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柯多萌

    魏忠賢的死與大明王朝有沒有直接的聯絡,一直以來都持有褒貶兩個方面,魏忠賢在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大位之後,平步青雲,隻手遮天,到了崇禎帝的時候,更是目無天子,擾亂朝綱。

    一般來說,一個閹人到了明朝末年擁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這是自古以來都沒有出現過的,魏忠賢則甚至是與皇帝平起平坐,自稱九千歲,平心而論,魏忠賢以這種身份走到這種地位,說實話,排除異己是人的本能所為,換作是任何人,估計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也會黨同伐異、手段殘忍的去迫害這些對立面。

    但是魏忠賢曾經也力排眾議、大膽起用曾經遼陽之戰中戰敗的將領熊廷弼,熊廷弼在遭受遼陽之戰後,遭受讒言蜚語,但是魏忠賢卻在千夫所指的情況下大膽起用熊廷弼,而且也拋開個人恩怨,推薦孫承宗、趙南星等一批能臣為大明效力。這一點足以說明魏忠賢還是有心為大明的。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為什麼在後期東林黨和魏忠賢要死磕呢?由於東林黨人廣開言路,要求結束宦官專權的局面觸動了當時專權的魏忠賢的利益。所以東林黨可魏忠賢的樑子自此就結下了。

    魏忠賢在遭受東林黨人的彈劾時,開館纂修《三朝要典》,在霍維華的基礎上纂修萬曆、泰昌、天啟三朝的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三大案的資料,開始對東林黨人進行打擊。

    天啟帝時期,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就已經失衡了,文官集團的實力明顯要弱於宦官集團的實力,到了崇禎時期,文官集團的實力逐漸大於宦官集團,後來崇禎剷除宦官集團,導致文官集團一家獨大。

  • 2 # 遠處吹來陣風

    先下結論,魏忠賢不死大明照樣滅亡,甚至可能提早滅亡十幾年。什麼魏閹能保障大明財稅收入徵收工商稅軍費充足之類屁話都是地攤史學家的夢囈,正經史籍裡無論明實錄明史國榷裡沒有一個字能證明。

    這裡不說別的,先釐清一個基本概念或者常識。明末的閹黨不是什麼宦官集團,他們本身就是文官集團!崇禎二年清算閹黨經過崇禎的欽定頒佈了逆臣閹黨名單261人,太監宦官只有區區幾人而已,二百多都是朝中文武官員。名列閹黨主犯自殺身亡的崔呈秀兵部尚書文官!大明內閣首輔昆黨領袖顧秉謙文官!東閣大學士馮銓文官!大學士王紹徵文官!吏部尚書周應秋文官!遼東總督閻鳴泰文官!陝西總督胡廷宴文官!閹黨定罪的罪名除了首逆的魏忠賢客氏兩人,接下來的就是閹黨主犯,罪名是結交近伺,近伺就是太監,閹黨如果本身就是太監要結交近伺個毛啊!

  • 3 # 日常刷下線

    最不可思議的是到現在還把東林黨看做是政黨是好人是可以救國的人。東林黨不是什麼政黨他是個宗教團體,準確的說是個邪教,是理學邪教在明朝的馬甲。這就要說下這個邪教從司馬光創立所遵循的教義是什麼,和在這個歷史時期邪教必須要做的又是什麼了。

    理學邪教是儒學的付骨之蛆,打著儒學的牌子行的是邪教的實質,宗教和學派最核心的區別是一個自創立之初就無法修改一個需要吸收新鮮知識從而充實和發展自我。理學邪教把儒學經典上的治國理念搬到自己的教義裡,定義成了不可更改的聖經,誰要改那他就是異端,是異教徒,要口誅筆伐,要他死無葬身之地!請參考中期改革者,王安石,張居正,李鴻章。這些人還是體制內的而且他們的改革只是隔靴搔癢式的改革都被罵成狗,體制外的萬曆改革,魏忠賢改革更是嗤之以鼻。那這個不容觸碰的核心教義是什麼?我認為是井田制,國家把人口和土地結合起來形成勞動成果,從而形成稅收。這也是中國能夠分久必合,迅速恢復生產的根本原因。但是這個制度只適應於人少地多的國家建立初期,隨著和平的到來,人口爆炸,明朝從2到3千萬人口到中期已經到了1個多快兩億。而土地的供給跟不上人口的增長,同樣的一個家庭從建國初期的十幾二十畝地在不斷的分家過程中(那時沒計劃生育)一個家庭也就幾畝地了。維持溫飽都可能有問題,更別說稅收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該怎麼辦,萬曆給了正確答案,透過關稅,商業稅和礦稅彌補。但是這東林黨是邪教,他怎麼可以讓你做出違背教義的事呢!萬曆一死全都擰回來。但是國家還是沒錢啊,怎麼辦?教義不能動那就只有殺人了,把華人口重新降到2到3千萬,他們就可以再次透過行之有效的井田制蠱惑老百姓信他們。這就有了300年來一下的合久必分!辦法有了,如何執行,殺人無非就是瘟疫,天災,戰爭。前兩個不好控制,只有戰爭好控制。自己不動手那就讓外族來殺。這也就是滿清入主中原。他們只要攪混水,殘害忠良,把自己偽裝好就行了。

  • 4 # 廉署

    這句話不是沒有根據,但只可能延壽幾年,也有甚者提前滅亡,因為當時魏忠賢的東林黨雖然勢大但也有敵人,而崇禎借力打力,使東林黨覆滅,只剩只會說空話,大話,自命清高的清流黨,使之平衡失調,並且崇禎將精力幾乎都用在了對付東林黨上,疏忽了外政,並且對掌權之人猜忌之心加重,因而致使其滅亡。

    但站在皇權角度魏忠賢又非壓不可,雖然宦官不能稱帝,但如果勢大強壓皇權,挾天子令諸侯,皇權受到威脅,當傀儡皇帝那與亡國有何區別,甚至還會被千夫所指,那還不如亡國之君,再有必要時如果東林黨殺皇帝,保自己,那就更連翻盤的機會都沒了。

    所以個人認為魏忠賢必殺,東林黨可不全滅,但一定要打壓,使權力平衡,皇帝撐握主動權,那或許可以延壽,但歷史長河本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盛極必哀,誰都無法改變。

  • 5 # kenny1

    開宗明義,明末沒有宦官【集團】。閹黨的主力,都是文官。閹黨和東林黨的鬥爭,都是信奉儒家思想的文官之間的鬥爭,只不過一個給魏忠賢當狗,一個沒有而已。

    看看魏忠賢手下都是什麼人:

    文臣有崔呈秀(兵部尚書)、田吉(兵部尚書)、吳淳夫(工部尚書)、李夔龍(左副都御史)、倪文煥(太僕寺少卿)主謀議,稱為“五虎”;

    武臣則有田爾耕、許顯純、孫雲鶴、楊寰、崔應元(前三位是錦衣衛的,後二位是東廠的,大家不要以為東廠裡都是煉了葵花寶典的公公,有很多正常人的)主殺戮,稱為“五彪”。

    魏忠賢心腹爪牙大多都是文官,把東林黨和閹黨看成所謂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的鬥爭就不恰當了。閹黨的形成,是一部分與東林政治鬥爭的失敗者出於打倒東林掌握政權的目的,與魏忠賢勾結的結果。

    所以想拿儒家黑東林,那是黑不到點子上的。

    可能有人要問,既然都是爭權,東林和閹黨有什麼區別呢?用當年明月評價徐階和嚴嵩的話回答吧,閹黨不幹活,東林幹活。

    至於為什麼總有精神司禮監翻這個案,無他,不學無術而已。

  • 6 # 粟贇

    魏死不死其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魏死了之後,崇禎大開殺戒,大規模誅殺閹黨,造成朝政徹底失衡才是問題,魏其實就是皇帝的家奴,想殺就殺了,殺了再扶植一個,過幾年殺了,保持君主的聖明,才是王道,崇禎大規模誅殺閹黨後,其實沒了潤滑劑,自己跳上去了。關鍵自己能力還不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手工工資有出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