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夫也瘋狂

    俗話說“夏至三庚數頭伏”,如今小暑節氣已經到了,距離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還會遠嗎?7月12日,也就是這周的星期五,將要迎來夏至節氣以後第三個庚日,意味著從這一天開始三伏天就掀開了序幕。

    “夏至無雨三伏熱”是在四川地區流傳的一句俗語了,其意思是說在夏至節氣這天如果沒有下雨,那表示在三伏天的時候就可能會很炎熱。正常來看,夏至節氣到了,在國內大多數地區這一期間的雨水會比較充足的,農民也期盼著這一天下雨,這樣對於農作物的生長有利。而這一天沒有下雨,就預示著這一年的雨水很少,氣溫也比較高,可能會出現旱情。在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的農諺,透過夏至節氣這天的天氣來預測三伏天熱不熱。比如在陝西有“夏至無雲三伏燒”,而在廣西則有“夏至鳴雷旱三伏”的說法,說的是在夏至節氣電閃雷鳴,那到了三伏天不僅熱,而且還乾旱少雨,這樣顯然對農作物的生長不利。

    俗語“三伏不熱有秋旱”則主要是在長江流域流傳,準確率是非常高的。字面的意思是說在三伏天的時候如果天氣不怎麼炎熱,那麼到了立秋以後氣溫會比較高,並且降雨也很少,很有可能出現旱情。

    這句俗語是有一定道理的,導致三伏期間不熱的主要是因為長江流域夏季環流形勢不夠強所造成。因為到了秋季時則整個環流形勢很容易轉為冬季環流形勢,這樣就容易出現乾旱少雨的天氣,這一點尤其是在長江下游地區比較明顯。有資料顯示,在安徽蕪湖地區如果7月平均氣溫低於30℃,到了10月雨量一般要少於95毫米,反之平均氣溫高於30℃,則10月雨量多於95毫米。透過對23年的資料進行統計,發現其中21年符合這條俗語,可見其準確率是非常高的。

    正所謂“不冷不熱,不成年景”,在大暑節氣的時候是三伏天的中伏,這個期間正是穀類作物瘋長的季節,高溫、高日照才有利於其生長,穀類作物才會飽滿。在民間還有“大暑無酷熱,五穀多不結”的說法,可見在三伏天的時候熱一點,只要不出現伏旱,這樣對於農作物的生長都是有利的。關

  • 2 # 村姑說村事

    可不,今年的三伏天馬上就要來了。“夏至三庚入伏”,今年的夏至是6月21日,6月22是夏至後第一個庚日,7月12日是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所以後天7月12日就要入伏了。

    “夏至無雨三伏熱,三伏不熱有秋旱”,這是一句“用前面日子的天氣來推測後面一段日子的天氣”的一句農諺俗語。意思是如果今年夏至這一天不下雨的話,那麼今年的三伏天就會非常熱,如果三伏天沒有熱起來,那麼今年秋天就會非常乾旱。

    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是因為不同日子之間的天氣不是孤立存在的,而都是存在關聯關係的。就像我們人世間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那樣。

    如上圖,夏至這個節氣在24節氣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與冬至節氣一樣構成了寒來暑往日子變化的重要節點。太陽90度直射地球,所以這一天的天氣就顯得格外重要。

    老百姓透過多年的觀察認識到,夏至這天沒雨的話,那麼後面兒的三伏天階段就會很熱。如果這三伏天該熱沒有熱起來,那立秋後的日子就會非常乾旱!

    其中的道理我們自然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但事實上卻是農民群眾多年觀察得到的結論。

    到底是哪裡的農民得出的結論呢?這些俗語來自民間,而且應該來自古代文化比較繁榮的地方,想一想,古代的時候,我們北方才是政治文化的中心。而十年九旱的天氣,又是我們北方天氣的主要特點。所以感覺這些老話應該就出自我們北方人吧。

    否則像現在這幾天下大暴雨,發大洪水的南方地區,怎麼可能幹旱得了呢?

    所以說這些俗語產自哪裡,就會在哪個地區是有道理的,是規律性的東西。雖然時代變換,但自然界的規律還是有跡可循的。

    您是哪裡的人呢?也有這樣的諺語嗎?

  • 3 # 鄉鑑

    雖然三伏天呈現高溫炎熱的特徵,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但過去一些地區的老輩人透過長期觀察發現,三伏天的炎熱程度與夏至的天氣情況有一定關聯,夏至無雨三伏熱。四川地區的有些老人認為,如果夏至當天有雨,可能三伏天炎熱程度會比往年要低;但若夏至無雨的話,往往三伏天的雨水會比較少,自然天氣格外的炎熱。在不同的地區,像是總結類似三伏天炎熱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陝西有“夏至無雲三伏燒”的說法;桂林有“夏至鳴雷旱三伏”的說法等。

    “三伏不熱有秋旱”這也帶有一定的地域特點,尤其處於長江流域的南京、蕪湖等地區比較準確,因為該區域的農村在三伏天期間,往往因為長江流域夏季環流形勢較弱,使得秋季的環流形式過早轉為冬季環流形式,從而導致到了秋天的時候雨水稀少,出現秋旱現象。因此,這些地區的老輩人總結了“三伏不熱有秋旱”,如果出現“伏裡涼”現象,常會帶來生產上的“夏作秋,沒得收”的局面,造成莊稼遭遇非旱則澇兩種災害。

    各位朋友,你們認為農村俗語“夏至無雨三伏熱,三伏不熱有秋旱”有道理嗎?

  • 4 # 老農民說事

    俗語其實有一定的地域性的,畢竟中國的國土面積這麼大,不同地區的氣候狀況差異還是非常大的,對於俗語還是要因地制宜,有些俗語並不一定適合所有地方。夏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在今年6月21日的時候夏至這個節氣已經過去了,當時我們當地連著下了幾天雨,有一些人家的小麥甚至都發芽了,很多農民種植的小麥都因此減產了不少。夏至和三伏天的關係還是比較大的,人面都說“夏至三庚數三伏”,意思就是說夏至以後過上三個庚日以後就可以數伏天了,今年的初伏是在7月12日,也就是在兩天以後庚戌日。初伏一到中國的各地的氣溫基本都會迅速升高,等到中伏的時候氣溫就會升到一年當中氣溫最高的時候,末伏的氣溫則會相對低很多。

    “夏至無雨三伏熱,三伏不熱有秋旱”,俗語的意思非常的簡單,在夏至的時候如果天不下雨的話,那三伏天的時候氣溫就會非常高;在三伏天的時候如果氣溫不高的話,那秋天的時候乾旱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大。夏至標誌著夏天真正開始來臨,其氣候就會表現出高溫多雨的特點,基本上每年的氣候都是這樣的,除非有一年出現了極端天氣,氣溫太高出現乾旱天氣或者是降雨太低導致洪澇天氣。透過夏至的時候天氣狀況去預測三伏天的時候的天氣狀況是不合理的,在現代科技這麼發達的現代都尚且做不到,更何況是在科學技術並不發達的古代,這種預測缺乏一定的事實依據。

    “三伏不熱有秋旱”,三伏天的時候整個氣溫都會比較熱,即使有出現降雨,也極有可能是對流雨,持續的時間會相對短一些。記得筆者曾經聽過一句俗語“立秋一庚數末伏”,意思是說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就是末伏的開始,也就是說立秋實際上是在末伏前面的,所以“三伏不熱有秋旱”就有一定的和事實相違背的地方。對於透過三伏天的天氣氣溫狀況去預測秋天的氣候和氣溫狀況,其實是缺乏依據的,畢竟在古代的科學技術並不發達,很多理論的得出都是和人們的實踐經驗有關係的,有些經驗可能會有一些主觀個人色彩在裡面,所以這句俗語實際並不可信。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免不了要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對我們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也要結合現代人們的具體實踐,不能一概而論。對於一些和氣候相關的俗語其實大可不必太過認真了,現在人們已經有了非常發達的科學技術,利用科學技術對天氣做出的預測會更加準確和客觀,對我們也會有更大的指導意義。現在正處在七八月份,整個氣溫還是非常高的,降雨量也會相對多一些,所以還是需要多注意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的,不要讓其影響到農作物的產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噪音已擾民,又出烏鴉嘴。香港站黃子忠解說中國女排對義大利的比賽,你有什麼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