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足之蟲蟲
-
2 # 心隨風行
謝謝邀請我作為老師對“中小學生作業多”這問題也很困惑與無奈。小學生還好點,科目只有三科,初中的孩子就苦了,從三科增加到7-8科。保守估計,完成每科作業半小時,7-8科作業,每晚也需要3-4小時的時間完成。很多領導、老師與家長都看到了這怪現象,但現行的應試教育條件下,以分數一決高低的強壓下,老師們都生怕自己教學成績落後於人而丟了飯碗,家長們也怕孩子成績不理想而失去進大學門的機會,種種教育怪現象從而加重了孩子的作業任務。大家都希望孩子從題海戰術中脫穎而出…其實上級部門一直強調要減負,但越減越重。猶如房價,越調控價卻越高,悲哀啊…
-
3 # 糖糖家庭教育
我家孩子今年二年級,我覺得作業不算多,每天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的。不過,相同的作業對於不同的孩子來說,完成的時間也不一樣。我家孩子屬於學習較好的一部分,一個小時左右能完成,完成作業後還能再看一個小時左右的書,然後再睡覺。但是她們班有一個同學,每天完成作業就到了九點甚至十點以後,根本沒有時間讀書。讀書讀的少了,認識的字就少,理解能力就差,做起作業來就更慢。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
我覺得老師留作業應該都在大部分孩子的承受能力之內,大部分孩子完成不會太吃力,畢竟一個班級那麼多孩子,老師不能廣遷就學習不好的就少留作業。只要大部分孩子都能完成的很快,這種作業就不算多吧。
-
4 # 煙雨梧桐漫遊記
沒辦法,你數一數現在中考有多少科目,就知道中小學生作業為什麼這麼多了。
減負很多年,但大家都感覺到學生負擔越來越重,這是為什麼呢?追究原因,真的令人心痛。
現在體育納入了中考,美術和音樂也即將全面納入中考計分範圍,在中部某城市,中考科目已經達到了創記錄的15門學科,除了傳統的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道法之外,還有音樂,美術,心理,綜合實踐活動,生命安全教育等等,用手指數,都要數好長一段時間,更別提完成作業的時間了。
回想我當年讀中小學的歲月,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那個時間,沒有培訓班,沒有那麼多教輔資料,也沒有網路平臺等等,那個時候教育很安靜,沒有這麼浮躁。下午放學後,我們放下書包,還可以歡快地玩上一段時間。
現在,我的孩子讀初一了,每天放學後回到家已經六點半了,匆匆吃完晚餐後,來不及與父母聊聊天,來不及與弟弟玩一會兒,趕緊進自己的房間做作業,每天晚上至少六科作業,有時甚至要做八科作業,體育也有作業。我是支援體育鍛煉的,但現在的問題是中考科目增加了,但每一科的作業絲毫沒有減少。只要是中考科目,最終都要用分數說話,老師都要佈置作業,現在一天晚上六七課作業,將來甚至有可能超過十科作業,孩子是個人,不是個做作業的機器,除了熬夜,還有什麼辦法?
所以孩子的睡眠真的嚴重不足,長此下去,把體育納入中考的意義就沒有了,因為睡眠嚴重不足,可能導致學生的身體和身心都受到損害。
-
5 # 教育反思者
現在中小學的作業太多,是該死的中高考獨木橋給逼的。因為考試的範圍太寬,任何一門都不能丟分,被逼得學生們不得不齊頭並進。考試寬度超出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於是就只有兩種對策:死記硬背、反覆刷題,這是大部分學生能夠提高考試分數的唯一途徑。於是就有了以下口號:只要沒學死,就往死裡學!只要背不死,就往死裡背!獨木橋就一座,你要學生們怎麼辦?學校教育的考試有兩種:畢業考與升學考。畢業考可以考查全科,但考試深度以大綱為準,是學生必須掌握知識的下限。合格即可畢業。升學考是選拔考試,拼的不是成績,是名次!因此,考試面太寬的話,肯定會把學生逼成考試機器。升學考考查的是能力,凡是在畢業考考過的內容,無需再考。因此,升學考是考查學生的知識深度、評價學生的領域傾向性。而不是考查學生們“一時記得住”的本事。這樣的考試方法,就會引導學生們把精力放到自己擅長的科目,而不是全面分配精力。事實上,只要往深度學一點,之前的知識大都會融會貫通。而在原有水平上的刷題,猶如驢拉磨——在既有的圈子裡打轉!累死也成不了千里馬。這樣做,即便是獲得高分,又能夠表明什麼?我呼籲:中考由學生自報五門,高考由學生自報三門,唯有向深度學習的人,才會獲得高分。這樣的高分,表明了學生繼續學習的能力。學生們還需要死記硬背與反覆刷題嗎?每個人的學習能力與記憶能力都是有限的。死記硬背與反覆刷題是在透支孩子的學習與鑽研能力(與青少年透支體力對成年之後的健康傷害,道理是一樣的),使得在成年之後降低繼續學習與鑽研的精力。得不償失啊!
-
6 # H藍色心情
九門課都學,都考,把孩子當牛馬使。特別高中,選了3十1十2科目(高考),其它科目還搞個什麼合格考,不然參加不成高考,不學又不行,非常糾結,那麼多門課,你說作業怎麼不多,怎麼不累。
-
7 # 新嘎子
又有網路學習,就剛剛的事,老師說評優比先需要統計!
所以,教育局,教育部根本沒有給學校優質、長遠的評價系統。很多評優比先是盲目的,根據上級檔案、精神、會議、講話……臨時新增專案層出不窮,卻缺了孩子們的個性、心理、特長、培養方向等評價。
仍然沿用應試教育特點:流水線方式磨平除分數要求外的特點,教育出大量只會應試的學生!
回覆列表
我也瞭解這個現象,同一學校不同班級作業差異巨大,有隻做一個多小時的,有做五六個小時的。對於小學生,一般是變態的老師瘋狂佈置作業,這些人當年學習成績就不理想又心高,最後勉強考個師範混日子,現在就發洩到孩子們身上。至於初中,不排除有先淹死一部分讓另一部分勝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