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傳統行業轉型發展是眾多企業家和從業者思考與研究的話題,同時很多企業也在行業內實踐著新的業務方向、業務模式、甚至跨領域的嘗試。如果說新冠疫情之前,對於企業轉型發展的態度是一部分人在固守、一部分人在觀望、一部分人在嘗試,那麼經歷了新冠一役,我們看到在全生產和消費領域的變化已經來襲,影響是深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習慣的,甚至是深入人們的心理。
疫情催生各行業領域明顯的變化
“疫情+春節”的現實使各地的新房銷售進入了冰河期。我們看到恆大、萬科等眾多一線開發商開始重推恆房通、e選房等線上購房平臺,以平臺推廣捆綁人際傳播返傭的方式替代了以往的銷售模式,以“在家宅著也能兼職新房銷售”的全民銷售模式開啟線上賣房,這種看似迫不得已的方式在我們看來以一種行業集體攜手突圍的姿態跟傳統的銷售方式說再見,雖然這種方式尚不可能替代線下銷售,但如恆房通3天鎖定580億,註冊使用者破千萬足可以說明其威力。
傳統零售、餐飲企業以及本來已經艱難度日的中小微成為受到疫情衝擊嚴重的地帶,收入的急劇下降甚至停擺對公司持續經營帶來巨大挑戰,對公司管理和人員穩定產生影響。直白點講,即使不開張用以維持企業運轉的房租、人員、辦公開支是要付出的,一時間租金減免的要求四起,房東和二房東們同樣不得不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也看到了政府出臺支援給予受疫情影響企業減免租金的政策,但在實施過程中由於業主方、運營方、客戶關係和性質的千差萬別,目前看到的一些實施細則對很多產生損失的主體不能做到覆蓋。同時,疫情催生的新辦公模式越來越使得企業主在思考,我們是否需要這麼多員工,需要這麼大的辦公場地,或者說重新考慮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係和實現生產的方式。
疫情打擊了一些行業也加速了一些行業,對於傳統餐飲、零售、旅遊、外貿、地產等行業的影響尤為明顯,而對於網際網路應用的進一步下沉確實起到了催化作用,線上教育、線上醫療、線上辦公、線上生鮮、線上企業服務等被迅速擴充套件和應用。雖然我們相信疫情過去,線下體驗類消費會有逐漸恢復的過程,但線上的使用習慣將不可避免產生相當部分的替代效應。在這種形勢下,資本會對受疫情影響較為明顯的專案趨於保守而傾向於疫情後具有持續增長性以及政策受惠更明顯的行業,一些專案融資和再融資難度加大。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且反應快的人
講一個我們自己的故事。預判到疫情發展的嚴峻,今年公司許多人都放棄了去外地過年。年三十的前一天,疫情已經開始從武漢周邊向全國迅速蔓延,作為園區的運營者,我們還在開會,要求公司上下對此要有清醒認識和預案。大年初三,疫情形勢不斷惡化,各地政府也開始採取各種手段應對春節後返程人流可能帶來的疫情增長甚至爆發,為了做好辦公樓宇將要面臨的防疫準備,我們快速研究決定需要有一套連線樓宇運營、物業管理和入住企業員工的防疫工具,既能滿足我們自身使用,又能為其他園區、社群和企業提供防疫幫助。核心人員線上配合兩天完成設計,開發團隊三天完成開發測試,正月初七快速實現了無接觸線上園區和企業防疫工具的應用,十多天時間京津冀30多個園區和社群使用這個線上工具開展防疫登記和人員體溫與行為監測。隨著2月10日企業復工,我們優化了企業服務平臺的使用場景,迅速向開工企業和員工推送線上企業服務以支援企業復工和靈活辦公。疫情中的情人節那天,屬地政府相關部門在送政策的同時也提出了儘快打通政府與產業園區和入住企業的資訊傳遞通道、資源共享通道和企業服務通道,我想這不僅是一個地區的需要,而是代表了整個行業的迫切需要。
疫後生存要點
剛才說到疫情確實既帶來了一些行業的危機,也催生了許多行業的機會,國家在公共衛生、醫療設施裝置、醫療資訊化體系、社會應急體系上進一步增加投入,網際網路應用在醫藥、教育、辦公、生鮮等領域的進一步深入,彷彿一夜之間我們被加速進入了一個被資料和智慧驅動的線上化、無接觸社會生活,雖然它還很雛形。我們深切感受到與企業發展相關的一些方面因疫情而加速轉變:
1.企業服務行為由線下向線上發展,資料驅動的作用更加明顯;
2.企業溝通方式由面對面趨向到線上,工具更加多樣化;
3.工作協同由現場延伸到線上,企業用人方式將更加趨向靈活;
4.線上內容生產加速活躍,開啟全民創作時代;
5.在健康、安全和保障相關領域,企業和個人的消費增加,如企業復工保障類保險;
6.政府在抗疫情、保生產、穩就業的思路下,相關政策密集出臺。
疫後短時間內挖掘和激發業務收入能力是維持企業生存發展必須面對的,現有的人才結構是否可以適應疫情後短期內的變化和未來中長期的趨勢,公司的管理機制是否能夠在穩定主業的同時適應疫後業務新領域和可能出現的新型業務模式,都是企業經營者當下需要深入思考後立即行動的。抗疫生存重要,疫後新生更值得敬佩。
一段時間以來,傳統行業轉型發展是眾多企業家和從業者思考與研究的話題,同時很多企業也在行業內實踐著新的業務方向、業務模式、甚至跨領域的嘗試。如果說新冠疫情之前,對於企業轉型發展的態度是一部分人在固守、一部分人在觀望、一部分人在嘗試,那麼經歷了新冠一役,我們看到在全生產和消費領域的變化已經來襲,影響是深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習慣的,甚至是深入人們的心理。
疫情催生各行業領域明顯的變化
“疫情+春節”的現實使各地的新房銷售進入了冰河期。我們看到恆大、萬科等眾多一線開發商開始重推恆房通、e選房等線上購房平臺,以平臺推廣捆綁人際傳播返傭的方式替代了以往的銷售模式,以“在家宅著也能兼職新房銷售”的全民銷售模式開啟線上賣房,這種看似迫不得已的方式在我們看來以一種行業集體攜手突圍的姿態跟傳統的銷售方式說再見,雖然這種方式尚不可能替代線下銷售,但如恆房通3天鎖定580億,註冊使用者破千萬足可以說明其威力。
傳統零售、餐飲企業以及本來已經艱難度日的中小微成為受到疫情衝擊嚴重的地帶,收入的急劇下降甚至停擺對公司持續經營帶來巨大挑戰,對公司管理和人員穩定產生影響。直白點講,即使不開張用以維持企業運轉的房租、人員、辦公開支是要付出的,一時間租金減免的要求四起,房東和二房東們同樣不得不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也看到了政府出臺支援給予受疫情影響企業減免租金的政策,但在實施過程中由於業主方、運營方、客戶關係和性質的千差萬別,目前看到的一些實施細則對很多產生損失的主體不能做到覆蓋。同時,疫情催生的新辦公模式越來越使得企業主在思考,我們是否需要這麼多員工,需要這麼大的辦公場地,或者說重新考慮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係和實現生產的方式。
疫情打擊了一些行業也加速了一些行業,對於傳統餐飲、零售、旅遊、外貿、地產等行業的影響尤為明顯,而對於網際網路應用的進一步下沉確實起到了催化作用,線上教育、線上醫療、線上辦公、線上生鮮、線上企業服務等被迅速擴充套件和應用。雖然我們相信疫情過去,線下體驗類消費會有逐漸恢復的過程,但線上的使用習慣將不可避免產生相當部分的替代效應。在這種形勢下,資本會對受疫情影響較為明顯的專案趨於保守而傾向於疫情後具有持續增長性以及政策受惠更明顯的行業,一些專案融資和再融資難度加大。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且反應快的人
講一個我們自己的故事。預判到疫情發展的嚴峻,今年公司許多人都放棄了去外地過年。年三十的前一天,疫情已經開始從武漢周邊向全國迅速蔓延,作為園區的運營者,我們還在開會,要求公司上下對此要有清醒認識和預案。大年初三,疫情形勢不斷惡化,各地政府也開始採取各種手段應對春節後返程人流可能帶來的疫情增長甚至爆發,為了做好辦公樓宇將要面臨的防疫準備,我們快速研究決定需要有一套連線樓宇運營、物業管理和入住企業員工的防疫工具,既能滿足我們自身使用,又能為其他園區、社群和企業提供防疫幫助。核心人員線上配合兩天完成設計,開發團隊三天完成開發測試,正月初七快速實現了無接觸線上園區和企業防疫工具的應用,十多天時間京津冀30多個園區和社群使用這個線上工具開展防疫登記和人員體溫與行為監測。隨著2月10日企業復工,我們優化了企業服務平臺的使用場景,迅速向開工企業和員工推送線上企業服務以支援企業復工和靈活辦公。疫情中的情人節那天,屬地政府相關部門在送政策的同時也提出了儘快打通政府與產業園區和入住企業的資訊傳遞通道、資源共享通道和企業服務通道,我想這不僅是一個地區的需要,而是代表了整個行業的迫切需要。
疫後生存要點
剛才說到疫情確實既帶來了一些行業的危機,也催生了許多行業的機會,國家在公共衛生、醫療設施裝置、醫療資訊化體系、社會應急體系上進一步增加投入,網際網路應用在醫藥、教育、辦公、生鮮等領域的進一步深入,彷彿一夜之間我們被加速進入了一個被資料和智慧驅動的線上化、無接觸社會生活,雖然它還很雛形。我們深切感受到與企業發展相關的一些方面因疫情而加速轉變:
1.企業服務行為由線下向線上發展,資料驅動的作用更加明顯;
2.企業溝通方式由面對面趨向到線上,工具更加多樣化;
3.工作協同由現場延伸到線上,企業用人方式將更加趨向靈活;
4.線上內容生產加速活躍,開啟全民創作時代;
5.在健康、安全和保障相關領域,企業和個人的消費增加,如企業復工保障類保險;
6.政府在抗疫情、保生產、穩就業的思路下,相關政策密集出臺。
疫後短時間內挖掘和激發業務收入能力是維持企業生存發展必須面對的,現有的人才結構是否可以適應疫情後短期內的變化和未來中長期的趨勢,公司的管理機制是否能夠在穩定主業的同時適應疫後業務新領域和可能出現的新型業務模式,都是企業經營者當下需要深入思考後立即行動的。抗疫生存重要,疫後新生更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