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球弟
-
2 # 鳳舞香羅
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差別一定是巨大的,不然為什麼有這麼多有實力的球員情願放棄一年的打球機會而成為體制外的球員,但一些實力並不怎樣的球員就沒有這個膽量了。
由於體制的問題,無論你實力是多麼的強大,但所有的資金都會有體制的薪金限制,就是說那怕想你最高人工你,但體制中最高的崗位都只能是每年350萬,那麼就一定不能給351萬你,這個就是體制的限制。
但體制內的球員在青年球員是有保障的,如果在青年隊中不幸重傷退役,由於是體制的關係,就可以安排你在相關事業單位任職。這就是鐵飯碗。而一些退役球員同樣由於體制的關係,會得到安排工作,有些人極有可能任職到高崗位。
而體制外的球員,一般就是高校學生轉投CBA,他們的培訓都不是經過體育局,只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到CBA上場的機會。但如果他們在高校不能成名,那麼就是一名普通的高校畢業生。同樣退役之後就只能自己想辦法創業。什麼事情都要造自己。
其實想從體制內轉體制外的球員,都是有能力的人,跳出體制之後的收入能翻一倍,不然那怕你跳出體制,但最終別人給你的合同只高几十萬,那麼真的沒有必要跳出體制,所以現在來說,真正敢跳出體制的人真的不多。來來去去就只有像小丁這些體制內的國家隊成員了。
雖然CBA已經發展了23年,那怕目前成立了CBA公司,但是CBA離成為NBA那樣的商業聯盟還是有很長的距離,而球員的編制則是其中比較刺眼的存在。何為體制內球員?何謂體制外球員?兩者收入差距有多大?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體制內、外球員區別什麼是體制內球員,通俗的講是球員在青少年時期就進入省級青年隊,人事關係屬於當地的體育局。而體制外的球員,則大都和李根、韓德君一樣,是從體院或者大學,直接進入CBA,簡單的說就是自由人。而兩者的差別是,體制內的球員在未成名前更有保障,而且在退役後,在工作、生活上,都能得到相應的安排,而體制外的自由人就只能實打實的靠自己了。
兩者收入相差能到達幾百萬嗎?正所謂有得必有失,這是在所難免的。體制內的球員,在退役後,很可能直接在母隊任職,或者走上體育局的仕途,所以在現役的時候,難免要蒙受一些經濟損失,總不能魚和熊掌都給你吧。以郭艾倫為例,作為國內最好的後衛,郭艾倫和遼寧簽訂的合同是兩年700萬,也就是說郭艾倫的年薪只有350萬,而這350萬已經是體制內最高階年薪的存在。而再看“自由人”們,孫悅年薪700萬,李根年薪1000萬,韓德君500萬,相信如果大侄子是體系外球員,分分鐘也搞來一份700-1000萬的合同,所以兩者收入相差幾百萬,的確是事實。
魚和熊掌終究不能兼得,體制內、外誰好誰壞也說不清楚,事實上,對於球員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實力,有實力不管怎麼變都能發光發熱,否則也終究難免被時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