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儒碩輔

    中國古代也有類似這樣的“高考”,即古代的科舉考試。這是隋唐以後,古代中國考生眼裡最重要、也最受重視的一種考試。當然,古代的科舉考試與今天的高考並不能相提並論,科舉是選拔官員的考試,而非現在的“中升大”考試。

    古代“高考”有什麼講究?

    預考未透過叫“落海”

    古代科舉考試的規矩很多,而且相當複雜,完整程式有鄉試、會試、廷試,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級考試。大家熟知的,是考試地點設在各省的鄉試。鄉試也稱鄉闈,透過鄉試即為“中舉”,成為舉人。

    鄉試為全國性考試,也是科舉的第一級考試,全省考生統一集中到省裡考試,因此從形式來說,鄉試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國的“全國普通高校統一考試”,本文所說的主要是鄉試。

    要想參加這個古代“高考”,比現代難度大多了。

    就明清規定而言,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參加鄉試的,首選得透過小試,即俗稱的童子試,成為秀才後才有可能。秀才還要透過歲試、科試,才有資格參加鄉試,科試在鄉試之前舉行,可以看成是鄉試的預考。透過科試的秀才被允許參加古代的“高考”鄉試。如果科試沒有透過,則叫“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補考的機會,稱為“考遺才”。

    透過鄉試,成為舉人,便可以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了。因為會試的考場設在京城,故有“進京趕考”一說。透過會試的考生,稱為“貢士”,獲得參加最後、也是最高階考試廷試的資格。

    廷試考場設在皇宮的奉天殿或文華殿內,故又稱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透過殿試的考生就是令人羨慕的“進士”了,成為一名天子門生。其中的第一名,就是“狀元”,如今稱高考第一名為狀元,便源於此。

    古代開考定在哪幾天?

    每場考試時間長達三晝夜

    作為一種全國考試,早期鄉試並不像現代高考這樣每年都舉行,在哪一年舉行也不固定,北宋趙曙(英宗)當皇帝時才規定三年一次,併成為慣例。自明代起,鄉試一般在子、卯、午、寅年舉行,雅稱為“大比”,所以舉行鄉試的這一年,有“大比之年”一說,

    鄉試要考三場,雖然場次沒有高考多,可不像現代的120至150分鐘一場,每場時間長達三晝夜,整個考試時間加起來,是9天7夜。

    現代高考的開考日期是固定的,筆者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參加的高考,放在每年7月的7日、8日、9日三天。這個時候正是大暑天,氣溫太高,影響考生正常發揮和錄取工作,後來才提前一個月,為每年的6月。

    鄉試在南宋趙構(高宗)當皇帝以前,全國並沒有統一時間,多安排在當年秋季,南方少數省份則安排在六七月份舉行。時間不統一,給考生異地冒名頂替、再考提供了可乘之機。為了封堵漏洞,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趙構詔定了全國統一考試時間:陰曆八月初一統一鎖院,禁止隨意出入考場;陰曆八月十五統一開考。從此,科舉考試有了全國統一考試時間,這也是現代高考時間“全國統一”的源頭。

    元代規定更詳細,但頭場日期比南宋提前3天:一、二、三場的開考日期分別是陰曆八月的十二、二十二、二十六。明清兩代頭場開考時間又比元代提前3天,一、二、三場的開考日期分別是陰曆八月初九、十二、十五。因為鄉試固定在秋季舉行,故又稱“秋闈”,預考多安排在當年的二、三月份。

    古代考場什麼樣?

    看考場,是現代考生開考前一天必做的一件事。在古代,考生考前也要看考場,而且更重視。與現代不同的是,古代考生看了考場後,便不能再出來,一直要到全場考試結束,飯食由官府安排的“號軍”統一負責。

    鄉試在考試前一天的子時(相當於23-24時)考生即可進場,隨身允許帶一隻裝有考試必備用品的考籃。此時正值半夜時分,進場考生可以領到3支蠟燭。因為得半夜進場,考生在當天下午大多不敢外出放鬆,而是老老實實地待在房間休息“補覺”,以保證夜裡有精氣神。

    鄉試的考場設在各省貢院內。貢院看上去就像一個超級大院子,裡面又分割出許多有序排列的小院子,小院子裡每排再隔出進深4尺、寬3尺的考室,稱為“號舍”,每舍一名考生。設在南京的江南貢院被稱為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創建於南宋時期的這座考場號舍多達20644間,也就是說,可接納20644名考生同時考試。

    號舍既是考試答題的地方,也是考生夜裡住宿的地方。每舍有長4尺的兩塊木板,號舍兩邊牆體有磚託槽,上下兩道。白天考試時,兩塊木板分置上下託槽上,搭出一副簡易桌、凳;晚上則將上層的板拆下,與下層平拼成一張簡易床鋪。由於空間太小,考生晚上須屈膝而臥,民間戲稱之為“鴿籠子”。

    考試期間,考生就在這樣的鴿籠中度過,吃喝拉撒俱在其間。考場談不上有衛生條件,在號舍巷道最後面,放置一隻糞桶,供考生大小便。高溫之下,臊臭難聞,蚊蠅亂飛,不要說考試,就是臭味也夠考生受的。

    所以,考生都希望選到靠中間的號舍,生怕選在糞桶附近。因此看考場時要“搶號”,搶到一個好的號舍,考試心情也舒暢。考場龍門一開,早準備好的考生便會快速往裡面跑,將佔位置用的空考籃放在號舍的桌上,此號舍就屬於自己的考間了。

    古代考場怎麼監考?

    最牛槍手一場給八考生替考

    號舍並沒有門,號舍與號舍之間有磚牆相隔。沒有門,是不是考生之間互相作弊很方便?非也。每一名考生都有一名“號軍”監考,如有離開座位、串換答卷、私遞紙條、出聲通氣等涉嫌作弊的情節,一經發現,“號軍”可立即將其扣考,嚴重者可立即抓起來,戴上木枷示眾。

    在考試期間,整個考場頓成禁區,考場四周設有高高的圍牆,牆頭上佈滿帶刺的荊棘,貢院又被稱為“棘闈”,即因此而來。圍牆四角還建有4座兩丈多高的崗樓,並調來士兵看考場。考試期間,考場內外都佈滿了兵丁,戒備森嚴。加上考官巡察,考生作弊並不容易。

    古代對科場作弊的處罰尤其令人畏懼。考生作弊不僅會被取消和禁止再考資格,而且可能面臨牢獄之災,明代風流才子唐寅就因作弊而終身與仕途無緣。有的甚至被處死,如清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發生的丁酉科順天鄉試舞弊案,有7名涉案者被處死,不止受賄考官被誅,獲益考生也被砍了頭。

    雖然管理很嚴,但古代考場上作弊現象仍屢禁不止,作弊手段多多。據《明史·選舉志二》記載,明代科舉時“賄買鑽營,懷挾倩代,割卷傳遞,頂名冒籍,弊端百出,不可究究,而關節為甚。”

    “槍替”是最常見的作弊手法之一。所謂槍替,就是找人代考,代考者便是槍手。古代有名的槍手很多,如晚唐詩人溫庭筠、北宋文學家歐陽修都曾當過槍手。溫庭筠才思敏捷,有“溫八叉”、“溫八吟”等美譽,意思是兩手叉八下,八韻詩賦就吟出來了。他自己平生雖然未曾中舉過,但樂當槍手,幫不少考生圓了夢想。據唐末五代人王定保《唐摭言》所記,有一次溫庭筠在一場考試中給八名考生當槍手,堪稱最牛槍手。結果,溫庭筠事發後被貶,考官也跟著倒了黴。

    古代考官怎麼閱卷?

    落榜考生可以查“落卷”

    考試結束後,便是重要的閱卷工作,但古代送給閱卷人員的並不是考生的原卷。科舉考試有一套嚴格的防止作弊規定,其中之一是將考生的答卷重新謄錄一份,以防考生在試卷上留記號,或是閱卷人員認出自己熟悉考生的卷子。

    謄錄員不是字寫得好就能擔任,為了防止謄錄員作弊,一般情況下不用本省學官的人員擔任謄錄員,而是從各府、州、縣的書吏中間抽調。各張卷子謄錄所用紙張數、墨水顏色均要一致,統一使用硃砂紅筆謄錄,現在大家看到有的狀元卷子是紅筆作答,就是這麼回事。

    清代規定的閱卷時間大概是10天。這時間是很緊張的,因為謄錄後還要進行對讀,即校對,最後才能送給閱卷人員評閱。大部分閱卷時間都耗在前面這些環節上了,實際閱卷時間很少,也不過三四天而已。在沒有現代電腦閱卷手段的古代,閱卷人員根本沒有時間細看考卷。

    為了加快閱卷速度,按時完成閱卷工作,閱卷人主要看考生的頭場卷子,頭場卷子也只能看個大概。一般情況下,如果頭場卷考得好,閱卷時給了高分(好評),基本上便考中了;如果頭場考砸了,即便後兩場發揮再好,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戲,所以考生都特別看重頭場考試。

    雖然閱卷的主觀因素對考生成績影響很大,但比現代高考更人性化的地方也有:落榜考生可以查卷。未考中的試卷稱為“落卷”,在考試成績張榜公佈後10天內,落榜考生可以檢視自己的試卷。落卷上會有考官的簡單批語,落榜考生一看就明白為何未被錄取。

  • 2 # 從韜光養晦到奮發有為

    古代的考試製度是很嚴格的,從最低的秀才、舉人、進士、狀元……國家透過嚴格的考試製度選拔人才。現在的考試跟古代的區別是學校自行組織,對普通家庭和孩子來說透過考試上到更好的大學有更好的發展,還是不錯的一種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瓶裝白酒斜放儲存可以嗎?與紅酒一樣斜放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