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蛩嗚齋主

    所謂的中庸之道最精確的解釋就是好人哲學,再深一步的解釋那就是老好人哲學,人人都做好人,四平八穩,適中為正,那這個好人的正是什麼正呢?是不向前進步也不向後退步嗎?是不堅持對的也不堅持錯的嗎?是不得罪明主也不得罪奸臣嗎?絕對的好人那就是不好人,絕對的哲學那就不是哲學,也因此更難稱偉大。中庸就是中庸,過分往好解釋和往壞解釋本身就違反了中庸之道。說白了,要真做到中庸還真不是容易事,就好像我們徒手畫圓,越想圓越描不圓,這個大概就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處,正解有道理,歪解也說的通,總之聖人高明之處就是不把話說透,說透了好像就沒嚼頭了。我想後來朱熹和二程之所以把孔子思想推到了腐朽反動極致,實際就在儒家思想下了一個有縫的蛋讓宋朝理學的蒼蠅給盯上了,中庸也一樣,是個可以有各種吃法但是是有縫的雞蛋。

  • 2 # 黃和明君

    真懂是中庸偉大,假懂走火會入魔,真偉大又平凡,假害己誤人,學習中庸在知識中消滅知識,目的必須心術端正不謀名利,小人對小人X大,君子與君子平淡。這個問題出錯了‘’是人有中庸思想偉大嗎?不對在哲學:人在理解上會有差異,異即人心行為各異,通俗是大家耍心眼,當下社會普遍嗎?自從消滅文盲之後帶來的負面現象,就可用中庸理解,叫做讀書不成三大害…

  • 3 # 昕昕姥姥901

    所謂中庸之道,我理解是矛盾的一個平衡點。世間天地萬物無時無刻不存在矛盾。各種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矛盾的雙方對立是絕對的,平衡是相對的。從哲學角度說,中庸之道是相對的。比方說當年日本侵略中國。中國和和日本是一對民族矛盾。日本想滅我中華。華人只有奮起抗爭,經過八年浴血抗戰。打敗了日本侵略者。中日這對矛盾才達到了相對的平衡。所謂的平衡和諧只是我所追求的目標。而不是手段。

  • 4 # 江南俗士1972

    中庸之道,不是哲學,而是華人的生存智慧。哲學是以概念的範疇的邏輯來構建與解釋世界。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還是天人合一。《中庸》一書中,對中庸的定義如下:“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但是,沒有人解釋,為什麼“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為什麼“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只有論點,沒有論據,更沒有論證方法。中國的諸子百家,全是這個德性。

    年輕時,在教授的指導下學習諸子百家,感覺高深莫測,但隨著閱歷的增長以及對中國歷史與現實的瞭解,感覺所謂的諸子百家,只不過是透過含糊不清的理論,來詮釋治國之術和生存之道。

    不論是儒家還是道家,在強大的君權面前均無力反抗,因為諸子百家的共同之處就是承認、維護君權的合法性。所謂百家爭鳴,一定程度上不過是百家爭寵罷了。

    中庸之道也好,以柔克剛也罷,不過是無助百姓苟且偷生的權宜之計。但是,隨著君權的越來越強大,百姓的尊嚴愈發得不到保障,明君夢、清官夢、俠客夢,總歸還是夢。要在這幾千年的“吃人”的歷史中生存下來,中庸之道的權宜之計成為一代一代的護身符,最終固化成為了“智慧”,升格為“真理”。

    華人活得太壓抑了,從來不敢盡情釋放自己的喜怒哀樂,因為不壓抑自己,很可能就被剝奪生存的機會。如果有一天,華人不再把“中庸之道”當作處世的智慧,那就意味著我們這個苦難的民族已迎來了新的生命。

  • 5 # 小播讀書

    中國古代儒家經典包括“四書五經”。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

    我簡單介紹一下《中庸》,其實很多人都誤會了所謂的“中庸之道”。

    很多人把“中庸”理解為一種被動、妥協、消極的態度,但這完全錯了。“中”的真正含義是:既不太過,又不能不及,不能過猶不及,恰到好處,謂之“中”。比如冬天穿棉襖是恰好,夏天穿棉襖就不是恰好了。

    儒家常將“時”與’中’連用,孟子和孔子說: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

    《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情感完全沒有發生的時候,心的活動就無所謂太過、不及,而恰到好處,這是中的一個例子。

    而“中庸”的“庸”意思就是普通和平常。就像每個人每天都要吃喝,都很平常,但是非常重要。簡單普通的事情,恰恰是非常有價值的,就像空氣、水對我們人類生存一樣。儒家的“中庸”思想和道家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物極必反”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意思就是:一個事物發展到極端之後,就會走向相反的另外一個極端,我們要做的就是掌握平衡,做到恰到好處。就像黑格爾所說的那樣:一切事物都包含著它自己的否定。

    我們都知道華人謙虛、謹慎、節儉而勤奮。從思想根源來說,可以追溯到儒家的“中庸之道”和道家的“物極必反”思想觀念。它讓我們懂得,即便在豐收的年份也要未雨綢繆,懂得節儉和儲蓄的重要性;也讓我們在順風順水的時候不至於狂妄自大,多了一份謹慎和謙卑,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我們古代也有很多成語和典故體現了道家和儒家的這種哲學思想。比如:樂極生悲、苦盡甘來、柳暗花明、絕處逢生、置之死地而後生,以及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都是這種哲學思想的體現。

    《大學》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一篇,相傳是孔子弟子曾參所著。在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中提出的“三綱領”和“八條目”。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按照新儒家的學說,三綱其實說的就是一綱,即“明明德”,而“親民”是“明明德”的方法,“止於至善”是“明明德”的最後完成。總體意思,做人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實際上只有一條就是“修身”,其餘都是步驟。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些步驟,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步驟,則是修身達到最後完成的道路和手段。所謂達到最後完成,就是“止於至善”。人只有在社會中盡倫盡職,才能夠盡其性,至於完成。如果不同時成人,也就不可能成己。

    所以,實際上《大學》中的“明明德”與“修身”是一回事。前者是後者的內容。於是幾個觀念歸結成一個觀念,這是儒家學說的中心。

    一個人並不一定要當了國家或天下的元首,然後才能做治國、平天下的事。他僅僅需要作為國家一分子,為國盡力而為;作為天下一分子,為天下盡力而為。只要這樣,他就是盡到了治國、平天下的全部責任。他如此誠實地盡力而為,他就是“止於至善”了。

    《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

    《論語》

    我們都知道《論語》是孔子的學生根據孔子生前的言行編著而成的,說到《論語》,我想大部分人都能想起幾句那些耳熟能詳的至理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道不同,不相為謀等等。

    《論語》短短一萬多字,不僅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儒家經典,更是中華文化的不朽傳奇,甚至可以說是華人的精神基因。《論語》甚至還為我們貢獻了3,4百個常用成語,比如:溫故知新、過猶不及、既往不咎、見賢思齊、安貧樂道等等都出自《論語》一書。

    《論語》的內容博大精深,包羅永珍,其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聯絡的體系:

    第一、倫理道德,核心思想是“仁”。仁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折中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

    第二、政治主張,核心思想是“禮”。在治國策略上,孔子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且孔子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謂“禮治”,就是要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比如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都有嚴格的區別。

    第三、認識方法,核心思想是“中庸”。孔子確立的仁的思想體系,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於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係與待人接物的規範,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

    《孟子》

    說到《孟子》一書,很多里面的名句我們應該都比較熟悉。比如“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等等經典名句都是出自《孟子》一書。

    在《孟子》一書中,他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論”為主要內容的孟子學說,性善論和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華所在。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在《孟子·告子上》中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也這是孟子性善論的核心,後來宋朝朱熹把它豐富為“人之初,性本善“,明朝王陽明又延伸為“致良知”。

    在孟子的治國思想中,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王在最後。孟子認為君王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這是一種典型的“民本思想”。孟子的這個治國思想,在中國的近現代歷史中,發揮了巨大的影響,比如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認為,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

  • 6 # 楊朱學派

    中庸之道與哲學相關的。一是老子的辯證法。二是孔子的否極泰來。

    老子曰:反者道之動。即事物最終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孔子曰:否極泰來。

    如何才能不會物極必反?就是持其中。就是中庸之道。

    中庸就是以中為用,處理事情恰到好處,不走極端。

    中庸思想的具體實踐有:

    一、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二、既珍愛生命。面對大義時捨身取義。

    三、既認識到慾望是萬惡之源。又認識到慾望是社會發現的原動力。所以,墨子提倡滅欲。孔子提倡節慾、適欲。

  • 7 # 雲靈尋道

    中庸之道是什麼?中庸之道就是一杆秤,保持平衡的一杆秤!

    中庸之道最早來自於上古三皇五帝時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個字便是儒學乃至中國文化傳統中著名的“十六字心傳”。古文《尚書·大禹謨》中有所記載,《荀子·解蔽篇》中也有類似的引注,稱:“《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據傳,這十六個字源於堯舜禹禪讓的故事。當堯把帝位傳給舜以及舜把帝位傳給禹的時候,所託付的是天下與百姓的重任,是華夏文明的火種;而諄諄囑咐代代相傳的便是以“心”為主題的這十六個漢字。可見其中寓意深刻,意義非凡。

    講太深奧複雜,大家都不明白,只用毛主席的一句名言解釋最乾脆明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用一句歌詞解釋最清楚→"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就是這麼簡單、友善、霸氣!

    又如魯迅先生之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又如雷鋒之名句→對待同志如春風般溫暖,對待敵人如秋風掃落葉一樣冷酷無情。

    中庸這桿秤要求的平衡決不是什麼無原則的折中和退讓,而是將心比心或針鋒相對!記住!秤上之秤砣是要根據事物的重量隨時去移動調整的!要不秤砣失衡後就會落下傷人!

    一人處事如此,一國處事亦是如此!比如自甲午戰爭起,中國對日本一味恐懼退縮忍讓求和,險些亡國滅種就是此理!

    中庸之道對於治國也非常重要,國家的財富分配如果失衡亦會翻覆,歷朝歷代之教訓都是證明!

  • 8 # 知情達理天馬909

    中庸之道,是處世理念,主要是人與人交往中,保持平衡的為人之道。也就是處理矛盾,解決矛盾要恰如其份,不可急,不可慢,不可左,不可右,陽不可過剛,陰不可過柔,過度則衰,適度則合。

    中庸之道,只適合於人與人平等相待,共享人權,以達社會安定和諧的範疇。

    卻不適合政治鬥爭,階級鬥爭,敵對勢力的較量。因為這些都是以強勢壓倒對方,你死我活的抗爭,是不可協調的!

    一己之見。

  • 9 # genbiyechang

    中庸之道是荼毒華人思想意思兩千年最陰險的歪理邪說!是阻礙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的行為論,是明哲保身、是非不分、混淆真理的異端惡行,是裝扮巧妙、危害深遠、滲入華人骨髓且難以清除的有害基因,是與旗幟鮮明背道而馳的反動能,是從小我思想出發而有悖於大我精神的行為逆潮,是反人性反社會且橫行歷朝歷代的濁流,是孔孟文化體系中糟粕部分最臭名昭著的毒瘤!

    很可悲,現代文明進化到今天,仍有人認不清它的危害,以為古人的這些思想行為方式一概正確,死抱著這些發黴發臭的東西舔去唆來,還所謂最偉大的哲學,丟死人仍不自知,將其歸為‘’黑厚學‘’最為恰當,兵法可以借鑑,外交上對付流氓國家可以用用,當做人生哲學或提倡為人生哲學就混賬不已了!

  • 10 # 豫州劉志遠

    中國的中庸之道是最偉大的哲學!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民間俗語,“走在三條大路正當中”,為勞動人民所認可。

    三代之亡,非法亡也,御法者非其人也!苟非其人,道不虛行。古代政治家握髮吐哺,勵精圖治的目的就是讓政權之舵,行駛在中虛的道路上,就是中庸的路線,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 11 # 枕上聽泉

    中庸之道並非偉大的哲學。

    中庸之道主要告訴人們的處世之道,但它不偏不倚,明哲保身,缺乏擔當的精神。對一個國家來說,如果大家都是這種思想,那後果是不堪設想。

  • 12 # 電視劇裡看歷史

    中庸之道算不算最偉大的哲學小編不知道,但是對小編而言,中庸的確是最好的為人處世之道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學基本上就成為了中國的國學,在後世的數千年裡深深影響,融入到了華人的血脈之中。儒學並不是封建,三綱五常雖有封建專制的一面,但也客觀維持了國家秩序,有利於百姓安定。

    中庸之道,才是儒家的核心理念,

    中庸是孔子哲學的根底和最高的品德原則。孔子講中庸的政治意圖便是保持合乎周禮宗法等級制的社會政治秩序。對不偏不倚深化進行一番批判性的研究,並結合咱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改革、開展、安穩問題進行一些考慮,應當是不無意義的。

    孔子把中庸稱為至德,這既闡明他把中庸作為品德的最高原則,也闡明中庸是他的哲學根底。孔子不偏不倚,便是對立過與不及,要在過與不及兩頭之間轉折和掌握一箇中點或度,也便是量變到突變度量關節線,以保持事物的常態不變。按宋代學者程頤的解釋,便是“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凡事有度,這就是中庸,和馬克思的某些理論不謀而合,算是和平發展的最好的調節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拼命打工掙錢,卻忽略了對孩子的監管和教育,是不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