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練媽媽文默默
-
2 # 我是阿熠
這個詞最近很流行。
通俗的解釋:
1、看電影,為了獲得更好的視野,一個人先站起來看了,被他擋住的人不得不也站起來,最後大家都不得不站起來看電影,只有第一排的人坐著。
2、玩遊戲,為了更好地娛樂,一個人先充錢吊打別人去了,被他虐的人不得不也充錢,最後所有的人要麼使勁充錢要麼被吊打,只有管理員不用充錢還能吊打所有人。
3、搶火車票,一個人先用搶票軟體,逼得其他人也用搶票軟體,因為票沒有變多,最後大家都回到了起跑線,但是開發搶票軟體的賺了。
4、孩子上學,一個孩子上輔導班,逼得大家都去上輔導班,最後排名還是沒變,但開輔導班的賺了。
等等,以上四個例子,都表示內卷的現象。
-
3 # 月荷小鋤歸
前陣子考研出成績時經常看到這詞。我的理解是:因為研究生將來就業有優勢 ,所以現在考研的人越來越多,到最後研究生的價值和過去的本科生一樣。
換個理解就是:一場競爭,本來沒多大意義,但是參與的人越來越多,結果就是大多數人無功而返,只有少數人贏了。
再通俗點理解,一個單位有人加班被領導表揚了,導致很多人都開始加班,最後不願意加班的人被單位開除了。其實工資並沒有變化。
-
4 # 清寧lzy
論內卷
內卷,是近一年中在知乎最熱門的話題之一。996工作制、馬雲的福報理論、許多學生的抑鬱甚至自殺以及拼多多事件都是內卷的體現。
首先,我們要明確內卷的概念。其本意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階模式的現象。但現在以其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或“被自願”競爭。當然了,這個詞並沒有很規範的定義。下面我便引用幾個知乎的高贊回答當作例子,以助於理解現在網路上通用的“內卷”的含義,如下:
1.有增長,無發展——一個已登出的賬號
2.靠極端剝削自己在社會上獲得少量的競爭優勢——@給力愛貓
3.大家越來越努力,越來越累,但是收穫並沒有增加,甚至實際上是下降了——@簡在我心
我的理解就是每個人都想在已分得的蛋糕的基礎上多分一些,於是都努力工作、學習。但蛋糕始終只有那麼大,或者增長很小。在狼多肉少且每人都努力的情況下實際分到的蛋糕並不會增加多少,但是如果一旦暫停努力或者努力的速率沒增長,那分得的蛋糕勢必減少。而誰也不願也不敢放棄這份蛋糕,所以結果只能是所有人越來越努力、越來越累,但分得的蛋糕還是那些。
關於內卷的原因知乎上有許多答案,如階級問題、分配不公、供給失衡、城市過密化等等。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其實是社會主流價值觀的過於強勢所導致的評價標準單一,以及中國的一些制度問題。
當今年輕一代的目標從小開始大多是上個好初中、上個好高中、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找個好配偶、生個孩子,然後繼續一代代重複。意義是什麼呢?為了自己過得好一點?為了後代過得好一點?為了在一代代地愚公移山般的內卷中完成階級越遷?
古往今來,成功一向是許多華人的人生目標。成功,一言以蔽之,人上人也。而究竟什麼樣的人是人上人則是由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所決定的。從漢武帝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文化便成為了中國主流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時候,規則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因為考慮不周便使得結果與預想的大相徑庭。儒家亦是如此。無論是《春秋》中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抑或是《大學》中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反映了儒家兼濟天下的價值追求。而在經過統治階級的利用後,儒家便成了封建思想的始作俑者。“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風凰池”,“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以及“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些斷章取義的做法終成為社會價值觀的主流。後來,隨著西方的思想湧入,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在一次次的革命中你方唱罷我登場。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權——中華民國。而在1949年,無產階級專政的新中國成立。二十九年後,改革開放開始實施,我們開始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在近現代短短不到二百年的時間,中國的主流價值觀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國家和人民信仰的共產主義、幾千年的封建主義傳統以及過度追求經濟所帶來的資本主義,這些意識形態十分矛盾而又穩定地雜糅在一起形成了中國目前的主流價值觀。華人幾千年來對成功的追求一向沒有變過,變的只不過是成功的標準,正所謂“換湯不換藥”。
最近召開的兩會中,許多提案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提高生育率。如延長產假、推遲小學放學時間、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等等。但近年來愈發低下的生育率只是整個社會過分單一的價值觀的荼毒下的一個縮影罷了。一個人從生到死大概有四個重要節點:出生、結婚、退休、死亡。而在這四個節點之間有三個人生的大階段,分別為學習、工作、養老。生育的前提是結婚,而結婚的標準來自於主流價值觀。身高、外貌、學歷、房、車等等。結婚之後緊接著就是生育,而生育後直面的就是下一代的撫養。當今撫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可能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其中許多開銷都來自補習班、興趣班以及學區房等等。這些說必要也不必要,說不必要也必要的開銷其實都是為了主流價值觀所定義的、標榜的成功的鋪墊。將下一代撫養成人後,上一代退休了,下一代便開始重蹈上一代的覆轍。這如同詛咒一般的宿命,到頭來終是源自固化的社會主流價值觀。
“小時候,電視上,記者帶著同情的眼光看著偏遠山區的放羊娃:你活著是為了什麼?放羊娃:放羊。記者:放羊是為了什麼?放羊娃:掙錢,娶媳婦、生孩子。記者:生了孩子幹啥?放羊娃:繼續放羊。我媽就說,你看電視上的放羊娃多可憐啊,因為窮,只能放羊,不能讀書,有什麼前途。我當時就說,如果我是放羊娃,我就要問記者,那麼,你上班是為了啥?然後一路問下去,很可能發現記者除了增加讀書這一項外,和放羊娃的人生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他工作為了掙錢,為了養家餬口生孩子,生孩子也讓他讀書,繼續養家餬口生孩子。你想不通為啥要自殺,而自殺的人想不通你過的這麼苦、這麼矛盾,為啥還要活著。”以上是知乎中的“為什麼會有人想自殺”一問下@一鱗的回答。這樣的人生如同遊戲中的排位賽的殘酷版。在遊戲中低段位的玩家或許還能自娛自樂。而如果生活這般,那些自殺的大學生、拼多多的員工尚且是黃金鉑金,有機會讓人知曉他們的苦難。至於青銅的死活,誰會關心呢?如果遊戲打不過,我可以換個遊戲。但是如果是人生這場遊戲,退出,即是自殺。
當今許多年輕人的價值觀並非是主流的價值觀,但由於其他同輩人、父母以及社會的影響便被裹挾著向主流價值觀所定義的“成功”努力。社會總是過分強調努力而忽略了非主流的價值追求。“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諸如此類的口號大行其道,而一切努力的根本——所謂的“夢”和“初心”,往往被預設為主流價值觀所定義的“成功”。“人生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都快被用爛了。但無非是增加兩句茶餘飯後的慨嘆。畢竟,不是誰都有去追尋詩和遠方的資本的,也不是誰都有勇氣去面對來自主流價值觀的白眼的。這樣的“身在曹營心在漢”便催生了“喪文化”、“佛系”、“摸魚”等現象。
吾生也有涯,而卷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許多人已經切身感受到內卷的荼毒了,但還是因為前文所講的主流價值觀過分的強勢,而導致不敢反抗也不能反抗,只能在網上吐槽幾句“都快捲成麻花了”聊以自慰。所謂“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要想解決內卷,就需要使社會的評價標準不那麼單一,理解幷包容持有異於自己價值觀的人存在。近些年網路上總是充斥著罵戰,飯圈互撕、性別對立,甚至歷史圈中都撕得厲害。這都是不能包容異於自己的價值觀的體現。“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的前提就是有著理解幷包容不同價值觀的能力。每個人基因不同、境遇不同,勢必價值觀會存在差異。兩個人的價值觀既然存在差異,那出現分歧也是必然的事。化解這些分歧的不二法門就是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人的價值觀(當然了過於偏激的如納粹主義、邪教之類的肯定是需要抵制的)。如果在兩人產生爭執的時候說一句“我尊重你的觀點,也保留我的觀點”勢必比“懂的都懂”效果好得多。社會是由人構成的,正所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當每個人都用尊重和包容的目光去看待不同的意見的時候,社會主流價值觀就不會那麼強勢了,價值觀也會更加多元化。進而“成功”的標準增多,人們的選擇增多,內卷自然會大幅緩和。
我十分尊敬的一位物理老師說過一句話我十分贊同,大意是“一個人要想過得爽,要麼在現有的評價標準下打敗大多數人;要麼就自己創立一套評價標準,怡然自樂”。認同當前的社會主流價值觀,並且樂於在其中奮鬥是第一種方式。而現在許多生活十分不如意卻又無法完全不顧他人的眼光之時,拓展現有的評價標準就是提升幸福感的唯一對策。內卷的成因除了價值觀的單一以外,還有許多因素加劇了內卷的發展,如:教育問題、社會保障和福利的不健全以及資本家的剝削等等。之前說了許多都是在社會的角度來討論如何緩解乃至解決內卷,但對於個人來說無論是主流價值觀的單一還是教育、社保體系的問題都並非是靠個人能迅速有所改變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只是在尊重他人的價值觀的前提下拓展自己的價值觀。
最近我的小學同學收到了來自多倫多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的offer。我當時不禁有些羨慕,畢竟人家九點上學三點放學就能考取世界排名前三十甚至前十的大學,比中國學生擠破頭皮才能進的清華北大還要高不少。相比之下,再看看河北的那些學生,一個個拼盡全力可能才將將考上985。難道說出國或者在國際學校的學生真的比河北的那些做題家聰明嗎,我覺得不然,他們之間的差距可能就只在幾千萬人民幣之間。雖然階級差距如一道天塹一般橫亙著,但我們不必為此妄自菲薄或者怨天尤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這句話在《逍遙遊》中作為一個過渡句,而我曾當作個性簽名用過一段時間。這句話在我看來是對主流價值觀的一次發人深省的喝問。小知不及大知是如何得知的呢,怎麼知道富有就強於貧窮呢,誰說陽春白雪就勝過下里巴人呢,從來如此,便對麼?“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希望各位在今後能夠去追求自己定義的“成功”,為此努力,為此奮鬥,為此怡然自樂。
最後我以下面這首小詩作為結尾,與諸君共勉。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
紐約時間比加州早三個小時,
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但加州並沒有變慢。
Someone graduated at the age of 22,
有的人22歲就畢業了,
but waited 5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good job.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
有人25歲就當上了CEO,
but died at 50.
卻在50歲去世。
While another became a CEO at 50,
也有人直到50歲才當上CEO,
and lived to 90.
然後活到90歲。
Someone is still single,
有些人依然單身,
while someone else got married.
同時也有人已婚。
Abselutely everyone in this world works based on the Time Zone.
世界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時區。
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go ahead of you,
身邊有些人看似在你前面,
some might to be behind of you.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But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in their Time.
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Don’t envy them or mock them.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
They are in their TIME ZONE,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
and you are in yours!
你也一樣!
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act.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So, RELAX.
所以,放輕鬆。
You’re not LATE.
你沒有落後。
You’re not EARLY.
你沒有領先。
You’re very much ON TIME,
一切都準時,
and in your TIME ZONE Destiny set of you.
在命運為你安排屬於你自己的時區裡。
-
5 # 東二環
內卷:用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一個池塘裡,活著很多的魚,有很多條水渠小溪流向池塘,帶來大量的餌料,魚兒們個個都過得很舒服,突然有一天,水渠小溪都被截流了,池塘裡餌料少了,所有的魚兒都開始了內部競爭,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最後池塘裡大魚也餓死了!池塘變成了一潭死水。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內卷化!
-
6 # 小糖糖爸爸
一個通俗的例子,江湖上有一本葵花寶典,大家都想得到它,因為得到之後,就會天下無敵。
但如果有一天,葵花寶典被公開了!人人都會機會修煉,你覺得是好事還是壞事?這會成為災難!一個人擁有練不練是一個人的事,但大家有擁有,就不由你自己決定了。也就是你必須練。由此,江湖上人人都會葵花寶典,都是天下無敵,哈哈哈,但若練神功,揮刀自宮,所有江湖人士因為練功都成了太監~這就是一個全輸的結局,沒有人因為學得天下無敵的武功而受益!這就是內卷!
還有就是人們常說的電影院效應,第一排的人站起來了,第二排也會站起來還站上了椅子,第三排為了能看到電影被迫用上梯子,後面的就這樣一系列連鎖反應,電影還是那個電影,一旦有人透過手段打破平衡,人為拔高門檻,就會引發不良競爭。本質上是一種無意義的競爭和內耗。相當於就是過獨木橋,代表某種資源的稀缺,人們不去向外部尋求創新,而是向內搶奪資源。
-
7 # 不服輸的加油鴨
希望您耐心看完這篇文章,您可能會對“內卷”有更深層次的瞭解。
“內卷化”一詞的由來
“內卷化”是一個外來詞彙,來自英文Involution,與evolution相對。involution這一概念最早是研究爪哇水稻農業的外國學者提出的。在殖民地時代和後殖民地時代的爪哇,農業生產長期以來沒有發展、只是不斷地重複簡單再生產,不能提高單位人均產值。簡單來說就是有量的增長,但沒有質的提高。學者把這種現象概括為involution。
將involution引入中國並翻譯成“內卷化”涉及到一個人,這個人是社會歷史學家黃宗智先生。1985年,斯坦福大學出版社推出了他的《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第二年中華書局的中譯本將“involution”翻譯為“內卷”、“內卷化”。
為什麼翻譯成“內卷”呢?原來Involution源自拉丁語involutum,其有轉或捲起來的意思,再加上字首“in”英文有內、裡的意思,所以組合在一起就成為了“內卷”。自此以後,“內卷化”進入漢語學術界。黃宗智先生借用“內卷化”概念指出在人多地少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勞動投入越來越高而勞動回報卻越來越低的情況,以至於形成了一個頑固難變的封閉體系。
黃宗智先生的“內卷”實際指的就是邊際效用遞減效應。舉一個通俗的例子:當你的肚子很餓的時候,面前放了10張餅。你吃第一張的時候,它給你的滿足感肯定是最大。越往後,同樣一張餅,給你的滿足感卻在逐漸降低,這就是邊際效用遞減效應。
內卷一詞含義的演化
現在“內卷”一詞演化成的意思是:為了獲得有限的資源,內部惡性競爭,其結果造成某方面的量是上去了,但是總體沒有實際意義的改變。我們來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1.教育行業的內卷現象。
現在很多家長為了爭奪有限的教育資源,比如說好的小學,好的高中,好的大學,不惜花重金購買好的學區房、送孩子去上各種培訓班和興趣班以提高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一開始是少部分人這樣做,後來家長們覺得別人的小孩都上了,自己的小孩如果不上肯定會落後。於是幾乎人人都上培訓班,但是上大學的名額並沒有太大改變,人人都上培訓班和人人都不上培訓班的結果是一樣的。每個小孩都付出了額外的努力,犧牲了玩樂的時間,卻換來了同樣的結果。
2.職場內卷現象。
為了能夠得到領導賞識,公司內某些員工開始加班加點工作。別的員工看見了會想,他這麼努力,要是我不努力的話,那老闆肯定不會喜歡我,升職加薪也輪不到我了。於是大家都搶著加班,雖然都付出了額外的工作時間,但最後大家的競爭力又變成一樣了。我們常聽到一句勵志的話:比你優秀的人都還在努力,你憑什麼不努力。這不就是職場內卷的開始嗎?
3.行業內卷現象。
為了爭奪使用者和市場,某企業開始大搞促銷,低價銷售商品。同行業的其他企業感受到了危機,客戶都跑競爭對手那裡了,那怎麼能行?於是其他企業也開始搞低價促銷,結果想靠低價來吸引客戶的願望又泡湯了。
透過以上3個例子,我們可以總結出“內卷”就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出現競爭,為了能成為“競賽遊戲”的勝者,有人先做出了額外的努力,其他人紛紛效仿,可是當所有人都同時做出這種努力時,努力就變成了白費力氣。這就是新時代賦予“內卷”的含義。
-
8 # 唐凱分享
內卷是指自我消耗,自我競爭。比如說一窩食肉性螞蟻,平時依靠以攻擊和掠奪其它類螞蟻的窩而活著,可是由於某種必然原因,“其它”螞蟻窩市場不存在了。怎麼辦?其實靠積蓄和資本積累也能活著。但是,“偏不”,因為那樣就扼殺了肉食性螞蟻的獸性(生存精神)。他們的命運死結是——必須得打打殺殺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你爭我搶才算真正意義上的“活著”。現在內卷這個詞主要用於形容區域經濟形勢,我們的思維慣性或者說執z精神是:哪怕是犧牲內卷,也要造成我們仍然資源豐厚生機盎然的景象。優點是,它真的能夠促進內迴圈,以在迎接外迴圈再次來臨之時保持精神頭和活力。它試圖以引起波動的形式,保持住慣性底盤的穩定。謝謝。
-
9 # 肖恩客
簡單點說:這是個貶義詞。可以舉個例子:你家的孩子讀初中,成績中上等。每年這個班級的絕大多數都可以考上重點高中。按照往年的形勢你的孩子的成績是可以考上重點高中的。你也沒有讓孩子去校外花錢補課的想法。可是現在其他的孩子都開始補課了,你擔心自己的孩子名次下降,於是你也不得不花錢讓孩子去校外補課。大家都補課的情況下,孩子們的名次並沒有變化。於是本來不用花錢補課就可以考上的重點高中最後變成了花錢補課才能考上。這就是內卷。
-
10 # 玄鐵劍_
某學校一個班50人,小A排名40位,小A的媽媽給小A上了補習班,然後小A的成績排到了25位,然後其他的孩子都怕落後了,紛紛都上補習班,然後小A的成績又回到了40名。這就是內卷。
回覆列表
內卷好比耕地,在這個過程裡,你對每一個細節都越來越關注、耗盡心力。到最後投入很大,產出卻很少,甚至是負增長。
我們從小到大經歷的應試教育就是典型的內卷。孩子們為了爭奪有限的,不得已陷入題海戰術。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比當年頭懸樑、錐刺股的內卷還要厲害!然而,儘管每個人都要經歷十多年的學習,可從成年後獲得的收穫(不論是物質或者精神)來看,回報遠遠小於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