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單身飲食

    嚴格的講,如果你的立場與觀點堅定的話,沒有誰會忽悠了你!真的!無論理財或者保險都可以稱為產品!而這個產品的質量好壞,理財或者保險合同上肯定寫的明明白白!也就是沒有人對這個產品的質量承諾負責!也就是說,沒有誰對你購買的相關保險產品預期效益和相關利益進行承諾,並作出保證!

    而你為了獲取較高利益而預設這個產品好的,不好的所有結果!而且你是透過簽名,手印,甚至影片驗證等明確表示了,你願意承擔這個保險產品質量風險的這個意思!

    保險公司與你所有的行為與承諾與郵政銀行沒有關係,在保險合同可以十分肯定,其中沒有任何一款約定和任意一處文字會岀現相關銀行和其所屬人員的參與,承諾,擔保你與保險公司相關合同!

    所以!你是想挑戰或者推翻自己的承諾!你能怎麼辦?!

  • 2 # 宅在月亮的狗

    這種現象的確存在,特別是過去幾年,銀行與保險公司肯定是互有利益,保險公司制定推出產品,借銀行客戶比較信任這個平臺,多將產品賣給中老年客戶。中老年客戶理解不了這種產品的功能,於是買了,而推銷人員和銀行及保險各有提成,皆大歡喜!

    這樣的客戶很多。有一位老太太六十多了,被勸說之下,買了五萬三年期的。當時三年期存款利率年息5.1%,就是說到期存款利息是7500元,但保險僅2000多元,差5000多元。老太太哭哭啼啼,反覆找郵政,最終結果又賠了4000多元,老太太見差了幾百元,就算了!

    對這種問題的處理,客戶可投訴銀保監會,可協商勾通,解決難度並不大。但作為自已,從中吸取教訓,不要為一點小利和花言巧語所動,方能更好保護自已,——這才是最重要的!

  • 3 # 福子行者

    各家銀行都有保險公司入駐,擦亮你的眼睛,看準是什麼產品,最後到你手裡的單子,你肯定會看到是存款還是保險還是理財。你說被忽悠了,肯定是被花言巧語迷惑了,也可能是看中了一份禮品吧?自己反思反思。在銀行做業務,肯定沒事強迫你,也不會有人威脅你做什麼業務,自己的責任也要承擔,不要把責任都歸到銀行。

  • 4 # 海天一色3799

    必須找郵政銀行要說法!根據銀保監會的相關規定,嚴禁第三方機構人員進入銀行營業大廳開展營銷活動的相關規定,郵政銀行已經構成違規,因此,對於由此產生的後果,該銀行必須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 5 # 梅海竹林

    去銀行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不管你辦什麼業務,工作人員都會推薦你買理財,有的人黏黏糊糊的特別煩人。被忽悠的.上當受騙的事情聽的太多了,只要你頭腦清醒冷靜,不要有貪心和佔便宜的心態就不會理會這些又怎麼會上當受騙呢?

    某些銀行.保險部門等等都是玩弄文字遊戲鑽空子,老百姓尤其是中老年人就老老實實的穩穩當當的過日子吧!

    個人感覺現在賣理財的 保險的 營養品的美容產品的等等都是大騙子!希望這些昧著良心掙錢的機構能夠良心發現別在騙人了。

  • 6 # 一朵姐的日常

    現在各個銀行都有代賣保險產品,這個看你怎麼理解,現在銀行代賣的保險有好多種,就說常買的兩種,第一是躉交 就是你有5萬元一次存入3年或5年,中途不能取,到期一次性本金利息取出,收益比5年定期利率稍高,如果急需用錢可以用保單質押貸款,還有一個是期繳,就是每年存1萬,連續存入3年,5年或6年支取本金利息,這個存的時間越長收益越高,相當於零存整取,不管是那種,當初辦理時要考慮自己經濟收入,用錢時間,再去辦理,這個辦理時都要本人簽字認可,覺得自己近幾年家裡沒有大的開銷,可以辦理,一來攢錢,二來還有人身意外保障,但你在沒有到約定期限取的話肯定就要損失,我建議你還是繼續持有。

  • 7 # 旅遊媒體達人

    可以報警處理。屬於詐騙。在銀行裡面去是存錢。不是辦保險。銀行專櫃裡面沒有辦保險的業務。要是有。他們就是違規。詐騙。可以立案調查報警處理。數額巨大的可以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 8 # 見聞攝影

    人家沒有拿著刀子逼著你買,你自己沒長眼睛不看一眼條款?

    老是埋怨別人,你自己花錢買的什麼你都不知道嗎?

  • 9 # 泓福HN

    保險有誠信嗎?知名企業家董明珠曾經講保險界,忽悠你賣保險時咋說咋好,出了問題賠付時左推右擋。國外保險界賭的是客戶不出事,我們保險界賭的是客戶不“識”字,與你玩文字遊戲,處處是陷阱。佛曰:不貪便宜不沾光,沒有恐懼心不慌。遠離所有理財產品。切記!天上永遠不會掉餡餅,地下到處充滿坑。願你吃一塹長一智。

  • 10 # 美太郎

    大年除夕正在思考小結,看到你的這幾個字覺得不吐不快,便想說幾句。

    一是如你這般思維清楚、搖唇鼓舌之人被忽悠了,說明這業務員業務很熟練,絕對是行業內翹楚才能忽悠得了你。

    三是銀保業務開辦合署辦公已經很多年了,你辦理業務簽訂了願意承擔投資風險的有關協議,現在僅僅因為“損失慘重”就一副可憐相,而且還理直氣壯問大家你“怎麼辦”,那要是盈利超出預期還來這裡鼓譟不?

    奉勸那些投機分子:中國銀行業和保險業經過幾十年發展,無論是業務份額還是業務風控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把心思用在正途,不要再歪心思跑到銀行去蹭了。在契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濫用“被忽悠”是一定會付出代價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力資源公司主要是做什麼業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