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莫問青衫

    五胡十六國時代之所以“沒有存在感”,是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黑暗的時期,“漢弱胡強”,中原漢族人民飽受欺凌,所以大家不願提及這個時代。

    所謂“五胡十六國”,也叫“五胡亂華”,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方一些少數民族大規模南下,從而造成的與漢族政權對峙的一個特別動亂不堪的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

    “五胡”指的是: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遊牧部落。

    “十六國”:指的是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十六個實力強勁的小國家。

    縱觀歷史來說,“五胡十六國”是一下非常可怕的時代,據一些野史記載,北方漢族在”五胡十六國“之後,所剩無幾。據說,當時的戰爭非常殘酷了,見人就殺,據一些相關資料記載:

    1、“勒”並統其眾,潛自石橋濟河,攻陷白馬,坑男女三千餘口;“勒”馳如武德,坑降卒萬餘。

    2、東海王越,率洛陽之眾二十餘萬討勒,……為勒所敗……衍軍大潰,無一免者。

    3、石季龍攻陷徐龕,送之襄國,勒囊盛於百尺樓自上殺之,令步都等妻子刳而食之,坑龕降卒三千。

    4、左軍石挺濟師於廣固……勒害之,坑其眾三萬。

    這就是歷史上不願提起的“胡羯屠漢”,而這樣的結果導致了後來“冉閔屠胡”,而對國家造成的結果是,北方人口嚴重稀少,遍地野草,沒有人煙。

    公元316年,西晉滅亡,東晉開始。公元439年九月,北魏帝拓拔燾統一了華北。“五胡十六國“總共一百三下五年。南北朝正式開始,“五胡十六國”時代終於結束。而直到隋文帝楊堅一統天下,建立隋朝,才真正的結束了這個黑暗的時代。而前段時間很火的電視劇《楚喬傳》,題材便是取自五胡十六國時代。

    中國歷史上很少討論五胡十六國時代也許、“存在感低”,除了那個時代過於黑暗、人民苦不堪言外;也因為那個時代除了北魏、兩晉政權外,其它政權並沒有什麼有意義的歷史成就;同時過於重視這段時代歷史,不利於民族團結。所以大家才會感到五胡十六國時代“存在感太低”。

  • 2 # 誰是誰的菜

    五胡十六國時期讓人感覺毫無存在感,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兩晉和南北朝五胡十六國是一段華人都羞於說的歷史。

    兩晉和南北朝,我們其實很少說起,我覺得大家應該知道的也不多。

    聽評書這一段歷史都跳過去了。三國時期有個《三國演義》,接著後來就是《隋唐演義》,關於兩晉的演義評書就沒有了。

    如果電視劇要是影射這段歷史,那麼那個編劇都似乎避諱這個時期繞著走,寧肯說某朝都不說是兩晉南北朝。

    其實這不是一個短時期,晉朝是從公元265年到公元420年,有155年。接著南北朝是從公元420年開始到公元589年,有169年。兩晉和南北朝加在一起是324年,這個可是個大朝代啊!

    在文化方面,兩晉南北朝有很詩人和書法家,佛教和道教都是在這個時期興起的,都出在這個時期。這個時期,世人津津樂道的素材堆積如成山,說都說不完。怎麼大家不願意講呢?這其中必有原因。

    古人不說,是因為不能說。

    為什麼呢?因為這段時間的文明脫離了正軌。兩晉南北朝不是以儒家文化為主流的,不是以漢文化為主流的。這一段歷史中,有太多的人物用儒家的角度去評價的話,他是壞人。甚至於說這是一個儒家眼中虎狼橫行的時代。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漢族沒落的時代,這是一個被稱為中原地陷的時代。

    明白了吧,這是一個壞時代,沒有好人,是令後代文人羞於提起的時代。

    這個時代壞到什麼程度呢?這個時代甚至於被多數人認為不值得批判,乾脆忘掉算了。因此,古人不說這個時代。

    今天咱們近代的人為什麼也不說呢?

    漢家文化不在漢而在和。聽說過這句話嗎?這句話是誰說的呢?是日寇日本鬼子和汪精衛這幫臭不要臉的漢奸說的。

    日本人曾經說,漢民族亡於晉而漢文化亡於清,所以漢家文化不在漢而在和。就是說日本才是傳統中華文化的繼承者。

    這就好像你家隔壁的大媽老在你們家門口議論,你不是親生的,於是你不免就有些困惑。

    這是一塊歷史傷疤,我們搞不清楚,說不明白,所以乾脆不說,近代人和現在的人都躲著這個話題。

    那今天為什麼我們又講呢?

    其實我覺得歷史就是歷史,它的本來面目其實早就無人知曉了,所有的歷史都是為了達到今天的目的而被講述的。作為一種文明,要是不夠強大,你的歷史就得由著別人去講述。

    漢家文化不在漢而在和,多麼可笑的話!

    甲午戰爭以前沒聽見日本人這麼說過,甲午戰爭之後,這就定論了,等到日本人佔領了大半個中國,連華人自己,就是那幫漢奸都跟著這麼說了。輸了,還有話語權嗎?聽著就是了。

    如今,這段歷史其實就擺在那裡,我們要有自信,自信我們就是中華偉大文明的真正傳承者。我們不怕面對歷史,更敢於講述“家有長子,國有儲君”。這塊土地有主人,只要主人在,就輪不到別人指手畫腳,羨慕嫉妒恨。不管到什麼時候,中華文化的正統就在這裡。所以我們要講述這段歷史,我覺得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本分,中華文化一定且只能透過他們才會能夠被繼續發揚傳承。

  • 3 # 姑山之嵐

    有些歷史時間段沒有存在感,有幾個原因。

    一、時間短。如王莽的新朝。

    二、天下紛亂,皇帝輪流做。如五代。

    三、史官制度不完善,歷史記錄少。多戰亂,文獻散失多。如兩晉南北朝。

    四、漢族文化的正統性問題。如五胡。遼,金。

    自秦漢以來,漢族政權,天命所歸就是中華文化的基礎。漢族被欺壓的時代,後世王朝都會盡力掩蓋和抹殺。又由於戰亂時間長,皇帝太多,多到不值錢的境地。所以五胡亂華的時間段就必然被忽略掉了。

  • 4 # 閒看秋風999

    主要的問題出在哪裡呢?主要原因就是那句話,“歷史是由勝利者”;中國歷史的勝利者是誰?或者說說在古代編修歷史呢?當然主要是漢人,主要是漢民族的主流思想學派,儒家學者從事歷史的編纂。

    換言之,“五胡亂華”四個字,將就已經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定了調子——這個事情時期的統治者多數是“夷狄”,通常都是儒家文化鄙夷的物件。

    因此,對這一時期的歷史記載,不可能“客觀公正”;往往都有各種各樣的標籤;其理由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現在的人們也深受影響,找不到那個時期的存在感。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魏晉南北朝時期,正好是中國歷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的血脈增強了漢民族的血性;而漢民族的先進文化反過來又促進了遊牧民族的“封建化”(漢化)歷程。

    這一時期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與唐宋元明清一樣,也是燦若繁星;舉個例子,佛教傳入中原就在東漢末期;而佛教的成熟發展以及與本土文化的融合就是在這個時期。

    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石刻群就是那一時期的傑作;著名的鮮卑族人北魏孝文帝就是對佛教在中國發展做出貢獻的少數民族皇帝。

    佛教的傳入,填補了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空缺;雕塑、繪畫的藝術就是來自於佛教的啟迪;換言之,如果沒有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歷史的發展必然欠缺——

    所謂“沒有存在感”,與事實完全不符。

  • 5 # 歷史的天空好精彩11

    因為這段時期是混亂時期,經濟無發展,文化無建樹,民族矛盾突出,各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更迭不窮,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可以說一無是處。南方的東晉也是內部矛盾重重,南方士族與北方的豪門大戶爭權奪利,無進取之心。

  • 6 # 醉玉峰

    “五胡十六國”也叫“五胡亂華”,“五胡”包括有: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遊牧部落。“十六國”:是指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北涼、夏、前秦、西秦、後秦、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十六個小國家。歷史上這一時期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方大規模少數民族南下,並與漢族政權對峙的一個非常動亂不堪的政權大分裂時期。

    當時政權割據,北方混亂,外族人大肆屠戮漢人,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北方几乎全都是異族統治,漢族人幾乎被異族人屠殺殆盡。要不是還有東晉存在,漢人早已滅絕。

    晉朝:公元265年-公元420年曆經155年。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曆經169年。兩晉和南北朝一共經歷324年,這是個漫長的時期,在文化上,兩晉南北朝也有很多文人墨客,佛教和道教也相繼興起。這個時期,各種文化和歷史,說都說不完,《木蘭辭》家喻戶曉,《世說新語》的故事,文學經典《文心雕龍》大家也較為熟悉。為什麼大家不願意講呢?每當文化作品要反映這段歷史時,都會繞開不談或一語帶過,大致是因為五胡亂華時期掠奪和屠殺不斷。經濟民生破壞嚴重,戰火連年,影響了各個民族的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發展方向。十六國時期是一個戰爭頻繁,皇帝和朝代更換頻繁,自然文化發展方面不比其他時期興盛,也不是完全沒有,或許也有好的著作,只是毀於連年戰亂,沒有太多流傳於後世罷了。

    因為這段時間的文明脫離了正軌。甚至於說這是一個儒家眼中虎狼橫行的時代。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漢族沒落的時代,這是一個被稱為中原底線的時代。

    由於“五胡十六國”時期中華民族脫離了儒家的世俗觀念,讓華夏人民感覺毫無存在感讓文人們羞於提及的時期。

  • 7 # 了了如也2020

    我們中國歷史悠久,文明史數千年,有些歷史時段比如漢唐三國我們都如數家珍,有些歷史時段比如五胡十六國五代十國我們只知輪廓,不堪細究,這都是正常的。

    人們不熟悉某個歷史時期的原因很多,比如文獻晦澀難懂,事件繁雜燒腦,這都抑制了人們探究的興趣。

    不管我們生熟與否,每段歷史都在各類歷史文獻中都有大量詳實的記載。

    毋庸諱言,歷史上中華文明的成果基本都是漢族百姓創造的,中華文明史幾乎等同漢族文明史。歷史著述基本是漢族角度的記述,從先秦至明清,一直如此。中原正統王朝大多也是漢家所立,而華夷之爭也一直是中原漢室的心腹大患。可以說在新中國成立以前,民族矛盾在歷史上是很尖銳的,往往每隔幾百年都會有長期的激烈的戰爭爆發,導致國家分裂,長期割據,或者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取代漢室。

    新中國成立,民族團結是國家的基本國策,每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同室操戈的歷史就不宜細講。這是現實的政治考量。

    當然這也導致了一些人的誤解,比較典型的是有些人質疑岳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歷史地位和名譽。

    還有就是對於漢夷衝突激烈期這個歷史程序的總結,曰民族大融合,往往略帶褒義,誠然有推進中華文明的功用,但這並非和平互利的交流,而是鐵血的,是一路伴隨屠殺和奴役的。我們當然都不願這樣的歷史再重演,但是歷史不應避諱。

  • 8 # 安遇時

    非也非也,這段歷史非常有存在感啊

    1.這是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和中原民族融合的重要時期。對以後歷史的統一、民族的融合有重要意義。

    2.有句話說:你怎麼樣,你認為的世界就怎樣。並不是很少人關注這些歷史時段。

    你之所以認為少,是因為初高中的歷史書,基本都集中於大的朝代而已。只能說視野不夠開闊,所致。

    所以,對任何問題不要武斷。

  • 9 # 康齊得齊

    五胡十六國相當於兩晉時期,大約有一百五十年。蔡東藩同志的《兩晉演義》篇幅一百回,敘述的就是這一百五十年的歷史。兩宋的歷史三百多年,相當於兩晉時期的兩倍,蔡東藩同志的《宋史演義》也只有一百回。相比之下,蔡東藩同志對兩晉五胡十六國的關注度要大大高於兩宋遼金時期,豈可說這段歷史毫無存在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公司實行保密工資制度,是為什麼,是剝削還是保護員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