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漂阿亮
-
2 # 旅遊顧問招財貓
古時候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大部分平民百姓家,夜間照明用品都是奢侈品,畢竟那時候沒有工業石蠟。蠟燭是用蜂蠟做的,產量不高。燈油是動物油脂為主,明清時代才有菜籽油花生油等植物油,桐籽油要晚清民國時代才有了。煤油更是近代才有的產物,叫做洋油。山區的人們會收集一些富含油脂的松節,點燃後可以替代蠟燭。
為了節約照明開支,一般黃昏時分就吃晚飯,吃完晚飯就上床睡覺。如果天氣晴朗,月光皎潔,可能會鄰居家串串門,夏天日落以後小院乘涼。冬天天黑得早,一般會烤烤火再睡。
如果是陰曆的月底月初,沒有月光,又是多雲起風天氣,那就是伸手不見五指,人們通常不會在這個時間出門活動的。但這種漆黑的環境為作奸犯科的強盜提供了保護,幹完壞事,火把一丟就消失在夜色中,所謂“月黑風高殺人夜”就是這個原因。
但城市裡的富貴人家,照明不是什麼負擔,大紅燈籠高高掛,男人們晚餐後開個家庭會議,安排第二天的事情。年輕人點著燈讀讀聖賢書女人們可以在燈下做做針線活,紈絝子弟甚至可以去酒樓妓院賭場快活快活,闊太太和小姐們可以坐轎子去戲園子聽一場戲,返回的路上在夜市買點布料,給小孩買些零食。
總體來說,古人們晚上睡覺是比較早的,起床也比較早。清代早朝時間就是早上5點到7點,從京城各地坐轎子或騎馬趕到午門,意味著大臣們需要至少3點起床做準備。
皇帝和大臣尚且如此,平民百姓也差不多,雞叫的時候就得起床,大約也就是5點左右。
題外話:古人起床之後可沒有早飯,一般就是先幹活,做到9點到10點鐘,肚子餓了回家吃個飯。稍微休息一下,繼續出門幹活,到傍晚五六點回家吃飯。古代華人大部分時候都是兩餐制,節省寶貴的糧食,也節省時間。條件允許的家庭,會在兩餐之間帶吃點東西,比如一張餅,一個烤地瓜,一個窩窩頭什麼的。有錢人家會有精緻的點心,類似於現代的下午茶吧。
-
3 # 風吹過9906
憶秦娥
古燈
夜燈煙,
紡線縫衣錐漢鞋,
錐漢鞋;
梆更西月,睏倦忽飄。
寒冬衣單兒骨瘦,
慈母揪心針刺股,
針刺股;
曦芒漸旺,歡顏眉放。
回覆列表
古人晚上沒電的時候會做:
1.睡覺
2.點羊油挑燈看書
3.給孩子講睡前故事
4.準備好洗頭
5.洗腳
6.剪指甲
7.閉上眼睛數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