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那可巴馬可
-
2 # 蘇蘇情感婚戀導師
面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學生有恐懼心理是正常心理,這是人面對危險時自身一種本能的應激反應,也是人面對危險的一種防禦機制。
疫情面前,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班主任在給學生做心理輔導時,首先要對這種恐懼心理正常化,讓學生認識到人在自身面臨危險時產生的這種恐懼心理是正長的反應,也是人體各機能正常運作的表現,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防禦機制,這種恐懼心理恰恰是學生身心正常的表現。
二:其次,班主任在給學生做心理輔導時要給學生普及新冠病毒的相關專業知識,最好邀請專業權威人士如呼吸科醫生對學生進行新冠病毒專業知識的培訓,讓學生充分了解新冠病毒,學生對新冠病毒越瞭解就越有安全感,(新冠病毒致死率並不高,只有1.4%)人的不安全感來自不確定的感覺。
四:轉移焦點:引導學生把焦點轉移到學習方面,幫助每個學生制定新學年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減少對新冠病毒相關新聞的關注。
五: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疫情當前,廣大的醫務人員及國家各級政府、人民全力拼搏,共抗疫情,才給了我們安全的學習環境,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六:正面引導,激發積極向上的能量!比如可以引導學生每天做三件好事,並組織小組進行分享。
隨著國家對疫情的不斷控制,加上綜上所述的心理輔導,相信這種恐懼心理會逐漸得到緩解。
眾志成城,全民抗疫,勝利一定屬於我們每一個堅守抗疫陣地的中華兒女!加油!
-
3 # 鳩茲心語
1.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眾、減少流動性。如有發熱等相關症狀及時報告相關人員,及時到定點醫院就診。
2.堅信國家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國家高度重視此次疫情,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按照依法、科學、有序防控,在不遠的將來疫情將會受到有效控制。
3.保證正常有規律的健康生活。適當的休息,儘量保持生活的穩定性。合理安排飲食,多喝水、保證新鮮水果蔬菜攝入,保持適度、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活動。
5.轉移注意力。做些能讓自己感覺更好的事情,如看電視、看書、聽音樂、運動、玩遊戲,做家務,與家人聊天等,將自己注意力轉移到能讓自己更舒適的活動上。
-
4 # 媛媛的花藝頻道
你好,這裡是花媽媽的兒童心理之家,看到你的提問,我很願意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2019年底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給很多國家尤其是我們華人民帶來了很大的考驗,為了避免大範圍的傳染,我們國家第一時間採取了控制人員流動,工廠停工、商場停業、學校推遲上學、小區封閉、城鎮村莊設定攔路牌等等這一些列的措施。一方面讓我們見證了中國在突發事件面前強大的應急反應能力,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大部分因為疫情隔離在家的人感受到生命既可貴又脆弱。
學生是未來的主人,老師是人類的工程師,在疫情面前,我們廣大學生,尤其是中小學的孩子們,他們還不能像成人一樣瞭解到具體發生了什麼,只能聽從父母或者老師的要求待在家裡,出門必須戴口罩,回來要進行外物消毒,頻繁的洗手,不能去親戚朋友那串門,嚴重的如果家裡有人被傳染還要進行隔離。在這種時候,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很重要,雖然孩子的家長也會有相應的溝通,但是班主任在學生心裡是受尊敬,說話有一定的分量,由班主任給大家做心理輔導,學生的情緒會更能得到安撫。
可以從以下三點來溝通:
第一,簡要的說明疫情(這裡我們可以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什麼。讓學生大概的知道它雖然有危險性,但只要注意防護並沒有那麼可怕,就如同現在的天花、病毒感冒,是由於病毒的傳染,人體免疫力無法抵抗它的攻擊,只要找到有效藥物,並進行自我防禦,都會控制下來,要相信我們的國家,現代的醫療科學水平。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家好好吃飯、鍛鍊身體、安心學習!
第二、帶領學生學習最常用的幾種防護。雖然家長也會做,但是如果是班主任以線上的形式帶領學生們一起在講解下防護知識,學生們印象會更深刻,對自我的健康以及家人都有幫助
第三、介紹目前疫情取得的進展、國家在很多給予了相應的措施,使得疫情逐漸被控制,新增患病人數等都在下降,也就是多傳遞一些好的訊息。在發現疫情可以人傳人的情況下,我們國家採取了非常及時有效的措施控制人員流動,組織最專業的醫療護理團隊診治救助患者,我們的醫療護理團隊非常專業且勇往直前。作為學生,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安心在家,做好防護保護自己,並且要不斷的學習知識,長大後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我們的國家更強大。
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國家、相信所有為這場疫情奉獻的前線醫務人員、士兵們,也要相信我們自己一定可以平安度過這暫時的困難時期,一起迎接春暖花開的日子。
-
5 # 慧芳一姐
做為一名老師,面對疫情,你是孩子們主心骨,千萬不能慌張。靜下心來好好學習防疫知識,熟悉操作程式。
在課堂上耐心的教孩子們測量體溫、帶口罩、勤消毒、勤洗手、勤通風。面帶微笑,消除孩子們的恐懼心裡,正確認識新冠肺炎病毒,開通微信群,和孩子們保持聯絡。讓他們覺得,老師就是親人,時時刻刻都在他們身邊,告訴你們不要近距離接觸!做一個防疫的勇士!
-
6 # 會變魔法的燕子麻麻
和孩子家長定期溝通,特別是抗疫一線子女,正面方向引導,推送一下宅家遊戲、育兒知識、美食推薦,有事可做下,大人孩子就不會以為盯著疫情
-
7 # 東籬記
學生作為孩子,所謂的心理恐懼是從家長那裡傳遞過來的。一方面是家長的態度和情緒,另一方面是家長對疫情相關資訊的解讀和認知。
所以透過輔導學生來消除心理恐懼是個問題,尤其是居家抗疫期間,親子接觸長期存在,老師除了“知識權威”的慣性,在疫情對抗方面沒有太多能量可以作用於學生。
所以關鍵是要開展家長的心理輔導,才能完成學生心理健康保健的目標。
-
8 # 煙花不憶冷
對於三觀已經成熟的大學生來說,班主任的心理輔導作用微乎其微,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資訊源,有自己辨別資訊真實度,有效度的判斷準則。
對於高中生來說,尤其是高三的學生,他們更關心會不會影響高考,有的人還希望高考延後,這樣有更多的時間幫助複習;有的人想要早點開學,讓老師進行有方向的複習。對於這類學生,我們要把重心從疫情上分擔出一半放在學業上。
對於小學,初中生來說,網路授課模式並不能讓他們感覺舒適,反而有些時候會讓人變得焦躁。但因為疫情原因,這種模式對他們的保護是非常全面的且高效的。即不會影響課程,也不會為安全擔憂。
但我們還是要做好孩子的心理輔導工作:第一,可以組織開展班會,針對學生在家上課的感受進行分析瞭解,幫助學生建立對網路授課模式正確的認知。
第二,對學生進行提問式教導,針對抗議期間怎麼更安全的保護自己?怎麼看待這場疫情?進行提問,透過回答明白學生是如何認知這場疫情的,然後做總結。
第三,多為學生播放抗疫情的正向積極的新聞和影片。讓學生明白,不僅僅是他們,還有全華人民在一起努力。因為家長都很關心這個疫情,而且總會對一些負面訊息(看球的郭姓男子,要和礦泉水的女大學生等等),這樣會對孩子造成負面認知,會讓孩子認為,生活中很多這種人,甚至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對的。
我們要為三觀不成熟的孩子進行正確的思想教育,榜樣教育,讓他們多像戰鬥在一線的人們學習,不能被社會的蛀蟲所影響。教育他們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正確。還要多於家長溝通,瞭解學生在家的目前狀態和心理感受,確保健康積極發展。
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他們更親近的人是父母,老師在他們眼中僅僅是一個長輩,所以來說最好的心理輔導就是來是父母的家庭教育,一些知識也可以讓家長代老師教給孩子。
-
9 # 王小虎1219
最好的消除恐懼的辦法,是把”未知“變成”已知“。
以疫情為例,無論什麼年齡段、什麼身份地位、什麼國籍的人,在不實輿論的誤導下都會恐懼、恐慌,所以各國政府和科研人員除了抗擊疫情外,做的最多的就是“糾正不實言論”和“闢謠”。
當學生們可以從班主任這個權威的官方渠道有效瞭解到“新冠”的真相和可以保護自己與家人的方法時,當班主任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向他們解答新冠的最新發展和研究成果時,我想他們的恐懼就會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理智和智慧~
-
10 # 心理師楊立新
面對今年以來的疫情,從國家層面到各級政府,乃至於學校整體,都做了大量的防疫減災的工作和宣傳,班主任沒有必要太多對學生進行所謂的心理輔導。更主要的,還是組織學生在遵循學校制定的有關教學、防控程式上做好即可。
首先,班主任要幫助同學們認識到,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對於強健身體、消除心理恐懼等的重要意義。普及一些這方面的知識非常必要。簡要的說,就是每位同學都要對身體好一點,健康一點,快樂一點。比如:
1. 好好睡覺,是人體最好的免疫力。新冠沒有特效藥,靠的就是人體的免疫力。免疫力強的人能自己扛過來,免疫力差的人很難扛過去。
2. 飲食五味,吃得雜一些。《黃帝內經》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三餐均衡搭配,不挑食,不偏食。酸甜苦辣鹹,寒熱溫涼,都要吃一些,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3. 勤快些,運動多一些。一個人只有經常鍛鍊身體,才能使經脈暢通、氣血周流,身體康健,讓自己保持活力。這也是提高自身免疫力最直接的方法。
4.凡事別多想,把心放寬一些。除了身體健康之外,心理上也要保持健康。把心放寬,不疑慮多思,面對生活多一份淡定和自然,積極應對,主動防護則好。凡事放寬一些,人生的順暢和愉快就會多一些。
當然,班主任更需要在這個特殊時期,注意到自己首先擁有一定的心理能量,自身對於疫情具備妥當的認識,這對於學生的心理平衡是一個不教而教的過程。也就是當老師接近學生時,學生們看到老師時,他們從老師的身上可以感覺到甚至好像沒有疫情時,這其實就是一種心理輔導。
班主任老師,在這個特殊時期,應當是神態坦然,對學生溫和,一切依然以教學為第一要務,還像以前那樣,孜孜教學,妥當安排特殊時期的學生進出程式,沒有絲毫紛亂,沒有絲毫緊張。
同時,班主任老師不要當眾指出學生的所謂的心理或問題,儘管老師能清楚地感覺到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心理情況。可以在某個適當的時候,透過某些委婉的方式去幫助到不一樣情況的學生,不要使學生受到任何心理傷害,更不要讓學生在大家面前難堪。這個過程所體現的應當是老師對學生真誠的關懷和愛。
回覆列表
不知道樓主的提問是針對什麼年齡段的學生,以初中生為例,談談我個人的認知。
首先:把握好初中生這個年齡段的基本心理狀態-對事物是非曲直有基本認知,接受外界信心較強
其次:具體到本次疫情對學生心理狀態的影響,作為班主任老師要有疫情肯定會對學生心理狀態有影響的認知,現在學校一般都建有微信群,針對本地區疫情(政府層面)通報的資料,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做個問卷星調查,探訪每個學生心理狀態,每個人性格和家庭環境不一樣,受到的影響也不一樣,把收到影響較大學生挑選出來,重點關注
最後,疫情期間,大部分地區都安排了網課,結合家長,科學合理規劃好每天學習,充實每一天,教師在每日檢查作業中也多予以激勵鼓勵,透過學習轉移對疫情的注意力。
總之,疫情期間,學生的心理輔導是需要老師,家長協力去做,做好勤溝通,多觀察,把愛傳遞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