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世繪
-
2 # 雲鶴166082174
科學是有其屬性的,都有自己的專屬對相;哲學是以整體世界做為對相,揭示事物的共性,屬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你弄不清還亂髮問,上兩者又和藝術沒有根本的聯絡,有的話也只能說與科學沾點邊。
-
3 # 真相很簡單
我們理解的星河,或說天河,是可以到達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其本來意義,就是順著黃河可以抵達天河,牛郎織女也好,王母也好,就是這個路線。這在古代是常識,東邊蓬萊,西邊崑崙。至於作品,那有的是,比如仙人乘槎,就是坐飛船旅行。它和今天的宇宙觀不同,是另外一個系統。
-
4 # 法共體律所聯盟劉劍冰
1.經過查詢,我目前還沒有發現古代國畫中有關專門描繪星空的內容。天空中的星、月、雲彩以及太陽等元素有時進入國畫,但往往只是陪襯和背景,專門描繪星空的國畫尚未發現。唯一一個馬王堆帛畫中與星空有關,但還不能歸類為國畫。
2.古人國畫為什麼沒有涉及星空?
第一,中國古籍中,最早使用宇宙這個詞的是《莊子·齊物論》,以及後來的哲學著作,很多體現天人合一的思想。三星堆的青銅器、漢畫像石、馬王堆帛畫中都已經出現了很多神話和宇宙的影象。總之,星空一般都體現在神話、雕像、哲學、詩歌等藝術形式之中,國畫中基本沒有涉及。
第二,國畫雖然非常強調意境,但是,描繪的物件都是與人類非常熟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山水人物、魚蟲鳥獸、花草田園等內容。天空畢竟離人類比較遙遠,對星空的關切和思考比較多的古人可能並不是畫家;而畫家思考星空的角度往往又與現實相關,純粹去畫一個星空的題材,在當時是不現實的,也無人欣賞或看得懂。市場決定一切,這個定律亙古不變。
第三,我認為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古代皇帝都被稱為“天子”,如果有涉及星空的內容,可能會因為“妄議天子”而性命不保,避諱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4.目前,國畫描述星空的也不多,也屬小眾另類。比如,劉國松等的抽象畫,就是傑出的代表。
5.星空是神秘而美妙的,我們仰望星空、思考人生、探索未來的步伐和方法各有所愛,願各自安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5 # 司馬情1
畫家劉永潔曾作《星空國畫》,也叫《道生萬物圖卷》,該畫卷以宇宙星空為題材和內容,運用國畫的筆墨精神和材料工具進行繪畫和創作。有人評價他的作品暢敘個人了個人情懷、述說了心中意志、抒發了浪漫心思、表現了英雄精神、描繪了唯美圖式、冥想了未來神思,是一幅體現宇宙哲學意味的藝術作品。
-
6 # 一老沈一
(漢代壁畫)
就技法來說,有工筆、寫意、勾勒、設色、水墨等區別;其中的設色,又可分為金碧、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
就形式來說,含卷軸、冊頁、扇面、屏幛、壁畫等幾類。
在“國畫”中,描繪星空的作品確實不多,但並非沒有。
一“國畫”,一般認為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
人物畫,自晚周至漢魏、六朝,漸趨成熟。
山水、花卉、鳥獸畫等,至隋唐之際,始形成獨立畫科。
水墨畫,因五代、兩宋畫派競出而逐漸流行,山水畫成為大科。
文人畫,始於唐代,發展於宋代,元代大盛,且畫風轉向寫意。
明清之時,文人畫繼續發展,但更強調“達意暢神”。
(漢代壁畫)
二“國畫”的作者,大體上包括三個群體——畫工、院體畫師、文人。
畫工,指以繪畫為職業的藝術工人,民間稱“丹青師傅”。按社會地位來分,有民間畫工和宮廷畫工。宮廷畫工,漢代稱“尚方畫工”或“黃門畫者”。具體還可以分不少工種,如壁畫工、漆畫工、瓷畫工、年畫工、燈扇畫工、雕刻畫工等等。畫工,史籍偶見記載,但名聲卓著,如春秋戰國魯班;西漢毛延壽;東漢衛改;唐代宋法智、宋文君;北宋趙大亨;南宋蕭照;元代馬君祥和兒子馬七、張遵禮;明代路洪、河忠;清代張文輝、張太古、梁廷玉等。年畫方面,亦有一干著名畫工。
院體畫師,指南宋翰林圖畫院及其之後的宮廷畫家。他們作畫講究法度,重視形神兼備,風格華麗細膩。魯迅說,院畫,“萎靡柔媚之處當舍,周密不苟之處是可取的”。大概也因受到諸多限制,院體畫師,成為大家的反而罕見。
文人,指創作“文人畫”或稱“士夫畫”的畫家。唐代王維為始創者。北宋蘇軾稱此類畫為“士夫畫”。明董其昌則成為“文人之畫”。清末民初的陳衡恪總結說,“文人畫”有四個要素,即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不能不說,很多作畫的文人,是看不上畫工和院體畫師的。
(漢代石刻)
三其實,“國畫”很早就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哲學”或叫“繪畫美學”。其核心,是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追求融化物我,創制意境,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
不過,畫家的三個群體,第一,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第二,繪畫的題材,必然也受到“市場需求”的導引和限制。
就畫工來說,嚴格來說,就是“憑手藝吃飯”。畫的再好,不過是受僱的機會比較多,工錢比較高而已。從創作內容上,“僱主”讓畫什麼就畫什麼,畫好、畫得“僱主”滿意是根本原則。根據自己的想象、願望畫如月星辰和天空,這種可能性為零。畫工們,只能在繪畫過程中,按照通行的“美學” 標準來提高自己的畫技。
就院體畫師來說,本來就是御用,聖上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就畫什麼,哪還敢有非分之想,任意畫個日月星辰,搞不好就掉了腦袋。所以,“院體畫”多以花鳥、山水、、宮廷生活及宗教內容為題材,幾無其他。
(漢代壁畫)
四畫“文人畫”的文人們,細化了前面說到的“國畫”“藝術哲學”或叫“繪畫美學”,並突出了“文人”的特點。
“文人畫”,多以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為題材,藉以抒發“性靈”或個人的抱負,間或寓有對民族壓迫或對腐朽統治的憤懣之情。因此,這些畫家,標舉“士氣”、“逸品”的旗號,崇尚品藻,講究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重視文學和書法修養在畫中的體現,追求意境的表現。“文人畫”作家的這種美學追求,使他們不太會選擇不很適合表達其思想主旨的日月星辰方面的題材。
歸結起來,畫作的“市場需求”、畫家群體的組成、畫家不同群體的不同追求,使在這些畫家筆下,描繪日月星城的畫作,幾乎沒有。
最有可能畫日月星城的,是莊子和屈原,可惜沒發現他倆有畫作傳世。
(漢代壁畫)
五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裡,將以往畫作歸為“六門”,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馬、鬼神、花鳥。
北宋的《宣和畫譜》,歸為“十門”,即道釋門、人物門、宮室門、番族門、龍魚門、上水門、畜獸門、花鳥門、墨竹門、蔬菜門。
南宋鄧椿的《畫繼》,分為八類,即仙佛鬼神、人物傳寫、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獸蟲魚、屋木舟車、蔬果草藥、小景雜畫。
元代湯垕的《畫鑑》說:“世俗立畫家十三科,山水打頭,界畫打底。”界畫,之一種作畫手法,起於魏晉,以界尺引線,故稱“界畫”。
明代陶宗儀在《輟耕錄》裡說:“畫家十三科”是“佛菩薩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剛鬼神羅漢聖僧、風雲龍虎、宿世人物、全景山林、花竹翎毛、野騾走獸、人間動用、界畫樓臺、一切傍生、耕種機織、雕青嵌綠。”
除十三科之外,實際上,還有“雜畫”一類。
不論哪種分類,都沒有日月星辰的安身之處。
(敦煌壁畫)
六但如本文開頭所說,在“國畫”中,描繪星空的作品確實不多,但並非沒有。
這就是壁畫。
中國壁畫,是“國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東漢王充《論衡.訂鬼》說,黃帝時“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這當指早期壁畫。《周禮》曰:“師氏居虎門之左司王朝”,也是指壁畫。
從發現的考古遺址看,有秦咸陽宮殿壁畫殘片;西漢卜千秋墓及洛陽王城墓,出土了完整的壁畫。
(敦煌壁畫)
還有敦煌莫高窟壁畫。
中國壁畫,遺蹟分佈地域廣泛,數量可觀,題材豐富廣泛,時間前後延續近兩千年。
這些壁畫,多描寫歷史人物及故事,神話傳說和帝王貴族的奢華生活,表現了生產、戰爭、社會習俗等內容,間有神靈異獸、山川花木。請注意,還有日月星辰等。寺觀、石窟壁畫,以釋道神仙和宗教故事為主,也結合日月星辰的描繪。
壁畫的畫者,多為官府畫師和民間畫工,除少數可知其名外,如前面說到的唐代畫工宋文君,為敦煌一百九十六石窟壁畫的創制者,其他大多湮沒無聞了。
(敦煌壁畫)
壁畫,是中國畫中不可或缺的瑰寶。
回覆列表
水墨丹青。咱們只說技法本身,不提國畫的起源、發展,那屬於湊字數。國畫大體分為工筆與寫意兩大類,細分起來門派甚多。但不管哪個門派,都講究留白,既用白色突出主體。重點在於意境,講究“不齊爾齊”的氛圍,絕少出現主體景物位於畫面中央的情況,動物、人物除外。而且傳統國畫技法中並沒有諸如透視、光線、陰影等技法(將這些傳入中國並融入國畫的,最早要算是郎世寧,但也只是清皇室一派之作,並沒有普及開來,有興趣可以搜一搜皇家畫派的墨骨馬技法)。因此,在表現諸如空間,時間等細節上並不是國畫的強項,一般只能表現到春夏秋冬,而不能表現晨午夕夜。而星空則是晚上,國畫如何表現夜晚?難道要用墨把紙塗黑留幾個白點不成?那不就成了勞斯萊斯的車頂了?如何留白?所以從國畫的技法到所追求的意境,都不可能有星空此等畫作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