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蘭草君
-
2 # 豁達十八子
看似這是老闆和球員之間願打願挨的事情,實際上他們雙方都在賺球迷的錢,還有廣告收入。如果大家都不看CBA聯賽,球場空無一人,是不是舉辦球賽的公司就虧錢了?國內球員個人技術水平有限,CBA聯賽全憑外援支撐著,但國內球員他們的工資動輒幾百上千萬元,他們的能力絕不配這個收入,但這就是中國的現實,球打得好不好不重要,有錢可賺是肯定的。
-
3 # 像極了初戀
一般來說,CBA球員收入構成大致為薪酬加贏球獎金,在半專業半作業的球隊,再多一個練習費。關於國家隊球員,中國籃協儘管有“不得超過100萬”的明文規定,可那流於形式,人家沙龍願意多給,有的是辦法,你籃協咋管?
現在來講,現役國家隊球員的薪酬維持在100萬人民幣左右,假如身在一支強隊,贏球獎也是一筆很大的收入來歷。CBA 贏球獎的行情是這樣的:主場12萬,客場15萬。這筆錢由球隊主教練依據球員的表現,分為幾個層次,發到各個球員手中。只要能在球隊中打上主力,每場球分到兩三萬是沒什麼問題的。
如此算來,現役國手一年的收入,有望迫臨兩百萬。一些布衣球隊中的明星球員,若是球隊能打進季後賽,收入也有望到達一百萬。
我覺得在中國這個人口眾多,各類代言他們的工資都不配擁有的水平!他們沒有一股完全充滿熱血沸騰的球場激情!
-
4 # 小張扯犢子
至於配不配都是看供需,奇貨可居,在缺乏競爭的環境下,價格和實際價值脫離會比較嚴重。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咱也沒啥好說的,只能為那些效率值高的球員喊喊不平。沒辦法啊……
-
5 # 畫籃球的人
其實“努力”二字是相對的,配不配得上這份工資也是相對的。
怎麼說呢?位置就擺在那,但現在在CBA打球那批人才能走到那些位置,所以努力是相對的,就像排名一般,怎麼排都是往1開始,無論是雞頭還是鳳尾,那也得有人頂著上,旁觀者可能覺得他們不夠努力的樣子,但問題是如果從大局來看,他們可能已經是所有人之中最努力的那一批,不然為什麼站在CBA賽場上的不是別人呢?或者不是在這紙上談兵的我呢?
至於工資問題,那就更相對性了。CBA聯賽始終是需要運營的,很多人說誰誰誰打球不厲害,什麼不努力的,但問題是國內還有比他們更厲害的人嗎?比賽總不能沒有人打球吧?沒人打球那CBA就不復存在了。
這就像是表演節目一般,如果節目是一定要演出的,你只能儘量選擇最好的那批演員,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演員表演的不合你心意,工資相對有點高,但重點在於這齣戲是一定要上演的啊,臺下的觀眾誰又能上去演呢?顯然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我個人大致的看法就是這些吧,反正我作為一名喜歡籃球的球迷,我對於CBA也好,NBA也罷,偏見都不多,因為很多時候自己的唯心主義並不能代表一切,看懂整個大環境,自己便會更多去思考那些不明白的問題。
-
6 # FuKung
沒有科比努力的cba球員拿高薪,都是資本慣出了天際,nba頂級球員都在拼命,CBA球員還在床上睡大覺,不要埋怨拿著高薪還被罵,自找的。找對方向的努力,一定是值得的。我堅決不同意下面這個觀點,沒人上臺面就可以找有能力卻懶惰的人匆匆上臺面,那不是上臺,那是丟人,現在CBA要改革,姚明一直在努力,效率還是低了點,要是經營的是一家企業早就玩兒完了
回覆列表
努力程度遠遠配不上。但存在即合理,青少年籃球輸出太少,導致CBA的少爺們太缺乏競爭,管理層又沒有耐心和遠見,不願意在青少年培養上投資,造成了惡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