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這個名還有人選嗎
-
2 # 木無枝
業務部門不是都靠業績的嗎,你這是什麼體制的公司哦。
按照我的經驗來看,沒有明確的薪酬制度,獎懲制度,業務員看不到錢途,自然沒什麼勁跟慾望去創造價值,要改善薪酬:
1.每一單業績提成你得給人家明確,這個提多少看你做什麼產品,看你利潤。
2.可以在團隊內部設定業務完成獎勵,比如首先完成業績的,或者能在當月完成業績的,給予獎勵。
3.客戶劃分上,如果涉及客戶劃分,可以給一個時間限制,你做不出成績,我換個人去做。
暫時就想到這麼些吧,做業務的原因不就是想著工資可以掌握在自己手裡,我業績多你就給我多,這個必須體現出來,要不做100萬跟200萬一樣的待遇,我費勁幹嘛呢?
-
3 # 職場薦書官
業務部門的人員上班時間較為自由,工作以業績為導向,很容易量化,但也容易出現業績不穩定,因為面對的各種複雜情況很多。
內部工資差不多,沒有明顯差別,就顯然缺乏了競爭機制,隊伍散一定是管理上出現了問題,可能不僅是薪酬上的問題。單就薪酬一點來講,業務人員的薪酬有很多模式,不同的公司不同的發展階段可能需要選用不同的薪酬模式。不清楚貴公司的情況,所以我只能介紹一下幾種模式,
1.純佣金模式這種模式沒有底薪,完完全全靠業績說話。沒有業績就沒有工資,但是這與勞動法相悖,所以很多公司會選擇補充說明,當業績提成低於最低工資標準時,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這種模式激勵作用最為明顯,薪酬管理成本較低。但收入容易缺乏穩定性,而且會容易出現搭便車的行為,即有些人不作為。也有可能會使一些銷售人員出現短視行為,為了追逐短期內的業績,忽視長遠發展。
2.底薪+佣金模式給銷售人員一定的基本薪酬,作為基礎保障,並在此基礎上增加業績提成收入。
這種模式更人性化,解決了銷售人員因業績不穩定造成的生活問題,也同時保留了業績激勵的部分。但激勵力度不如純佣金制,還增加了企業的薪酬成本。但對於一些不好賣的產品,可以考慮這種模式,或者是企業知名度還未開啟,銷售不好做的時候,採用這種模式,有利於吸引銷售精英。
3.底薪+佣金+獎金模式在底薪和佣金的基礎上,再加上超額完成任務的獎勵。這種模式能夠對銷售人員完成任務起到更好的激勵作用。
這種模式繼承了前兩種模式的優點,還能對完成任務起到更好的激勵效果,但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薪酬管理的困難,也需要對銷售任務的制定有一定標準和把握,否則容易增加企業薪酬成本。
-
4 # 稚始梔終
你的業務部分的問題是隊伍散。但隊伍散的原因有很多,工資只是其中之一。真的是工資的問題導致的隊伍散?
能想到改善工資自然不錯,但一定要分析清楚真正的原因隊伍散,原因有很多:
1.商品的原因
不知道你們公司的整體業績是不是很好,如果整個業務部門的業績都一般,就要考慮商品本身的問題。
有些商品從研發開始就有問題,沒有從市場出發的商品研發,註定銷售業績不好。
沒有一個商家不說自已的商品好,純粹是為了做商品而做商品,在商品的推廣,受眾體上下的工夫不多,也不願意下功夫,做出來的商品,看起來很美,可惜,不是消費者需要的商品,有什麼用?
銷路不好的商品,再好的銷售策略都是白搭。
2.領導的問題
團隊散,領導的問題是最核心的問題。
一個團隊,領導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有一類領導,他們不是來解決問題的,而是來製造問題的。
曾經,我經歷過這樣的情況,銷售團隊中,老員工幫新員工談單,新員工的業績就一定要掛在老員工名下,甚至,還傾呑老員工的提成。而這些不正常的行為,都成了潛規則,老員工覺得應該,新員工覺得委屈也沒辦法。
這樣的團隊氛圍能好到哪去,隊伍不散才怪。
3.公司制度的問題
公司制一視同仁是好,但是,也是需要有個性化的,特別是作為產生利潤的業務部門。
比如,基本的人事制度,行政制度,對業務部門就需要有更多個性化的作法。
如你想象,真的是因為工資原因,那就好辦了工資要做到的就是內部公平性加外部的競爭力,以及內部的激勵性,有這三個原則就好!
激勵政策其實是非常難做的,因為它是管理水平的終極體現。
公平性,看起來,你們已經做到了,這裡不說。
外部的競爭力,應要看預算管理,如果你的預算管理拿還出來,那也沒有意義。應和行業及利潤率是相關的。但只要你比同行有競爭力就好了,其他行業不用考慮,考慮也沒意義。
內部的激勵性,就是要考慮好功勞與苦勞的比例搭配。因為這兩種行為,作為公司都是要稱讚的。
【總結】團隊散的原因很多,找準原因,要解決的方式就很多
回覆列表
隊伍散是文化教育問題,公司願景與個人需求發生相抵。單純設計績效解決不了問題。團建各樣化,業績差異化,需求適合化等集合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