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戰英雄連

    西線的德軍已經準備向盟軍投降了,東線的德軍已經準備跑到西線向盟軍投降。所謂數百萬大軍,是沒有糧食沒飯吃,沒有油料坦克和飛機跑不動,沒有彈藥手裡的都是燒火棍。人員主要就是老頭和小孩,還打個屁。最終有350萬人進了美軍的萊茵河戰俘大營。日本投降時,兵力更多有700萬。但是很多都被困在太平洋的各個小島上,例如僅拉包爾有10幾萬日軍(位置新不列顛島在澳洲附近),這個指揮官估計到過中國戰場,還學會大生產,那也只能保證不餓死。美軍攻都懶得攻,偶爾新飛行員練習投彈,去那裡扔幾顆炸彈。由於美軍的跳島戰術。這樣的島還有很多。困在島上的日軍還不如進戰俘營。(那裡好歹還管飯)。

  • 2 # 榆木疙瘩牌慧根

    德國當時軍隊分成好幾大坨呢,百戰精銳主要在庫爾蘭,生力軍在奧地利捷克,忠心耿耿的在義大利,經常用的不少還在巴爾幹。

    柏林地區就一"中央"和"維斯杜拉"兩個叢集90萬,還不如巴巴羅薩中的博克軍隊人多。

    柏林德軍的優點是中低階指揮官水平頗高,缺點是戰鬥素質過硬的老兵太少,君不見塞洛高地之事乎,如果柏林之戰德軍精銳部隊能佔個三分之一強的話,結局還真不好說。

    反觀蘇軍,三個方面軍無論兵力、技術裝備皆達到飽和,又是一路向西殺過來的百戰精兵強將,休整充分,處於最佳臨戰狀態。

    而德軍這邊缺油少彈,魯爾和西里西亞工業區已經被廢,部隊老弱病殘充斥,少的可憐精兵銳卒很大部分是外華人,又怎麼能與蘇軍抗衡呢?

    德國在柏林防禦處於內線,不到百萬的疲兵要苦苦撐著東西兩個戰線,而蘇軍從整體上超過三倍的雄師只須狠狠壓在一個正面上就可。

    柏林想要複製華沙戰役,創造奇蹟,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奇蹟!

  • 3 # 聰慧溪水td

    我認為到了這個時候,德國已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在外面的數百萬德軍知道蘇軍的厲害。本身自己也舉步維艱,缺衣少食,缺油少彈。大部分已失去鬥志,打算向盟軍投降了。

    盟軍領導人知道柏林是塊“難啃的骨頭"。所以“扔"給蘇軍了。

    在柏林攻防戰中,不到一百萬的德軍疲師,面對數百萬蘇軍精銳之師,表現得十分頑強。戰爭打得異常慘烈,蘇軍傷亡慘重。斯大林和朱可夫十分震怒。

    結果,柏林城破後,蘇軍加大了打擊報復力度。

  • 4 # 初見娛樂2020

    柏林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最後的頑抗,也是蘇聯對德國發動的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這場戰役爆發於1945年的春季,蘇聯以30萬多人的犧牲為代價殲滅50萬德軍之後佔領了柏林。在這場戰役發起之前,駐紮在歐洲戰場上的德國還有幾百萬武裝力量,為何歐洲戰場上的德軍明知道柏林要被攻陷,卻仍然坐視不理,不去支援?

    柏林戰役簡述

    1945年1月,蘇聯奪取華沙後,斯大林要求蘇軍拿下柏林,以便在戰爭結束後爭取到更多的政治籌碼。

    蘇聯四個方面軍共有250萬人組成了一道寬闊的戰線,逐漸向西推進,最終在到達柏林以東60公里處集結。1945年4月,蘇軍集結完成,準備進攻柏林。

    德國方面,希特勒面對蓄勢待發的蘇軍,堅持要留在柏林,並且動員了全柏林的人力物力(包括平民),勉強整合起一個一百餘萬人的集團軍群。在這些軍隊中,擁有戰鬥力的正規軍只有四個集團軍約80萬人。這場戰鬥中,這個集團軍群是希特勒唯一的希望。

    在火力對比中,德國擁有一百餘萬軍隊,1500輛坦克和3300架戰機,以及9300門火炮,而蘇聯方面擁有250萬士兵,7500架戰機,41600門火炮。

    雖然在數量上德軍不佔優勢,但海因裡希將軍率領的柏林國防軍是軍隊的精銳,此時仍然有希望抵擋住蘇聯猛烈的進攻。

    1945年4月16日,戰鬥開始後,蘇聯軍隊開始進攻德軍陣地,但在與柏林國防軍的戰鬥中一敗塗地,蘇聯元帥朱可夫把原本計劃中的後備軍也都投入戰鬥,但是德軍的防線仍然絲毫未動。

    4月17日,蘇聯的作戰徹底失敗,為了激勵朱可夫,斯大林電告蘇聯元帥科涅夫從南方開始進攻柏林。

    18日,在朱可夫和科涅夫的夾擊中,德軍的防線被拉開,為此,蘇軍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4月19日,德軍的三條防線均被突破,柏林的東面戰線不復存在,柏林成為孤城,蘇聯軍隊已經完成對柏林的包圍。

    20日這一天是德國元首希特勒的生日,蘇軍幾千門火炮向柏林中心展開炮擊,為希特勒慶祝。在作戰會議,希特勒想要重新建立一條戰線,死守柏林的門戶科特布斯,然後讓德軍斯坦納將軍帶領精銳部隊發動反攻。

    但是海因裡希將軍表明,柏林已經沒有足夠的兵源,強行反攻只會被蘇軍包圍,應該立即向西撤退儲存實力。並且聲稱如果希特勒不同意向西撤退,自己就會辭去德軍指揮官的職務。

    22日,希特勒知道作戰計劃已經沒有辦法實現了,他宣佈自己會留在柏林直到最後一刻自殺。國防軍指揮官海因裡希拒絕死守柏林,在4月28日被解除所有職務。

    4月29日凌晨,希特勒與女友愛娃·布勞恩結婚,並留下遺囑。

    30日凌晨蘇軍進入柏林,下午3點鐘希特勒夫婦自殺,晚上蘇軍將勝利旗插上柏林國會圓頂。

    5月2日,柏林國防軍指揮官率領殘部向蘇聯投降,柏林戰役結束。

    其他軍隊為何不救?

    在1945年,德國已經窮途末路,但是德國仍然擁有600餘萬部隊,他們為何對柏林見死不救?

    有人說德軍的部隊都是殘兵敗將,已經沒有鬥志繼續打仗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雖然在當時德國已經趨於覆滅,但是德國軍隊的戰鬥力仍然不可小瞧。蘇聯能夠反攻柏林,完全是蘇聯軍隊拿命換來的勝利,史料中可以得知,在德國與蘇聯的戰場上,想要殺死一個德軍,至少需要六個蘇軍。

    蘇聯能夠進入柏林,完全是用無數人的生命換取的,如果德軍全部集結在柏林,蘇聯不一定能夠攻下柏林。當然這是廢話,德軍在當時已經不可能全部集結到一起。

    在歐洲戰場上,德國四面開花,但是卻沒有盟軍,只有自己孤身奮戰。在蘇聯進攻德國時,歐洲其他的國家也對德國發起了進攻,腹背受敵的德軍已經知道無力迴天。

    在盟軍的進攻下,除了本土作戰的德軍依靠原有的資源儲存還能夠抵抗外,在異地的德軍還有西線外圍的德軍因為後勤補給的缺乏,已經喪失了鬥志,任何部隊的撤離都會導致缺口出現。這也是為什麼希特勒堅持不肯撤退的原因,因為已經無路可退。

    再加上,希特勒直到自殺也沒有發出救援柏林的命令,所以即使是距離柏林最近的集團軍也沒有救援柏林,他們已經明白德國失敗只是時間問題。與其救援柏林做出無謂的犧牲,還不如堅守防線,拖住西線的英美聯軍,為德國難民向西撤退爭取時間。

    綜上所述,德軍沒有救援柏林有客觀的原因,也有主觀上的原因。

    不能打是客觀原因,進入末期的德軍資源已枯竭,經濟和生產已經崩潰,口中無糧,槍中無彈。而盟軍擁有幾倍於自己的優勢火力和兵員分割包圍了殘餘的幾百萬德軍,使他們陷入各自為戰的泥潭。但是迫於希特勒的壓力,不得不繼續抵抗,自己都難以保全,又怎麼能調集軍隊去救援柏林。

    不想打是主觀原因,柏林戰役前,德國統治階級已經崩潰,大量的中高層人員開始叛逃,指揮部隊的中層力量崩潰,軍隊厭戰,驕傲的日耳曼民族低下了頭顱,只想著為德國的未來儲存最後一點希望。

    評價

    1945年的德國輸掉了戰爭,那時的德國已經沒有了打仗的資本、糧食、燃料、汽油等物資。希特勒輸給了盟軍強大的補給和源源不斷的兵源。

    希特勒的失敗告訴我們,站在人民的對立面是永遠不可能勝利的。當德國轉攻為守的時候,他們就註定了要失敗。

    希特勒自殺,柏林被攻陷,對於仍然堅守在陣地上的德軍來說或許是一種解脫,從此他們可以不再為了希特勒而戰,如何保護更多的德華人民成為他們的目的。希特勒的失敗也是眾望所歸。

    最後,想問一下,你們知道為什麼德國難民和殘餘部隊瘋狂地向西撤退嗎?

  • 5 # 精靈古怪的火焰

    二戰尾期蘇聯大軍壓境,圍攻柏林,在柏林外面的數百萬德軍裝備差,人員不整,缺少彈藥,糧食,士氣低落,根本沒能力解救柏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鯛魚怎樣吃最美味、最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