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土豆到底去哪裡挖

    如果沒有鴉片戰爭,中國會是怎樣的呢?男人可能還會一人拖一根大辮子,媳婦們則是些小腳女人,金蓮款款,大臣見到皇帝,草民見到官老爺膝蓋肌肉鬆弛發軟…這樣的歷史已經持續幾千年,然而鴉片戰爭的出現,一切都變了。

    這是三千年未遇之大變局,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的恥辱的開始,也是中國社會發生嬗變的開始,如果說以前的所有混亂都是中華兄弟間禍起蕭牆的內部紛爭,這是煌煌中華的第一次被萬里之外的強敵憑堅船利炮打上門來,戰爭的結果是中華帝國毫無還手之力,戰爭的程序和主動性完全掌握在英華人手中,大敗下去了,最後只能在南京靜海寺簽下和約。

    在鴉片戰爭前,中國文化幾千年都是在一個相對隔絕封閉的環境裡獨自發展演進,由於沒有異質文化的切入,沒有文化基因的突變的可能,清朝人的生活方式除了腦後那根小辮外,與秦朝、漢朝歷史上其它王朝沒有多大區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幾千年來沒有根本的變化,一個清朝人和一個漢朝人如果有機會穿越聚在一起,有可能相談甚歡,雖然時空久遠,但他們有共同的價值觀,都屬於中華農耕文明,信奉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套儒家倫理觀,換句話說,中國社會長期處在一個封閉迴圈的歷史怪圈中,朝代雖然隔幾百年換一次,但僅僅是皇帝的姓氏而已,精神核心沒有換,社會的進步微不足道,農耕社會小富即安,維持可以說是死水微瀾,有些歷史學家一廂情願的認為,如果沒有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也會緩慢進入資本主義,但仔細觀察,強大的皇權統治,無孔不入的思想控制,小富即安的農耕文化限制了人們的想象能力,整個王朝是不允許資本主義的萌芽長成參天大樹的。

    1840年的鴉片戰爭就像平靜的水塘投進一塊巨石,滔天的巨浪成釀成三千年未遇之變局,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列強憑堅船利炮開啟緊閉的國門,中國不能再像過去那樣與世界老死不相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大清也成為世界市場的一部分,資本已經把東西方連線到一起,這是日不落國大英帝國的機會,也是東方老大帝國滿清王朝在危機中的機遇,《中英南京條約》雖然簽署的方式屈辱,但是與世界不同文明建立聯絡,平等通商卻是任何一個民族進步發展需要的,五十年前英國馬嘎爾尼使團以給乾隆賀壽的方式使團就提出要求平等通商被清政府傲慢拒絕,這次以強力開啟,方式野蠻,戰爭的客觀後果卻是順應了時代潮流,人類星球上最先進的西方工業文明強力切入經過漫長演變已經出現疲態的中華文明,民族的生存危機激發了先進知識分子的覺醒與反思,否則我們這個民族要沉睡到什麼時候才算盡頭?接受這個現實很痛苦,但是超越自我,首先從正確認識自我開始,儘管這個過程很不堪。

    要說鴉片戰爭傷害了多少華人,要看從什麼角度來理解,戰爭結束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它的內容除充滿了勝利者的傲慢,治外法權,獅子大張口的貪婪,主要的核心還是要求通商。既然是商業行為,願買願賣,你情我願,主要是城下之盟的方式傷害了天朝上國的面子與自尊心,比起十幾年後日本遭遇的“黑船事件”主動開啟國門擁抱西方,大清國的被逼的開啟國門,顯得不情不願,對西方的學習也是一波三折。歷史學家蔣廷黻先生總結道:“中西關係是特別的,在鴉片戰爭以前,我們不肯給外國平等待遇;在以後,他們不肯給我們平等待遇。”不給平等待遇,這對自視天朝上國的華人來說無異於文明的羞辱,無法接受。

    不得不說,鴉片戰爭的客觀後果卻是讓中國走入世界,讓世界走進中國,一個文明的大碰撞,大交流的時代開啟,於是有了睜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並寫出《海國圖志》以介紹世界,警醒華人。

    華人才開始弄清楚自己並不是世界的中央,而是在亞洲的東部,中華文明在世界各文明間的件競爭中已經落伍了,面對強大的西方工業文明,落後就要捱打,必須奮起直追…

    世界史上不同文明的相遇從來不是和風細雨的,而是血雨腥風,槍炮相加。有的文明消亡了,有的黯然失色退化為亞文明,唯有中華文明在抗爭中覺醒,在覺醒中反思,在反思中向對手學習,在學習中推進文明的演進與迭代,在文明的迭代升級裡實現民族的復興!這是落後的中華農耕文明與先進西方文明間碰撞交融不可不付出的成本,也無法避免,文明的浴火重生就是血與火的洗禮,鳳凰涅槃!

    鴉片戰爭就像歷史牌桌上的第一張多米骨牌,推倒它後,接下來的變革與革命風起雲湧,勢不可擋,中華歷史翻開絢爛多彩,可歌可泣的一頁頁…拿破崙時代就意識到中國就是頭沉睡的東方睡獅,一旦驚醒,世界都會為之震動!而鴉片戰爭隆隆的炮聲,終於將睡獅驚醒,讓它睜眼看清這叢林法則的時代…

  • 2 # 皖北隱士

    鴉片戰爭對於近代中國的重大意義有以下幾條:

    一,鴉片戰爭以後,地主階級中一部分比較開明的官吏和知識分子,繼承並發展了明清之際講求“經世致用”的傳統,注意研究實際問題,要求瞭解外國情況,改革國內政治。林則徐,魏源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林則徐在中外關係上,看得比較遠。他在廣州期間,組織了對外國報紙和書籍的翻譯,譯有《四洲志》和《華事夷言》,既要了解外國的情況,也要了解外華人對中國的看法。當英國侵略者氣焰方盛時,他就看到了中國北方邊防的問題,指出“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魏源參與了浙江省前線抗英戰爭的籌畫。後來,他綜述各國曆史,地理及中國應採取的對外政策,寫成《海國圖志》一百卷。他主張變法革新的理論根據,是歷史進化的觀點。

    二,因邊情的需要,研究邊疆歷史,地理,寫出專門的論述。張穆,何秋濤在這方面作出了貢獻。張穆研究了蒙古各部的地理位置和前代在這一地區的設施,寫出了有名的《蒙古遊牧記》一書,共十六卷。何秋濤認為中國跟俄國接壞,一直缺乏有關這一廣大地區的專門資料。他研究了中國蒙古,新疆,東北地區的歷史和地理,並注意了中俄關系問題,寫成《北徼彙編》(即《朔方備乘》)八十卷。

    三,在文學上出現了大量的反侵略作品。鴉片戰爭以後的愛國主義作品是豐富多彩的,有詩歌,揭帖,歌謠,指責英國的侵略暴行和清朝統治者的妥協投降,謳歌華人民的反侵略鬥爭。鼓舞人民起來反抗,富有戰鬥性和鼓動性。

    四,在科學技術方面有一定的成就,其中包括對資本主義國家一些先進技術的介紹及有關理論的運用。吳其浚彙集古代有關植物的文獻,寫成《植物名實圖考長編》二十二卷,共收植物八百三十八種。又根據自己的實地考察,寫成《植物名實圖考》三十八卷,共收植物一千七百一十四種。這是中國近代植物學上的重要著作。鄒伯奇精於天文,曆法,算學,地理,測量之學,著有《甲寅恆星表》,《赤道星圖》,《乘方捷術》等書。鄭復光著有《鏡鏡詅痴》一書,闡明瞭望遠鏡,放大鏡和各種透鏡的製造和使用原理。他又著文,說明蒸汽輪船的結構原理,並附有詳細的圖樣,這是華人研究近代輪船的開始。

  • 3 # 你所不知道的那些歷史

    對當時的中國基本沒什麼影響,反而是讓日本很震驚,堂堂大清竟然敗於英吉利,說明對手一定很厲害,這也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吧,反而是日本更徹底的進行了明知維新

  • 4 # 海上的毛球

    軍事上,洋槍洋炮砸開了中國的大門。經濟上,鴉片膏,賠款,不平等貿易席捲了中國大量白銀。政治上,由封建向殖民轉化。精神上,讓華人徹底明白了一個真理,落後就要捱打。

  • 5 # 高雲鵬的歷史小課堂

    鴉片戰爭,給近代中國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這場由英帝國主義掠奪野心所引發戰爭,對清朝帶來了三大沖擊。

    第一、打斷了晚清時代傳統的小農經濟發展模式,鴉片戰爭以後,各個帝國主義勢力對晚清的掠奪進一步深化,迫使清朝不得做出政治、經濟、軍事上的部分改良。“洋務運動”就是這種改良的集大成者,雖然並沒有達成洋務派所謀求的“求富、求強”的終極目的,而且還因“甲午”戰爭的失敗而破產,但還是對中國的產業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第二,鴉片戰爭的失敗,激化了國內各階級的矛盾,並引發了太平天國起義。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曾國藹、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張之洞等一批漢族官僚,並在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後,逐漸進入了朝廷中樞。他們的加入,不僅僅是打破了唯有滿清貴胄才能掌控大權的政治慣例,為清朝統治階層內部補血、換血。而且還以其相對開明的頭腦,以及比較準確的政治眼光,推動著清朝緩慢的走向政治近代化。

    第三,鴉片戰爭的失敗,不僅僅是打破了清朝皇帝及其臣屬的“天朝上國”迷夢,迫使其不得不睜眼看世界,而且還促成了一批有識之士,開始嘗試著探索與瞭解這些西洋鬼子,從此以後西風東漸日盛,東西方這兩股不同道的實力集團,開始了緩慢而又不可逆轉的多領域交融。由此才引發了清朝的一系列不成功的改良嘗試,諸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清未新政”之類。

    由此可見,鴉片戰爭固然是英帝國主義列強,強加到清朝頭上的侵略性不義戰爭,並且就此開始逐漸瓦解清朝傳統統治策略,還給華人民帶來了無比深重的苦難。但是卻也起到了動搖清朝腐朽統治基礎,迫使其不得不緩慢而被動地走向近代化的作用!而這大約就是所謂的,事物兩面性的悖論吧!

  • 6 # 琛雷巨人文化

    (1)社會性質的變化。在政治上,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權;鴉片戰爭以後,透過不平等條約,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貿易等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的破壞。在經濟上,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佔統治地位的國家;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社會矛盾的變化。隨著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有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考試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務的變化。鴉片戰爭以前,華人民的革命任務是反對本國的封建統治。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任命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政治上:鴉片戰爭後,隨著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和貿易主權等開始遭到嚴重破壞,逐漸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淪為半殖民地。

    (2)經濟上:鴉片戰爭前,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中國占主導地位。鴉片戰爭後,隨著列強向中國傾銷產品和對中國絲、茶等農副產品的收購,逐漸把中國捲入世界市場。中國自然經濟逐漸解體,開始進入半封建社會。這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

    (3)階級關係上:鴉片戰爭過程中的鉅額開支,以及對英國的戰爭賠款,最終都加到人民頭上。同時貪官土豪的勒索和盤剝,導致本已尖銳的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國運動。

    (4)思想文化上:鴉片戰爭後有一部分知識分子開始拋棄陳腐觀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尋求強國禦侮之道,萌發了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對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衝擊作用。

    (5)社會矛盾上:隨著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變成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封建

    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國進入反侵略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總之,鴉片戰爭給華人民帶來了極大的傷害,把中國推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使中國經濟發生了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但從客觀上說,它打破了閉關自守的沉悶局面,瓦解了牢固的,落後的經濟體系,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導致天朝皇帝放下威風與世界接觸。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必須從兩方面認識,既要反對列強的侵略,又要認識到自己的落後;同時既要反對“洋奴主義”,全盤西化,又要反對盲目排外,自高自大。

    19世紀初,英國成為世界資本主義最強大的國家,並且建立了“日不落”帝國。而它在亞洲下一個主要的侵略目標就是中國 。

    自清朝初期到鴉片戰爭前夕,滿清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曾經的國勢,從乾隆末年就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封建制度已嚴重地阻礙著新的現代經濟的發展。明代中葉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非常緩慢。到鴉片戰爭前,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佔據中國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土地兼併日趨嚴重,在全國成為普遍現象。吏治敗壞,封建專制發展到了極點。清政府用“四書”、“五經”將人們的思想禁錮起來,對不滿情緒或評議時政者,實行殘酷鎮壓。國防空虛,軍備廢弛。對外關係上,清朝長期實行閉關政策,嚴重地阻礙著中國對外貿易和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 。

    隨著清朝統治的日趨腐敗和對人民剝削壓迫的加重,國內階級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眾的反抗鬥爭此起彼伏。清王朝的統治面臨深刻的危機,中國封建社會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

  • 7 # 張七月79

    鴉片戰爭的影響

    ①社會性質變化.鴉片戰爭後,中國領土、領海、司法等主權遭破壞.外國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社會矛盾變化.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不僅引起了政治、經濟領域的變化,而且也引起了思想觀念的轉化.我們的共識是:鴉片戰爭是中國遭受外國資本主義奴役的起點,它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化,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 8 # 老俊雜談

    (1)社會性質的變化。在政治上,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權;鴉片戰爭以後,透過不平等條約,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貿易等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的破壞。在經濟上,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佔統治地位的國家;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社會矛盾的變化。隨著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有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考試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務的變化。鴉片戰爭以前,華人民的革命任務是反對本國的封建統治。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任命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 9 # 北洋水兵

    鴉片戰爭最大的意義,就是促使中國進入了近代,融入到了當時的遊戲規則當中。其實更主要的是告訴華人:別自欺欺人了,該醒醒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中國的傳統農業文明。我以前說過,農業文明在經濟生產當時方面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也就是說在經濟體系方面農業文明是一個封閉的經濟體系。所以經濟上的封閉也造成了中國古典社會的封閉,再加上地理隔絕的因素,更是助長了古典中國的封閉。

    從人類文明的程序來看,歐亞大陸和北非就是一個文明島,而這個文明島的中心,其實就是歐洲,準確點說是從地中海的南歐轉移到了西歐。而且在這個文明島上,人類文明是一個從西到東遞減的趨勢,這個我之前說過了,不再論述。

    而且歐洲由於其歷史影響,其工商業佔據經濟生產的極大比重,這是因為歐洲文明的老祖宗古希臘在農業上先天不足,所以必須要從外界交換生產生活資料,所以這就是歐洲工商業文明的根本原因。這也意味著工商業文明的經濟體系是一個開放的體系,所以歐洲社會是個開放的社會。雖然歐洲經歷了長達千年的黑暗的中世紀,但是在中世紀卻是現代文明發展的開端,比如中世紀的貴族封建制度是現代議會制的前身,中世紀時期出現的自治城市又是現代地方自治的開端,更重要的是中世紀後期的自然科學革命。其實不客氣的說,自然科學革命就是工業革命的基礎。

    自然科學革命打破了神權對科學的壟斷,這也賦予了歐洲人質疑的價值觀。因為只有質疑才會發現問題,進而去解決問題。

    相反之下,中國的農業文明只會產生崇拜。因為彼時的農業完全是看天吃飯,所以老百姓只會崇拜各種不存在的鬼神,希望各路鬼神保佑有個好收成。然後這個神靈崇拜就被君主給拿去建立了君主崇拜,要麼怎麼說君權神授呢,因為君主不是人,是半神。

    而且君主崇拜就必然會更加封閉、僵化,因此古代在我們看來很搞笑的事往往都是不容辯駁的真理。這也是為什麼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馬克思會說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二的大帝國,不顧時世,安於現狀,人為隔絕於世界,並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最後要在一場殊死的決鬥中被打垮。其實說不好聽的,馬克思這句話今天依然適用於某些華人。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中國落後於西方的原因,因為只有一個開放的社會才會進步,封閉的社會只會死氣沉沉。這也是為什麼上世紀70年代之後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把中國的經濟體系對接到國際貿易當中,因為只要這樣才能推動中國社會的現代化發展,當然效果也是顯著的。

    所以鴉片戰爭最大的意義就是告訴華人該醒醒了,別自欺欺人了。

    全文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血壓大壓140小壓110應該怎樣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