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ungLeo
-
2 # 東風高揚
有人說麒麟980AI晶片助華為海思享譽全球,可中國芯真的崛起了嗎?你怎麼看?麒麟980確實算是華為最成功的晶片,也代表了國內手機晶片的最高水平,搭載980晶片的手機銷售狀況不錯。但僅靠華為這一款晶片就說中國芯就崛起,那也把晶片看得太簡單了一些。
麒麟980也只是晶片領域一個極小的分支,手機晶片。各行各業依靠晶片的太多了,可不只是一個手機晶片。我們目前對晶片的需求量是相當的大,消耗了全球超過40%的晶片,可惜的是需要嚴重依賴進口,超過石油進口金額,僅2017年積體電路進口達到3770億塊,金額就達到了2601.4億美元。最近幾年每年的增長率都保持在兩位數以上,可見進口依賴是多麼的強大。
從計算機、消費類電子、網路通訊及安全、汽車電子、電源管理、顯示屏等等,可以說是需要晶片的行業,大部分都會有進口。看看身邊的手機、空調、甚至電視等等,幾乎都要靠進口晶片,不然產品競爭力可真不行。不然像董明珠也不會說,即使砸500億元進去也要把晶片給搞出來,因為格力每年也要花幾十億元進口晶片,還要被國外供應商刁難。所以不得不下定決心自己幹。
在晶片設計領域,看似強大的麒麟980,架構也是授權與ARM,底層架構還得依靠國外。自主研發的通用CPU,龍芯可以算是國內最好的,但其指令集使用國外的MIPS指令集的永久授權,還不支援Windows系統,所以目前推廣難度也比較大,完全建立自己的生態環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過龍芯發展得還不錯。
除了晶片設計較美日韓落後,而製造的落後差異也是相當大。目前本土公司生產的晶片市場份額只佔10%,而且基本都是低端晶片。就如全球百分之七八十的手機是由我們製造,可中中國產手機晶片只佔3%,這就是嚴峻的現實。絕大部分中高階晶片製造基本都是由臺灣、南韓等地區掌握。雖然大量有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製造企業的壯大,但無論裝置、製造工藝、良品率等等獨立先進製造企業還有較大差距。
總的來講,我們的晶片落後先進1、2代甚至更多一點,不只是裝置取得不容易,還有製造工藝、技術的提高也要花相當長的時間,談已經崛起還是早了一點。
回覆列表
首先來說,晶片產業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晶片的設計工作,一個是晶片的生產和製造工作,那麼目前來說華為的這款晶片在設計上已經做到了非常優秀的地步,但是在生產上還要依賴於臺灣的臺積電公司進行代工生產,那麼這一點來說的話就是兩條腿,我們只有了一條腿,另外一條腿還是瘸的。
當然,如果我們把臺灣給解放了,那麼兩條腿我們就都安上了。
還有一點就是說我們一提到晶片就想到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啊,蘋果的a系列的處理器啊,以及我們的華為的處理器,還有高通驍龍的處理器等等之類的頂尖級的晶片產品,其實晶片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應用的產品類別,它裡面有非常非常多的東西的。
比如說有一些簡單的邏輯晶片,可能就賣幾分錢幾毛錢,還有一些晶片賣到幾千塊錢幾萬塊錢,我們目前來說在一些點上是有突破的,但是我們的晶片行業並沒有從低端到高階的全覆蓋,所以我們還需要有很大的努力啊。
總之一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