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往事不在提起

    中國古代農業的特點概括為三點:

    一、農業技術的主流是精耕細作;

    二、以種植業為中心、農牧結合、綜合經營的廣大農區與以遊牧為主的廣大牧區同時並存和相互補充;

    三、各地區各民族農業發展的不平衡。中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存在著不同型別的農業文化,中國古代農業是在這些不同型別的農業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匯中向前發展的。

    一、問題的提出

    精耕細作一般是指作物在栽培過程中,從整地到收穫所做的一系列的細緻周到的技術措施。育種、改良土壤和改革工具等,屬於基本建設性質,不在上述過程的範圍內,但也很難截然劃分,一般需要這些基本建設來幫助做好精耕細作,有時甚至基本建設直接成為精耕細作的組成部分。

    精耕細作是中國農業上可貴的優良傳統,給我們今天農業生產的躍進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了珍視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我們有必要摸清楚這一傳統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其影響。

    我們近年編寫《中國農學史》,也涉及這個問題。這裡牽涉很多方面,其中包括歷史分期問題。6月16日,我曾在南京歷史學會就這一課題作了報告,會後徵求了意見,現將原報告提綱修改壓縮,寫成此稿發表。因為篇幅關係,只能提出一個粗淺的輪廓,以後有需要時再補充說明。

    二、精耕細作傳統的發生

    中國農業起源於新石器時代,距今六七千年以上,可能多至1萬年。精耕細作傳統發生於公元前5世紀左右,孕育於春秋,而奠定於戰國時代。

    在新石器時代的原始社會時期,農業生產工具和技術都很幼稚,談不上精耕細作。到了能夠創造剩餘產品,逐漸形成奴隸社會時,農業技術比以前有了進步,但是還很粗放,而且奴隸在奴隸主的鞭撻下從事農業生產,不會有生產積極性,也不可能產生精耕細作。

    現在史學界對於西周和春秋是不是奴隸社會有爭論,但是對於戰國時代轉入地主制的封建社會則意見比較一致。在這一轉變中,鐵農具的出現和廣泛使用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石制和木製農具的工作效率很低。商和西周雖有青銅農具,但使用不廣。鐵農具出現於春秋,至戰國而廣泛使用。近年已陸續有戰國時代的鐵農具出土,還在魏墓中發現使用畜力的鐵犁,而且孟子曾說“以鐵耕乎”,明白地指出鐵農具已經成為當時農業生產上不可缺少的工具。

    鐵農具的廣泛使用,使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小家庭有獨立經營農業生產的可能,而且只有小農經營才能發揮生產潛力。這樣就使原有的生產關係成為生產力發展的嚴重障礙,於是土地漸由奴隸主所有轉變為地主所有,耕作漸由集體轉變為分散的小經營。

    在這一轉變過程中,生產者透過階級鬥爭,逐漸獲得農業經營上的自由,生產多寡至少部分地直接關係到自己的利益,因而發揮了生產積極性,想辦法來增加生產。在小經營的範圍內,要在小塊土地上增加生產,那就勢必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道路,也就是走精耕細作的道路。

    再看當時文獻上所反映的農業技術:

    《詩經》及其他春秋以前的書中,說到耕的地方不少,但沒有一處說深耕的。在戰國時代的作品中,深耕熟耰就變為通行語彙。施肥也是到戰國時代才受到重視。灌溉的起源較早,大發展則在戰國時代。適當密植作為獲得豐收的要訣,是戰國時代總結出來的一個突出的寶貴經驗。除草很早受到重視,但到戰國時代因農具改良而效率提高,並且把中耕除草的勤做多次和做得細緻周到,提到很重要的地位,此外,還強調不違農時和因地制宜,也注意到選用良種和防治蟲害。這些就是精耕細作技術措施的具體表現。

    所有這些圍繞著一個目的,就是增加生產,主要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魏文侯時(公元前5世紀)李悝的“盡地力之教”,已經明白提出提高產量的要求,《荀子·富國篇》說:“今是土之生五穀也,人善治之,則畝數盆。”“善治”就是上述所列爭取豐收的技術措施。再探索一下戰國時代單位面積產量,每畝可以收到穀子百斤以上,已有較高的水平,這是精耕細作的結果。

    中國在戰國時代開始有農學專書。這些農書雖已失傳,《呂氏春秋》中還儲存了先秦農學的片段,其中有系統性的成套理論,已經稱得起粗具規模的農業科學。中國農學產生於此時,也不是偶然的,它是隨著農業生產實踐中精耕細作技術的產生而產生的。

    所有這一切,明顯而一致地表示:中國農業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奠基於戰國時代。

    再放大範圍來看:春秋戰國,特別是戰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變革劇烈的時代,也是有名的諸子爭鳴時代。這些上層建築的劇烈變化,不能不是經濟基礎的劃時代變革所引起的。在經濟基礎變革的過程中,生產力的變化是動力,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就會透過階級鬥爭,衝破原有的生產關係,因而引起多方面的劇烈變化。此時社會生產力主要表現在農業上,在農業生產工具和農民所掌握的生產技術以及農田基本建設上。因此,這一時期的多方面劇烈變化的歷史,也幫助說明中國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孕育於春秋,而奠定於戰國。

    三、精耕細作傳統的發展

    (一)總說

    從戰國到1840年,中國經歷了2300多年的封建社會時期。在這漫長的歲月裡,精耕細作傳統有時發展很快,有時發展很慢,甚至有暫時的區域性的停頓,但是總的趨勢是一浪推一浪,不斷在前進。

    中國封建社會可以分為前中後三期:戰國至南北朝為前朝,隋至元末為中期,明至清鴉片戰爭前為後期。這裡是根據生產關係劃分的。

    (二)封建前期

    封建前期以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小農經營方式的逐漸奠定為起點。奴隸制殘餘的影響還很大。徭役繁重。秦國有爵者有役使無爵的庶人的權利,有使一般農民向農奴轉化的趨勢。東漢後期,地方豪強發展到建立堡壘,有自己的武裝部隊(部曲)和人身依附的農民(徒附),又有走向農奴化的趨勢。魏晉南北朝計程車族有蔭客權利,也等於承認依附關係的合法。不斷的農民起義和統一政權的再建立,一再阻擋和打斷了這一趨勢。另一方面,曹魏屯田使許多農民成為國家佃戶。西晉在曹魏屯田和戶調製度的基礎上,加以損益而成佔田課田制度,後魏又加以損益而成均田制度。主要精神在使耕者耕種相當土地(面積有伸縮,但在某種限度內)而負擔一致的租稅。這裡實質是統一政權(王朝政府)向割據勢力(豪強)爭奪剝削物件(農民)。統治階級內部的兩種勢力互為消長。但是更重要的是農民的反抗鬥爭與歷次大起義,使兼併與壓迫不能無限制的發展,保障或進一步使農民自己獲得經營農業生產的活動餘地。這樣就儲存了生產積極性,因而保證了精耕細作傳統的繼續發展。

    這一時期精耕細作傳統的發展主要在黃河中下游。農田水利建設偏重在這一地帶。耕作的精細化主要表現在北方旱田,特別注重抗旱保墒。戰國時代已有種在低畦地的,西漢趙過發展為代田法,泛勝之又進一步發展為區田法。區田法綜合運用併發揮了深耕、施肥、適當密植、保墒、灌水、中耕除草等一系列的豐產措施,辛勤細緻地集中使用於較小面積而創造高額豐收,可以說是中國精耕細作傳統一個非常突出的集中表現。輪栽、複種、施肥、選種等,都表現出顯著的進步。到了南北朝時,北方旱田使用的農具已發展到相當完備的程度,耕作技術已發展到相當成熟的程度。

    這種現象,是和中國當時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中下游互為因果的。經濟文化中心原在北方,推動了這一地帶精耕細作傳統的發展;而精耕細作的發展,反過來促進這一地帶經濟的更加繁榮。戰國時代興起的大都會,絕大多數在黃河流域。秦漢的強盛,依靠黃河中下游為主要支柱。西漢人口十分之六以上集中在今山東全省、河南(東)部、河北南部、蘇皖北部及陝西中部。

    南方的自然環境及其相應的作物栽培方法,和北方有許多區別。北方的先進技術,不能死板地搬用於南方。所以儘管春秋戰國到秦漢長時期內,北方那麼繁榮,南方還是地廣人稀,遠遠比不上中原,要經過勞動人民的艱鉅奮鬥,改良土地,發展精耕細作,逐漸改變南方農田面貌,到南朝時才達到相當繁榮的程度。

    (三)封建中期

    隋唐的均田制度雖沿自後魏,但奴婢和牛不再授田,明白地消除奴隸制在土地所有關係上的殘餘,而擴大對一般農民的授田。隋的輸籍法,又從豪強手中挖出大量人身依附的農民。唐朝手工業開始有行會,也反映豪強所掌握的奴隸經濟的削弱。隋唐的科舉制度,雖則還有一些門第限制,已是對士族壟斷仕途的積習作了一個沉重的打擊。因此,封建中期生產關係的特徵,可以認為是,以消除奴隸制殘餘和開始否定門閥特權為起點。後來均田制度因兼併盛行而破壞,土地進一步私有化,莊園經濟跟著大發展,但這種莊園是地主性質的,和領主的采地不同。北宋科舉不論門第,中央集權有進一步的發展。遼的頭下軍州類似領主采地,元的驅戶類似農奴,但占主導地位的仍是地主佃農制。佃農生活很苦,但總比徒附、蔭戶自由一些。農民透過鬥爭,特別如隋末農民大起義和中唐黃巢大起義等,又爭得較前稍多的活動餘地。

    這一時期北方耕作技術雖然也有進步,但是精耕細作傳統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南方水田。水利的興修,唐初南北並舉,中唐以後偏重在南方。蘇南出現河網化。梯田和圩田始於封建前期,大發展則在中期,出現在南方。南方水稻栽培表現出多方面的講究與進步;因而到北宋時,水稻已上升到高居全國糧食作物的第一位。小麥向南推廣,形成稻麥兩熟制。棉花自粵閩推廣到長江流域。肥源的開闢,如溝塘泥、燻土、漚肥、人糞尿、石灰等,也多數是南方的事情。生產工具出現三種新現象:一是水稻所用耕作工具的新創造,二是灌溉用具的較多利用機械作用和動力,三是畜拉高效率農具的發展。這些現象除反映手工業特別是機械技巧的進步外,就其使用範圍說,主要也是在南方。

    南方農業生產既然有了這樣大的發展,遂使全國經濟重心向南推移。天寶元年(742)人口統計,北方5道共有3042萬多人,南方5道共有2036萬多人,北方人口仍然多於南方。中唐以後,經濟重心已有向南推移的跡象。到北宋時,把全國分為18路,北方5路,南方13路,就明顯地反映南方的繁榮已超過北方。元豐三年(1080)人口統計,北方956萬多人,南方2368萬多人,北方人口還不及南方的一半。南方的發展,擴大祖國的經濟基礎,而且重心的南移,反映南方農業生產超過北方,對擴大祖國經濟基礎有更加重大的意義。

    (四)封建後期

    明初號召並遷徙人民墾種大量拋荒田地,建立不少小自耕農。同時廣開屯田,主要為軍屯,面積約佔全國耕地十分之一。軍戶沒有改業退耕的自由,但每軍交納定額屯糧,類似交租,仍和農奴不同。不久兼併日盛。中葉以後,莊田大發展,尤其迫害農民。清初圈地,類似金元的任意強佔;對墾荒建立自耕農的措施,也不如明初的積極。但所有這些,只是大形勢中間的小波動。封建後期生產關係的總形勢,仍是地主佃農制佔著主導地位;如果要說不同於封建中期的新因素,那就是較大手工業工場的出現,在若干地區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但整個社會仍是小農經營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封建社會。

    這一時期精耕細作傳統的發展,不象前、中兩期的集中表現在一個主要方面,而是比較分散複雜的。大型的水利工程雖然相對地不及漢唐多,但是由於中小型工程較普遍的發展,包括邊疆地區的新發展,工程總量超過前代。工程質量也有進步。北方鑿井灌溉在清代大有發展。甘肅改良鹽鹼地的砂田法始於清中葉。生產工具出現兩種新現象,一是鐵農具的質量因鐵產量和鍊鋼技術的進步而提高,二是較複雜的機械相繼出現。商品肥料和礦物質肥料增加了。明白提出為積肥而養豬。強調看苗施追肥,還開始採用根外施肥法。藥物治蟲有顯著的發展。水稻栽培繼續進步。棉花向北推廣,北方棉產超過南方。玉米、甘薯、花生、菸草於16世紀傳入,推廣很快,到清代前期已經很普遍。新作物的引種和推廣,當然也伴隨著栽培技術的變化與改進。

    從上述情況來看:農具、肥料和治蟲方面的新發展,和作物種類的變化,反映了手工業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商品經濟的發展、國內國際交流範圍的擴大。玉米和甘薯的迅速推廣,還反映農民受土地兼併的壓迫,而尋求高產糧食作物來維持生活的情況。就地區說,南北都有發展,此外,明代新發展了雲貴地區,清代新發展了東北、內蒙和大西北等地區。

    這些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有一點非常突出。漢唐人口沒有達到1億;而清代鴉片戰爭前增加到4億左右。封建後期人口顯然有較快較大的增加,特別在乾隆以後。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反映社會生產力有較大的發展,特別是糧食生產的發展。這一時期耕地面積雖有增加,但比例不大,糧食增產主要出自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水稻、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的大量推廣和精耕細作措施的進步,在其中起著主要作用。玉米和甘薯栽培的大發展,正好發生在乾隆以後,在不少地區成為主糧,尤其顯示出這種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條上那些靠自媒體月入上萬,副業比工資高几倍的人,真的存在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