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圍雪夜讀
-
2 # 保定尋人啟事
喜歡讀書,喜歡讀的什麼書?
寫作文也要掌握技巧。寫作的各種要素要熟記於心,然後學會有感而發、摘抄精美語句等。
-
3 # 周文生WS
你的孩子是看書,而不是讀書。他從小喜歡看書,看書時,也能專心致志,說出書中內容故事梗概,喜怒哀樂也隨著故事發生變化。但是讀書與看書是不一樣,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不是看萬卷書。要想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就要認真的讀書,怎麼樣讀書呢?
(1)、現在孩子上初一,讀書要有選擇性的讀,不能盲目的讀。例如《格列佛遊記》、《繁星 春水》、巜小橘燈》和《背影》以及中國的四大名著。要讀對學習有幫助的書,決對不能看到什麼書就讀。(2)、讀書不是看書。①文章中的好詞佳句,不但要摘抄,還要熟記背誦;人物的外表與心裡活動,以及行動描寫要學會模仿,逐步變成自己的美文。例如在寫作文之前,你準備用上哪些好詞佳句,把這些好詞佳句,先寫在草稿紙上,寫作中逐一運用。②讀書時要有思考,認認真真地讀每一個章節,想一想,這一章節寫了什麼內容,與全書的關係,在文章中作者是怎樣謀篇佈局的,圍繞著哪根線來寫。自己在寫作文時,應該如何做到這一點,邊讀邊思考、邊學習邊寫作,不一定要有老師佈置的作文再去寫。可以寫日記,在日記中可以模仿《背影》的寫法以及四大名著中的每個細節故事來寫。決不能只讀書而不去模仿、不去寫作練習。③要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把讀書的感悟寫出來,開始的時候,有可能只寫百十個字,幾句話。不會寫的時候,可以摘抄環境描寫、武打連貫動作,邊抄寫邊悟悟自己的想法。例如環境描寫好在什麼地方,圍繞中心是什麼。動作描寫襯托出人物的性格特點是什麼,這樣寫作的優點是什麼。把自己的看法寫出來,這不是一篇優美的作文嗎?
(3)、喜歡看書與讀書不一樣。看完了書,會把書放到一邊,時間一長,書的內容就忘得一乾二淨,而讀書不是這樣,不但有收穫(心得、感悟、好詞佳句),還有自己的傑作(模仿、習作)。書中好的章節或者細節,要反覆讀、反覆揣摩品味,也就是說“熟記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
所以說,你的孩子只是看書,而不是讀書。如果認認真的讀書,作文能力一定會提高。
-
4 # 老穆說語文
老穆解析
老穆認為,我們若想弄清楚作文成績上不去原因,首先你得知道老師在閱卷時,是如何評判一篇作文的。
老師在閱卷時,往往會採用“看七眼、思六點”的閱卷方式,如下:
第一眼:字跡是否工整、清秀,是否有塗改?
第二眼:字數夠不夠?
第三眼:段落分配是否合理?
第四眼:標題是否出彩?(命題作文除外)
第五眼:開篇是否出彩?
第六眼:每段開頭語言表述是否精彩?
第七眼:結尾是否有力道?
思考1:語言是否流暢?是否有病句?
思考2:文章選材是否合理、貼切?
思考3:文章是否跑題?
思考4:寫作手法運用是否正確、合理?
思考5:文章結構是否得當?
思考6:文章是否有亮點?(發展等級分)
要麼有文采,要麼有創新,要麼深刻,要麼豐富。
在實際閱卷中,不少考生的分數看七眼就能斷定出來,無須思六下。
倘若你的作文出彩,閱卷流程要走完,看七眼,思六點。
你的作文屬於哪一種呢?
咱們閒言少敘,回到正題!
孩子喜歡看書,為何作文成績卻上不去呢?
打個比方,老穆很喜歡看籃球比賽,是不是就意味著老穆籃球技術很高?
顯然不是,那麼孩子喜歡看書,為何要與寫好作文劃上等號呢?
喜歡讀書,為何不意味著擁有好文筆?老穆為大家分析如下:
一、讀書與寫作所提升的能力方向不同
閱讀以口為主,心、腦為輔,主要提升孩子語感能力;
而寫作則以手為媒介,心、腦為主,主要提高孩子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等。
二、讀書所獲能力,不會轉化為寫作能力
讀書可以鍛鍊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
但是,孩子往往不懂如何將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轉化為作文所需的能力。
三、懂得道理,不等於會寫道理
讀書可以讓孩子明白許多人生大道理,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這對寫作文有很大幫助。
但是,懂道理,不等於會寫道理,倘若語言表達能力弱,怎能較好地表述出來?
四、所讀之物,要有營養
倘若孩子所讀作品沒有營養,孩子是難有深刻體會和感悟的。
讀書,就要讀經典著作。
五、孩子讀書,往往只關注故事情節,卻忽略好詞佳句及其它
孩子讀完書後,你讓孩子詳細複述一遍就知道原因了。
你會發現,孩子往往巧妙地躲過了好詞佳句,就剩下乾巴巴的,沒有營養的詞語。這樣的讀書狀態,怎能寫好作文?
各位家長朋友們,我們該如何讓孩子讀書才高效呢?如何才能將讀書與寫作完美地契合呢?穆老師給大家一些建議,感興趣的家長可以認真看一下!
老穆支招一、讀書,必要做有讀書筆記
二、讀書,必須要有複述環節
每次讀完書後,讓孩子複述一遍,家長檢查。家長要有規定,如複述時至少使用10個好詞。
三、讀書,必須要有所應用
可以告知孩子,每次的作文,必須要出現最近讀書筆記中的好詞佳句。
四、讀書,必要要在說話中有所體現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要求孩子在與人交流時,可以適當運用所讀作品中的好詞佳句。時間久了,不僅能提升孩子的說話能力,還有利於寫作水平地提高。
五、讀書,要提煉出他人寫作技巧
如素材選擇、手法運用、構思技巧、語言組織技巧……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們清楚了嗎?加油哦!
-
5 # 嗨呸一下
看到這個問題,我很想說說我的學習經歷。我是九十年代的大學生,在那個年代能考上大學得很少,能考上本科的少之更少,可是,我就是其中之一。當時我在我們縣城一中學習可以說是名列前茅,成績一直很好。我成了家庭的驕傲,本村人的表率,誰家孩子不好好學習,他們就拿我做例子,我簡直成了村裡的榜樣了。說到這些,我沾沾自喜,可是至今在我的心中一直疑惑的是我的語文成績為什麼總是不行?在高中的三年,可以說我拿出大部分課餘時間都學了語文,課上很認真的聽講,課下認真複習,假期惡補語文。三年的付出最後語文只考了82分(總分150),還沒及格,語文成績直接拖了後腿。為什麼如此努力,其他科目都很好,單單語文就是不行呢?
現在我從教已經二十多年了,透過與同事的閒聊和探討得知,學語文光靠努力付出不一定有突破,必須有一定的技巧才行。
一、堅持讀書,多讀書,會讀書。
大量的課外閱讀不一定語文成績好,但是語文成績好的一定是大量讀書的孩子。一定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主要手段。課外閱讀對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一定要會讀書,不要天天抱著書看,漫無目的的,這樣對提高語文成績幫助不是很大。
每天讀一些自己喜歡的課外書,能積累很多詞語,方法和寫作素材,為今後的語文奠定基礎。同時孩子在選擇讀書時,家長要給出一定的見解,多讓孩子讀一些文辭優美、氣魄宏大的散文,多讀經典著作,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對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幫助,比如《唐宋八大家文集》、《紅樓夢》、《巴黎聖母院》、《諾貝爾獎獲得者文集》等有關作品。
二、背誦經典文章、名篇佳句。
在小學老師就讓孩子背誦唐宋三百首,三字經,如果孩子能背誦大量的語言精美的文章,從小就奠定了堅實的語文根基,引導他們走向閱讀的海闊天空,讓他們在書中與古人對話,與現代交流,從而打下濃厚的文學素養,為今後的寫作做好鋪墊。
三、摘抄名人名言,寫日記
在讀書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名人名言,好的句段,要記在本子上,以備後用。在空閒時間翻看一下,時間長了就記在心裡了。
從小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日記能培養孩子的觀察和思考,分析能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孩子積累作文素材。
但是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要循序漸進,不要急功近利,要慢慢來。剛開始可以每天寫一、兩句,到每天四、五句,逐步增長。 內容可以隨心所欲,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不要限制孩子,要做到有聞必記,有為必記,有見必記,有感必記。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
清朝唐彪曾說過“多讀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實求己功夫,其益相去遠矣。”由此可見,把生活的點點滴滴寫下來,記錄下來,才能鍛煉出良好的表達能力。
從小讓孩子做到以上三點,隨著時間的積累,閱讀和寫作水平就會上升,成績提高就很容易了。
-
6 # 章魚老師就是我
"我們家孩子特別喜歡讀書,就是語文成績上不去。這是怎麼回事啊?"
這是章魚老師在校外經常聽到的一種抱怨。
每當我聽到別人向我訴說類似的抱怨的時候。我總會問一句。
“你們家孩子讀的是什麼書啊?”
不出意外,往往都是非常近似的書單。
《淘氣包XXX》《XXX大百科》《XX揭秘》《XX小故事》《漫畫XXX》
都是一些看起來讓學生非常開心的書。內容輕鬆,篇幅短小,知識覆蓋範圍廣深度低,甚至穿插了大量插圖的課外書。
這類書對孩子的閱讀真的沒有什麼用的。在馬上就要到來的大語文時代。學生的閱讀能力被放到了一個極高的位置上。
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閱讀水平,那麼需要的是大段的文字,優美的文字,純粹的文字!
不是什麼笑話、百科知識、漫畫、心靈雞湯以及教孩子如何在學校不好好學習也能混的順風順水。
閱讀是一種樂趣,因為想要讓孩子培養閱讀興趣所以給孩子看一些過於膚淺的讀物,希望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這主意挺餿的。看書就是與作者對話,既然能與大師對話,那為什麼還要與混子對話呢?
所以語文成績上不去,很有可能是因為書沒有讀對!書讀對了,成績就會提高麼?
當然不一定。
我號召班裡的所有學生與家長共同讀書打卡。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參與者所讀的書都是我推薦的。剛開始參與的人非常多。有80多人。現階段只剩下二十多個大人與十來個學生。。
讀書打卡第一名是成績級部倒數第一的孩子。
每天雷打不動讀書30分鐘。30分鐘能讀100頁納尼亞傳奇。比我速度都快。
這應該算讀對書了吧。
有沒有讀正確的書是一方面,有沒有正確的讀書又是一方面。只有兩方面都做好了。那麼才是有效的讀書。成績才會得到提高。
-
7 # 吉祥如意鄭先生
作文成績好,一定喜歡讀書。但是,喜歡讀書不一定作文成績好。這與父母遺傳基因,孩子的學習方法,智商等很多因素有關係。
-
8 # 弦上花
喜歡讀書,作文成績上不去,主要原因是不注意作文的外在形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篇章結構。
初一的學生,以寫記敘文為主。
記敘文又分以記事為主和以記人為主兩種。
記事的記敘文,要將事件的時間、地點、經過、結果和自己的感受寫清楚。要用80%以上的篇幅,將事件的經過寫得詳細具體,讓讀者看過之後就能記住事件的來龍去脈和性質。不能寫得過於簡單和籠統。
記人的記敘文,要突出人物的某種品性,圍繞確定的某種品性選擇材料,不能不分重點、不分選擇地堆砌材料。
不管是記事的記敘文還是寫人的記敘文,最好都能在適當的地方簡明地點出自己的感受或評價。
好的作文,是內容和形式的和諧統一。孩子愛讀書,不愁沒有內容可寫,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在形式上稍加指點,練習幾次,就會有很大的進步。
-
9 # 聖冰朗讀
作文成績上升不單單讀書這麼簡單,它是有條理和方法的,小學以記敘文為主,寫事就是主線,但即使這樣很多孩子都很難把握好,到了初中,閱讀作文會更吃力,初一、初二以記敘為主,這作文中涵蓋內容就廣了,除了好的開頭及結尾的積累,環境鋪墊、事件前的鋪墊、事件中人物性格、心理、對話的描寫,每段事件後的議論總結外加最後社會點的倡議,所以寫好作文一定要找到好的方法!
讀書要有選擇性讀,各年齡段選擇書籍不同,到了初中就要讀有深度的內容的了,除了名著,古書的很多書籍應該開始讀一讀了,古書中的事件介紹及做人是作文中的好素材,也是今後為人處事的很好借鑑!所以寫好作文並非易事!
-
10 # 真實的歷史故事
我選擇回答這個問題,是由於自己父子兩代人,都曾有過這方面的經歷。
記得在上初中的時候,我的作文水平在班上頂多也就算箇中等水平,每次都是寫得中規中矩、平淡無奇,難以引起老師的關注。有一次,老師出的作文題目比較對自己的路,心中便有了一個想法,這次力爭把文章寫得更好一點,看看能否在班上出彩。那個作文題目,現在已經記不得了,只記得是要求寫一篇記敘文。
如何才能寫出一篇好作文呢?我當時確實動了腦子,心裡想,開頭就要做到與眾不同,想著想著,決定不妨採用“倒敘”的形式。這是我平生第一次運用“倒敘”形式來寫記敘文。初中生寫作文,大多講究好詞好句的堆砌,我以前也免不了這個俗套,但是效果不佳。這一次我決定首先在人物的心理描寫方面多做點文章,把詞句放在了次要位置。
當時作文交上去,一般都得等上一個星期,老師才會將作文簿返回,並安排整整一節課,對寫得比較好的作文進行評點。我現在還記得,那一個星期裡,自己總是心緒難平,感覺這回應當有點盼頭。
評講的那天,同學們都提前領到了自己的作文簿,唯獨沒有我的。小腦筋當時就開了花,知道有戲了。果不出其然,老師用了整整一節課來評講我寫的作文。我當時簡直要昏倒,明顯感覺自己心跳加快,還有呼吸短促的情況出現。
下課後,作文簿回到了我的手中,老天,滿滿的都是用紅筆劃的圈圈和寫下的評語。同學們紛紛湊過來,奇文共欣賞。而且,老師臨走前還下了一道指令,要我回家用毛筆再將這篇作文謄寫一遍,然後張貼在教室後面的牆上(那時沒有宣傳欄,就是白牆)。從此,我愛上來了寫作。
介紹這麼多,歸納起來就是兩個字:興趣。古人說過: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有了那一次經歷,我開始領悟這句話的含義。於是,出現了一個可喜的變化:以前是有心用不上,後來覺得為寫文章搜腸刮肚,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有了自己的經歷,當兒子開始讀小學的時候,我就特別注意培養他的寫作興趣。小學生一開始只要求寫日記,不定題目。在孩子寫日記之前,我會有意帶著他去外面看一些風景、花草樹木、動物乃至蟲蟻之類,然後予以啟發。回來在他動筆之前,如果發現他還無法將看見的內容跟日記聯絡起來,我甚至會先入為主地予以誘導。可以說,他最初的一些日記,存有我人為干預的痕跡。很快,兒子的日記在班上露出了頭角,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這時我開始調整做法,減少字詞句方面的具體指導,更多地轉向思路的啟發,有時還涉及到一些寫作方面的技巧,防止出現依賴性。
就這樣,孩子對作文也有了興趣。喜歡寫作的孩子,必然也喜歡看課外讀物。就數量而言,兒子讀的書現在估計已經超出了我的好幾倍。他後來雖然讀了理科,但語文成績一直很好,作文更是在同齡人中顯得多了一分老到。
做個總結:孩子作文,主要靠興趣。興趣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其中自尊心是激發興趣的一個有效途徑。最初要求不要過高,不離題、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就該得到表揚。提升階段,家長可以適度介入。介入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開始孩子若是能將觀察到的人和事物準確地寫出來,也該予以表揚。不要過早地追求成人化。接下來,可以提示他如何寫出事物的外部特徵、內在聯絡,如何寫出新意、做到不落俗套,如何做到準確地描寫、而不是簡單地堆砌好詞佳句。還要記住,多表揚啊!
-
11 # 文人學士
孩子從初一,從小學時就喜歡讀書,為什麼作文成績上不去?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確實有這種情況發生。那麼,有什麼原因呢?
其一,喜歡讀書,不一定作文就會好,但不讀書作文一定不會好。這是肯定的,所以,讀書多,喜歡讀書是基礎,是前提,無論從什麼角度講,喜歡讀書總是好的。
其二,孩子喜歡讀書,但喜歡讀什麼類的書。對孩子重點讀哪些書至關重要。必須以經典名著為主體,如果從作文的角度,肯定是文學類的經典為主。
其三,對孩子讀書的指導。無論是從家長,尤其是教師,必須對孩子讀書給予幫助和引導,因為名著往往與孩子有距離,而教師對孩子怎麼去讀,怎麼去感悟,怎麼去敏銳地發現名著中的價值所在等等,都必須示範,將孩子引入讀書的正道。
其四,讀書的感悟能力培養。教會孩子在讀書時的捕捉能力,怎樣在邊讀邊悟上習得讀書感悟成為習慣。除了內容上,更多的作者內容選擇與安排,表達多樣,語言運用豐富多彩等等不一而足,都能一一自然湧入心裡,讓孩子感觸頗多。
其五,讀書必須要勾劃圈點,然後摘錄筆記,更要加上自己的思考與感悟。這是內化讀書的關鍵所在,這個做好了,才會將讀書與作文有效聯絡,才會發生正相關的結果,也才會避免題主所提的問題。
總之,讀書是多多益善,但思考與感悟更要不斷拓展與深入,讀之越多,悟之越深,對作文幫助越大。讀書的作用是廣泛的,巨大的,但就作文而言,讀書與作文的實踐緊密結合,同時,做好以上方面,加上自己的個性特點,一定會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成長之路。
回覆列表
讀書,有泛讀和精讀的區別。
不知道你所說的喜歡讀書,是喜歡到什麼程度?還有讀的什麼書?
每個人都喜歡美食,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做好吃的飯。
同樣道理,讀書也是如此。喜歡讀書,未必就能寫好作文。
因為從讀到寫,中間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一個人,如果只是泛泛的讀,看過那些書上的字而已,經驗證明,是很難有寫作上的提高的。
讀書的種類也很重要,讀快餐式的網路文學,那就是讀時一時爽,一直讀一直爽,他關注的是稀奇古怪的劇情和跌宕起伏的故事而已,放下後,可能還歷歷在目,但,其實對他的寫作,也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提高。
如果僅僅是為了作文成績的提高,建議家長,找幾十篇適合孩子年齡的範文,有意識地去帶著孩子,對文章的敘事邏輯、寫作手法、開頭、結尾等方式進行拆解,讓孩子知道為什麼這樣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如果是自己寫,會怎麼寫,然後自己找出差距,這樣,孩子才會在寫作文時,有具體的描摹物件,知道文章的框架和敘事方法。
只有進行過這類精細的拆解,孩子以後在讀書時,會不自覺的去關注這些,才會對寫作文有實質的幫助。
但,這種拆解,必須在孩子願意的情況下,否則,會適得其反,影響孩子讀書的心情。
人們總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如果只沉耽於泛泛而過,不思考,不總結,對於大人來說,也不會在寫作上有什麼指導意義,何況是初一的孩子。
初一喜歡讀書,總是一件好事。
這個年齡,只需要閱讀的興趣,如果讀書去尋找那麼多的“意義”,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當前階段,還是要廣泛的讀,家長可以試著就他感興趣的書,進行探討,故意站在他的反向,引導他進行讀後的思辨,讓他知道,有些書,要進行深入的閱讀與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反感這種方式,就不要進行,否則,會破壞孩子閱讀的樂趣。如果有人逼著你讀完書必須寫一篇讀後感,我想大人也會反感的。
當下,孩子最需要保護的,是讀書的熱情。
有人說,喜歡讀書的孩子,都不會差到哪兒去。保護好他這份對讀書的喜歡,靜待花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