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州耕牛堂主

    小學生有一定楷書功底後,想學行書,建議臨寫《唐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以下簡稱“聖教序”)。《聖教序》是學習行書的最佳碑帖,關於這一點,望題主不要有任何懷疑,應堅定信心學下去,記住,一定要堅定信心!這個很重要!

    另外,我還要告訴題主,就是沒有楷書基礎,直接臨習《聖教序》也是可以的。

    有了楷書功底後,應直接進入對臨程式。如能堅持,且有靈性和悟性,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就可把《聖教序》臨到六分像。學習行書,要先工《聖教序》一帖,勿隨便換帖。當把字臨到“七分像”時,可選擇臨寫王羲之《蘭亭序》或自己喜歡的其它行書碑帖,但同時還要繼續臨寫《聖教序》,以鞏固之。

    臨寫古人的碑帖,要重點學習古人的筆法和字法,關於章法和墨法,可先順其自然,先不必太在意它,等有了一定水平後,就會水到渠成的。

    另外,在臨帖前,要認真讀帖,還要認真領悟其精神,做到“讀”、“臨”、“悟”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進步得快。

    在對臨程式完成後,可視自己的情況進行背臨和意臨。

  • 2 # 都江堰觀瀾湖許哥

    這個問題問的?為什麼有一定楷書基礎了!不繼續努力堅持楷書。而轉學行書?行書很牛逼嗎?堅持楷書幾十年你就成就了!楷書練十年之後,不自覺的,,你的行書說來就來。書法有專功的,

  • 3 # 千垛顧榮保

    關於這一點我個人覺得書聖王羲之的帖較規範,因他是人們公認的大家。

    至於隨意型愛好者就喜歡什麼學什麼了,不可能每個人都看到“公孫大娘舞劍”而悟書道、寫“換鵝書”。

    有始學任何字型(帖)而轉學它體,亦有人從一而終或大有成就的……

  • 4 # 魏保良

    小學生有一定楷書基礎之後,學行書的話,建議從古人墨跡開始入手。為什麼一定是從墨跡入手?像《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李邕《李思訓碑》等刻帖,都是二王一路行書經典作品。原因很簡單,墨跡可以很直觀的體現出書家入筆、行筆、筆勢、墨色等特徵,小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加容易理解,而刻帖由於年久日深,這些關係都已很模糊,不適合小學生學習。《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下面介紹幾本墨跡,以供參考。

    王羲之《蘭亭序》(馮摹本),馮摹本《蘭亭序》被譽為下真跡一等,在形上是最接近原作的。但是學習《蘭亭序》難度大,以《蘭亭序》風格創作難度更大,不過以《蘭亭序》入手,作為學習行書的過度還是很好的選擇的。晉王羲之《蘭亭序》(馮摹本)

    趙孟頫行書《赤壁賦》,整體風格偏於行楷,更適合小學生初學,且趙孟頫行書屬二王一路行書正脈,對日後上溯二王有很大益處。元趙孟頫《赤壁賦》

    另外,米芾、董其昌等墨跡都適合小學生初學。

  • 5 # 翰墨今香

    學習一段楷書後,學習一下行書,這個想法蠻好的。記得啟功先生說過:楷書當行書寫,行書當楷書寫。就是怕很多人練習楷書時間長了,筆畫容易寫的呆板,練練行書反過來可以讓楷書寫的更靈動,因為行書講究筆畫之間的呼應。那麼練行書時要當楷書寫,雖然是行書,但不能寫的太快而失去應有的結構和平正。

    練習行書一般建議先從古代法帖的墨跡本開始,所以我一般建議可以先學習趙孟頫的行書,例如他臨的《聖教序》、《赤壁賦》、《秋興賦》等,根據自己的喜好吧,選擇一個好好學習。或者是唐代陸柬之的《文賦》。據說陸柬之年輕時讀陸機《文賦》,極為傾心,想親筆書寫一篇,因怕自己書藝不精而“玷辱”前賢名作,始終未敢貿然動筆,直至他晚年書名赫赫時,才動筆了此宿願。此帖筆法直逼大王,深得晉人韻味。後世的趙孟頫對此貼評價極高,也深受影響。

    等聯絡一段時間後,行書入了點門後,建議還是再去學習王羲之的《聖教序》,可以這樣說,學行書王羲之的《集字聖教序》是一堵繞不開的牆。集字聖教序具備了楷書的形,行書的神,而且《聖教序》全篇2000多字,非常適合作為行書範本。

    行書的學習關鍵是筆法的運用,行筆過程中的提按、方折、圓轉、快慢等等,需要練習的時候格外注重筆法的運用。練習的時候切勿貪多求快,一個字一個字慢慢練,或者把其中相同的字羅列出來,看看有哪些變化,細細體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榮耀」裡有哪些著名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