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懶媽育兒路
-
2 # 天天聊社保
孩子的生活習慣跟帶孩子的有很大關係,目前爭論最多的育兒方法就是該不該養成看手機的習慣。讓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做父母的早知道以下這些內容。
如何判斷好的生活習慣生活中我們發現寶寶很多習慣都是有好處的,不同的階段會出現不同的習慣,3個月後寶寶就開始吃手,所以我們大人不要干涉,吃爽了才好。
看電視是好的生活習慣嗎?相信很多父母都在為這件事發愁,寶寶喜歡看電視,不給看就哭,不給手機玩就哭,其實這就跟帶孩子的人有關係,帶孩子的一邊看電視一邊玩手機,寶寶肯定就學會了,所以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如何培養寶寶好的生活習慣那?首先會判斷什麼是好的生活習慣,其次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要以身作則,最後多看一些育兒方面的書籍,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3 # 我是韋教官
作為青少年獨立訓練方面的專業人員,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再適合不過了,因為我們碰到很多這樣的案例,經過我們6年的訓練和觀察,我們不建議老人帶孩子,老人與孩子之間有著比較大的代溝,加上老人一般都比較寵愛孩子,所以老人帶孩子,一旦過分寵愛,那麼會讓孩子養成很多壞毛病,所以我們不建議老人帶孩子。
老人帶孩子確實有很多方面不如年輕父母,具體表現如下:
1、老人對孩子寵愛有加,容易慣壞孩子我們每年訓練的學生大概有1000人左右,大部分學員主要是培養獨立性,從我們所瞭解到的情況來看,大部分獨立性比較差的孩子,均是因為平時是老人帶的,因為老人對孩子的過分寵愛,所以孩子獨立性較差,這不得不注意。
2、老人教育方法不適合孩子,容易產生教育偏差在教育孩子方面,老一代的一些教育方法可能存在偏差,不再適合現在的孩子,特別是老人一些錯誤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念容易誤導孩子。
3、老人身體條件每況日下,難以看管好精力旺盛的孩子孩子都是活潑好動、精力旺盛的,他們喜歡玩、鬧、打、鬥、亂跑等,而老人的身體和精力都不如孩子,一旦不能及時看管孩子,可能就會發生危險,現實中因老人看管孩子而引發的安全事件屢屢發生。
4、孩子的心理發展需要父母的陪伴,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容易產生心理疾病孩子心理發展的規律決定了必須要有父母的陪伴,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嚴重的甚至影響孩子與人的交往或正常生活,所以我們建議父母一定要陪伴孩子長大。
以上四點足以說明,老人在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方面有很多地方真的不如年輕的父母,為了讓孩子順利健康成長,我們建議孩子在0--12歲之前,父母一定要親自自己帶孩子。
-
4 # ZJY小張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各自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什麼事情都是兩面性的,沒有絕對的。
那麼我們就先說說老人培養孩子:
好處一:老人帶小孩會讓小孩的作息時間比較規律,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愛熬夜,可能小孩看見父母沒有睡覺,也會和父母一起熬夜,而老人就不一樣,老人的生活都比較有規律,這樣對孩子的健康和發育是非常好的。
二:對子輩的發展有利。他們忙於工作,把孩子給家裡面的老人照顧教育。解除後顧之憂,專心致力於事業。
三:還可以解除老人們的孤單,還可以老有所為。
不好:一:老人可能會寵著孩子。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孩子可能會變得比較任性,自私。
二:隔代的教育觀。老人和孩子父母的方式不同,老人對孩子比較仁慈。
三:孩子可能會產生很強的依賴。自理能力會比較差。我們在來說說家長帶孩子:
一:會帶給孩子最新的教育,讓孩子接觸更多新鮮事物。
二:孩子不會缺少父愛和母愛。
三:孩子的自理能力會越來越強。
回覆列表
我覺得孩子生活習慣方面的培養,和帶孩子的主要責任人有很大關係。如果老人的生活習慣比年輕人更好,那老人帶出的孩子在這方面肯定比年輕人帶出來的孩子好。
例如,很多年輕人有晚睡覺的喜歡,那由這樣的爸爸媽媽帶的孩子,肯定也會是個夜貓子。相反,老人很少熬夜的,他們帶出來的孩子估計也會早早睡覺。
所以,在生活習慣方面,孩子主要是受養育者的影響更多。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本人的生活習慣不好,帶出的孩子肯定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