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匹夫有擇762
-
2 # 安全知識庫
春節期間農村道路堵車在今年格外的明顯,實則這樣的現狀已經在有一些經濟發達農村前幾年就凸顯了,只是在今年出現了更多的普遍性的農村堵車情況。
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個人並不認同是汽車行業過度發展造成的,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發展歷程,而且目前的汽車行業至少還算不上過度的發展。我個人的觀點如下,
第一,是由於經濟的發展,農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農村經濟快速增長,新農村建設促進了農村道路的建設,這些都是促使農村人買車的最基礎的物質條件。
其次,就是在外常年打工的農民在有了經濟收入之後,也見識了城市人有車族的生活,這種自己想去哪裡都能自如行走的感覺給他們帶來了更大的衝擊。這部分在外打工的農民因為內心的需求,精神層面的需求,覺得應該買車。
最後,現在農村的學校越來越少,更多的農村人都集中到了鎮上,縣城上學,這些都使得以前不用送小孩上學的農村人現在也開始要送孩子上學了,這種剛需促使農村人買車。
農村的堵車已經發生,那就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完善道路的建設問題,提升交通管理的問題,以及更多的支援農村暢通交通,公共交通的建設,這些是後期急需完善的。
-
3 # 農家6哥
我個人感覺,您所提到的汽車行業的過度發展只是眾多因素中的一個。
我生活在北方農村,就我身邊親戚朋友買車原因不外乎這幾點:
1.為了給孩子結婚!農村買車很大一部分不是為了使用,而是為了給自己撐門面,進而增加在媒人說媒、相親過程中增加“籌碼”,借錢買車、買車以後基本不用的情況不在少數,如果哪家男孩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家裡連一臺十幾萬的車都沒有,甚至連相親的機會都沒有,所以很多農村家庭即使借錢也要買車!
2.家庭生活需要!有很多農村家庭會因為在外打工、子女上學而選擇買車,這部分人在購車時會相對理性一點,會結合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車輛。
3.用來做生意!在老家做生意的,一般都會買一臺車,小到拉人裝貨,大到洽談客戶,至於要買麵包車還是轎車,根據自己的需求而定。
4.盲目攀比!這類人買車不會根據自己的需求而定,而是以“比別人的好”為目的,別人買臺車花了8萬,自己必須買一臺10萬的,但是買回來以後用到的卻很少,也就是出去喝酒、走親戚的時候用用,其他時候汽車都是被放在家裡吃土。
其實隨著大家生活條件的改善,買車也是合情合理,只是希望大家能夠理性消費,不要因為虛榮心去盲目攀比。
-
4 # 鞅論財經
中國機動車駕駛人達到了4.07億,佔60歲以下成年人比重的55%。截止2019年初,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3.27億,其中小型汽車突破了2億量。按照中國家庭數量4.4億為基數,差不多平均每個家庭擁有0.5輛小型汽車。在2018年就增加了2285萬輛汽車。甚至有可能在2019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小汽車保有量最多的國家。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的快速發展,華人均GDP接近了6500元,正在從中高等收入國家向發達國家邁進。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其中,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了3925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617元。城鎮居民對於購買10萬左右的小汽車可以說不是難事,可對於農村居民可能還是有一些難度。
因此,目前是以城鎮居民汽車保有量為主,農村居民的汽車擁有量比例較小。而一旦春節來臨,從城市返鄉的人數大幅上升。從而引發了汽車在農村出現的擁堵現象,而且農村的道路和停車位也是受到了侷限,更加加劇了農村擁堵現象。如今汽車已經不再是人們心中的奢侈品,逐步成為了代步工具或交通工具。而且從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一般城市、集鎮,並逐步向農村下沉和延伸。反而是一些三四城市車滿為患尤其嚴重,城市交通規劃成為城市發展的必修課。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已經著手製定城市交通規劃,採用快速通道、公交系統、城際軌道、高速地鐵、中速地鐵、普通地鐵等相互交叉的交通系統,地鐵軌道交通的總長度在未來可能達到2000公里,是一般二線城市計劃規模的5—10倍。在城區中心會達到任何點位500米之內可以尋找到地鐵口。從而真正取代汽車出現的可能,也會使一線城市汽車保有量快速下降。
二線城市及實力雄厚的省會城市,也是開始制定交通規劃。很多城市的地鐵規劃數量達到了300公里~600公里。超過300公里的地鐵地鐵規模就意味著有超過10條地鐵線路,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地鐵網路系統。這樣可以在汽車、公交和地鐵三位一體的交通系統。小汽車雖然還會繼續保持擁有量,但作用會明顯減弱。
可一些只有3~5條地鐵規劃的三四線城市,這種根本就不可能解決地鐵交通出行問題,只能是一種象徵性的地鐵交通工具,其作用很小。汽車保有量還會持續增加,擁堵現象在所難免。
再是沒有地鐵的四五線城市,以後會成為汽車擁擠的重災區,甚至會在三四線城市中出現在堵城的行列中。
最後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的汽車增長率會大幅提升。農村和集鎮的停車場和鄉村道路也是需要加快改善。否則不僅僅是在春節期間出現擁堵現象,而是會在平時也是出行困難,甚至會有擁堵現象。這種現象會一年比一年嚴重!
-
5 # 老陳紀實
發展到現在,農村都開始堵車了,特別是春節期間,堵車現象比較嚴重,這不能完全怪罪汽車行業發展太快的因素,原因還是多方面的:
一是,農村的巷道和農村縣道鄉道的基礎設施不適應。路面不平整,路面還窄,影響通行率。
二是,開車的人,有不少是新司機,開的車速比較慢,特別是一些女士開車搖搖晃晃,慢慢悠悠,影響通行率。
三是,交通規則意識不強,隨意停放,隨意掉頭現象比較普遍。一個車掉頭會影響一大片車,使通行率大大降低。
四是,在管理上,一味地限速,有的地方還設定路障,特別是有的地段限速40以下,車是沒法開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完善道路的基礎設施外,最主要的還是要在管理上想辦法。比如,清除不規範的路障,適當提高限速值的上限,加強規則意識的教育普及等等。
-
6 # 手機使用者獵手
農村堵車是顯擺、比闊、城市堵車是懶惰。隨著農村生活水平提高了稍有點條件的都買輛車,尤其是年輕人有很大的攀比心理,城市人到超市買東西近也要開車,所以出現堵車也不奇怪,車輛生產多少是根據市場需求決定的。
-
7 # 我的另一面78611772
我直接複製一樓的回答。
我也不認為是汽車行業過度發展導致農村堵車。
農村堵車也是臨時的,那些車有一半是80後甚至90後 這些年輕人都是在外打拼,回家開車在某些程度上有一些炫耀感,甚至代表著這幾年的努力的結果,車的等次好像代表著努力的程度,在這個氛圍當中絕大多數人有閒錢就購買車甚至分期購車,用於在蘇州,上海,廣東,電子廠上班代步……(這是我分析我的老家山東菏澤)
我們承認,汽車的的確確極大的方面了我們了出行是以後的標配,
堵車哪裡都堵車,不光是農村,上海也是車多的不得了,以至於透過限制車牌號,來限制城區內的汽車數量。這是地區資源緊張,道路不夠發達,不存在因為汽車行業發展過大。
資料顯示
隨著汽車在城鎮家庭的逐漸普及,乘用車行業已基本告別2000-2010 年十年高速增長期,轉而進入穩健增長時期。長期來看,中國汽車保有量提升空間仍然極為廣闊。目前中國汽車普及度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巨大,同期美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在 800 輛以上,日韓也已達到 350 輛以上,而中國仍然不到 150 輛水平,長期仍具備翻倍空間。
汽車行業非但不是發展過度,而且未來是穩健型發展行業,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包括以後的新能源汽車)。
-
8 # 梓至宸來
有人說,今年春節農村堵車是因為汽車行業過度發展造成的,你怎麼看?
對於你說的堵車是因為汽車行業的發展造成的只是其中的一方面,遙想以前農村的馬路上能看到小汽車已經非常稀奇了,現如今農村過年堵車也很普遍了,我認為有以下幾點說明現在農村堵車的原因。
農村的生活條件提高了,現在農村人已經拋離了農業生產,外出務工的收入比在家務農的收入增加了,人們的溫飽解決了,那手裡有些閒錢,就開始滿足物質需求,有車可以方便辦事,走親戚不用風裡來雨裡去,有個小汽車也能給足面子。虛榮心攀比心,現在一些村民富了起來,很多鄰居朋友看到別人過年開車回來是多麼有面子,自己還是兩輪車,吃飯喝酒的同時,酒桌上避免不了勸酒,現在酒駕嚴察很多人都知道,酒桌是隻要拿開車來擋酒,百分之百有效,想想自己沒車,沒辦法只能喝酒,於是就想明年好歹也要買輛車。農村的道路寬度,農村的道路(村裡)寬度只有4米多,而且道路路面和路邊的高度差有30CM,只要輛車交會稍不注意就會掉下去,這樣就會影響通行。新手駕車,很多人剛考完駕照就買完車,對於駕駛不是特別熟悉,包括距離的判斷,不是很清楚,所以會導致刮擦堵車。村鎮的攤位擺放,過年很多攤位老闆為了增加收入,會把攤位擺在馬路上,這樣會讓本來並不寬敞的馬路變得更窄,再加上人們為了自己的方便,把車停在馬路上,這樣也會增加道路的擁堵。以上是我分析農村春節堵車的原因,很多都是因為人為因素造成的,開車不要為了自己方便而給他人帶來麻煩,心寬路就會更寬,過年了希望大家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恭祝大家新年快樂,闔家幸福。
-
9 # DearAuto
農村堵車的原因有不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在城市打拼的人群開車回來,造車集中大量用車,春節一過,大批車輛進城,堵車問題就迎刃而解;春節期間,農村原有的道路已經不適應車輛增長的需求,尤其是不少單車道,一遇到會車就要堵車,所以不能說是汽車行業過度發展。
其實,不能這樣歧視農村人,憑什麼城裡人可以買車,農村人就不能?農村一堵車就怪農村人,再說,很多城裡人也是從農村搬進去的。
事實上,農村車輛不是過度發展,而是還不夠,還有不小的發展空間,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活動半徑的增加,車輛也成為農村的必備產品,成為生產或者生活工具,不然出行很不方便。
資料是最有說服力的,截止2019年初,中國中小型汽車突破了2億量,2019年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小汽車保有量最多的國家,按照中國家庭數量4.4億為基數,差不多平均每個家庭擁有0.4輛小型汽車,等仍然與發達國家有不小差距,差距就意味著發展潛力。
2018年,華人均GDP接近了1萬美元,正在從中高等收入國家向發達國家邁進,其中,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了3925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617元,對於承受一輛5-10萬左右的車型,對農村居民也不是難事。
農村也有車輛發展需要的剛需,比如說小孩要結婚了,而是為了給自己撐門面,進而增加在媒人說媒、相親過程中增加“籌碼”,需要一輛車;在農村做生意小買賣一般都會買一臺車,小到拉人裝貨,大到洽談客戶,有車能解決不少問題;三是看到別人買了,自己也要買,不然很沒面子,也算是一種攀比。
以上的種種理由都證明,農村的用車需求不少過度了,而是還不夠。(鹿鼎記)
-
10 # 太陽哥999608888
中國小汽車的確有些過度,到處是車,沿路堵車,汽車沒有電動車快,兩車同時出發十二公里,電動車去市裡回來了,可小車還沒到城裡
回覆列表
回答心若老師:現實生活是政府的一面鏡子,哪兒有焦點、熱點、痛點,政府工作在哪方面就出現了問題,堵車問題就是諸多問題之一。堵車有吋段地段,只能說明調流量沒做好,還不能說明汽車生產過剩,有許多該有車的還沒有車,據說,數學家陳景潤是因為擠公交車跌成了嚴重腦震盪,而一個處長就可以配車誰輕誰重,這種分配製度怎麼能促進科技發展呢。現在有多少小轎車不是為了交通需要,而是身份需要。政府應大力發展公交事業,從解決大多數人的出行問題出發,增加公交班次,開通新的線路,坐公交車補貼,有私家車的人都不想開車上路了,還會堵嗎。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