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臺春曉

    蔚縣暖泉光明穀米小鎮就是一個文旅融合的成功範例。這是張家口文旅投集團重點打造的百村示範工程之一。

    小鎮圍繞“農”、“米”字做文章,做足“+旅遊”文章,穀米廣場建起了幸福水井、糧囤、磨盤、大磨坊等,廣場外田地鼓勵村民種植優質穀子品種。

    穀米小鎮各院落注重突出不同特色,泉水、穀物、草坪、棧道、書吧、茶吧應有盡有,致力打造一個隔絕塵世的農業主題世外桃源。

    穀米小鎮的餐飲也頗具特色,有泉水豆腐、小米排骨、暖泉涼粉、光明豆麵糊等,遊客是十分喜愛。

    來蔚縣,看完打樹花,何不來穀米小鎮小住?

  • 2 # 我仍是你的蓋世英雄

    鄉村旅遊,以我所瞭解的來說,存在幾大難題。所以發展鄉村旅遊,解決農旅融合,就要解決這幾大難題。

    一是解決好景點底蘊單薄問題。發展鄉村旅遊的地方,最好具備一定的文化底蘊和擁有良好的自然風光。很多地方現在發展鄉村旅遊,是靠大規模的投錢打造旅遊點,比如說大修一模一樣的民居,美名曰民族民居;再比如人造景點,審美奇特,不符合大眾審美觀;再比如爭奪低俗文化爭搶潘金蓮故里等。這種鄉村景點呢,往往留不住遊客,遊客去一次就不會再去第二次,因為一是景點單一,沒有文化底蘊,一次游完,沒有再去第二次的吸引點;二是各地都有,如果過了風頭,沒有亮點,難以吸引遊客。

    二是解決好鄉村旅遊千篇一律的問題。鄉村旅遊的農旅融合,要有自己的特色。很多地方政府發展鄉村旅遊,存在跟風想當然,沒有發揮好自己的自身優勢。景點的打造往往參照一些比較火的景點模仿打造,造成沒有特色,千篇一律,無法吸引遊客。所以鄉村旅遊,要挖掘本地特色,發揮自身優勢,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一村一特色,靠自身特色吸引遊客。並且單一的一個村鄉村旅遊,遊客逗留時間短,難以帶動經濟。所以最好要連片打造,形成珍珠鏈式景點,各有特色,相互支撐,讓遊客來了有的看,看了停下來,而不是一趟半日遊。

    三是解決鄉村旅遊的配套設施問題。很多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的鄉村,往往是開發程度低的邊遠鄉村,基礎設施欠賬大。遊客想遊玩,但是交通不便進不來,食宿不便住不下,條件不好,導致很多遊客望而卻步。安全設施,金融服務設施也跟不上,也是限制旅遊發展的重要缺點。

    四是要解決被開發低的村民意識問題。一些地方發展旅遊,要讓村民得好處,也要提升村民的意識。一是要提升服務意識,熱情好客。二要提升文化素質,傳遞當地文化底蘊,比如山東孔廟文化素質就不錯,人人能說幾句論語也是不錯的。三是要有長遠眼光。千萬不能為了眼前利益,幹天價飯店敲詐遊客,或者順手牽羊這種印象不好的事情。搞壞一個地方的景點名聲,就難以發展鄉村旅遊了。

    解決這些問題,對於發展鄉村旅遊,農旅融合問題就不大。一點點個人想法而已,很不成熟。

  • 3 # 雲中賞雲

    休閒農業巧妙地與農旅融合,關鍵一點,重在遊客參與,選好參與切入點,在參與中推銷農產品,增加農旅收入。根據農村一年四季農作物豐收季節,鄉村遊發展規劃,必須遵循“瓜熟蒂落,招客品嚐”規律。

    春季,可以僻出“茶園專場”,讓遊客自採,自炒,自嘗茶葉。讓遊客在草莓大棚,在桃園樹上,在採櫻桃的梯子上,享受自我勞動,豐收喜悅的趣。

    農產品賣出去了,節省了勞動工作量,巧妙收集資金成本。讓遊客免費認領栽養植物,花卉,也是休閒農業與農旅另一個融合點。

    春回大地之時,萬物復甦。鄉村景點拿出來一些田地,讓遊客自己種植花卉,掛牌認養樹木。有人覺得這樣沒有收入,這個表面現象的背後有商機的。

    這些遊客經常來澆水,施肥。買點水,吃個午飯,農旅收入悄然顯現,再加上游客人帶人,擴大隊伍而來,融入的核心終於揭開。

    鄉村遊發展,重在有長遠計劃,讓休閒農業壯大整個旅遊業發展。

  • 4 # 農學谷商學院

    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是當今旅遊發展最火熱的一個版塊,具有旺盛的生機和廣闊的前景。休閒農莊給鄉村旅遊提供了極其廣闊的空間,而不盡的旅遊客源又為休閒農業發展壯大源源不斷地注入了經濟與人脈方面的新鮮血液。

    中國大多數地區從政府到老百姓都充分認識到了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能夠轉變當地老百姓的發展觀念,有利於增加就業,有利於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

    但是他們的經營理念與經營方式相對落後,制約了發展的深度與廣度。那麼如何讓他們提示經營理念與經營方式,讓他們走得遠,飛得高呢?中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盛會—“中國鄉村產業博覽會”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

    2018年9月27日-29日,由多家單位參與的首屆中國鄉村產業博覽會,將於湖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大會將採取“集中展覽+高峰論壇”的形式,力爭成為助力鄉村發展的大舞臺、引領鄉村發展的風向標。

    “鄉博會”將從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角度,邀請政、產、學、研等各界重量嘉賓共襄盛會,透過主題演講、典型發言、互動交流、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開展新思維、新做法、新經驗的碰撞,探討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新模式和新未來,為鄉村振興提供有針對性的理論與實踐建議,為鄉村從業者搭建一個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平臺。

    有志於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事業的仁人志士還等什麼呢?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 5 # 聯申文旅

    農旅專案開發思路與模式

     

    農業,是一個古老的產業,幾千年的農業發展積澱了濃厚的文化。文化,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農業與文化自古以來息息關聯,相輔相成。現今隨著旅遊和地產兩大行業的不斷髮展,以旅遊吸引物及其配套服務設施為導向,結合農業與文化、休閒與度假等多功能、全覆蓋的新型土地綜合開發模式形成,休閒農業與地產業相結合形成休閒農業地產的趨勢愈加明顯。二、農業與休閒無邊界

    休閒農業集資本、科技、人才和現代經營理念於一體,是農業現代化的排頭兵、孵化器、試驗田、推廣站,是其他農業模式與形態的萬能膠、吸附劑與收納袋,可謂一切先進的農業科技、農業模式都可以基於休閒農業的載體得到運用與展現,不影響農業生產的過程。時至今日,農業本身也細分衍生出大量業態、模式和型別,粗略統計有傳統農業、特色農業、高效農業、現代農業、石油農業、設施農業、有機農業、迴圈農業、生物農業、休閒農業、都市農業、創意農業、品牌農業、立體農業、集約農業、兩型農業、訂單農業、數字農業、精準農業、節水農業、灌溉農業、山地農業、旱作農業、陽臺農業、庭院農業、基塘農業、太空農業、海洋農業、鹽鹼農業、沙漠農業、母本農業、低碳農業、綠色農業、藍色農業、黑色農業、白色農業、紫色農業、彩色農業、芳夏農業、富硒農業、母嬰農業、碳匯農業、創匯農業、期貨農業、規模農業、資本農業、眾籌農業、微農業、虛擬農業等,雖然很多概念交叉甚至重複,但都是對農業特性的界定、訴求和探索。休閒農業的發展,進一步激發了農業領域的創新、創意與創業,更多的農業概念或者概念農業將冒出,無論你知不知道,喜不喜歡,反不反對,這就是必然與趨勢。       

    三、城市與鄉村無邊界

    如果我們把休閒農業的前置條件硬性設定為鄉村,那麼發生在城市的相關農業現象,就只能叫亞休閒農業、類休閒農業或者仿休閒農業,比如城市的屋頂農業和屋頂花園、家庭的陽臺農業和魚菜共生水族箱、大廈外牆的垂直農業、商場的藝術農業、辦公室的植物屏風、餐飲名店的展示農業、公園內的景觀農業、幼兒園的親子農業一角、中小學校園內的農業科普生態圃、敬老院裡的園藝療養基地,再如美食街的鄉村風情,城市廣場的農業嘉年華節會,甚至只是城市公園充氣池裡的親子抓魚,酒店房間茶几上的一小盆果蔬,乃至城市時尚青年們鑰匙扣上的一個迷你植物吊墜,都無不說明了我們對農業、對綠色、對健康的追求,也是一種群體意識的喚起。這裡面,有的產品與技術是直接由休閒農莊供給過來的,有的是受休閒農業啟發或影響的。從社會整體發展角度講,大力發展鄉村休閒農業的同時,我們要歡迎農業進城,要鼓勵上述亞休閒農業、類休閒農業、仿休閒農業壯大和普及。一個地方休閒農業發展水平的高低,不僅僅是看有多少家星級農莊,還要把城市真正建設成為田園城市,而不是水泥鋼筋的森林;要以休閒農業為借鑑或導向,將教育辦成生態型、趣味化、創造性的學習與成長樂園,引導旅遊地產莊園化、養老地產村落化、工商地產生態化,整體打造美麗和諧、幸福宜居、洋溢著個性與特色、充滿了創意與活力的慢生活縣域城市。

    四、資源和要素無邊界

    休閒農業要素在旅遊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的基礎上增加了文化、教育、體驗、養生、景觀、種養和加工。休閒農業資源包括了上到天文,下到地理,農林牧副漁等一切農業生產、農家生活、農村生態、農民技能和農耕文化,並可以靈活吸納一切時尚流行文化和城市資源要素。休閒農業也是唯一透過資源優勢吸引城市各類先進要素持續向農村流動的農業形態,對城鄉互動交流,特別是新農村的建設具有長遠的影響。正因為如此,在進行休閒農業資源調查時,將突破原來旅遊資源調查的方式與範疇。在規劃分析時將從空間、時間、人際三個方面做更深入的梳理,一是山、水、田、園、路、城鎮、村落、民居、景區之間的有效聯動與協調保護;二是古往今來、春夏秋冬、白天黑夜、農忙農閒、法定節假日、二十四節氣等不同時間段和不同時間節點的產品配置最佳化與經營策略調整;三是男女老少、遠近高低、興趣愛好等不同客源人群的細分與取捨。

    五、模式和業態無邊界

    產業形態上包括休閒農業、休閒漁業、休閒牧場、休閒林場、休閒果園、休閒茶園、休閒菜園、休閒花園、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展示體驗基地和企事業單位後勤保障基地等;地域分佈上包括都市創意體驗型、郊野休閒度假型、旅遊景區依託型、農業園區配套型、新農村建設示範型、民族村寨文化傳承型、山區林下綜合開發型、湖區溼地保護利用型、庫區水源生態保育型、礦區綜合治理恢復型和老區產業扶貧帶動型等;發展模式上包括小型家庭農場型、迷你眾籌體驗型、大眾休閒遊樂型、高階養生度假型、區域支柱產業延伸型、專項主題文化深度開發型、特定客源市場對接型、社群支援農業訂單型、農民合作組織捆綁型和品牌農莊連鎖型等;在主題定位上有農業產業主題、特色行業主題、運動健身主題、養生度假主題、商務休閒主題、趣味教育主題、科普遊學主題、社科人文主題、文化體驗主題、藝術展示主題、新奇個性主題等。

    六、功能和作用無邊界

      姐種的不是菜,是寂寞(遁世功能);姐種的不是菜,是希望(激勵功能);姐種的不是菜,是因果(禪休功能);哥種的不是樹,是愛情(紀念功能);哥種的不是樹,是存摺(投資功能);哥種的不是樹,是綠韻(環保功能)。從網路開心農場到現實開心農場,從很多人的咖啡館到很多人的農莊,憤怒的小鳥遊戲到憤怒的小鳥主題樂園,從爸爸去哪兒到爸爸去農莊,從舌尖上的中國到舌尖上的農莊,休閒農業充分發揮了其融會貫通的吸收能力。隨著國家與地方各級部門對休閒農業扶持力度與引導作用的加大,休閒農業配套產業和配套服務的日趨完善與成熟,休閒農業一定能發展成為農業大觀園、教育大課堂、生態會客廳、聚會大本營、美食嘉年華、特產購物村、科普新陣地、藝術新載體,促進城市與鄉村、傳統與時尚、技術與藝術、文化與創意、產業與平臺的融合發展。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休閒農業示範,有標準,無邊界;有標杆,無雷同;有時段,無止境。無邊界休閒農業,有認知,才有方向;有認知,才好實踐;有認知,才叫探索。

  • 6 # 藍海易通

    休閒農業其實就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文旅的融合發展。其中最為關鍵的文化環節,往往最容易被經營者忽略。只有將文化的因素提升到主導地位,才能促進休閒農業的持續發展。

    其一,鄉土性是農村文化的底色。鄉土性不是落後性,而是一地域的人們在歷史發展中形成沉澱下來的地方特色,包含了環境恬靜、民風質樸、形式多樣、歷史悠久等文化性格,這種鄉土文化正是城市文化所欠缺的。散發著古樸、歷史與文化氣息的農村,讓“城裡人”在遁跡山野、駐足農莊的潮流中,更能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其二,休閒性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顯著特性。農村、小城鎮恰恰能提供休閒的、慢節奏的、體驗式的文化消費,滿足被快節奏生活方式導致身心疲憊的城市人的特殊需求,使其身心獲得休憩。除了傳統的垂釣、騎腳踏車、野地散步、划船運動,爬山練習等,還可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摘農家果、幹農家活、談農家事、幫農家富,讓都市人體驗耕作樂趣,緬懷田園生活,品味農業情調。

    其三,生態性也至關重要。自然的農村景觀、敦厚的農民、簡樸的鄉居生活、優美的環境、清新的空氣、寧靜的空間,有利人們調節身心及養生保健。保持和發掘這三種農業文化特質,將是湖南休閒農業持久生命力的源泉,也是獲得市場認可的法寶。

    綜上,農旅融合要做到鄉土性、休閒型和生態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榮耀》5月25日“地震級”更新,6位英雄調整,后羿雲中君削弱大快人心,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