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溫柔農村小志
-
2 # 科技興農業
那天傍晚吃完了晚飯,我們三口家坐在院子裡嘮嗑,兒子說他將來上班掙到的第一筆錢,是要帶我們出去旅遊,當時我立馬反駁兒子的說法。
我這樣和兒子說:咱們家當務之急是掙錢攢錢,將來為你買樓房交首付,別儘想那些沒用的,出去旅遊無非是勞神傷財的一件事情,我們不喜歡,我們如今的願望是幫忙你買上樓房。
提到樓房後,兒子的氣焰一下子被澆滅了,但他還是不捨棄,他說:退一步講,等買了樓房,我掙了工資帶你們出去旅遊,你們去不去?老公笑而不語,我則搖了搖頭:不去,買完樓房還得還貸款,將來娶媳婦,有了媳婦還得攢孩子奶粉錢。
原來在兒子心中有個美好的願望,無論將來掙錢多還是少,能夠親自帶著父母出去旅遊,讓父母開開眼界,一家三口快樂玩耍一次是兒子的夢想。應該說這是孩子表達對父母感恩的方式,是企盼父母能夠開心快樂的表現,無關錢多錢少,是一個孩子對父母雙親的情意。
沒有該不該,孩子既然有這份心思,作為父母,我們好像應該支援,一起出去旅遊,給孩子一個照顧我們的機會,讓孩子知道他的責任,懂得將來他是父母的依靠,知道自己應該更勤奮,更努力的走好人生每一步,因為他的身上擔著父母,將來還要擔著他的妻子兒女。
今天這個題目中刻意說出農村家庭,意思很明顯,農村經濟條件比不得城市,用兩個月工資帶父母出去旅遊,是太浪費錢財的意思,但一次這樣的旅遊會讓孩子成長不少,會讓他懂得自己肩上擔的重任,錢花了還可以再掙,而一次旅遊會增進家庭的更加和睦,將來還是一家人美好的回憶。
因此,我的意見是,如果孩子想用兩個月工資帶父母出去旅遊,不說應該不應該,父母還是滿足孩子的願望吧,他(她)是想盡孝而已。
-
3 # 棒棒雞文化
當然應該啦, 這還用問嗎?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就是說的這個情況。
想當初父母為了我們,可不只是拿兩個月的工資;而是十幾二十年的工資,還賠上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華。要是沒有我們這個負擔和牽絆,他們可能已經遊遍了名山大川。我們現在只是用我們的行動,彌補一下當年他們因為我們而取消的一部分行程。所以不要猶豫了,想就去做。
父母一天天在變老,時間對他們來說流失得特別快,從他們的髮色、動作、反應速度、精力、狀態等,都可以很直觀的看出來。不要等到他們的身體已經不適合長途旅行了才想起要帶他們去看看天南海北。不要等到已經沒有機會了才來懺悔那時候想過帶他們去旅遊,但是沒有付之行動。
真的,這麼想了,就馬上行動。
-
4 # TT神
旅遊不是一件大事。現在的“旅遊”概念跟過去有很大的不同。過去旅遊是富人的專屬品,對於窮人來說是一種奢望。然而現在已經不是了,隨著中國旅遊行業的興起,交通便利。旅遊的成本也在逐漸降低,全民旅遊已經實現。從這個角度來說,旅遊不是一件大事。
對於農民來說,也可以說不是一件難事,現階段,農民的總體經濟水平已經不低了,雖然可能跟城市仍有差距,但是一年兩次的旅遊對大多數農民來說並非難事,況且,現在的旅遊市場競爭壓力很大,旅遊的成本逐漸在降低,即使是出國遊也花不了多少錢。
當然也的確存在一些貧困居民只能解決溫飽,那麼,該不該花兩個月的工資帶父母出去旅遊呢。我覺得這個看看旅遊對於父母的意義,或者說對於父母的重要性。比如說:父母從來沒有出去旅遊過,很想看一次外面的世界;或者說父母想借著旅遊回顧自己年輕時曾去過的遠方,類似於這種對父母有特殊意義的“旅遊”我覺得是可行的,畢竟也算是完成父母的心願。如果是單純的遊玩,我覺得是需要考慮自身實力的。因為旅遊不是必需品,而“一日三餐”才是必需品,我們不能犧牲掉兩個月的“日子”去換取一次“遊玩”,這樣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不是明智之舉。我們要做孝順父母的孩子,但是孝順也需要量力而行您覺得呢?
雖然這是一個帶父母旅遊與兩個月工資的衡量,但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兩難情況多有發生,即使你不缺錢為父母出去旅遊,但你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你是選擇出門打工掙更多的錢還是陪在父母身邊?你是需要加班還是陪家人吃午飯?你是要出去應酬還是多在家陪孩子?你是窩在單位束縛自由還是背上行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生活中有太多的無奈。“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錢包那麼小,哪也不去了”。多少人有這樣的無奈?
-
5 # 毛毛蟲討說法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隨著人口老齡化,身在農村父母都老了,老人在農村除了面朝黃土背朝天,天天與土地耕作一輩子,真的沒有機會出門去兜風旅遊,對子女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建議還是讓老人一個機會去旅遊一下。現在的旅遊景點門票對六+以上的售半票,七+以上給最優惠免全票不收錢,記住!要帶上本人身份證,否則無法證明你的年齡是否達優惠的照顧標準。
-
6 # 會飛的劍俠客
這個跟是不是農民家的孩子沒關係,花錢出去旅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乘著年輕,有時間,就應該帶著父母出去看看世界
-
7 # 愛淮北
望子成龍,望子成鳳,跳出農門,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是不圖回報的。
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和許許多多的農村父母一樣,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傾盡所能,加大對孩子的智力投資,給孩子最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快樂成長。春秋冬夏,日子一天天走過,我家孩子在求學的路上一帆風順,走出了小村莊,走進了大學校園,走上了工作崗位。看到孩子們有了出息,再苦再累,我心無悔。
在農村,如何行孝,如何孝敬父母,我認為,沒有錢,沒有經濟基礎,很難去孝敬父母。要想讓孩子以後對父母好,對父母孝順,你就要先付出,要培養孩子成才。知識改變命運,孩子成才了,孩子有錢了,才能真正的去孝敬父母。讀者朋友,你說對嗎?
農民家庭的孩子,該不該每年花兩個月工資陪父母出去旅遊一次,為認為這要看情況而定。農村的父母,勤勞樸實,勤儉持家,熱愛故土,不會過高的期望孩子回報自己。我也是農民父親,我的觀點,只要孩子生活的好,生活的幸福,常回家看看,就是父母最大的幸福。
回覆列表
個人覺得還是應該的,帶著孩子多去認識這個世界,古人說的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這樣可以孩子樹立努力的目標,也能讓孩子體會到賺錢的不易,好好努力讀書以後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