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論史

    對於這個問題廣大歷史愛好者是心裡瞭然的,我就補充一下細節。

    初,報達被兵,哈里發思報復,環顧列邦,無可與謀者。聞蒙古盛強,乃遣使來,道以西伐。然太祖方修鄰好,無用兵意。

    但是當時實力正在往上走的花剌子模可不這麼想,遂挑釁蒙古開啟戰端,那為何花剌子模會用殺商旅的方式挑釁蒙古呢?

    第一、蒙古滅亡西遼對花剌子模的野心構成了打擊。花剌子模本是西遼的附屬國,在強大起來後便對自己的宗主國有了大膽的想法,不停蠶食西遼的勢力,估計摩柯末算端對西遼也是有野心的。此時蒙古崛起,短時間吞滅西遼,對花剌子模的戰略目標打擊巨大。

    可能是成吉思汗也知道花剌子模的野心,於是派回回商人對花剌子模國王摩柯末傳達了以下的話語。

    予知貴國為極大之邦,君治國才能遠邁於眾,予慕悅君,等於愛子,君亦應知予已平女直,撫有諸部。予國子兵如武庫,財如金穴,予亦何必再攘他人地耶!願與君締交,通商賈,保疆界。

    歌詞大意就是我知道你很牛,但我也很牛,勸你不要打我的主意,咱們各自呆在自己的地盤上安安靜靜做生意,共享和平。當然從事態發展來看,鐵木真的話完全被忽視了。

    第二、花剌子模國的國君情報工作做的不好,對自己的實力過分估計。

    話說花剌子模國王摩柯末對成吉思汗的話是很不滿意,尤其是那句“予慕悅君,等於愛子”,我愛你就像愛我的兒子一樣,摩柯末對這句話簡直是暴跳如雷,大怒道:“這個蒙古汗王是什麼人,居然看待我像他的兒子一樣,他的軍隊到底有多少?”

    王又曰:“蒙古汗何等人,乃敢視我如子!彼兵數幾何?”

    那些商人見到摩柯末已經有怒意,於是就拍馬屁說蒙古人的軍隊跟你比起來不值得一提。

    彼兵雖眾,然與蘇爾灘相衡,猶燈火之與日光也。

    這種說法,使摩柯末輕視了蒙古人的實力,造成了他的“迷之自信”。

    第三、就是在這種想法的慫恿下,花剌子模對蒙古國的商賈大開殺戒,吞沒蒙古諸王的貨物,成為了這場戰爭的導火索。

    就是以上三點原因導致了花剌子模被滅,也拉開了蒙古人西征的大幕!

  • 2 # 紅紅正者無敵

    為什麼成吉思汗滅金西夏前先要西征?我看過成吉思汗西征令人動容,感天動地的精彩故事,看的我淚流滿面……所以我一定要寫出來分享給大家。一開始成吉思汗根本沒有想西征的想法,主要是花剌子模國王摩柯末做的太過分了,欺騙性太大了,太殘暴了,太泯滅了人性,挑釁了蒙古,大大激怒了成吉思汗,所以拉開了成吉思汗歷時五年西征的戰爭序幕……

    成吉思汗是一個智勇雙全的英雄,他當然知道花剌子模摩柯末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所以當時就派了商人去傳達了成吉思汗的意思:勸告花刺子模安分守己,和平共處,相互貿易往來。結果花剌子模表面上是答應允諾,但心裡很不痛快。特別是看到了成吉思汗的那句“予慕悅君,等於愛子”,意思是我愛你就像愛我的兒子一樣,摩柯末對這句話簡直是暴跳如雷,大怒道:“這個蒙古汗王是什麼人,居然看待我像他的兒子一樣,他的軍隊到底有多少?”結果提供情報的商人一看國王大怒,怕惹火燒身,死於非命,不敢實話實說,虛報軍情,說蒙古國的軍隊與花剌子模沒有可比性,不值得一提。這種虛假的軍情讓國王低估了成吉思汗能力和蒙古的軍力,高估了自己,覺得自己戰無不勝,所向披靡……將成吉思汗派過來的400名做生意商人全部殘忍殺死,將全部貨物吞沒,據為己有。這一殘暴的做法導致成吉思汗要消滅花刺子模的決心,拉開了歷時五年的戰爭大幕,導致最終花剌子模的覆沒……

    當時成吉思汗聽到400名商人都被花剌子模殘忍殺死的噩耗後,成吉思汗嚎啕大哭,坐在一個山坡上,望著花剌子模的方向,三天三夜滴水不進,最後哭的流出了血淚……成吉思汗花悲痛為力量,擦乾眼淚強壓心中怒火,開始了對花剌子模的報仇雪恨……開啟了西征的程序,留下一萬守本土,成吉思汗親自率領二十萬軍隊一路西征,一路拚殺,一直殺到花剌子模,以車輪高度為標準,將車輪以上高度的男女老少趕盡殺絕,一片狼藉,夷為平地。將挑起這場戰爭的花剌子模國王弟弟用金子灌腸至死。這種做法是有原因的,是因為國王弟弟是挑起這場戰爭的禍根,因貪財將成吉思汗派過來的400名蒙古商人全部殺死。再到國王面前挑撥說:是這幫商人不尊重國王,汙辱國王。導致國王下令全部殺死。導致發生了成吉思汗率領二十萬大軍消滅花剌子模的戰爭。後來花剌子模國王逃走了,成吉思汗一路追擊,非置於國王死地不可,非報仇雪恨不可,最終是國王被嚇死了。這就是花剌子模國王摩柯末的下場和花剌子模的覆沒……

    這段鐵木真西征的故事驚天地丶泣鬼神!成吉思汗是叱吒風雲丶顯赫一世的蒙古族英雄也!

  • 3 # 起居郎雜記

    事情的起因,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大致都瞭解。我換個方向解答,蒙古是個部落國家,可以說是周圍幾個民族中政權組織最鬆散的,成吉思汗立國最晚,在部族中雖有堅定的支持者可野心勃勃的對手也不少。這個階段蒙古正在進行軍事和政治改革的嘗試,蒙古的上層精英集團也在形成。現在喜歡過分強調蒙古軍力有多強大,可如果不能有效滿足各階層的利益,龐大的軍力就成了負擔,當時這幾個遊牧民族都採取了同一種辦法,用戰爭轉嫁矛盾。

    這就考驗蒙古貴族的智慧了,蒙古派商隊去花剌子模?帶啥貨物了,想達道什麼政治目的,蒙古的經商水平如何?以上問題花剌子模的國王做了回答,第一不知道蒙古從哪來的,更不覺的有啥必須通商的必要。第二商隊死了大半,可去王城的行進路線,沿途山川地理,也隨逃回報信的人給送回來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花剌子模夠不夠肥,值不值的蒙古大當家的下趟山,值不值得讓各部首領吧軍權拿出來統一指揮,能不能突出成吉思汗的蒙古人保護著的形象,只恐怕才是成吉思汗不吃不喝琢磨了三天的原因吧。

    最後歷史證明,此次遠征團結了隊伍,統一了思想,而且第一次以蒙古國的身份滅了一國,這個對手不大不小打的順手啊至於為商隊報仇那個理由,我怎麼聽著那麼像保護僑民,和傳教士被殺的情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遇到到過哪些印象深刻的外賣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