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修遠財富盛宴

    收入是具有多個內涵的概念,就“收入其實是到手工資加上公積金”這個問題來說,應該涉及稅前收入、稅後收入、隱性收入等多個隱藏概念。

    稅前收入是指計入工資總額、沒有扣除“五險一金”及個人所得稅的收入;稅後收入是指計入工資總額的收入也就是稅前收入與“五險一金”及個人所得稅的差額;隱性收入是指除了稅前收入外、計入個人賬戶、未來或者達到一定條件才可以使用的收入。

    隱性收入主要包括:

    1.企業為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工資條上扣8%,企業補16%,這部分收入只能退休後透過退休金的形式拿到,不能提前支取。

    2.企業為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工資條上扣2%,企業補9%,這部分收入打到個人社保賬戶中,生病住院或者購買藥品時可以從賬戶內支付,不能提前支取現金。

    3.企業為個人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個人工資條上扣12%,企業補12%,這部分收入打到個人公積金賬戶中,購買住房、裝修住房或者調離本市以外的地點工作時,可以提取或使用,但不能提前支取現金。

    除了這三項隱形收入外,有的企業還有補充養老保險,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年金,但是要等到退休揮著調離現在工作單位時才能提取。

    綜上所述,題主的問題,實際是混淆了收入概念的多個內涵,問題本身問的就不準確!通常說法,工資收入就是指稅前工資或者是稅後工資,至於把隱性收入的某一部分也按照收入考慮,只是個人不準確的想法。

  • 2 # 禾火知葉

    你說的收入這個概念是公司回答你的麼?大部分人不會把公積金加到自己的收入裡的,常規只是到手多少錢。公積金也算是一種福利,也是自己的錢,但是想提出來也有很多門檻的。要麼辭職,要麼買房,要麼退休,裝修還要合同和發票。所以,如果公司人事和你說收入多少,請問清楚是稅後的錢麼,即是到手的現錢麼。一般公司公積金都不會更高,因為你自己扣一部分,公司按比例也交一份。除非你的公司特別好,或者事業編,一般公積金多。

  • 3 # 滄海一sheng笑

    公積金當然包括在收入內

    但是

    這年頭,只有工資收入的人是可悲的,包括俺。

    還是要努力成為斜槓青年/中年/老年。

  • 4 # 人有耳11

    看了一些人的評論,怪不得很多人一看到政府公佈的收入都說拉後腿了。大多數人都認為收入就是工資,而且是每月實際到手的工資,有的人把公積金也算進去,認為這早晚是自己的錢。其實這樣的演算法是不對的,至少和國家統計部門的口徑是大不一樣的。收入應該和支出結合起來一起說,先就說工資收入吧:每個單位給職工發工資一般都有工資單,上面標明瞭當月的應得工資和實得工資,其實應得工資才是你的工資收入,扣去部分,比如公積金個人部分、社保費個人部分、個人所得稅部分等等,這是你的支出,只不過由單位在發工資時代政府有關部門扣除並上交政府有關部門的,這跟你得了500萬大獎一樣,100萬的個人所得稅是你的支出,不能說你只得了個400萬的大獎。很多人工資以外還有一些合法收入,國家統計部分在統計居民收入是時也是統計進去的,比如,你的銀行存款利息部分,就是你的合法收入。還有些人出租房子的租金收入(有些地方管理得嚴,都要收取個人所得稅的)等等。

  • 5 # 葉公來幫忙

    不太對。

    在我的印象中,人們平常說的收入應該是扣除五險二金(多了個職業年金)和個人所得稅以後的到手工資。

    雖然說公積金也是收入,但這個收入你暫時是提取不出來的,只能算是你的一筆存款。如果硬要把公積金也算作是收入,那職業年金和醫療保險呢,也應該算是收入呀。

    嚴格來說,機關事業單位中有些補貼和獎金應該算是收入,比如車補丶下鄉費丶誤餐費丶各種崗位津貼等等。這些收入雖然沒有和工資一起發放,但每個月都是固定的,的的確確是每個月都會發到手的收入。

    另外,為了調動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現在好多地方都把招商引資、工業發展丶脫貧攻堅丶文明單位被比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丶信訪丶政府效能建設等各項工作列入年終目標考核,凡是年終考評評為先進單位的,每得一個獎都可以發給一定的獎勵,這個我覺得可以算作是收入。

  • 6 # 寒玉stone君寶

    收入應該算可以支配的部分,也就是你說的到手加上每個月公積金公司和個人部分。

    比如說,你每個月稅前工資10000,交完保險和公積金後還有8000,公積金賬戶每個月繳存800,公司發800。那麼可支配部分是8000+1600等於9600。

    現在各地公積金取出很方便,買房,租房都可以。所以公積金也可以算做你可支配的部分。

  • 7 # 幫兄愛唱歌

    收入其實是到手工資加上公積金對嗎?我不這麼看,我認為的收入只是包括個人的工資性收入,當然如果工資外還有其他收入的,也可以叫總收入,或是年度收入。

    一般我們平時理解的收入主要還是本人的實際到手的工資。作為工薪階層,每月應發工資中包含本人的基本工資、績效工資、補貼包括工齡津貼、通訊補貼,住房補貼、伙食補貼、交通補貼等,這是應發收入,就是我們說的應發工資。實發工資主要就是到手工資,作為一般的單位職工到手公司與應發工資之間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到手工資需要扣除五險一金、所得稅、代收款,比如扣除應繳納的伙食費等,每月打到我們銀行卡的就是到手工資,這也是我們每月的實際收入。

    在我們繳納的五險一金中,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應該不屬於收入範圍,是屬於一種待遇或是應當享受的權利,養老保險是作為今後辦理退休,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一種保障措施,當然這也是一種收入,但是一種潛在的收入,更是一種保障措施,保障未來生活待遇的措施;醫療保險既有當期的保障,也有遠期的保障,當期的保障就是解決生病時看病就醫的問題,遠期的保障是解決退休後的醫療保障問題。

    住房公積金既有福利形式,也有收入的形式。但是很多人更多的理解為一種福利。這種福利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這主要由於住房公積金的性質決定的。按照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規定,住房公積金是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按比例繳納,個人繳費部分是屬於個人的存款,單位繳費部分是實實在在的收入,因為單位繳費部分和個人繳費部分,都屬於個人所有。雖然住房公積金的存取需要一定的條件,但可以透過買房、住房公積金貸款等方式進行提現,也可以透過辭職、離職等方式提前提現。

    綜上所述,平時我們所說的收入其實只包含了工資收入。但是其實真正的收入除了貨幣的收入以外,還有實物收入。除了工資性收入以外,還有勞務的收入,比如稿費收入,兼職的收入,做微商取得的收入,理財的收入等;此外還有政策性的收入,比如住房公積金就屬於政策性的收入,交通補貼等也屬於政策性的收入。只要每月能夠裝進自己腰包,存進銀行,屬於個人財產性的現金和物資,實際都是屬於收入。

  • 8 # 暖心財經說

    收入並不僅僅是到手工資+公積金的。

    (一)工資性收入是國民收入的最主要構成部分。實際上既包含勞動報酬,也包含各種福利。既包含受僱於單位或者個人,也包含從事各種自由職業、兼職、零星勞動獲得的收入。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17186元,增長8.6%,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9%。

    (二)經營淨收入,突出的是一個“”字。是經營收入減去經營費用、減去生產折舊和上繳稅款,主要指的是一些個體工商戶的收入。

    2019年人均經營淨收入5247元,增長8.1%,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1%。

    (三)財產淨收入,主要指的是居民將擁有的金融資產、住房等非金融資產、自然資源交給其他機構、個人支配而獲得的回報並扣除相關費用之後得到的淨收入。比如說利息淨收入、紅利收入、房租收入、轉讓土地租金收入、出租資產收入、自有住房折算淨租金等等。

    不過,並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比如說買了一套房子花費50萬、100萬賣掉,得的這50萬並不屬於財產淨收入。

    2019年人均財產淨收入2619元,同比增長10.1%,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5%。

    (四)轉移淨收入,指的是轉移性收入減去轉性支出。

    轉移性收入主要包括養老金(退休金)、住房公積金、低保金、給予的政策性生產補貼、生活補貼、救災款、報銷的醫保費,贍養收入、非常住成員寄回或帶回的收入等等。

    轉移性支出主要是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社保支出、贍養支出、經常性捐贈或賠償支出等等。

    2019年人均轉移淨收入5680元,同比增長9.9%,佔可支配收入比重為18.5%。

    其實,我們也可以透過上述口徑可以看出,實際上有些收入並沒有納入統計範圍。比如說創業帶動的個人身價提升,炒房賺得的房屋差價,炒股賺得的股票價格差。

    實際上,2019年千萬淨資產的高淨值家庭中,依靠打工獲得收入的人群——金嶺只有20%,炒房者佔10%,職業股民佔5%,企業主佔65%。而億萬富翁中的比例,企業主佔85%,炒房者佔10%,職業股民佔5%,至於金領已經佔比不超過1%。

    所以說,真正能夠獲得富裕的途徑,並不是僅僅依靠工資收入和現金存款,主要還是依靠風險性投資或者創業。

  • 9 # 南公子

    收入其實是到手工資加上公積金對嗎?

    可以這麼說,因為公積金就是給你自己的錢,在你的公積金賬戶裡。公積金賬戶本身就是一個銀行存款賬戶,根據當地的一些公積金提取規進行提取。

    住房公積金設計的初衷是減少大家買房的負擔,公積金貸款利率也很低。但事實上,很多人又不具備公積金買房的資格,而銀行對公積金貸款也有各種的限制條件。導致只有少部分人可以使用公積金貸款,甚至成為了一種特權工具。

    所有現在有專家呼籲要取消公積金,認為公積金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而且會給企業帶來沉重的負擔,尤其在今年疫情的情況之下,取消公積金對於經濟恢復有一定的幫助。

    在住房已經市場化的今天,公積金設計的初衷確實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也確實是淪為了少數人的利益工具,從這個方面上來說,專家提議取消公積金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專家還是不太瞭解實際情況,現在的住房公積金確實已經失去了本意,只是名字上還叫住房公積金,其實已經成為了員工的一項工資而已,取消公積金對於員工來說就意味著變相降薪。

    事實上,現在已經很少有企業在按照12%的標準來繳納公積金了,基本上都降低到了最低的5%標準,不是專家說這12%。對企業的壓力沒有那麼大,況且企業本來已經把這部分錢轉化成了工資,羊毛出在羊身上。

    所以,國家並沒有採納專家的建議,而是拓展了公積金的用途和提取方式,讓龐大的公積金餘額不再沉睡而流動起來。公積金基金是不是也可以像社保基金那樣投入到資本市場,投資股票債券來獲取收益呢?

    總之到目前為止,公積金就是你收益的一部分,可以作為你的工資收入,但是不用扣個人所得稅的。

  • 10 # 查理哥

    當然不是。

    說到工資我們就要看是稅前工資還是稅後工資。

    什麼是稅前工資?

    公司給你開工資,我們的個人收入是需要向國家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同時,還要繳納五險一金的個人部分。

    稅前工資,就是沒有繳納個人所得稅和五險一金的工資數。一般找工作公司給我們的offer上寫的也是稅前工資。而且,國家在每年統計年度平均工資時,說的也是稅前,所以我們對稅前工資應該並不陌生。

    個人所得稅

    從2019年開始實行的新個人所得稅法。我們所交工資稅從原來的按月代扣代繳改為累計預扣法。就是每個月的工資累計後,到達不同的累計金額,會有不同的個人所得稅繳納比率。大家可以看下圖對比自己的扣稅比率情況。

    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就是住房公積金。五險一金繳納的個人部分,見下圖

    扣除綜合是22.5%,也就是如果我們工資是10000元,每個月五險一金扣除個人部分為2250元。大家可以記住這個比率,就能口算出自己的稅後收入。

    公積金

    特殊說一下公積金,因為五險的公司扣除部分不直接進入個人賬戶,個人無法直接支配,這也是有些人不想交五險而讓公司直接把錢發給自己的原因,但這是違法的。

    而公積金的公司繳納部分直接進入個人賬戶,個人可以支配這部分錢買房,租房等等,而且一旦離職,公積金是可以取出來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人願意把到手收入用稅後收入+公積金來計算。

    如果月薪10000元,稅後收入見下圖

  • 11 # 葉夜心

    我自己看收入只看發到工資卡上多少,因為這部分是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公積金養老金這些好遙遠,可能用的時候才有感覺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問各位製作影片的大佬都拿什麼軟體製作的,有沒有可以用手機制作的?求推薦謝謝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