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網荷蘭

    如果說華人新年的食品就是餃子,那麼,荷蘭人就是油炸球Oliebol。在荷蘭,也有粵籍老華僑稱之為“荷蘭煎堆”的。

    一入冬,荷蘭街頭就擺上售賣油炸球的活動攤子,超市也有成品的油炸球供應。不過,最常見的是新舊之交,每個荷蘭人家庭,都會喝香檳,吃油炸球,作為去舊迎新的儀式之一。

    油炸球,是在荷蘭和比利時流行的特色食物。但兩國又有所不同。比利時的油炸球通常是“素”的,而荷蘭除了“素”的以外,還有各種不同的選擇,比如加了葡萄乾、蘋果、蜜餞果皮、橙絲或奶油等等。

    製作油炸球的關鍵是麵糰,麵糰通常由麵粉、雞蛋、酵母、一些鹽和溫熱牛奶或乳酪製成,有時也用啤酒來代替酵母,麵糰必須發酵一個小時以上,以保證油炸後的蓬鬆度,然後用兩個勺子把適量麵糰放入熱油中,儘量使其成圓形。

    炸熟之後,吃的時候人們通常會在上面撒上白糖粉。

    油炸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前,當時它被叫做“oliekoeken油炸糕餅”,主要是供窮人過冬的食物。荷蘭畫家Aelbert Cuyp創作於1652年的油畫《拿著裝滿油炸球鍋的年輕女子Jonge vrouw met een kookpot vol oliebollen》中的油炸球外形,與現在的非常相似。到了1968年,“油炸球oliebol”一詞被正式收入荷語大字典,但在當時人們更常使用的還是“oliekoeken”一詞,從二十世紀初開始,oliebol成為普遍說法。

    說到油炸球的起源,有好幾種不同的版本。

    最有神話色彩的說法是,日後被稱為荷蘭的日耳曼部落,他們在12月26日至1月6日的仲冬時期,每日食用這種烘焙食品。原因是他們認為在這段時期,女神Perchta和其他不好的靈魂會在夜間四處流蕩,為了不受神靈傷害,他們準備了豐富的食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油炸麵糰,他們相信油脂能讓Perchta的劍從身體上滑下來,這樣吃過油球的人就不會被刺傷。

    還有一種說法是油炸球來自葡萄牙,有人認為相關食譜是從西班牙宗教裁判所逃到荷蘭的猶太人帶過來的。當時在葡萄牙有一種含有南方水果乾的油炸糕餅,外形類似油炸球,而猶太人的許多食物都與信仰有關,這裡的油被認為象徵著耶路撒冷寺廟中終年不息的油燈。

    可信度更高的說法是,油炸球起源於中世紀末。當時,聖誕節是11月11日開始的禁食期的結束,意味著慶祝活動的開始;冬天時節,所有新鮮事物已經吃完的情況下,由保質期長的原材料製成的油餅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

  • 2 # 小wu旅不停

    Oliebollen 炸油球這種叫Oliebollen炸油球,是荷蘭人元旦是會吃的食物。每年快到元旦的時候,荷蘭人都會大包小包的買回家,像是廣東人的煎堆一樣,有的會夾著葡萄乾,罐頭菠蘿,櫻桃果醬等等。吃起來是QQ的,味道不過不失,當地人會在上面灑上糖粉,沒錯……他們吃東西 永遠少不了糖粉,元旦時候也會買回家,入鄉隨俗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語等級考試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