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18:30左右,在廣州市花都區合和新城對出的十字路口,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騎腳踏車的男子被撞後身受重傷倒地。三名空姐,在飛行11個小時後下班回家的路上,對這名男子實施了急救措施。有路人拍下了空姐雙腿跪地實施搶救時的現場影片和圖片,在網上很快傳播開來。
每一名空姐都接受過急救訓練
針對有人針對空姐能否對遭遇車禍的傷員進行心肺復甦的質疑,有民航人士稱:“空乘,其實不是單純的服務員,更不是花瓶,關鍵時刻空乘能救你的命!”
據瞭解,每次飛航班前,乘務組都要就一些突發情況進行預案的準備,準備會上講解的主要內容都是飛機緊急迫降了怎麼救旅客,飛機上有劫匪怎麼救旅客,遇到緊急醫療事件怎麼救旅客,機上失火了怎麼救旅客,遭遇大顛簸了怎麼救旅客,怎麼避免旅客摔傷砸傷燙傷……
心肺復甦的操作是一件專業的事,全球民航的每一名空乘都必須經歷專業甚至苛刻的訓練,而且會隨著官方的權威方案不斷的進行完善改進,心臟按壓30次,人工呼吸兩次,每做五個迴圈觀察一次生命體徵,給成人做按壓時,雙手掌跟重疊十指相扣手指上翹,按壓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處,按壓深度至少為5釐米,這些對於空乘來說都是必須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根據空乘急救訓練教程,對於傷者,不論在左還是在右,只要對準心臟位置進行按壓,就已經有效的開展心肺復甦了。
特殊人群乘機需要注意什麼?
患病、術後人群的飛行錦囊
病人乘機有什麼風險?
▼
血壓變化傷口裂開
眾所周知,空中旅行時即使機艙內調整了壓力,但人體所受壓力還是比與在地面時要低。體外壓力的變化、飛機爬升時的重力加速度,會導致血管內部壓力發生改變,對於在近期進行過外科手術的旅客來說,可能導致傷口裂開、出血、感染等併發症,並增加其他術後病症發生的風險。同時,氣壓的變化還會對鼻竇、中耳等器官帶來影響,進而可能影響其他生理功能,給飛行安全帶來隱患。
生理負荷誘發疾病
飛行中存在各種航空環境因素,對傷病旅客是一種生理應激與生理負荷,具有潛在不良影響,甚至成為誘發疾病急性發作或加重病情的潛在危險因素。
術後體腔氣體膨脹
航空醫學研究發現,飛機處於最大巡航高度時,客艙大氣壓力下降25%,僅為海平面的75%。在這種減壓環境下,人體體內積存的氣體將膨脹,體積比正常大氣壓時約增加30%,由此可導致一系列氣壓性損傷和不良影響。尤其是近期進行外科手術、某些特殊檢查或其他創傷的病人,可能因手術、創傷或檢查時在體腔中積存有氣體,此時乘機,在座艙低氣壓環境下,積存於體腔(如腹腔、胸腔、眼、中耳)中的氣體將膨脹,從而導致不良影響。
4種情況不適宜坐飛機
如果您的身體狀況屬於以下情形,為了您的安全,建議您近期避免乘坐飛機出行:
A.患有傳染性疾病;
B.處於發病狀態的精神病患者,可能對其他旅客或自身造成危害,或危及航空安全;
C.嚴重的中耳炎,伴隨有耳喉管堵塞症的患者;
D.患病旅客辦理乘機手續、或登機過程中,病情突然加劇或惡化者;
9月8日下午18:30左右,在廣州市花都區合和新城對出的十字路口,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騎腳踏車的男子被撞後身受重傷倒地。三名空姐,在飛行11個小時後下班回家的路上,對這名男子實施了急救措施。有路人拍下了空姐雙腿跪地實施搶救時的現場影片和圖片,在網上很快傳播開來。
每一名空姐都接受過急救訓練
針對有人針對空姐能否對遭遇車禍的傷員進行心肺復甦的質疑,有民航人士稱:“空乘,其實不是單純的服務員,更不是花瓶,關鍵時刻空乘能救你的命!”
據瞭解,每次飛航班前,乘務組都要就一些突發情況進行預案的準備,準備會上講解的主要內容都是飛機緊急迫降了怎麼救旅客,飛機上有劫匪怎麼救旅客,遇到緊急醫療事件怎麼救旅客,機上失火了怎麼救旅客,遭遇大顛簸了怎麼救旅客,怎麼避免旅客摔傷砸傷燙傷……
心肺復甦的操作是一件專業的事,全球民航的每一名空乘都必須經歷專業甚至苛刻的訓練,而且會隨著官方的權威方案不斷的進行完善改進,心臟按壓30次,人工呼吸兩次,每做五個迴圈觀察一次生命體徵,給成人做按壓時,雙手掌跟重疊十指相扣手指上翹,按壓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處,按壓深度至少為5釐米,這些對於空乘來說都是必須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根據空乘急救訓練教程,對於傷者,不論在左還是在右,只要對準心臟位置進行按壓,就已經有效的開展心肺復甦了。
特殊人群乘機需要注意什麼?
患病、術後人群的飛行錦囊
病人乘機有什麼風險?
▼
血壓變化傷口裂開
眾所周知,空中旅行時即使機艙內調整了壓力,但人體所受壓力還是比與在地面時要低。體外壓力的變化、飛機爬升時的重力加速度,會導致血管內部壓力發生改變,對於在近期進行過外科手術的旅客來說,可能導致傷口裂開、出血、感染等併發症,並增加其他術後病症發生的風險。同時,氣壓的變化還會對鼻竇、中耳等器官帶來影響,進而可能影響其他生理功能,給飛行安全帶來隱患。
▼
生理負荷誘發疾病
飛行中存在各種航空環境因素,對傷病旅客是一種生理應激與生理負荷,具有潛在不良影響,甚至成為誘發疾病急性發作或加重病情的潛在危險因素。
▼
術後體腔氣體膨脹
航空醫學研究發現,飛機處於最大巡航高度時,客艙大氣壓力下降25%,僅為海平面的75%。在這種減壓環境下,人體體內積存的氣體將膨脹,體積比正常大氣壓時約增加30%,由此可導致一系列氣壓性損傷和不良影響。尤其是近期進行外科手術、某些特殊檢查或其他創傷的病人,可能因手術、創傷或檢查時在體腔中積存有氣體,此時乘機,在座艙低氣壓環境下,積存於體腔(如腹腔、胸腔、眼、中耳)中的氣體將膨脹,從而導致不良影響。
4種情況不適宜坐飛機
如果您的身體狀況屬於以下情形,為了您的安全,建議您近期避免乘坐飛機出行:
A.患有傳染性疾病;
B.處於發病狀態的精神病患者,可能對其他旅客或自身造成危害,或危及航空安全;
C.嚴重的中耳炎,伴隨有耳喉管堵塞症的患者;
D.患病旅客辦理乘機手續、或登機過程中,病情突然加劇或惡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