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水之濱
-
2 # 九鬥學生心理
作為同樣在一線教學多年的老師,你得接受這樣的幾個事實:
1.更多的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關注,而很多高知父母對教育也有自己的理解。
2.很多父母對教育的理解已經完全超越了應試教育,對素質教育、個性化教育、通識教育有期待,而且在實際工作中有所行動。
4.這種被家長挑戰權威的感覺很不爽,但是請你理解,這樣的家長比起對孩子毫不在意、毫不關心甚至對教育毫無理解的家長要更容易溝通,因為你們的出發點是一樣的,都是希望每個孩子獲得更好的未來,你對一個班的學生,人家父母對的是自己一個孩子,自然關注度不一樣。
5.別人對教育的理解和你的不一樣,但是人家真的就錯了嗎?可能也未見得,也許某個父母的言語不一定恭敬,但是人家說的也許沒錯,老師最擅長的就是博採眾長,人家說的如果比你還超前,你就要學,這對你的職業生涯也沒有壞處。
在過程中,你的理解和孩子家長的理解之間有什麼差距?有什麼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找出來,商量,溝通,找到更適合某個孩子的方式方法,這對你來說也沒壞處,不是嗎?
從一線教學走過,如果能真的幫助一個家長或者孩子學習成長有提高,這是最有價值的一件事,不是嗎?
調整心態很重要,真的有很多家長,很多高知家長比一線的老師更懂教育,這是事實,也是趨勢。
-
3 # 土的掉渣呵呵呵
很多時候,教師很無奈,只能選擇放棄!我四年級接了一個班,其中有一個姓李的學生,做事拖拖拉拉、丟三落四,每天總是吃掉一點作業,屢教不改!然後跟家長溝通,才知道家長是一個初中班主任。她告訴我,孩子在家裡總是不穿拖鞋,不管怎麼說也改不了一一為自己的孩子吃掉作業,丟三落四找藉口。我教她方法,可她卻不以為然。我估計,當時她的心理是:你是小學老師,有什麼資格指導我教育孩子!最後,我只能盡人事:及時告知!上了初中,因為小學養成的習慣,才在城關學校呆了一個學期,第二個學期就轉到她媽媽自己的鄉下學校去了!
這個家長還有一個奇葩的事例:一次我冤枉了學生,後來知道了真相,我就在全班學生面前向那個被冤枉的學生道歉。這個家長知道後,居然跟他兒子說:老師怎麼能向學生道歉呢?這樣以後還有什麼威信啊?按照他的邏輯,老師就應該永遠是對的!永遠不應該犯錯!永遠不能向學生道歉!而我認為恰恰相反,向學生道歉,可以起到榜樣的作用!慢慢地,學生做錯了事,也都能大膽承認,虛心接受,努力改正!對班風的形成,學生的個性的形成,都有巨大的幫助!
-
4 # 旺旺微言
這樣的家長肯定有,我遇到過幾位。他們總是針對我的教育方法提出各種建議。
我一直心平氣和地與她或他溝通。我總是正面肯定她或他的建議,尋找他或她建議的合理性,並將其合理性結合我的教育方針探討。我在探討過程中成功轉移焦點,將我的做法轉移成她或他的觀點肯定,並表示學習吸收他或她的觀點。在肯定轉移過程中巧妙否定他或她的一某些觀點。
所以,我與家長一直保持良好的溝通,私交挺好。
回覆列表
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人最愛的是自己的孩子。99%的老師不可能很負責,否則不會給孩子佈置如此多的作業,並且叫家長簽字。這是一種極其變態的,不負責任的表現,但是,社會已經預設。所以,對我來說,學校就是一個商場,且強買強賣的,老師,從表面上是要尊重的。走心的老師家長和學生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