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海民幸福人生

    孔子論孝談的是理念,比較抽象。24孝是二十四個小故事,比較形象。所以僅僅說能不能“記住”的話,還是24孝佔據優勢。

    孔子談的孝主要有四個觀點:

    1.無違。這是對身為“三家”之一的孟懿子說的,所以無違的物件是“禮”。

    2.父母唯其疾之憂。這是對孟武伯說的,父母年紀大了,要特別擔心他們的身體健康問題。

    3.色難。這是對子夏說的。意思是(對父母)始終保持和顏悅色,是很難的。而始終能做到和顏悅色,那一定是發自真心實意,而不是表面文章。孔子強調的也正是內心的真誠。

    4.孝敬。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翻譯過來就是:子游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今天許多人把孝單純理解為贍養父母。狗和馬不也有人養嗎,如果不存尊敬之意,贍養父母與養狗養馬有什麼不同呢?”

    由此可見,孔子提倡的是“孝敬”,不是“孝順”!後代的儒家曲解了孔子的意思了。父母的指示錯了,我們也順著他們嗎?比如:父母讓你從六樓窗戶跳下去,你順不順?如果順而跳,摔死了,豈不是置父母於不義之地嗎?

    5.綜合來看

    孔子的意思是“心常存敬,意常思敬,口常行孝,身常行孝,容色思溫~~~”

    孔子觀點,親親,仁人,而愛物。親親,親近自己的親人,這是根本,而父母是根本中的根本。為人孝敬,是最重要的做人課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投資不過山海關”,能否有新思路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