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數

    通常中風後高達70%的患者會遺留一側上下肢的功能障礙,其中下肢雖然活動不便,但由於中樞神經損傷的恢復模式是偏側抗重力肌群痙攣,表現在下肢是伸肌痙攣,腿僵硬,不能打彎,足內翻等。但由於下肢主要功能是承重,因此即便步態不正常,卻也能因下肢的伸肌群緊張而可以承擔體重,進而拖步行進。然而手的恢復通常比其他關節遲緩,上肢的屈肌痙攣模式大大影響了手的伸展,進而影響手的功能。

    那麼,中風後手功能障礙究竟該怎麼辦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對患者的手功能進行一次手功能評估,因為每個患者病情輕重不等,腦梗或腦出血性質不同,病灶大小不同,康復治療介入時段不同,會照成不同的結局。

    手功能的評價有許多方法,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手部肌肉的痙攣程度評估,以及手的運動功能評估:這裡簡單介紹如下:

    手的肌痙攣評估

    手部的肌肉痙攣,包括手腕、手指與拇指三部分。針對手部的肌肉痙攣我們可以利用健側手來活動患者手時,所感受到的阻力的程度(或者僵硬程度):①肌張力輕度增加:患手被動伸展和屈曲時,在關節活動範圍到底時表現有阻力或出現突然卡住等。②肌張力輕度增加:在關節活動範圍後50%範圍內出現突然卡住,然後在關節活動範圍的後50%均出現最小的阻力。③肌張力較明顯地增加:透過關節活動範圍內的大部分時,肌張力均明顯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較易地移動。④肌張力嚴重增高:被動運動困難。⑤僵硬:受累部分被動屈伸時完全不能動。

    手的運動功能評估

    關於手功能的運動評估,通常根據恢復情況分為如下幾個階段:①軟癱期:手部包括諸指軟弱無力。②微動期:此期可以出現少許手指主動屈曲的微動作,但不能伸展。③整體抓握期:手部可以整體出現勾狀抓握但不能放鬆;沒有手指伸直動作。④功能恢復前期:手部開始出現側捏動作,可以有拇指輕微放開動作;手指的半隨意性微弱伸直動作(小角度微動)此期雖然有手指的微弱伸展微動,但並不能進行功能活動。⑤功能恢復期:可以進行整體手掌的抓握,例如有圓筒狀或球狀抓握,雖然動作表現笨拙,且手的功能有限;但有隨意的手指整體伸直。⑥功能期:所有抓握的型式都在病人主動控制之下。

    當評估好患者的手功能之後,就可以開始進入到手功能的訓練了。

    手的痙攣狀態的處理:

    當手的痙攣評估顯示肌張力有增加、或明顯增加時(前文所述②、③),針對性的家庭治療是利用一些溫熱療法,如:熱敷,熱敷之後,可以利用自己的健側手,被動活動患側手的各個關節的屈伸動作,儘可能活動達到關節活動閾的全範圍。如果評估顯示肌張力嚴重增高(前文所述④),針對性的家庭治療除了利用一些溫熱療法之外,需要將屈曲的手指,在休息時,被動將各個手指固定於伸展位置至少2小時以上,固定的方法有:

    利用手部固定板固定,見下圖利用硬紙板纏繞手指

    當手的痙攣評估顯示肌張力嚴重增高達到手指僵硬時(前文所述⑤)則需要在醫院內進行特殊治療,例如:超聲波、衝擊波、或者關節鬆動技術等項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西遊中說孫悟空是“無骨舍利”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