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嚮往天空的一抹藍
-
2 # 河南氣象
霧,是一種天氣現象,在水汽充足、微風及大氣穩定的情況下,相對溼度達到100%時,空氣中的水汽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
1、當空氣容納的水汽達到最大限度時,就達到了飽和。溫度越低,水汽飽和量也越低,如1立方米的空氣,氣溫在4℃時,最多能容納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氣溫在20℃時,1立方米的空氣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
2、如果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多於一定溫度條件下的飽和水汽量,多餘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當足夠多的水分子與空氣中微小的灰塵顆粒結合在一起,同時水分子本身也會相互粘結,就變成小水滴或冰晶,形成霧。3、因為秋冬季節,太陽向南半球轉移,白天攝取的太陽輻射能較夏季明顯減少,並且夜間漫長,晴天風小的機會較多,地面輻射增強,地面散熱較夏天更迅速,氣溫下降更顯著,這樣就使得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容易在後半夜到早晨達到飽和而凝結成小水珠,形成霧。秋冬的清晨氣溫最低,便是霧最濃的時刻。霧和雲都是由於溫度下降而造成的,霧實際上也可以說是靠近地面的雲。霧形成的條件: 一是冷卻,二是加溼,三是有凝結核,增加水汽含量。 種類有輻射霧、平流霧、混合霧、蒸發霧等。最常見的就是輻射霧、平流霧以及混合霧。
輻射霧:由輻射冷卻形成的,多數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和清晨;平流霧:暖而溼的空氣作水平運動,經過寒冷的地面或水面,空氣中的水蒸汽逐漸受冷液化而形成的霧;有時兼有兩種原因形成的霧叫混合霧。可以看出,能具備這些條件的就是深秋初冬,尤其是深秋初冬的早晨。 -
3 # 不哈韓的小韓
當然是因為秋冬的氣候條件,往往早晚氣溫低、空氣溼度大、風還小!
具體來說:
1. 冷空氣還不那麼強隨著冷空氣的越來越強勢,秋冬季的平均氣溫逐步下滑。冷空氣不強勢的話,風就沒有那麼大。我們知道風一大,呼呼吹,哪裡還有什麼霧啊霾的。所以一個是秋季、一個是冬季的冷空氣間歇期,比較容易出現霧。
2. 霧的本質是什麼?就是小水滴懸浮在空中啊!本來溼漉漉的空氣(溼度比較大)的時候,你感覺溼漉漉,但是並沒有水滴。但是當空氣降溫的時候,空氣中氣態的水汽,就會液化成為小水滴懸浮在空中了呀。
這就成為了霧。
想要霧出現,就得滿足這樣的氣溫條件,所以秋冬季節下會有霧,也同時比較多。
3. 平流霧暖而溼的空氣,水平運動,經過寒冷地面的時候,就形成了平流霧。
發現了嗎:暖而溼的空氣、寒冷的地面。
只有冬半年的天氣條件才適合:陸地冷,而水體暖!這是由於水的比熱容大於地面的沙土啊、柏油啊、水泥啊什麼的,同樣的能量下,水降溫更慢,儲存的能量也就越多、越難一下子釋放出去,所以,秋冬的時候,平流霧也就更容易出現。
綜上:霧往往出現在秋冬的早晨或傍晚!
我們知道,當空氣容納的水汽達到最大限度時,就達到了飽和。而氣溫愈高,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氣,氣溫在4℃時,最多能容納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氣溫是20℃時,1立方米的空氣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多於一定溫度條件下的飽和水汽量,多餘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當足夠多的水分了與空氣中微小的灰塵顆粒結合在一起,同時水分子本身也會相互粘結,就變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氣中的水汽超過飽和量,凝結成水滴,這主要是氣溫降低造成的。
如果地面熱量散失,溫度下降,空氣又相當潮溼,那麼當它冷卻到一定的程度時,空氣中一部分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變成很多小水滴,懸浮在近地面的空氣層裡,這就是霧。白天溫度比較高,空氣中可容納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間,溫度下降了,空氣中能容納的水汽的能力減少了,因此,一部分水汽會凝結成為霧。特別在秋冬季節,由於夜長,而且出現無雲風小的機會較多,地面散熱較夏天更迅速,以致使地面溫度急劇下降,這樣就使得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容易在後半夜到早晨達到飽和而凝結成小水珠,形成霧。秋冬的清晨氣溫最低,便是霧最濃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