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直隸智清
-
2 # 時間de玩物
首先,幸福感對每個人的意義和理解不同。但最簡單的幸福感就是擁有自己的可支配時間,這樣就可以滿足自己的行動慾望。
而當前工作都是講究多勞多得,你幹多少活拿多少工資,甚至活多錢少也是存在的。因此,工資越來越高,你的任務就越來越多,你的責任就越來越多,自己的可以支配時間會一定程度的被壓縮。所以時間長了,會感覺幸福感越來越低,生活除了工作感覺不到太多的樂趣和活力。
因此,要學會時間管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這樣過的才充沛而有意義,否則只有碌碌無為。人生既漫長又短暫,且行且珍惜。
-
3 # 泛海一月
我們大家其實都能感受到,無論你獲得了多麼高、多麼好的效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效用都是越來越少,最終可能會趨近於無的。這是人性使然的客觀規律。
舉例說明。比如,我們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見面大家都非常高興(憑空產生了很大的效用)。但是,如果你們從此不再分開,天天見面,久而久之,你們之間的情感就會變得平淡(效用衰減到一個較低的水平)。再比如,你多年前看的春晚小品,感覺很是逗樂,每年到三十晚上都盼著看。可是這些年你感覺小品越來越沒啥意思了。也就是你對小品這個藝術門類給自己帶來的效用,發生了邊際效用遞減。那麼,怎樣才能維持甚至提高這個效用呢?必須使小品笑料更足,水平大幅度提升才行。但事與願違,事實恰恰相反。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對小品逗我們樂的感受發生了遞減嘛。
說了這麼多,回到正題。為什麼工資越來越高,幸福感卻越來越低?形成了這樣的感受,就是因為你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早已有之的幸福感發生了邊際遞減。而你收入增長所帶來可用於消費的這種滿足感,覆蓋不了你幸福感缺失的部分。也就是說,你工資雖然增加了,但是增長幅度遠遠不及幸福感的降幅。只有你工資始終保持以很大的幅度增長,才能至少維持住幸福感的指標不會下降。
幸福感是一個遞進的動平衡,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維持起來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
4 # 白刃行走
因為你的實際購買力增長沒有跟上你慾望的增長!
決定人們幸福感的無外乎慾望的滿足程度,有兩方面構成:
1)能力
2)慾望
這兩者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當社會普遍能力上升的時候,慾望自然也會上升,社會生產力並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生產力提升所解決的只是眾多欲望中的一種或者集中,當上帝為你開啟一扇窗的時候,又會為你關上一扇窗。
所以,如何評判幸福真的很難。
正如範偉所說“什麼是幸福,冬天很冷的時候,別人有棉襖,你沒有,別人就比你幸福,當你餓的時候,別人又熱氣騰騰的肉包子,你沒有,別人就比你幸福”
回到題目中來,為什麼工資越來越高,幸福感越來越低。
首先,是不是幸福感越來越低,這個還有待評判,就我個人的觀察來看,這個結論並不一定可靠,中國這些年的幸福指數一直是在上升的,去年一項調查顯示90%華人對未來充滿信心,這一比例要遠高於其他國家。所以,你所謂的幸福感越來越低還是一個值得商榷的結論。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舊的煩惱會被解決,而新的煩惱又會產生,這與生產力的關係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人類是由慾望驅使的動物,慾望的滿足程度是決定幸福感的根本。北韓人民就一定過得不幸福麼?不一定。
人的慾望是非常複雜的,而且是可以透過教育教化來改變的,因為慾望本身就是抽象的東西。人作為一種高階動物,為了適應環境,所能夠做出的改變力度是驚人的。當社會普遍環境不好的時候,人類能夠降低某方面的慾望來適應環境,而在另外一方面會加強。比方說20世紀以前,華人的生活水平不變不高,但是就不幸福麼?不一定。
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只是提高了人滿足基本物質需求的能力,而人的慾望的構成非常複雜,而且是有層次的。如果你是一個億萬富翁,但是你的夢想是要當一名作家,但是你卻怎麼也寫不出好的作品,這時候你不會幸福,但是就普遍意義上來說,人們的幸福感與生活水平是有關係的,但並不是直接的關係。
比方說,人的基本生活水平分為0.1.2.3.4五個等級,0是飢餓,1是半飽 2是溫飽,3 是小康 ,4 是大魚大肉。幸福感的提升速度與生活水平的等級是成反比的,當生活水平較差的時候,生活水平提高所滿足的慾望是比較高的,當生活水平達到小康以後,生活水平的提升已經不一定能夠提升人的幸福感了,因為基本的生活已經不再是人的主要慾望。
中國目前的基本生活水平已經達到,很少有人無法吃飽穿暖(部分人群依然有,但已經不再佔據主要地位),在這個時期,公正與平等已經更為重要。目前,貧富差距以及社會不公正已經成為阻礙華人尋找幸福的罪魁禍首。
-
5 # 環物記
首先,工資越來越高的同時,物價也越來越高,人們的實際購買力並沒有提高,反而會隨著物價的上漲而越來越有壓迫感,幸福感自然而然會降低;其次,幸福感的高低並非只是工資這一單方面決定的,它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如家庭、感情、親情、事業……
回覆列表
時下社會競爭激烈,在高速運轉的身心同時,不忘自我減壓,自我調整,盡力而知足。工作不忘休息,以休息是為了更高的工作而準備。張弛有度。休息有節。心靈舒暢,心滿意足的生活。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人生不要眼高手低。達不到理想而怨天憂人,自尋煩惱。心隨境轉和境隨心轉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不同境界。也是兩種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