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來客請進

    一,錢多不壓身,有備無患。

    二,如果是股權融資,那是不需要還本的,相當於天上掉餡餅,不融白不融。

    三,如果是債權融資,多半是為銀行業“走量”,或活絡與金融機構的關係 或以此小幅回饋金融市場。

    四,本身有錢是假象,諸如康美藥業 康得新 輔仁藥業等等財務造假的公司,他們本身就很缺錢。

  • 2 # 商務新觀察

    這不過是一種錯覺,正如題主所說的,有些公司很有錢了,為什麼還想繼續在外部融資?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企業有沒有錢,缺不缺現金流,很多時候只有自己清楚,事實上,國內企業從來都缺錢;另一方面,繼續外部融資是想讓企業獲得更大發展的資金支援,甚至可以上市最好。

    一、企業真的不缺錢嗎?

    其實,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發現?國內那些最有錢的房地產老闆們個個都是負債累累,當然房地產原本就是一個金融屬性極強的市場。另外,房地產市場過去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吸收了最龐大最廉價的資金,成為中國經濟的最大“蓄水池”。

    據央行資料顯示,截止2019年第二季度末,房地產開發商貸款餘額11.04萬億元,同比增長14.6%,增速比上季度末低4.3個百分點。

    近期,在“房住不炒”的形勢下,金融監管部門開始對樓市採取貨幣緊縮後,很多房企的融資渠道被收緊,面臨著較大的資金鍊斷裂的風險,這種情況下,除了降價促銷模式來回籠資金以外,就只有等著被兼併或者直接破產。

    這說明就算是最有錢的房企,一旦離開了銀行的融資支援就立馬陷入資金鍊斷裂的風險之下。那麼,其他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如果解決不及時,就只有倒閉。

    所以說,國內企業的老闆們天天都把融資當做重點,這除了維持企業的正常開支外,也有企業擴大經營實現再生產的戰略目標。比如說,京東是中國第六大民營企業,年營業收入超過4000億元以上,但它天天在擴建倉儲和整合物流系統,花錢更多,很長時間裡一直處於投資性虧損狀態。

    二、融資也有上市的目的

    現在國內幾乎所有企業(除小微企業外),每天都做著IPO的夢想,被視為資本退出的最高最好方式。

    一輪又一輪的融資下來,基本上具備上市條件的企業,一旦時機成熟就立馬上市。然後上市後要麼賣掉要麼圈錢,正是這種不健康的思想造就了太多不負責的上市公司出現。

    之所以華為、老乾媽等少數幾家民營企業至今為止沒有上市,就有不缺錢的因素,尤其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直言不諱稱,“華為不缺錢為什麼要上市呢?”

    但是像這種良心企業太少了,以至於是鳳毛麟角而成為稀缺性資源。但卻又贏得了大家的尊重。不過,近年以來隨意外部環境的惡化,它也開始出現資金的壓力,比如發行企業債券和一次性售賣5G平臺技術及工藝。

    總之,絕大多數企業缺錢花是鐵的事實,基本上都是依靠銀行發展起來的,而整個企業的發展經營過程中也離不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援。正所謂“扶上馬,送一程,送到底”。

  • 3 # 金融筆記

    商業發展到現在,很多公司的經營模式都改變了。既有京東這種長期持續虧損但是現金流非常巨大的企業,也有茅臺這樣不管是現金流還是利潤都非常強勁的企業。所以,定義公司本身很有錢就變得不太一樣了。

    有些公司是現金流很強,既能佔用上游的錢又能佔用下游的錢,但是本身沒有什麼利潤,這種公司屬於錢很多但是都不是自己的。

    有些公司是現金流很差,但是利潤很強,幹了一整年賬面上很多利潤但是賬戶上一分錢沒有。

    只有很少一部分公司,現金流跟利潤都很強,公司就像一臺印鈔機,不斷產生現金,但是這種公司都是極少的。

    對於這三類公司來說,除了第三類公司是真的不需要錢外,其他兩類看上去很有錢的公司還是很需要融資來改善下資產結構的。

    顯然,如果從長期經營角度看,這種行為都是短期行為,公司完全可以透過從銀行貸款獲取更低成本的貸款來釋放帳期以獲得更多的利潤。

    有利潤沒有現金流的公司需要資金補充現金流

    對於利潤很高,回款很差的公司來說,公司持續經營需要現金,一旦現金流出問題可能會導致公司經營直接崩盤。此時,需要公司向銀行或者其他渠道獲取貸款,而付出去的利息本質上是讓渡出去了一部分利潤。

    公司經營是現金流與利潤平衡的遊戲,融資是這個遊戲裡的平衡器

    從上面2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除非核心競爭力遠超市面上同類公司的一些明星公司,大部分公司都需要在利潤與現金流之間做一些平衡,要麼放棄一些現金流,要麼放棄一些利潤。而進行這兩方面調節的工具就是融資。

    如果佔用上下游資金的成本大於銀行貸款,那麼對於企業來說進行這方面的融資就會變得很划算。

    對於創造利潤為目的的機構來說,融資除了解決缺錢的問題,更大的作用其實是調整內部經營結構的工具!

  • 4 # 財思思

    2013年4月,蘋果公司成功發債170億美元,這是其1996年上市之後首次發債。

    2014年4月,騰訊發行25億美元債券,創下當時亞洲科技網路公司最大美元債發債紀錄。

    2014年11月,阿里巴巴宣佈發行80億美元的債券,這在當時屬於亞洲史上最大規模企業債。

    2017年1月,微軟發行總價170億美元債券,創當年企業發債之最。

    2019年9月,不差錢不上市的華為,首次國內發債60億元,然而華為手裡握著2500億現金。

    這些都是世界知名企業,手握著充足的現金流,本身不缺錢,卻仍要有外界融資的行為。 其實對於企業而言,賬面上的資金不是考慮的重點,外部融資是一件平常不過的事。

    一是拓展新的業務需求

    這類企業的不像小企業業務相對單一,他們會擴充套件很多新業務機會,進行產品研發、進軍新領域,這些是需要鉅額的資金來進行運營。單單靠一兩個業務盈利來支撐新業務的開發是遠遠不夠。這類企業也是需要保持一定的現金流,以備非常規事件發生。

    二是和資本保持良好的聯絡

    金融機構對於這種現金流好、盈利狀況好的企業,是很願意給他們融資的,並且是願意以低利率的方式給予資金支援,同時也為以後融資需求作進一步鋪墊。當時軟銀想投資滴滴時,滴滴其實不缺錢並不需要融資,但是孫正義說了一句:如果你不讓我投,那我就投你的競爭對手,最後滴滴接受投資。

    三是最佳化企業的財務結構

    比如企業透過短期融資解決短期資金需求,同時也可以將手中持有的現金用在長期投資上,透過這種期限錯配,從而提高公司淨資產收益率。

    因而企業有錢還舉債的核心在於需求、與資本連線、業務投入等,畢竟手中有更多餘糧,心中更加不慌,萬一環境不好,還能抵禦市場風險呢。

  • 5 # 寬財分析師

    為什麼很多公司本身很有錢了,卻還想要外部吸納融資?

    這個問題就好比,一個人有錢了,為什麼還要去打工?一個人有錢了,為什麼還要去借錢?一個人有錢了,為什麼還要去銀行貸款?

    事實也確實是,我們平時認識的衣著光鮮的大佬,可能還欠著銀行不少錢。而那些中規中矩的踏實工作的不借錢的,多半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

    融資提升價值

    公司本身很有錢了,還要進行融資,如果融資到位,可以向外部傳達一種資訊,我們很被資本市場看好,我們的產品很有市場,我們的未來很有空間。這會激發市場活力。

    融資未雨綢繆

    公司本身很有錢了,還要進行融資,是一種未雨綢繆的做法,可能公司在下一盤大棋,需要很大的投入,提前融資做好準備。

    有錢好融資

    公司本身有錢了,正好乘長風破萬里浪,此時一派欣欣向榮,融資更方便,等你危機四伏,可能資本市場已經不再看好你了,你想再融資,就難了,搞不好從此走上了下坡路,一病不起。

    融資有推動

    雖然公司本身很有錢,但是不是真的有錢很難說,後面還有很多人,很多投資人,或者老闆,有更大的預期,更大的野心,他們的目標是更大的版圖,更快的發展速度,更高的盈利前景,這些不花錢,是不行的。而且,靠資本掙錢的速度要快很多。

    真正的高手,都是善用資本的人。

  • 6 # 雲蝠智慧Ai外呼

    這玩意,賺不賺錢,和是否需要融資,其實沒有關係。

    主要還是看是否需要更多的錢去提高發展速度,達到發展預期,比如用來做現金週轉,做規模發展,做技術研發

    不管是貸款還是投資

    相對的,如果你的行業,放進去更多的錢,並不能導致發展速度提高,我覺得其實就沒有必要性

    誰說不融資,就不能上市了,融資只是發展的加速度,但是如果不構成加速,不融資我覺得也沒什麼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賣了一套房子,手上有500多萬,打算投資股市,有什麼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