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故事秘密館

    還有5個月數學衝刺,突破130,方法得當,不是沒有可能

    數學真的很難嗎?當然有人說不,對於那些動輒滿分的“學神”來說,分數已經是浮雲,他們要做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滿分。但是對很多更多的同學,尤其是文科生裡面數學基礎差的同學,數學之難,難於上青天。曾經微博上發起過一次《數學,你要不要滾出高考》的調查,結果顯示竟有70%(12w+)以上的人支援數學滾出高考。我們且不談這個調查的嚴謹程度,但從這一事件來看,數學確實是很多人的心頭刺,枕上魘。當然,數學是不可能退出高考的,如果因為部分人覺得數學難就不考數學,那對於數學學的好的人不是很不公平嗎,更何況,中學數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好數學對一個人一生的幫助是不可估量的。古話說得好,“山不過來,我便過去”,那麼我們無法改變學習數學這個事實,就讓我們來看看如何學好數學吧!

    首先,學好數學的第一步是要擺正心態,端正態度,要“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數學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我們都知道高考數學試題的難易比例是“7:2:1”(部分省份調整至“8:1:1”),就是說一套高考數學試題中,基礎題佔70%,較難的題佔20%,真正的難題只有10%,而這百分之十不過15分。所以,其實我們的目標就是在這135分裡面。而這135分裡面,105分左右又都是基礎題。何為基礎題,就是課本上最基本的公式定理的運用,就是例題的進一步拓展,而這些不就是我們在學校應該且必須掌握的嗎。到這裡,我們再來看,數學還難嗎,高分數還是遙遙無期嗎?面對一張數學試卷,我們要簡單題拿滿分,中檔題拿高分,難題能拿一分是一分。

    說完態度的問題,我們就要克服這種畏難的心理,具體去看一些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如果有同學喜歡去做高考題就會發現,做來做去,似乎高考的考題一直是那麼幾種,每次都是對同樣的問題變著法的考。這是因為高考有大綱規定,針對必學的重點內容,考查學生對該模組知識的掌握情況。以“數列”為例,我們學習的無非就是等差、等比兩種數列的通項公式,求和公式等內容,而高考最常考的就是一個綜合了等差等比數列的公式,讓學生去求它的前n項和,上課時老師肯定講過,最常用的幾種方法:分組求和法、倒序相加法、錯位相減法、裂項相消法等。當我們掌握了這些最基礎的公式運用後,多做幾道練習題,以後遇到這類題也就是換湯不換藥了。所以,在這裡我們總結一下高考必考常考的題型(或有不全,歡迎補充)。由於篇幅限制,本文暫以“三角函式”舉例,其餘模組後續會推出。

    三角函式

    1. 運用同角三角函式關係、誘導公式、和、差、倍等公式進行化簡求值。這類題多以“求取值範圍”的提問來考查,只要靈活運用上面的各種公式去化簡題目中的公式,答案基本就一目瞭然了。

    2. 運用三角函式性質解題。多考查正、餘弦函式的單調性、週期性、最值、對稱軸及對稱中心。

    3.解三角形問題。多以“求角度”、“判斷三角形形狀”等為題考查。關於“三角形形狀”這個問題始終離不開一個核心,那就是三角形形狀本質還是角和邊的問題,需要我們根據已知條件求出角、邊與邊的關係。

    針對這些題型,大家只需去找自己薄弱的環節,然後複習課本內容,有計劃性地去做相應的練習題,相信會讓你的成績有一個提升的。

    最後,就是關於如何複習,或者說學習數學知識的問題。數學的學習離不開做題,而且要做大量的題。做題的前提是掌握這道題涉及到的知識點,所以在這裡要對大家的數學水平有一個劃分。以自己最近的多次考試(綜合性考試,而非模組化)為參考,將試卷中自己因為粗心而丟掉的分加進去,將自己碰運氣蒙對的分剔除出去,最終得到的分數就是自己的數學成績,然後求這幾次考試的平均值。

    一般的高考數學卷,題目難度都是階梯狀遞增的。選擇題每道5分,前7個是比較簡單的基礎題,從8、9題左右開始提升難度,11、12一般1比較難。填空題每道5分,前兩個比較簡單,第三個難度中等,最後一個較難。解答題17—21為必做題,每道12分,最後一道選做題,為10分,其中17—19,以及後面的選做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可能對於部分同學這幾道題裡面的“立體幾何”難度相對適中,而20和21題分別是“圓錐曲線”和“函式”,難度較大。當然,這只是一般的規律,並不絕對。

    這樣劃分下來,我們就能比較直觀地看出一張數學試卷中的題型難易度,一方面可以以此劃分我們的數學知識儲備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考試的時候合理規劃作答時間。

    120分以上的同學。高中數學有這麼一個俗語:“數學120是一個分水嶺,一邊上不去,一邊下不來”,當然只是個笑話。這一分段的同學數學基本功應該是比較紮實的,可以保證前面的基礎題逢做必對的前提下直接去做難題,或者中等偏上的題,時刻記著,壓軸題是你們去競爭的目標,是你們與別人拉開差距的保障,所以多做難題,保持自己思維的敏感度。另外,建議這一階段的同學遇到不會的題盡力去思考,輕易不要去問老師或同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去提升自己。

    100—120分段的同學。這一分段的同學,最低的也是保證了前7道選擇題,前2道填空題,前3道解答題和最後一道選做題基本能拿夠全分,然後在此基礎上去做中等題。這些同學的基礎知識應該也是沒太大問題,但應付一些難度稍高的題會有些吃力,所以需要在做題的時候認真仔細,勤思考,保證高效率地完成前面的題,然後多做一些有拓展性的中檔題,多總結一些做題方法和技巧,循序漸進,慢慢向上一個分段靠攏。

    70—100分段的同學。這一分段的同學成績比較飄忽不定,容易在90分這個及格線附近徘徊,主要原因是基本功不紮實,所以平時應該多做基礎題,多去看課本上的相關概念,爭取徹底理解並消化相關概念,保證基礎題上不拉分,然後嘗試著去做一些中檔題提升自己。

    70分段以下的同學。這個分段的同學比較複雜,有的同學應該是具有上一分段的水平,但會因為一些客觀因素而影響了最終的成績,這些同學應該注意及時調整自己的態度,夯實基礎,向下一分段邁進。還有些同學相對是處在末尾的,基礎差,對概念模糊甚至直接不理解,對這些同學來說,數學就如同噩夢,練題的意義不大。這些同學更應該去讀去背定理公式,去看例題,在搞懂例題是如何運用公式定理的之後,再去做例題後面的練習題,注意從簡單的題入手,培養自信心,切忌做一些難題打擊自己。

    由於篇幅限制,以上只是一個大概的內容框架,後續,作者會將更詳細的題型分析和各分段學習計劃陸續推出。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穫,學好數學,祝大家逢考必勝。

  • 2 # 淺憶1207

    1.這個也要取決於你自己的水平,也要取決於你努力的程度,還要取決於你臨場發揮了,簡要說說怎麼高效複習,其實中等水平考個130問題不是太大。

    2.不要和別人比,這個只會影響你的心情,自己制定一個計劃,這個數學更多的是講究邏輯層面的,你目前是高三,主要目標是提分,你說你基礎差,我建議以真題為突破口,先不要做成套的試卷,按章節來,但是別陷入題海戰術,不是說你做的題越多越好,要精,高考題大部分都是考基礎知識的,所以第一步打基礎

    3.具體談下該怎麼做試卷

    以往的卷子切記要真題,越近越好,直接做題,先瀏覽一遍卷子,有多少題,哪些題是同一型別的做個歸類,然後先做會的,有人可能說我一個不會,這種情況我也不知道咋搞了,這裡要提一點,簡單的題不能錯,接著做第二輪了,從前往後,逐個擊破,具體到每一個題,要認真審題,從題幹提取關鍵資訊寫下來從已知資訊到要求的答案之間有一座橋需要你來搭建,你說我沒有思路,先查課本找到對應的章節把對應的知識點過一遍和平時記的筆記,你說沒筆記,那就現在記啊,過了知識點還沒思路,那很正常嘛,因為考的不是一個單純的知識點可能是誇章節滴,比如三角函式和圓錐曲線聯合起來,那就把所有的知識都看了,還沒思路,也不要灰心,有些題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比如等差數列需要加一項,在減一項才能找到規律,有些是需要相減2回到3回才行,這次碰到了學會了就是你自己的知識了,還有一種很快的方法,直接對照標準解析看人家怎麼做的,但是你是縮短了時間,但是容易學到的東西,在你腦子裡也是過眼雲煙,沒幾天肯定要忘,經過你深思熟慮得出的答案,在你腦海裡存的越久,才能轉化成你自己的東西,然後在教給同學,教會了別人,這知識已經是你自己的了,同時你又梳理了一遍,還鍛鍊了口才,一舉兩得,簡直不要在划算了。

    4.整套試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完了,終於可以鬆口氣了,是不是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其實接下來才是最為重要的一環,總結梳理形成體系,要不然你學的東西都是散的,沒有條理性,你可以這樣想,你去書店買書,假如你想買一本高考複習全書,根據索引找到其擺放位置很快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書;此時考慮這樣一種情形,書店講所有的書都堆在一起,像一座小山,你如何下手,你想找到你的目標,必須一本一本翻著找;知識體系也是一樣的,分門別類整理放到不同的箱格中,每個箱格都是對應的知識點,在做題的時間只需要從這些箱格中按圖索驥拿出來就行了,有的同學說那我直接背下來不就得了,我說不行,你說你說的就一定對嗎?那你就試試嘍,你把圓錐曲線所有的公式都背下來,找對應的真題做,試試效果如何;從前到後我都是一應試為目標談如何提分,就是做題~歸納~總結

    5.最後說點要多動手,古人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你今天記得,明天也記得但是你過一個月,一年呢,有人說我記那麼遠幹嘛,我只能說你牛逼;按照我這種方法來學習,給你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了,你已經在享受人生了,哈哈。

    最後說點小技巧,平時多積累點模板,即使是一點兒思路也沒,儘量提取要題目給你的資訊,能推多少是多少,說不定萬一做出來呢,退一步講,即使做不出來,你也沒空著呀。

    總之就是多想多動手寫,給自己定個目標,每天不要做太多,要精,貴在堅持,加油!!!

  • 3 # baby成長營

    上課注意力集中,要跟上老師的複習計劃和進度。查缺補漏,高饒事件緊張,對於完全掌握的知識點可以放手,騰出更多的時間反覆練習出錯的和不懂得題型,建立錯題本,錯題本上的錯題需要反覆練習,找到錯題的根本原因,知識斷點,然後加以練習,直到完全掌握,做一定量的習題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不要題海戰術,每做一道題,必須總結知識點,解題方法,技巧,做一道題,會一類題,5個月的時間,有的放矢,成績會有很大的突破!

  • 4 # A敖華

    一,心人須用一個月時間,把學過的公式,定理,重新複習,並自已推導,滾瓜爛熟。

    二,把以往錯題複習,有沒有一錯再錯或到現在還沒弄清為什麼錯的問題找出來。最好有三年曆次考試的改錯本,重點複習你的錯誤,正確不復習,莫浪費時間。

    三,歸納,分類識別。搞清知識點與知識點聯絡。

    四,作題,一定要過腦,舉一反三。如,已知A,B,C,求D。反過來,已知A,B,D,求D。

  • 5 # 小智教育

    攻略一:基礎知識再三強調,選擇題強化並且提高準確率

    根據去年全國卷高考數學分析,基礎知識仍然是高考數學的重中之重。小編在這再三強調基礎知識一定要抓牢。基礎知識從迴歸課本,高考真題的基礎題考點歸納兩個方面去把握。迴歸課本的時候注重公式運用,高考真題的基礎題考點歸納可以根據真題答案解析把握出題思路及解題思路。

    選擇題始終是高考數學的重要把握題型,在最後一百天覆習階段,強化選擇題練習,難度從簡單過渡到中上,主要抓簡單和中等難度選擇題題型。總結選擇題應試技巧及考點,對照之前錯題本,整理選擇題錯題,分析思路,不斷提高做題準確率。

    攻略二:數學刷題抓技巧,規範解題過程,結合真題及各種大考,總結大題考查方式及解答思路

    數學刷題是提分必不可少的途徑。刷題過程中主要抓住技巧,對照答案,不斷規範解題過程。形成自己正確答題步驟。在刷真題及複習各種大考題型中注意大題的考查方式,歸納大題重要考點,把握思考過程及答題思路。

    數學刷題主要是抓做題思路四字,思路形成正確性,答案就更接近標準,分數也就隨之提高。

    攻略三:高考真題的把握在於相同點及不同點的總結,歸納各種題型的公式運用

    高考真題一定要練,並且要不斷熟悉。其中各種題型的相同點及不同點就是知識點之間的聯絡,也就是思路的連線性。把握了這點,也就抓住了怎麼做題的關鍵。

    每種題型都會有公式的運用,做真題的時候對考點公式進行歸納,學會活用公式解題,你會發現再難的題型就表現在公式之間的變通。做好以上幾點,就把握了做對題的方法,提分還會難嗎?

  • 6 # 北大博士邱崇

    在距離高考時間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數學要想衝刺到130,必須找到自己的薄弱區,有針對性的提高,對症下藥!

    你好,我是一名北大博士,當過8年的高中生家教!在我所接觸的學生當中,我發現大部分同學數學成績不好的原因就是找不到複習重點,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那麼在距離高考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數學怎麼才最大可能的提升130呢?

    1.分析近5次週考以上的測試

    因為週考以上的測試涵蓋的知識點通常比較全面,也有考試的狀態!

    透過分析統計出自己不會的題型所佔比例,粗心所佔的失分比例!粗心所佔的比例又分兩種,一是手誤,對於這種情況,每次考試前都敲響警鐘,有意識的去避免;第二種是基礎定理概念記憶不牢引起的!要回歸課本加強記憶,該記牢的部分一定要抄寫與背誦!

    2.專項練習

    需要明確的是高考數學考察的是得分能力,而不是做題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拿到最多的分數,才能你的最終目的,所以遇到沒有任何思路的題型要學會果斷放棄,把更多的時間用到自己確定的得分中去!

    對於第一步中分析的不會的題型要重點攻克,看看到底是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到位,這些知識點又是怎麼互相串聯被同一道題型考察到的,找到解題思路!重點攻克!

    還有一點就是建立錯題本制度,要時常對那些做錯的題目進行反思與總結!

    3.實戰練習

    大量的做題,會的題把大致過程寫出來直接過,不會的題或者思路比較模糊的,就看看答案印證一下,對了,就把思路完整寫下來,再跳過;不對的,不會做的,要重點分析與總結,看看自己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住,重新鞏固掌握!

    經過平常大量的練習之後,就要開始實戰了。每天一張模擬卷,檢測知識點的同時有意的提升自己的做題速度!

    在最後幾個月的時間裡,我想這是數學提升最快的方法了吧!至於能不能突破130,最終還是要看你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男籃64-94不敵太陽,郭艾倫15+3三場連續上雙,怎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