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守財使者
-
2 # 葛小波不見了
共享員工我們也要看如何的共享法,因為對於物品來說,我們可以透過科技賦能,產生一種新的模式,但是對於人來說,我們是必須要遵從勞動法的,不能說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不考慮員工的利益。
所謂“共享員工”,最直接的方式自然就和共享單車一樣,第三方企業招聘了很多人,然後客戶按照需要付給這個第三方企業並獲得應有的服務(員工)。而這種方式並不是一個創新,我們的勞務外包、人力資源外包很早就已經在做了。
就拿工廠為例,某工廠平時都是朝九晚六的生產製造,人員也是按照這樣來配置的。現在有了新的一批訂單,單量大、交貨時間緊,所以只有透過24小時三班倒的方式來提高產能。這樣一來,人都不夠了,但是如果招人,這個訂單完成後,這部分人就會成為負擔,最好的辦法就是透過勞務公司使用勞務外包的方式獲得工人,雖然這部分工人工資相比正常時期要高一些,但是工廠不需要和工人籤合同,訂單結束以後,人就可以還給勞務公司。
但是,這種勞務外包僅僅限於基礎崗位的員工,而且這類可以進行勞務外包的崗位需要有一個共性,就是無需培訓或者只需要簡單培訓就可以直接上崗的。
當然,在科技企業其實也會有這種人力外包的現象,比如:程式設計師。但是,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共享單車,單車不會有意見,單車不會有需求,而人卻不一樣。程式設計師的外包基本都是駐場開發,而絕大多數在外包公司乾的程式設計師都幹不長,因為幾個月就換一家公司,每次都是新的環境,都需要時間去熟悉,對於人來說,這是非常不自在,沒有歸屬感。而這家公司裡的員工也會知道你只是一個外包外派過來的,也很難和你打成一片。
我也曾經在外包公司幹過,一個專案做完以後,換到另一個專案時就離開了。根本的原因就是,你就好像換了個工作一樣,做的事情不一樣了,周圍的人也不一樣了,反正都要重頭來熟悉,還不如重新找個工作。
對於用人單位來說也是一樣,人才在任何時代都是一個稀缺物,真的是人才的話,大家不會願意拿出來共享的,因為能夠用得了這種人才的企業都是競爭對手。就是這些企業會去找一些外包資源,但是一旦發現外包中的可用人才,也會支付給外包公司一定的費用,然後轉為公司內部員工。
所以,說什麼共享員工,這種模式早就有了,但是這種外包企業很難做大,提供的都是基礎人力資源,解決的也僅僅是一時的人力缺口,真的要實現人才共享,是不可能的。
-
3 # 朱易觀市
1“共享員工”概念由來?
2008年金融危機,多國企業為降成本鼓勵 “工作機會共享”,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共享員工”最早的形態,中國隨著市場經濟不斷髮展,網際網路行業的興起,出現了各種的共享經濟 ,而“共享員工”模式打破了勞動力資源不均衡的局面特別是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許多行業暫停服務,而超市、外賣行業等新型行業線上訂單呈爆發式增長,人員緊缺,很大成程度上促進了共享員工這種用工模式的發展。
2何謂“共享員工”?
共享員工:是企業和企業之間以“借用”或“外派”的方式實現勞動力的流動,從而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的靈活用工方式,實現人力成本轉化為人力資本。
3“共享員工”對企業員工有何益處?
企業的人力資源轉變為人力資本,給員工提供多元化工作機會,促進整體經濟收入提升。企業透過多元化用工形式,使用“共享員工”減少用工成本壓力,最大程度盤活企業資產,加強企業的靈活性,實現“三贏”的局面。
4“共享員工”適合哪些企業、哪些崗位?
◆共享員工適合季節性用工、密集型服務用工、用工流動性大的企業。◆共享員工適合崗位:非核心崗位,基礎、一線等透過短期、快速培訓能 達到上崗標準的崗位。例如 餐飲服務、零售促銷、快遞分揀、物業保安等等。
5“共享員工”與傳統用工區別(自身特點)有哪些?
區別類別 傳統 共享員工
勞動關係 僱傭關係 借用、外派
勞動合同 正式勞動合同 借用合同
僱 主 單一 多元化
工 資 月工資發放方式 任務完成發放
社 保 簽訂勞動合同企業發放 協商
勞動糾紛 簽訂勞動合同企業承擔 協商
6“共享員工”在實際操作中有可能發生哪些風險?
企業會面臨工資、社保、工傷、勞資糾紛、民事糾紛等用工風險造成管理失控。建議依據實際情況藉助與專業第三方用工平臺合作,實現多元化用工,規避風險,提高效率!
7“共享員工”的模式如何有效實現?
自願原則和現有工作與原工作基本匹配,共享員工採用借用、外派形式。共享員工只是勞動合同主體不同,工作內容進行變更、服務物件進行變更,共享員工依據勞動合同繼續享受原單位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對共享員工和企業最有利的模式就是啟用靈活用工平臺,平臺可以幫您解決共享員工管理過程中遇到的用工風險、勞資糾紛等。
-
4 # Mike-臨界點
共享員工模式只是在緊急狀態之下的一種應對方式,不可以長久。而且還可以肯定的講,共享員工模式是一種異常行為。
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如下。企業存在的一個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解決就業機會。就業者和消費者之間是成一個平衡狀態,社會才可以穩定。
如果社會存在一方面是大部分人找不到工,找不到工作沒有就業機會,而另一方面是有些企業和另一些企業共享員工,這肯定是個畸性狀態。
比如說新冠期間,阿里巴巴去共享西貝的員工。當時是社會一片讚歎聲,為什麼呢?西貝 是個體量很大的公司員工很多,新冠對其的影響是巨大,處於停業狀態,而每個月的工資消耗佔一個重大的數額,這個時候阿里伸出了 共享員工援助之手。
那我想問一下阿里,在新冠疫情期間,有多少企業關門破產?有多少人處於失業狀態?有多少家庭處於崩潰的邊緣?阿里為什麼不去幫他們呢?
為什麼不去解決就業機會呢?連就業機會都不解決的情況下,而是提倡共享員工,這不扯淡嗎?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強強聯手,強食弱肉的自然叢林法則吧。從這個層面上講,我更加相信更加支援政府所提倡的扶貧,這才是紮紮實實的解決社會問題,而不是共享某某某。
德魯克講企業是社會的器官,應該為社會解決問題。 我想中國社會現在還沒有到了,需要用共享員工來解決社會的問題時候。而是需要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的時候,而是需要去解決就業的問題的時候,而不是共享員工。
回覆列表
“共享員工”模式一直存在,不過人家叫勞務派遣,勞務外包也算是。勞務派遣多屬於基層崗。勞務外包服務領悟更廣,多見於高科技產業。
疫情期間“共享”這個詞火了,多的是共享經濟。
真正做到員工共享的是日本,去年開始日本企業開始鼓勵員工兼職,以補充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