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華在巴馬

    還記得小時候天天盼著過年,那時候的年味很濃,過年可以吃好的,穿新衣,還有幾毛錢的壓歲錢,非常的開心。現在的年味淡了,吃的方面天天像過年,當然這是趕上了好時代。

  • 2 # 雲中遙810

    其一,放鞭炮。這個是孩子們最期盼也是最歡快的習俗之一了,傍晚擦黑,豎起幾個玉米杆的垛子,點著,這叫“立馬”,然後準備長杆,接下來就是燃放了,噼裡啪啦個把小時,過癮!

    其二,拜大年。年年初一都是最痛苦的一天,因為要早起,四點半左右父母就開始煮餃子,然後就開始一遍遍喊你起床,吃完飯,聚好自己家人,就開始走街串巷拜大年了,那浩浩蕩蕩的隊伍,簡直了。。。

    其三,包餃子。北方人對餃子應該有種執念,中秋包,端午包,清明節包,週末包,高興包,不高興也包,大年三十到元宵一直在吃餃子,簡直“包”治百病。

  • 3 # 灰色軌跡479

    除夕之前會蒸饅頭、炸肉圓,肉圓裡面加饅頭屑,所以一般是先蒸饅頭的。小時候每到年底,奶奶都會這麼弄。2021年,奶奶去世了。如今也就不炸肉圓了。

  • 4 # 宇沃佳嘉手工水餃

    還有一週就過年了。記憶中的小時候的年更有年味,更有期盼,更有回味。

    小時候,一進臘月,村裡人就開始殺年豬。應該說,從殺年豬起,年味就一點一點濃起來。記得要殺年豬的頭一天,二哥就上井臺邊那厚厚的玉白玉白的冰坨上用鐵鎬刨冰。弄回兩桶碎冰塊準備保鮮過年的豬肉。

    記憶中最好吃的一次殺豬菜是我大概六、七歲時,上姑姑家吃的血腸。那自家養的肥豬的血制的血腸沾上蔥花醬油,實在香極了。從此以後的記憶中,再沒有吃過那麼有味道的血腸。

    有一年,進臘月沒幾天,父親從供銷社買回一捧水果糖,一幫孩子每人分得了七、八塊,每當開啟一支的時侯,覺得糖紙都是甜的,都啥不扔掉。

    離過年十天半月時,每家都要包凍餃子。每家都要包幾千個的,用大缸裝好,大慨能吃到出正月。餡主要是酘菜豬肉餡,也有蘿蔔豬肉餡的,凍芹菜豬肉餡的。那吋,黑龍江的冬季沒有青菜可買的。父

    親最喜歡年畫,一到快過年時,父親總願意往供銷社跑,有沒有心儀的年畫是父親最關心的。有帶大魚的,有大胖小子的是必買的。過年圖吉利。而有故事的連環畫是父親的最愛。一定要選幾套回來。而後是認認真真,畢恭畢敬,端端正正,一絲不苟地貼在土牆上。在貼的過程中,有一點歪斜是絕對不充許的。

    到了臘月以後,孩子們就成天在唸:臘月二十一,熬糖稀;臘月二十二,吃糖塊;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臘月二十四,寫門字;臘月二十五,掃棚土;臘月二十六,烀豬肉;臘月二十七,殺年雞;臘月二十八,白麵發;臘月二十九,烹白首。三十下晚,吃酘犁,嗑瓜子,白麵餃子肉打滾。那時,雖然物質匱乏,但在精神的追求年的文化上的動力無論大人孩子都有無盡的源泉。那時的年味十足。

  • 5 # 帥氣的玥玥子

    小時候穿新衣總是那麼高興,不管新衣的式樣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會歡欣不已,就會覺得是過年最好的象徵,是一年裡最好的衣服。 早在春節降臨前,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我們都會把家裡的裡裡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還會在門上貼上一幅春聯,祈求好運。傳統的對聯是在紅紙上寫上黑色或金色的聯語,什麼“財源廣進”“步步高昇”“富貴滿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話語。 送灶神是過春節前的一件大事。聽奶奶說,送灶神是在農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這天灶神迴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人們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們說幾句好話,因此這一天人們都會特別準備些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這一天對人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團年飯能充分地表現出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在吃完團圓飯後,就開始守歲了。 最值得小孩子們高興的不僅僅是在過年的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為重要的是能夠收到大人們給的壓歲錢,收壓歲錢也可以說是收紅包,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大人們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裡的錢多少並不重要,主要是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相信這世間有紅顏知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