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於耽詩
-
2 # 南山復山堂
古漢語言文學,也就是現在廣範應用的普通話(官方語言)。漢語入聲發音分別於清康熙字典統一編輯,民國初期又進行入聲拼音程式設計。49年後繁簡筆畫統一文字入聲根據唐朝中葉唐漢語調整和建國接軌(考古發現唐朝李隆基時代的某些達貴人墓葬墓誌銘的漢字書寫字型幾呼近似現在簡體字)。隨著科技時代發展步伐,普通話逐漸取消入聲,是根據實際情況下改變的!因為世界各國流行學習普通話,如果不取消入聲,世界各國的人要好漢語言文學難度相當大。考慮未來五十年普通話世界普及,成為世界通用語時!那時自然而然恢復普通話原來入聲。中國文化依然原汁原味,後代人那時才是真正的普通話繼承者和發揚者。
-
3 # 法庭外的健馬
隨著時代進步的腳步,許多東西逐步成為歷史,語言也是如此。我們老一輩經歷過汽車、火車、飛機代步的全過程,過去從湖南到北京步行要走半個月,後來坐火車只要一天半,現在坐高鐵或飛機就幾個小時。隨著交通的進步,處在南北、東西之間的人們交往越來越頻繁,語言交流上的差異越來越小,特別是到了80後這代人,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這就是國家推廣普通活的目的。普通話將語音分成四聲調是科學的,而這種將入聲觸進四聲中,也是符合語音變化規律的,順時而成,才具有生命力。但語言的地域性是很難改變的,這就是為什麼“鄉音無改鬢毛衰”。雖然鄉音中保留著一些入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少小一輩的成長,那些帶入聲的鄉音也會逐漸消失。其實最後能夠保留下去的入聲字唯有古體詩詞,而其讀音又有幾人知道呢?
-
4 # 一斗樓
完全可以恢復入聲進普通話。如(一)字,普通話讀衣,入聲讀第五聲為衣曳切(急促下延),初讀怪怪的,因是南音故。此音可聞於隊伍行進時領隊喝聲:一二一,一二一。北方人恐一時不習慣,但學久了,入聲也就恢復了。
-
5 # 聰慧鋼筆Hq
一 ,詩經跟唐宋時代讀音不全同 。二,普通話原叫國語,定於民國初,這使方言繁多的中國對內對外有了統一的語言 ,其偉大不亞於長城。三,元曲已經廢掉入聲 ,衹平上去三聲。四,今人寫詩,不是寫給古人讀古人看,如果堅持寫給古人看,那就請不要拿出來。
-
6 # 吟詠俠
"取消”這個詞用得不對,入聲字是自然消失的,元朝以後由於民族融合,北方少數民族南下與中原地區人民融合,受北方阿爾泰語系(重音語言)影響入聲字就慢慢消失了,就是形成近古音,北京方言,也是普通話的前身。
-
7 # 愛我漢字
普通話有利便,但遺害也很大。
建議每人都得會一種或以上方言,不然人會越來越傻笨!
至於幾個聲,不必理會。
-
8 # 三界胖胖268
普通話是全體華人都應該學的 不管你願不願意學 都應該去學
至於方言 入聲之類的 誰規定你不能學了?想學就學唄
多學點東西 多會點東西
不管有沒有好處
至少它永遠沒壞處
-
9 # 會說話的鍋
普通話中入聲消失,是自然演變的結果,不是人為取消的。
01
語音的變化,是民族融合的自然結果。漢語語音的變化是在民族融合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發生的,並不是人為的結果。
現在音韻學上,將漢語音韻分為上古音、中古音與近古音三個階段。上古音時期從西周初年開始,一直延續到漢末魏晉時期。中古音從南北朝時期開始,持續至唐宋時期。近古音從元代開始直至清末。
考察這幾個歷史時期,我們發現語音的變化都開始於民族大融合的時期。由上古音向中古音過渡的時期,正是魏晉南北朝時期。而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的少數民族相繼入主中原,建立王朝,這就是所謂的“五胡亂華”。“五胡亂華”導致南北方不斷常年廝殺,給人民帶來深重苦難,但也在這種動盪的局面當中,實現了民族的融合,帶來新的聲音,讓漢語語音發生變化,從而進入中古音時期。中古音系統在隋朝統一天下後,在《切韻》中得以統一。唐代之後的五代十國、北宋、南宋,一直處在與北方少數民族長期對峙與廝殺的狀態中,後來被蒙古族一統天下。這也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時期,尤其是蒙古族入主中原後,新的語音讓漢語語音再一次發生變化。這種變化被元代人周德清記錄在了《中原音韻》中。這成了我們現在普通話的一個基礎。
從以上的考察中可以看出,漢語語音的變化,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是在民族融合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發生變化的。積少成多,在潛移默化中,逐漸發生變化的。
02
南方方言中為什麼會保留大量入聲字?因為地理原因,民族融合主要發生在北方,所以語音變化也主要發生在北方。
中國背靠大陸,面朝大海。因為代航海技術不夠發達,古代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來自海上的威脅一直很小。我們的主要威脅一直在北方,因此我們修築了萬里長城,來抵禦外族的入侵。但萬里長城並不能真正抵擋入侵,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事時常發生。到了封建社會末期,更是家常便飯了。但在南北之間,有長江天塹,卻往往會阻斷少數民族南下的步伐。我們的東晉王朝、南宋王朝,都曾憑藉長江天險而苟延殘喘。因此民族大融合主要發生在北方,而南方相對來說,民族融合沒有那麼劇烈,語音變化也就沒北方那麼巨大。
現在許多南方人以為自己的方言中完整保留了中古音,這是有問題的。雖然民族融合在南方不是那麼劇烈,但在元代、清代這種大一統的情況下,政治文化中心又在北京,說南方不受北方語音的影響,肯定不切實際。南方語音也在南北的文化交流中,也逐漸發生了一些變化,所以並不是中古音原來的樣子。
在北方的方言中,其實也有保留入聲的,如山西方言。這跟山西較為封閉的地理環境有關係。山西省東面是太行山脈,西南面是黃河環繞,北面為蒙古高原,與外界文化交流較少,他們的語音變化也就相對慢一些,將入聲保留了下來。
03
現代普通話中為什麼沒有入聲?普通話是現代標準漢語的另一個稱呼,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通用語。這與北京從元代開始就成為了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密切關係。而北京的語音、北方的方言早在民族大融合的浪潮中,發生了巨大變化,入聲更是消失得乾乾淨淨。現在讓搞普通話的弄出一個入聲,強行與中古音對接,很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我們現在要搞清楚的是中古音與近古音的區別和聯絡,在我們用普通話誦讀唐宋事情的作品時,能反推詩人當時的誦讀情況,從而更準確地把握古人的思想情感。中古音到近古音主要發生了兩條變化:
平分陰陽入派三聲中古音中的平聲,在近古音中分為了陰平聲和陽平聲,就是普通中的一聲和二聲。中古音中的上聲和去聲則保留了下來,就是普通話中的三聲和四聲。因此,我們會簡單說一二聲為平聲,三四聲為仄聲。
中古音中入聲在近古音中消失,原先讀入聲的字分化成了平聲、上聲和去聲。因為入聲和上聲、去聲都是仄聲,所以一般不特意區分。但混入平聲中的入聲字,我們卻是要好好分辨的,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唐宋人的作品,尤其是唐詩宋詞。
04
結束語普通話中入聲的消失,不是誰故意為之的,而是自然變化的結果,所以也沒有人對中國文化和後人不負責任。如果真地熱愛中國文化,就多讀些書,多做些研究,不要信口雌黃,隨便說出一個讓內行人笑掉大牙的問題。莊子說:“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不斷閱讀,不斷學習,拓展眼界,以免笑於大方之家。
-
10 # 一老沈一
現在漢語普通話裡,確實沒有“入聲”,而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
不過,普通話沒有“入聲”,不是哪個人或哪個機構故意取消的。
所以,也就談不上“對中國文化和後人負責任或不負責任”的問題。
第一,普通話沒有“入聲”,在音韻學上,被稱為是“自然的變化”。
第二,這種變化,不是現在,也不是近代,而是在魏晉就開始了,元代已經十分明顯。
漢語裡,有“語調”,有“聲調”。“語調”,可以透過一句話,甚至一個短語,表現不同的“語義”和情感,這不是音韻學研究的問題。“聲調”,指單個字的讀音或叫發音,是音韻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古代漢語裡,通常認為有四個聲調,即“平聲、上聲、去聲、入聲”。
音韻學教程裡,通常會舉柳宗元的《江雪》這首詩為例——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四句的最後一個字,古時都押入聲韻。
現在的普通話,“絕”讀“陽平”;“滅”讀去聲;“雪”讀上聲,都與古代聲調不合了。
現在的普通話,還是四個聲調,成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古時候的“入聲”怎麼定義呢?
其實,通俗地說,或者叫一般來說,“入聲”就是一個很短促的調子。
《康熙字典》,在前面專門有一個《字母切韻要法》,裡面講到了“分四聲法”,其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這裡面講的,包含“發音方法”和“發音部位”兩個方面,篇幅所限,不詳贅述。
語言,是人們使用最頻繁的交流工具。透過空間和時間兩方面的延展和變化,語言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就漢語來說,就包括聲調的變化。
上古時期,“入聲”包含“長入”和“短入”兩類。
但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長入”的韻尾[t][k]就已經脫落了,變為去聲。
還有些字,上古的時候,有“長入”和“短入”兩讀。隋代陸法言的《切韻》和宋代的《廣韻》,還標記了不少“去、入”兩讀的字,舉例如下——
積,子智切,又子昔切; 醵,其據切,又其虐切; 刺,七賜切,又七亦切;
閉,博計切,又方結切; 帥,所類切,又所律切; 裞,他外切,又他活切;
植,直吏切,又市力切; 孛,蒲昧切,又蒲沒切; 尉,於胃切,又紆物切;
嚇,呼訝切,又呼格切; 怫,扶沸切,又扶物切; 炙,之夜切,又之石切;
氣,去既切,又去訖切; 射,神夜切,又音石。
到了元代,北京話和多數北方方言裡,“短入”韻尾[p][t][k]也消失了,轉變為平、上、去聲。
這種聲調的變化,都表現為“發音方法”和“發音部位”的變化,比如說,濁音變清音,以及發音時送不送氣等等。
所謂“普通話”,是指“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通用語”。
由此可知,在元代,北京語音裡,已經基本沒有“入聲”了。
古“入聲”,在北京話裡,分別轉入了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例如——
轉入陰平的:
鴨=鴉;七=妻;出=初;脫=拖;失=詩;一=醫
轉入陽平的:
匣=霞;滑=華;合=何;僕=蒲;福=扶;察=茶
轉入上聲的:
尺=齒;匹=痞;乞=起;曲(戲曲)=取
轉入去聲的:
納=那;莫=磨(磨坊);落=摞;密=秘;立=利;木=慕;鹿=路;玉=欲
等等。
元代,濁音基本消失,但留下的痕跡,體現在聲調上——清音字,表現為陰調類;濁音字,表現為陽調類。所以,自元代始,平聲就分了陰平和陽平。
在現在的許多方言裡,仍然保留有“入聲”,比如吳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湖南方言、山西方言等等。
不少方言,還能分出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就是說,古四聲變為了八聲。
粵方言的廣州話,有九個聲調,多一個“中入”,是從“陰入”分離出來的。
漢語音韻學,是一門專門的學問,“水”,深得很。
回覆列表
語音系統總是隨著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而變化的,雖然不是日新月異的變化,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也是很大的。整個語言體系,三大要素語音、語法、詞彙都在約定俗成的發展變化之中。其中變化最大的當然是詞彙了,但語音與語法也在不斷的變化著。五十年代的電影,我們現在去聽它的配音,都能感受到它與我們現在的發音存在著許多不同。單就入聲來說,似乎也不能說是普通話取消了它。早在普通話推廣之前,在當時文化相對發達的北方地區好多入聲字就已經併入其他三聲之中了。比如“石”、“絕”之類的入聲字在北方口語裡已經變成平聲了。文化的發展不可能全國同步,現在北方人一般都不會發入聲字音,而南方的許多地區人們仍然會把普通話裡已經變成其他聲調的入聲字念原來的入聲。總的來說,語言是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的,當然文化政策對它也能產生較大影響,推廣普通話對漢語的三大要素不可能不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