    施劍翹覺得這樣的天氣,孫傳芳應該不會去聽經了,於是就什麼也沒帶,去居士林看看情況了。到了之後,果然發現孫傳芳的位置是空著的。

    但是,正當施劍翹準備回去的,孫傳芳卻進來了!

    施劍翹大喜,立刻回家取了手槍,再次回到了居士林。她在孫傳芳的旁邊坐了一會兒之後,悄無聲息的站起來,掏出手槍衝著孫傳芳的後腦勺就是一槍。毫無察覺的孫傳芳應聲倒下,施劍翹不放心,又補了兩槍。

    之後,施劍翹把自己準備好的材料撒向了混亂的人群,大聲說明的自己的目的,決定自首。

    不久,施劍翹就被警察帶走了。

    刺殺事件立刻轟動全國,無數人開始聲援施劍翹。在一大批政府要員的奔走下,施劍翹先是被判處10年徒刑,後來又改判為7年。

    (在獄中的施劍翹)

    但是,第二年,施劍翹就被特赦了。

    施劍翹晚年一心向佛,一直到1979年8月因病去世,享年73歲。

  • 2 # 帝國的臉譜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其實,也可以說:巾幗報仇,十年不晚。稍不同的是,女子報仇,比男人報仇更艱難,更不容易下手,當然,也更不容易成功。民國奇女子施劍翹,以纖弱之身,十年磨一劍,最後終於血刃仇人——民國大軍閥孫傳芳,終於報仇雪恨,堪稱民國第一女刺客。

    施劍翹,原名施谷蘭,宛如空谷幽蘭,安徽桐城人,生於濟南,畢業於天津師範學校,其父施從濱,在奉系軍閥張宗昌手下任第二軍軍長。

    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原大地軍閥林立,戰亂紛紛,軍閥們為爭奪地盤,你死我活,混戰不休。1925年秋,直係軍閥孫傳芳為了爭奪江浙蘇皖等地的控制權,起兵十數萬,對蘇皖等地區奉系軍閥的勢力進行窮追猛打。施劍翹的父親施從濱時任山東軍備幫辦兼奉系第二軍軍長,在孫傳芳大力驅逐奉系軍閥的過程中,施從濱受張作霖、張宗昌之命,從濟南南下安徽,抵抗孫傳芳的進攻。

    經過一番苦戰之後,施從濱所部在安徽蚌埠固鎮縣被孫傳芳部包圍,施從濱乘鐵甲車撤退,撤退不及,被孫傳芳俘虜。按說,兩軍交戰,不殺俘虜,這是戰鬥中的基本規矩和戰鬥雙方的共識,但孫傳芳暴虐成性,要以殺人的手段震懾其他反抗他的人,於是,就在安徽蚌埠車站,將施從濱殘忍殺害,並將他的頭顱懸掛在車站的門廳上,旁邊一行紅字 “新任安徽督辦施從濱之頭”,慘不忍睹。

    父親被害這一年,施劍翹20歲,他在家中聽說父親被俘,慘遭殺害,感覺天都塌了下來,傷心欲絕,在悲痛中寫下“被俘犧牲無公理,曝屍懸首滅人倫,痛親誰識兒心苦,誓報父仇不顧身!”從此,施劍翹立志報仇,再無他念。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要殺一個大軍閥,旁人看來本身就是個笑話,但被仇恨填滿了身心的施劍翹卻一刻也沒動搖過、放棄過。為了殺孫傳芳,他先求他的堂兄施中誠幫忙,施中誠在張宗昌手下任團長,後又任煙臺警備司令,施中誠雖然口頭答應,但從沒真正有過幫助堂妹實施過復仇行動,她知道求兄無望,一封信與施中誠斷絕了兄妹關係。

    後來,她指望上了丈夫施靖公。據施劍翹的孫女說,他爺爺施靖公,是施中誠軍校的同學,在閻錫山手下任參謀,因為出差借住在施劍翹家裡,施靖公以前一直喜歡施劍翹,但從沒機會表達。一天,是施從濱的忌日,施劍翹大仇未報,遂在院子裡大哭。施靖公就說,其實我挺想幫你報仇,但我不是你的家人,不方便,你要是嫁給我,我可以幫你報仇。

    為了報仇,施劍翹嫁給了施靖公,後來還有了孩子。但結婚多年後,施靖公卻把報仇一事拋到了九霄雲外,不再提及此事,施劍翹一氣之下,帶著孩子回到了天津孃家。這一年,已經是1935年,離父親被殺已經10年。10年大仇未報,施劍翹依然痛苦不安,她曾有詩道“翹首望明月,拔劍問青天”,且把自己的名字“施谷蘭”改為“施劍翹”,表達報仇的決心,又把自己的小腳放開,開始練習射擊。

    1935年秋,施劍翹得到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訊息,大仇人孫傳芳因為兵敗而寓居天津,便開始打聽孫傳芳的外貌,住處,生活習慣,把仇人目前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11月13日上午,就在孫傳芳按照平時的習慣到天津居士林佛堂聽經禮佛時,施劍翹朝這個殺父仇人連射了三槍,孫傳芳當場斃命。

  • 3 # 覃仕勇說史

    話說,1925年秋,奉系軍閥張宗昌與直係軍閥孫傳芳為爭奪安徽、江蘇地盤,雙方互相鬥法、大打出手,打得天昏地黑,難解難分。

    孫傳芳自任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率軍北上,直取山東。

    張宗昌見勢不好,讓手下的前敵總指揮、奉系第二軍軍長施從濱往攻安徽,許諾任其為安徽督辦。

    施從濱領兵南下,長驅直入,直殺至皖北。

    孫傳芳愛材,連發三封電報策反施從濱。

    施從濱均置之不理,反而越戰越勇。

    孫傳芳惱羞成怒,派遣麾下謝鴻勳部在固鎮阻擊施從濱。

    施從濱軍不敵,其本人被擒。

    孫傳芳為洩私憤,命人割下施從濱的腦袋,掛在蚌埠車站示眾。

    本來,兩軍交鋒,必有傷亡。施從濱如果是在戰場上陣亡,施家人自然無話可說。但孫傳芳殺俘,實在太過了。

    而且,殺俘就算了,還割下人家的腦袋,讓人家屍首分離。

    屍首分離就算了,還要懸首暴屍三天三夜,強橫不許施家人收屍。

    這,就埋下了仇恨。

    施谷蘭是施從濱長女,年20歲,聞此噩耗,大罵孫傳芳不是人,寫詩明志,雲:

    戰地驚鴻傳噩耗,閨中疑假復疑真。

    背娘偷問歸來使,懇叔潛移劫後身。

    被俘犧牲無公理,暴屍懸首滅人情。

    痛親誰識兒心苦,誓報父仇不顧身。

    但施谷蘭當時是一個生長在閨閣中的大家閨秀,裹著小足,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入,報仇這種事,只能寄希望於家中的男丁。

    施谷蘭的弟弟尚不足十歲,還擔當不起復仇重任。

    施谷蘭把報仇之事託負到堂兄施中誠肩上。

    施中誠有理由、有資格替堂妹完成心願。

    原先,他依仗叔叔施從濱的關係靠上了張宗昌,又因施從濱為張宗昌作戰捐軀,所以擔任上了煙臺警備司令這一要職。

    話說回來,孫傳芳殺施從濱的行為雖然殘暴,但其在治理東南五省期間,軍紀嚴明,與同期軍閥相較,境內粗安,很得一幫人擁護。

    施中誠感覺到要除掉孫傳芳難度很大,不但沒有應承報仇的責任,反而勸解堂妹打消復仇念頭。

    施谷蘭是一節烈奇女子,馬上視堂兄為陌路人,毅然斷絕兄妹關係。

    1928年,在施從濱遇害三週年忌日上,施谷蘭的啼哭驚動了前來借宿的同鄉人施靖公。

    施靖公時任山西軍閥閻錫山部的諜報股長,為施中誠的軍校同學。其驚讚施谷蘭為世間罕有的奇女子,表示一意承擔報仇雪恨的大事。

    施谷蘭的確是世間罕有的奇女子,聽了施靖公的話,又驚又喜,也不管兩人同姓,以身相許,屈身相嫁,遷居太原。

    但是,施靖公的豪言壯語,只是一時義憤所激,回到太原後,為了自己的仕途命運,把報仇之事置之腦後。

    到了1935年,施靖公已經被提拔為旅長,卻隻字不提報仇。

    施谷蘭忍無可忍,與之一刀兩斷,帶著兩個兒子返回了孃家。

    受了男人的騙,吃了大虧,施谷蘭痛定思痛,決定親自行動,“翹首望明月,拔劍問青天”,她把自己的名字“施谷蘭”改名為“施劍翹”。

    兩個兒子的名字也分別改為“僉刃”和“羽堯”——即“劍翹”是也。

    從此,施谷蘭變成了施劍翹,弱女立志要變成俠女。

    施劍翹忍著奇痛,透過手術放開了裹著的雙足;同時,透過父親故人的關係,購買進了手槍,苦練槍法,暗中打聽孫傳芳的行蹤。

    孫傳芳此時已經失勢,攜家眷遷居天津。

    還有,受1932年張宗昌在津浦鐵路濟南站被人刺殺的警示,孫傳芳感覺自己前半生殺業太重,在天津籌資開了佛教居士林,皈依了佛門。

    既然是這樣,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施劍翹潛往天津,化名“萱蕙”,加入了居士林。

    在摸清了孫傳芳每逢週三、六必到居士林聽經的習慣後,施劍翹大量印製出了《告華人書》和遺囑,將11月13日(星期三)定為替父報仇的日子。

    1935年11月13日,孫傳芳如期到居士林聽經。

    謀劃已久、等候多時的施劍翹驟然出手,用勃朗寧手槍對著孫傳芳的腦袋連開三槍,血濺當場。

    大仇得報,施劍翹長舒了一口氣,將印製出來的《告華人書》拋撒散佈,從容投案自首。

    施劍翹的《告華人書》正面印有詩二首,其一雲:

    父仇未敢片時忘,更痛萱堂兩鬢霜。

    縱怕重傷慈母意,時機不許再延長。

    另一雲:

    不堪回首十年前,物自依然景自遷。

    常到林中非拜佛,劍翹求死不求仙。

    也就是說,施劍翹是抱定了求死之心來替父報仇的了。

    在法庭上,施劍翹侃侃而談,說:“父親如果戰死在兩軍陣前,我不能拿孫傳芳做仇人。他殘殺俘虜,死後懸頭,我才與他不共戴天。”

    天津地方法院一審酌情判決,為有期徒刑十年。後又將刑期減七年。再經社會各界以及老馮玉祥、李烈鈞、于右任等出面救援,1936年底,入獄僅約一年的施劍翹即獲得了自由。

    不過,施劍翹的傳奇並未結束。

    1937年,日寇全面入侵,施劍翹擔任湖南抗敵後援總會慰勞組主任。

    1942年,施劍翹發起捐獻飛機的倡議,被選為獻機委員會指導長,募得3架飛機的資金。

    蔣夫人耳聞施劍翹“女中豪傑”大名,透過馮玉祥在重慶約見施劍翹,熱情邀她到全國婦女慰勞總會工作。但施劍翹婉言謝絕。

    抗日戰爭結束,施劍翹在蘇州的安徽同鄉會館創辦私立從雲小學,自任校長,馮玉祥任校董事長,陶行知先生任顧問,田漢幫譜寫了校歌。

    1949年4月27日,蘇州解放,但其他地區的解放戰爭仍在進行,施劍翹送兩個兒子僉刃、羽堯參加解放軍。

    1979年,施劍翹病逝,臨終前對小兒子施羽堯說:“娘老了,但還有一個心願,如果健康許可,願為祖國統一盡一份力量,我盼望祖國早日統一。”

  • 4 # 楊朱學派

    施劍翹是民國時期為父報仇的女刺客。

    儒家支援血親復仇,《禮記·曲禮》:殺父之仇,弗與共戴天。

    受儒家思想影響,中國歷史上血親復仇的事件很多。 周王朝,父母被別人殺害後。兒子只要到官府報案登記,說明情況。允許兒子殺掉仇敵。昔日謂之捕盜,今日謂之正當防衛。

    1925年軍閥混戰時,施從濱戰敗被俘。1926年初,孫傳芳將施從濱斬首,並暴屍三日。

    詩云:“翹首望明月,拔劍問青天”,施從濱之女施谷蘭改名為施劍翹。父親被殺十年後,施劍翹趁孫傳芳在佛堂上香之際,用槍把孫傳芳擊斃。 起初施劍翹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後減為7年。

    施劍翹的胞弟施則凡和堂弟施仲達以“孝女為父報仇,懇乞轉請政府特赦事”上書最高法院及司法院。報社輿論紛紛支援特赦施劍翹。

    1936年10月14日,時任中華民國政府主席林森向全國發表公告,決定赦免施劍翹。不久,中華民國最高法院下達特赦令,施劍翹在入獄11個月之後被特赦釋放。

    自此,這場孝女為父報仇案件終於塵埃落定。

    有人稱施劍翹是民國第一女刺客。也有人稱其為快意恩仇的俠女。甚至有人稱其實民國女英雄,大孝子!

  • 5 # 黑句本

    十年間,因為連續遭遇殘酷、無情、虛偽,弱女子施劍翹最終被逼煉成了獨行俠式的民國傳奇。

    施劍翹的傳奇故事,要從她的養父施從濱說起。

    民國大小軍閥很多,像施從濱那樣,兵敗被俘慘遭梟首示眾的極少!

    施劍翹原名施谷蘭,生父是革命先烈施從雲,後過繼給了施從雲之弟施從濱。施從濱十分寵愛這個過繼來的女兒,父女倆的感情極深。

    施從濱是北洋時期的老人,辛亥革命後任新軍第5師第10旅旅長,1912年調任第1混成旅旅長,鎮守鎮江。

    1922年,施從濱投靠奉系軍閥,歷任濟南鎮守使、將軍府恂威將軍、山東幫辦軍務兼第47混成旅旅長。

    1925年,直系後起軍閥孫傳芳手握兇兵,由福建、浙江伺機向北擴充地盤。此時,奉系張作霖正在向南擴張,與孫傳芳的衝突難以避免。

    10月,孫傳芳聯合閩、贛、蘇、皖幾省直係軍閥,以“雙十節”檢閱為名調集大軍,自稱閩浙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分五路進攻上海,奉浙戰爭由此爆發。

    那時的孫傳芳處於一生最梟雄的時刻,很快,五省聯軍即佔領上海、南京,並進一步向奉系佔領的蘇、魯地區推進。奉系張作霖得知奉軍在東南大敗的訊息後,隨即拿出他慣用的梟雄伎倆,任命施從濱為安徽善後督辦,率軍迎戰孫傳芳。

    這一招臨危委以重任,對施從濱十分奏效,隨後他即率軍為奉系拼死賣命。前三板斧,施從濱砍的異常兇猛,連戰連捷,然而也正是這所謂的連戰連捷,讓他犯了孤軍冒進的致命錯誤。

    孫傳芳一發力,冒進至固鎮一帶的施從濱慘遭合圍。

    北洋軍閥各派系間對陣,少有死戰的時候。見施從濱已陷絕境,孫傳芳三次傳話,要他臨陣倒戈,向直系投誠,結果遭到拒絕。

    孫傳芳惱羞成怒,下令扒掉固鎮附近鐵軌,全力進攻。施從濱無力再戰,在乘鐵甲車突圍時,車翻人被俘。

    孫傳芳勢力最盛時,渾身散發著一股囂張的邪性。不知道是施從濱死不繳械的拼勁觸怒了他,還是施從濱不識時務讓他感到厭惡,總之當這個北洋老人被帶來時,孫傳芳是出奇的殘暴,先用鋼索捆,接著又執意要斬殺,完了還要梟首示眾,暴屍三天三夜。

    大家閨秀矢志為父報仇,卻接連遭遇無情無義偽君子。

    施從濱的屍體最終是施劍翹三叔冒死運回安徽桐城埋葬的。

    施劍翹這一年二十歲,得知父親慘死後,她異常悲憤,暗自寫下了一首誓要復仇的明志詩——

    戰地驚鴻傳噩耗,閨中疑假復疑真。背娘偷問歸來使,懇叔潛移劫後身。被俘犧牲無公理,暴屍懸首滅人倫。痛親誰識兒心苦,誓報父仇不顧身。

    然而,讓一位一直養尊處優的大家閨秀去尋當時數一數二的大軍閥復仇,施劍翹雖有明志,卻也有弱女子的無助與迷茫。

    此仇究竟該怎麼報?

    起初,施劍翹的想法很小女子,她把報仇的希望全部寄託在了自己的表哥施中誠身上了。

    施中誠是施劍翹大舅的兒子,但因自幼父母雙亡,他也是由施從濱撫養長大的,不光如此,他在奉系能混上團長,也是因為施從濱慘死,奉系張宗昌念舊情,給予施家補償的緣故。

    按理說,在當時最應該為施從濱報仇的那個人應該是施中誠,而不是施劍翹。

    在施從濱的靈堂上,施中誠的確也是這樣說的。

    他誓言旦旦地告訴施劍翹,此仇他必報無疑。

    然而,隨著官越做越大,施中誠變得懦弱了,他不僅背叛了當初的承諾,而且屢次規勸施劍翹放棄復仇的想法。

    這時候,施劍翹才明白,貪圖榮華富貴的人最無情無義,靠不住。

    於是,她給施中誠寫了封信,斷絕兄妹關係。

    1928年,施劍翹隨母親移居濟南,這一年農曆九月十七日,是施從濱遇害三週年的忌日。三年過去了,想到血仇未報,施劍翹在父親靈前痛哭流涕。

    就在這個時候,命運跟她開了個殘酷的玩笑。

    一個叫施靖公的男人站出來說,施小姐,我與你父親是舊相識,你們的遭遇我很同情,這個仇我來為你報,但有一個條件,你必須嫁給我。

    此時的施劍翹很傻很天真,為了報仇,她一絲猶豫沒有便以身相許了。

    然而,當她為施靖公生了兩個兒子後,她才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被偽君子騙了。

    憤怒之下,施劍翹帶著兩歲和七歲的兩個兒子,離家出走,從此走上了獨自復仇的傳奇之路。

    “翹首望明月,拔劍問青天。”

    天津尋仇,三槍擊斃孫傳芳,喋血居士林。

    1926年,孫傳芳在九江與北伐軍作戰,全線潰敗。同年11月,孫傳芳投靠奉系張作霖。1927年在龍潭戰役中,再次被白崇禧打得大敗。1928年,孫傳芳追隨奉張退至東北。張作霖死後,孫傳芳覺得自己這個老傢伙寄人籬下有風險,從東北出走,先居大連,1931年後隱居天津租界當寓公。

    這些年孫傳芳在各地輾轉,施劍翹則在苦苦追尋他的下落。

    到了1935年,施劍翹終於準確地探聽到了孫傳芳的下落。

    然而在茫茫大天津,施劍翹連孫傳芳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復仇談何容易。

    這時候的施劍翹一身的孤膽英氣,類似做腳趾拉伸手術,放大小腳,以便健步如飛的橋段前段時間還出現在姜文電影《邪不壓正》中。

    施劍翹追蹤孫傳芳下落的軼事很有些踏破鐵鞋,宿命難逃的味道。

    據說,施劍翹是在買小鏡子時,得知了孫傳芳的模樣。那時,天津有些商販賣小鏡子,有貼名人照片的做法,施劍翹偶然買到這樣一個小鏡子後,日日端詳,牢牢記下了孫傳芳的模樣。

    之後,施劍翹又因一個巧合得知了孫傳芳的車牌號。據說,施劍翹曾偶遇過剛看完電影的孫傳芳,但因為街上行人龐雜,動手有困難,一猶豫,讓孫傳芳坐車走掉了。

    1935年農曆九月十七日,是施從濱慘死十週年的忌日。

    這一天,施劍翹到廟裡祭奠父親。想到十年大仇未報,施劍翹內心悲痛不已,當下不禁失聲痛哭。

    廟裡的和尚上來勸慰她:“女施主既是如此悲傷,不若脫離塵世苦海,皈依我佛。”

    施劍翹泣聲說:“師父,如今我還有深仇大恨未報,如何脫離塵世?”

    和尚嘆說:“不然,只要女施主肯放下塵世恩怨,佛門永遠施敞開的。你看,如今靳雲鵬、孫傳芳這樣的人都皈依了佛門。”

    這天機洩露的讓人脊背發涼。

    如此,施劍翹終於知道,如今的孫傳芳已是居士林的副林長,法號智圓,每週三、週六必到居士林聽經。

    面對十年未報的血海深仇,施劍翹沒有選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935年11月13日,秋風蕭瑟,陰雨連綿,決心在這一天手刃仇人的施劍翹內心十分失落,她以為孫傳芳遇到這樣的天氣也許不會再來了。

    但虔誠的孫傳芳最終還是來了。

    只是虔誠在這一天沒能給他帶來好運,而是為他帶來了施劍翹的三聲槍響。

    頗有女俠範的是,三槍復仇後,施劍翹立即起身大聲喊道:“我叫施劍翹,今日為父報仇,絕不傷及無辜!”

    說完,便散出一份《告華人書》——“一、今天施劍翹打死孫傳芳,是為先父施從濱報仇;二、詳細情形請看我的《告華人書》;三、大仇已報,我即向法院自首;四、血濺佛堂,驚駭各位,謹以至誠向居士林及各位先生表示歉意。”

    施劍翹復仇在當時引起了輿論的巨大紛爭,但女俠最終獲得了特赦,並從此走向了一條光明之路。新中國成立後,施劍翹曾擔任蘇州市人民代表和市婦聯副主席,後應周恩來總理邀請去了北京,擔任全國婦聯領導職務,1978年8月27日,在北京病逝。

  • 6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句話對於熱血男兒尚且倍感艱難,何況是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女子。但在民國時期,就有一位紅塵女子,以其超常的忍耐和勇氣,靜候時機,終於在父親的10週年忌日時刻,手刃兇手孫傳芳,一雪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這個奇女子就是被人稱作“民國第一女刺客”的施劍翹。

    (施劍翹劇照)

    施劍翹原名施谷蘭,1906年出生於安徽桐城。受封建餘毒影響,小時候的施谷蘭還纏過小腳。但這些封建禮教,能纏住她的腳,卻不能纏住她的心。幼時的施谷蘭,便不屑於“三從四德”,有著強烈的反叛精神。稍長後,施谷蘭在父親的培養下識文斷字,熟讀經史,尤其喜歡文學。

    18歲時,施谷蘭畢業於天津師範學校。

    1925年,剛從學校畢業的施谷蘭,正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這時候,一個驚天噩耗傳來,父親施從濱被直系大軍閥孫傳芳殺害了。

    原來,就在這年的10月,第三次直奉戰爭爆發,時任五省聯軍總司令的孫傳芳,為爭奪江蘇和安徽的地盤,率部北上進犯奉軍。張作霖著令張宗昌迎戰孫傳芳。此時的施從濱,正是張宗昌的第二軍軍長兼前敵總指揮。在戰前,張宗昌曾許諾施從濱,一旦打退孫傳芳,就讓他上任安徽督辦。

    在膠著的蚌埠地區戰事中,施從濱兵敗安徽固鎮遭俘。孫傳芳用細鐵絲將他捆綁後,梟首示眾。還把其腦袋掛在蚌埠車站的電線杆上,任由鳥雀啄食。同時,還命人懸掛一張白布,上書“新任安徽督辦施從濱之頭”。施從濱餘下的軀幹,則被棄置荒野,曝屍數日。

    聽聞噩耗的施谷蘭痛不欲生,雖然從小和父親聚少離多,但父女感情極好。此時的施谷蘭唯有一個心願,誓死為父報仇。

    施谷蘭也明白,要報此血海深仇,單靠她這個弱女子難如登天。於是她迅速和堂兄施中誠取得聯絡,希望他協助自己報仇雪恨。

    施中誠雖是施從濱的侄兒,但因其早年喪父後,投奔到施從濱家裡,後來從北洋陸軍行營將弁學堂畢業後,在施從濱部擔任排長,因此兩人的關係情同父子。

    (張宗昌舊照)

    施從濱去世後,施谷蘭母女倆找到張宗昌,希望他對堂兄施中誠多加提攜。3年後,施中誠果然升任團長。

    但施中誠卻對復仇之事絕口不提,反而勸說施谷蘭放棄這個“荒唐”的想法。因為在他看來,雖然孫傳芳已江河日下,但畢竟樹大根深,找他報仇無異於以卵擊石。

    失望的施谷蘭,憤而和堂兄斷絕了關係,她要另尋復仇機會。

    正在此時,一個人闖進了施谷蘭的生活。此人名叫施靖公,是施谷蘭的同鄉,時任閻錫山的諜報股長。他希望施谷蘭嫁給他,並承諾為她報仇。施谷蘭答應了同鄉的要求,和他一起生活了7年。

    後來,施靖公已升任旅長,但報仇之事始終沒有進展。施谷蘭不得不一再舊事重提。不耐煩的施靖公,一口回絕了她的要求。無奈之下,施谷蘭只好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離開了施靖公,返回天津孃家居住。

    至此,施谷蘭明白了,報仇一事不能指望他人,只能自己親自動手。

    於是,這位裹腳女人毅然動手術恢復了雙足,託人買來槍支,日夜苦練槍法。

    同時,為鼓勵自己堅持下去,她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施劍翹,意為“翹首望明月,拔劍問青天”。

    隨即,施劍翹開始四處打探孫傳芳的行蹤。原來,孫傳芳兵敗後,就住在天津租界裡。這一發現讓施劍翹激動不已。當施劍翹得知孫傳芳每逢週末都要去劇院看戲的訊息時,每個週末,她都會去劇院門口蹲守。

    但施劍翹一直沒能等到好的下手機會,直到真正的機會來臨。

    (孫傳芳舊照)

    1935年11月13日,正是孫傳芳固定到居士林聽經的日子。施劍翹懷揣手槍,口袋裡藏著事前印好的《告華人書》,在一位女居士的幫助下,化名“董慧”,潛入了居士林,靜待孫傳芳的到來。

    下午3時,屬於孫傳芳的座位被人搽拭乾淨,並放上了一本經書。施劍翹意識到,孫傳芳馬上就要來了。於是,她藉故“身後的爐子太燙”,悄悄地把位置往前挪,來到了孫傳芳的座位旁邊。

    當孫傳芳坐定聽經後,施劍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掏出了早已拉開保險的手槍,將10年的憤恨化作了3顆仇恨的子彈,逐一射向了孫傳芳的後腦,太陽穴,胸部。

    十年的血仇一朝得報,施劍翹癱坐在了孫傳芳的屍體旁。門外孫傳芳的下人迅速衝了進來,端槍瞄準了眾居士。迴歸神來的施劍翹從懷中抓出傳單,扔向空中並大聲疾呼:“我是施劍翹,為父報仇,一人做事一人當,不要為難居士們。”隨後,施劍翹被聞訊趕來的警察帶走。

    孫傳芳被刺之事,在全國引發軒然大波。施劍翹的身世和故事,也激發了全華人民的同情心。眾多頭面人物也都紛紛出面求情,希望政府特赦施劍翹。

    在入獄將近一年後,1936年10月14日,施劍翹被特赦,重獲了自由。

    (參考資料:《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

  • 7 # 留史君

    民國時期的女復仇者——施劍翹。

    施劍翹的父親施從濱是軍閥張宗昌手下的一位軍長,1925年第三次直奉大戰時任前敵總指揮,奉命與孫傳芳的部隊戰鬥。在安徽北固鎮,施從濱戰敗被俘,孫傳芳命人將他斬首,並暴屍三日。父親的死訊傳來後,年僅20歲的施劍翹立志為父報仇,要手刃仇人。施劍翹是從小纏足的女人,要報仇談何容易。她的同鄉施靖公表示要幫她報仇,她就嫁給了施靖公,可是直到施靖公當了旅長,報仇的事卻一拖再拖,為此施劍翹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了他。

    施劍翹一直沒有放棄報仇的想法,她透過手術放開了纏足,還苦練槍法。這時孫傳芳已經被國民革命軍打敗,丟掉了地盤,跑到了東北。“九一八”事變後,孫傳芳隱居在天津,成了佛教居士林的一名居士。施劍翹得知這一訊息後,化名“董慧”加入居士林,並多方打聽孫傳芳的樣貌及活動規律。1935年的11月13日,在施從濱去世十年多以後,施劍翹在居士林的佛堂中,趁著大家閉目誦經的機會,用手槍刺殺了孫傳芳,為父親復仇。施劍翹復仇後主動自首,得到了民國政府的特赦,後來活到七十多歲去世。姜文電影《邪不壓正》中關巧紅一角就是以施劍翹為原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誰提出的“報復性消費”?疫情後還能出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