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區旅法師

    拋開其他的軸心國,你看看日本的目的。

    1937年到1939年,日本的目的就是滅亡我們,不斷向關內派遣重兵,力圖在英美實質干涉前將中國政府逼降。

    但是日本才發現自己撐不起吞併中國這個龐大的任務,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幾乎讓日本的精銳力量用盡,後方的佔領區需要兵力,前方數不清的攻佔目標南昌、長沙、太原、重慶都需要兵力,日本手裡根本沒有這麼多的牌。

    總體來說,日本在中國維持戰爭成了虧損狀態,而德國在二戰前期佔領區都是盈利狀態,可以補貼國內,而日本已經入不敷出。

    而1940年日本扶持汪精衛,就是想“以華治華”,這標誌了日本人自己也不認為能滅亡我們,只能將傀儡政府們聯合起來維持相持局面。

    這時候日本的目的是扶持傀儡政府維持佔領區穩定和佔領軍的後勤,維持進攻態勢但是不做大規模戰略進攻,在東北找機會試探蘇聯。

    但是諾門坎戰役讓日本明白了,自己完全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在遠東和蘇聯捲入一個更深的戰爭泥沼,而且如果自己發動了這場戰爭會把自己最重要的戰爭基地東北葬送掉。

    為了解開外交上的孤立,日本在40年倒向軸心國,與此同時南下與英美作戰,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1年到1942年,日本求的是一個摧毀美國艦隊主力,將美國勢力擋在“絕對國防圈”外的機會,然而中途島和瓜島戰役讓日本失去了機會。

    1943年和1944年誰都知道軍隊再走下坡路,但是給能掙扎,日本求的是一個體面的停戰。

    而1945年德國戰敗後,日本手裡並不是沒有牌了:

    第一,日本不知道美國的原子彈研發程度,實際上當時也沒人知道這東西的威力和美國擁有的數量。

    第二,日本在東南亞和中國自己本土仍然有成建制的軍隊,仍能構成戰鬥力,盟軍一步步反推也需要費錢費人費力。

    第三,本土決戰計劃,不說日本自己準備的自殺式襲擊和焦土計劃,就是美國對於登入日本的“奧利匹克行動”和“小王冠行動”估計都不樂觀,他們估計要付出超過150萬的傷亡。

    第四,蘇聯人的態度,明眼人都知道二戰後英法退居二線,接下來就是美蘇的舞臺,蘇聯和美國即將走向對立,蘇聯人的調停也是日本人的期望。

    所以說日本人的死硬和蘇聯的態度成了日本最後的籌碼,他們以全體國民為籌碼就是戰爭分子們、法西斯狂徒們想為自己換一個有條件的投降,所謂的保住天皇,就是想保住他們自己不被清算。

  • 2 # 這些歷史要讀

    個人覺得,這是極端軍國主義影響下造成的結果。其實,二戰時期德軍和日軍都是擁有死戰到底的決心和勇氣的。

    這點我們從柏林戰役中也能看到。當時的德國東西條戰線都已經崩潰。英美蘇等盟軍以數倍於己的優勢兵力,和絕對優勢的火力和空軍,完成了對德國的合圍,但德軍還是堅持以80萬直接對抗250萬蘇軍,奮戰到最後一刻。柏林戰役,可以說是德意志的垓下之戰。

    不過,當時德國之所以繼續負隅頑抗,除了受軍國主義的影響外,對政治局勢的預判也是很關鍵的因素。因為,納粹德國的高層認識到盟軍內部並不和諧。蘇聯和美英不是一路的,而美英兩國不希望看到蘇聯在歐洲的勢力進一步西擴。因此,這讓納粹德國看到一絲“曙光”,那就是向東死死擋住蘇軍,在西線等著美英踢自己屁股,利用美蘇矛盾儘可能儲存自己。

    日本也是如此。首先,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比德國更為瘋狂,這使得他們比德國更加不願意接受失敗的事實。而且,美蘇兩強勢力的角逐也已經延伸到東亞,於是日本也像德國那樣來場政治賭博,妄圖利用美蘇矛盾,為自己謀取戰後利益。因此,即便在納粹德國覆滅以後,日本仍舊繼續叫囂,負隅頑抗。

    事實上,日本當時的情況是比柏林戰役時的德國要好的。首先,日本當時還控制著中國和東南亞的不少地區,在這些佔領區還擁有成建制的軍隊。此外,日本是島國,擁有絕對空中優勢的盟軍可以不斷炸他們,但要透過大規模登陸實現對他們的佔領卻不容易,遠比攻佔柏林要困難。

    因此,日本當時不但不示弱,反而更加叫囂“一億玉碎”,聲稱要讓盟軍付出沉重代價。其實,這可不是日本瘋了,或是真的抱著必死之決心。他們其實是在賭博,在打心理戰,目的是想嚇唬盟軍,從而遏制盟軍對自己本土的登陸計劃,為自己在美蘇之間尋求開脫的機會。

    可惜,日本還是低估了美國的強大,他們對力量一無所知。因為,他們不知道美軍的核武器已經試驗成功。於是,日本這樣的叫囂正好給了美軍試驗核武器一個再好不過的機會,直接給日本來了兩發原子彈。而日本立馬就投降了,之前那“一億玉碎”的豪言壯語,也被狠狠打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網紅背後的日子是怎樣的,過的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