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詞與美文欣賞
-
2 # 中國古文化愛好者
三伏天的說法是古人按照“夏至三庚”的原則來計算,每年入伏時間不固定,大約在陽曆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總的天數固定,為30天,每一伏均為10天。
伏,指的是伏邪,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太熱了,趴(靜處)著別動。
三伏天處於小暑和處暑之間,不僅溫度一年中最高,且悶熱,潮溼,讓人十分不適。
-
3 # 扁鵲谷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溼、燥、火”)中的暑邪。一年中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在不同的年份為10或20天。
三伏天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紀六》中雲:“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張守節曰:“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
-
4 # 蝴曉蝶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夏天的最熱的是三伏天,冬天最冷的是三九天。
三伏天一般出在“小暑節”和“處暑節”之間,民間諺語云:“小暑南風十八朝,曬得南山竹葉焦”。三伏天的熱由此也可見一斑。
三伏天究竟如何來的呢?據史料記載,“三伏天”的叫法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中有所記錄,在《史記·秦紀六》中有一句這樣的話:“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這是對於“三伏”的最早記載。
後來唐朝的張守節也這樣說過:“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這意思三伏天也是起源於秦德公時期。
為什麼是三伏天最熱?中國處於北半球,理論上應該是夏至最熱,因為夏至日是太陽直射北迴歸線的時候,這時對北半球的日照強度最強。但這也只能是理論,並不正確。
這就好比中午12點太陽最強,卻不是一天中溫度最高的時候,一天溫度最高的時候在下午兩點左右。因為太陽雖然西落,但產生的熱量大於散發走的熱量,所以溫度一直在上升。
“三伏天”比夏至更熱和一天中的最高溫度出現在下午兩點有點類似。
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雖然往難移(跟中午12點過後太陽往西落類似),但太陽的相對強度並沒有很快降低,北半球地表熱量還在不斷累積。
簡單點說,就是太陽照射北半球地表產生的熱量大於地表向太空中散發的熱量,這就代表積聚在地表的熱量不斷累積,所以感覺到溫度越來越高。
一般在“三伏”中的“中伏”中某一天,這一天太陽照射地表產生的熱量開始等於地表散發走的熱量,這就達到了一個熱平衡,也就是三伏的最高溫度了,也是全年最熱的一天了。
過了這一天,太陽對北半球的產熱會慢慢小於地表向太空的散熱,溫度也就慢慢降下來了。
當然這只是個動態平衡過程,比如說中國不同區域的最高溫度肯定不會再同一天,因為緯度不同,最淺顯的例子就是北半球的夏天正是南半球的冬天,也就是說北半球進入“三伏天”,南半球就進入“三九天”
-
5 # 敕勒川文旅
請把“伏天”當“福天”,“伏天”過後意味著“豐收與喜悅。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把“伏天”當“福天”,這就是對農業文化的尊崇。
伏天季節,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無論是東部還是西部,中國的大部分莊家成熟了或走向成熟,冬小麥、春小麥都收割了,瓜果飄香了,到處是豐收的季節,看起來“熱”,其實“伏天”“幸福之天”。
伏天的起訖時間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下旬,"伏"的本質是天氣熱啊,酷暑,意味自然陰氣受陽氣“藏伏地下”之意。唐人張守節曰:"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每年度3伏,其中,“三伏天”最熱。從農曆的節氣算起,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起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首日,末伏十天。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
為啥“三伏天”最熱?一年中,最熱的天不是夏至,而是一個多月後的“三伏天”,大約是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夏天,北半球的太Sunny的方向與地面近乎垂直,太陽在天上很“高”。夏至這一天,達到最“高”。
每天中午12點是太陽最“高”的時候,但是一天之中溫度最高的時候不是中午,而是下午兩點左右。
專家解釋說:主要的原因是地球被濃密的大氣層所包裹。太Sunny並不直接加熱靠近地面的空氣,而是先加熱地面。地面再透過紅外輻射、空氣對流和水分蒸發把熱帶給空氣。每平方米的地表上面,有大約10噸的空氣,可以儲存大量的熱。這就使地表的溫度不會太高。到了晚上,這些熱量又使地表的溫度不致過低。這樣,地球上的晝夜溫差只有幾攝氏度到十幾攝氏度。
夏至過後的幾十天中,每天接收到的熱量還是超過散失的熱量,所以日平均溫度繼續升高,到“三伏天”升到最高。
我喜歡伏天,因為它是福天。
-
6 # 萬方談人生
說到三伏,它與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和干支記時方法是相關的
伏天與二十節氣中的夏至相關,夏至是入伏的參考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入伏,初伏為十天,中伏為十天或二十天,末伏為十天。中伏是十天或二十天的具體計算方法是: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
中國的傳統曆法其實包括三套方式:一套是傳統的夏曆(漢歷)或農曆,一套是二十四節氣,還有一套是干支記時法,比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就是用的干支曆法。
干支法是這樣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用天干和地支配在一起,一共有六十種組合: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 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古人在記年、記月、記日、記時除夏曆外還採用這六十個干支按順序週而復始地給年、月、日、時做上標記。人們常說的“八字”就是這樣來的,所謂的四柱預測的基礎就是干支記時法。
今年的三伏日期,今年有四十天伏天我們還是回過來,看看今年的伏天如何算的:2019年夏至為6月21日,日干支為己丑;立秋日為8月8日。己丑日之後為次日為庚寅日,7月12日為庚戍日,入初伏,這樣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 為初伏 10 天;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 為中伏 20 天;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 為末伏 10 天。
伏字和含義,火克金,故庚金要藏伏按照天干與五行相配法則:庚屬金,而盛夏為火旺之時,火克金,故庚金要藏伏,伏的本意也就是這樣來的。
三伏,最早的記載是在《史記》裡,有“秦德公二年初伏”的文字,可見在戰國時期就有三伏,也就是初伏、中伏、末伏的說法了。
三伏天為什麼是一年中最熱?至於三伏天為什麼是一年中最熱:每年的夏至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這一天應該是地處北半球的中國接收Sunny能量最多的一天,但夏至前後並不是一年最熱的時候,這就牽涉到一個積熱的問題,氣溫不但與Sunny能量有關,還與大氣、土壤等積熱有關,在夏至前後雖然Sunny能量最多,而大氣、土壤的積熱還不夠,等大氣、土壤的積熱上去了,和Sunny能量共同作用,造成三伏天達到炎熱的最高峰。
在三伏天,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往往高溫少雨,出現所謂的伏旱。使得天氣更加炎熱。
回覆列表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中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三伏,作為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其起源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它的計算和含義,體現了中國古代深邃的哲學思想。針對三伏期間炎熱的天氣,古人們也總結了一系列的消暑降溫的做法,包括伏茶、伏羊等,這些做法體現了先民中正平和,順其自然的生活智慧。
三伏,作為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在咱們國家有很長的歷史了。最早的記載是在《史記》裡,太史公記錄有“秦德公二年初伏”的文字,可見在戰國時期就有三伏,也就是初伏、中伏、末伏的說法了。三伏的時間呢,一般是從夏至往後算,第三個庚日入伏,然後第四個庚日中伏,再到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進入末伏。算起來初伏10天,中伏一般20天,但也有10天的,末伏10天。
說到這個庚日呢,就得講講咱們古人用天干地支來計時的方法了,包括干支紀年、紀月和紀日,這裡咱們單講紀日。天干地支呢,是源自古人對天象的觀測產生的一種思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咱們古人講究陰陽相合,所以這天干地支呢,又分成陽幹、陰乾,陽支、陰支,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排列上都是一陽一陰交替,體現了陰陽相合的思想。
那麼有了干支,在具體紀日的時候呢,就用干支交替搭配來表示時間。具體的做法呢就是用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各30組,一共加起來正好是60天。咱們可以看看下面這個圖,這其中以天干“庚”字開頭的,就叫做“庚日”:
所以呢,兩個庚日之間正好隔著10天。
關於“伏”字,《歷忌釋》解釋說:“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四時代謝,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於立秋,以金代火,金畏於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也。”這句話使用了咱們古代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可能不太好理解,咱們可以看下面這個圖:
木火土金水這五行,以順時針方向是相生的關係,而中間的紅色五角星是表示屬性相剋的關係。古人認為盛夏時節,天氣炎熱,自然是火德大盛的時候,而火克金,同時古人認為天干和五行有對應的關係:“庚為斧鉞之金”,所以有了前面“金畏於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也”的說法。所謂三伏天的“伏”,也就是庚金之氣受到了盛夏火氣的壓制,伏藏起來了的意思。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個庚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初伏);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進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但是還沒過立秋,再過十天(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中伏的十天(有時是二十天),是最熱的。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說。
“伏”,乃是藏陰氣於熾熱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與五行搭配中屬金。金怕火,在數伏天氣中逐日消減,因此古人以庚日來計“伏”。入伏以後,暴雨易形成洪水,稱為“伏汛”。農諺說:“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農民喜,小暑防洪別忘記”。因此,數伏天氣既要防暑,又要防汛。中國用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為一週期的紀日方法,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了,據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開始,至今從未錯記,是中國曆法史上的一個奇蹟。由於干支紀日與農曆各月無一定對應規律可循,除推算個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領域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龍”等雜節氣時才使用。
入伏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Sunny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中醫認為“夏季暑溼,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溼氣侵入人體,而外溼入內,使水溼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暑溼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麥製品、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在夏季人們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儘量不吃辛辣溫燥食物。還要避免生食冷飲過度導致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在烹調方面,涼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再輔以適量的醋、醬、蔥、姜、蒜和芥末,可促進食慾和消化外,還抑菌、降脂、調血壓。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等瓜茄類果蔬有利尿補水的作用,是首選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飲食還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菸。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會引起鹽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離子儲備量減少,從而影響胃液中鹽酸的生成,不利於鐵和鈣的吸收,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補水湯茶飲料是個不錯選擇。湯類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而茶水可生津提神,減輕疲勞。不過,這些湯茶熱著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因為溫熱的茶飲能透過舒張汗腺將體表溫度降低1~2℃,消暑效果遠優於冷茶。
一、夏天不提倡進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進行的劇烈活動,建議可選擇游泳、早晚慢跑等體育活動。
二、要多喝白開水,並且要定時飲水,不要等口渴時再喝,口渴後不宜狂飲。應少喝果汁、汽水等飲料,其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
三、不宜過量飲酒。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溼熱,而溼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髮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溼,無異於火上澆油。
四、飲食不宜過於清淡。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代謝需要。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五、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後周身不舒服而更加睏倦。
六、忌受熱後“快速冷卻”。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喜歡不是開足電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七、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屬首飾。金屬裝飾品中的某些金屬沾上汗水,所接觸到的面板可能出現微紅或瘙癢等症狀,容易引發接觸性皮炎。
九、夏天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最好塗抹防曬霜。
十、生活起居要規律,不經常熬夜,保證充分的睡眠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扇下。
十一、出門還要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以防應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