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w淺醉半生
-
2 # BOBO808
很多玩家都存在過疑惑:主玩坦克邊路,在路人局真的能穩定上分嗎?
由於坦克邊路沒有複雜的連招,所以只要打幾把匹配熟悉一下技能,很家就開始去打排位了。
在匹配模式中,相信大家也比較少看到練習白起、劉邦等坦克邊路英雄的。
玩家對英雄根本沒熟練的情況下,去打排位賽當然勝率堪憂,這是必然的事情。
很家的潛意識就是坦克邊路沒難度、不需要練習,可實際上坦克邊路需要提升的細節也很多。
經常看KPL比賽的小夥伴們會注意到,聯盟中真正出眾的坦克邊路選手也是屈指可數的。
評斷一個坦克邊路玩得好不好,主要看四方面:
團戰控制技能的把控、抗壓守塔能力、視野佈局以及每死承傷資料。
坦克英雄的控制是團隊技能Combo環節最重要的一環,團戰爆發後是配合戰士突進還是保後排,都需要玩家有很好的判斷。
抗壓守塔是邊路選手的基本功,中後期坦克邊路還必須幫助輔助分擔一部分探視野的工作。
每死承傷指平均陣亡一次所承受的傷害量,即總承受傷害÷陣亡次數。
同樣是扛十萬傷害,陣亡兩次和五次是有本質區別的,這方面考驗的是玩家對自身血量的把控和走位。
迴歸到最前面提到的問題來:玩坦克邊路單排,到底能不能穩定上分?
答案肯定是可以的,前提是你對該英雄有較高的熟練度,同時做好自己在場上的職責。
玩坦克不是抗傷害就完事了,打完出去看一下資料30%抗傷,卻忽略了自己是用8次陣亡換來的。
你玩了幾百場花木蘭,單排可以打出60%勝率;你只玩過幾場白起,然後去單排只有40%勝率。
因此你覺得坦克邊路單排上不去分,可實際上這是一個不公平的對比,坦克邊路你根本沒玩熟練。
所以說到底坦克不適合單排是個錯誤的觀點,主玩坦邊單排打到二三十星的玩家非常常見。
玩好戰士邊路需要玩家有出色的操作,以及較快的反應能力;而坦克邊路更考驗玩家的大局觀,對於操作一般的小夥伴來說其實更為友好
-
3 # 我是馬大鬍子
輔助是王者榮耀中,一個考驗玩家意識、策略、大局觀的位置,它可以說是節奏的發動機,然而就是這麼一個重要的位置,卻被很多人嫌棄,偶爾也會遭到隊友的舉報。
輔助是重要的,也是可憐的,尤其是在路人局中的功能輔助,當然硬核坦輔也不例外。最近就有不少坦輔助玩家發生,吐露內心直白。“我不當輔助了,邊路才是我的歸屬”,他們這樣說到。
為何坦輔玩家發出這樣的聲音?邊路到底是不是坦輔英雄的歸屬呢?大飛是這樣認為的。
中低端局路排,缺乏配合,輔助被舉報成功率大當玩家想上分,又不知用什麼英雄的時候,都會向經驗豐富的玩家請教。不少大神,給予這些想要上分玩家的方案和英雄,通常不會包括輔助和坦克英雄。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路排中低端局的配合,相對比較差,我們經常見到不會玩的中單和打野。如果你選擇一個坦克或者輔助,走輔助位的話,一旦打野位和中單位出現問題,你的命運,就會被隊友支配,被對方掌控。
在做輔助的過程中,讓經濟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一旦出現逆風局,或者天崩局,輔助將會面臨被舉報的危險。沒有經濟,扛不起傷害,扛不起傷害,隊友會慫恿你去抗傷害。這樣的過程,就會造成一種惡性迴圈,越打越窮,越窮越打。因此路人局當中的輔助,經常會面臨“被迫送人頭”,經濟低被舉報的危險。
坦輔為什麼走邊路?第一,擺脫經濟的困擾,將自己的作用最大化發揮,以備不時之需。第二,降低被舉報的機率,增加團隊的容錯率,牽制敵方的節奏,給己方爭取更多的時間。
輔助走邊路,早有先例,並非奇葩打法職業聯賽和高階局,早就存在牽制邊和坦邊的稱呼。在古老的版本當中,牽制邊和坦邊通常是副坦(那個時候輔助英雄比較少),第二承傷位。隨著版本的更迭,輸出邊登上大舞臺。自從破曉出現之後,輸出邊的體驗一度下滑。不過,因為他們輸出高,有刺激和快感,雖然遊戲體驗下滑,但是他們替代牽制邊和坦邊的地位,深受中端玩家的喜愛。
輔助走邊路,早有先例,並不是一種特別奇葩的打法。邊路白起,邊路莊周,邊路夏侯惇,邊路項羽,邊路程咬金等等,都有過輝煌的歷史。只不過,這些英雄的光芒,被極大感強的輸出邊所掩蓋,即使輸出邊遊戲體驗差,也沒有多少玩家,喜歡玩坦邊和輔助邊。
職業聯賽和高階局早就存在坦邊,S16賽季坦克加強,走邊路更合適標準的雙邊的打法,基本上是一個牽制邊、搭配一個輸出邊,在比賽當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陣容。在路人局當中,卻不是這樣,路人局當中,經常是射手走下,隨便一個邊路走上,毫無策略可言。也許是因為玩家,不知道牽制邊和坦邊,也許是因為玩家,不喜歡牽制邊和坦邊。所以,坦邊和牽制邊,在中低端局當中,我們很少見到。
其實牽制邊,不僅守線支撐能力久,而且對後排有著威懾力。開團能扛傷,容錯率比戰刺高,而且能夠且後排,這樣的職業發育起來,也是一股強勢的勢力。孫策、白起、項羽、夏侯惇、莊周、成語等等硬坦(牛魔、張飛這類坦克排除在外)或者輔助英雄,都可以做到牽制。
S16賽季,官方加強了塔後血包,對坦克英雄批次增強,其實,這也是給玩家多一種邊路英雄的選擇。S16賽季,坦克英雄或者稍微一些坦度高有輸出的輔助,走邊路非常合適。不過,很多玩家因為對輸出邊的執愛,沒有發現這一點。
硬核坦輔是可以走邊的,功能性輔助,也有部分可以走邊路或者中路(孫臏、楊玉環可以選擇中路,莊周可以選擇邊路)。輔助和坦克在邊路為C位服務,或者直接邊路牽制,不符合高階局的打法,但是在路排當中,作用非常大。第一,他們的牽制能力,要比輸出邊強,守塔持久,不易被敵方帶節奏;第二,目前王者榮耀是推塔節奏,走邊路輔C位,能夠快速的帶起節奏。
坦輔玩家的直白,其實也是大飛的直白,中低端局當中,想上分,用坦輔英雄走邊路,其實是能夠行得通的(隨著段位的升高,在實行坦邊和牽制邊的策略上,坦輔英雄應該轉型或者融合遊走輔助的打法)。
-
4 # 無才先生說
大家好,我是王者爭霸賽。
坦克的作用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想先明確一下坦克在王者榮耀峽谷中的作用:坦克作為一場團戰必不可少的存在,他不僅可以在前排吸收傷害,還可以保護己方的後排。坦克最大的作用就是保護好自家的輸出位置,吸收傷害,為自己家射手或法師營造出一個安全的輸出環境。由於坦克自身沒有一個良好的輸出能力,所以我覺得,多數的坦克英雄不適合自己單走一路,需要身邊有一個輸出,不過在當期S16賽季上單位置的最佳化改動,卻存在幾名可以走上單位置的坦克英雄。
坦克邊路的優勢相信有很多玩家在日常的遊戲中,尤其在當前S16賽季,非常喜歡用一名坦克去上路抗壓。像項羽,白起,夏侯惇,程咬金等。對於坦克走上路抗壓在當前賽季確實是有一定優勢的存在,這是為什麼呢?
S16賽季對於上單位置具有很大的最佳化,具體改動有四點:
1.上下邊路法師小兵射程:780 700,短手英雄清兵線更安全。
2.河蟹的移動位置從河道更加靠近上塔範圍,對面想要拿河蟹需要承擔更多的風險。
3.外塔的補血包效果提升:拾取後每秒回覆106點生命值和35點法力值,持續3秒 拾取後每秒回覆4%的生命值與法力值,持續5秒。這一改動加強了邊路的抗壓能力,有更多的血量回復抗壓保證血量健康。
4.霸者重灌的加強,也會使得坦克英雄出這件裝備得到更大收益。
總結一下這些改動的特點:首先邊路射手的壓制能力下降了。坦克邊路強勢迴歸,項羽這個血量超高但沒續航能力的英雄收益最大。打野、中單和輔助要多幫邊路,尤其需注意保護邊路塔,因為如果被推掉的話就沒補血包了。爭奪河蟹已引發更多的血案,戰士對拼更加激烈!在這裡推薦一下當前版本強勢的坦克邊路:項羽出裝推薦:抵抗之靴+紅蓮斗篷+極寒風暴+反傷刺甲+魔女斗篷+復活甲。(出裝不是固定的 ,優勢局紅蓮斗篷可以換成暗影戰斧)銘文方面:調和百穿銘文。
項羽在這個賽季是非常強勢的,非常適合去上路抗壓。前期一定要猥瑣塔下,等待四級以後,叫打野來抓。
總結所以說,不得不承認在當前S16賽季坦克邊路確實佔有一定的優勢,不過常規的戰士邊路卻依然是主流,無論坦邊還是戰邊,都需要跟隨版本的節奏,去選擇版本強勢的英雄,這樣才會有一個順利的上分之路!!!
回覆列表
王者榮耀:還在用坦克上單?別傻了,看看高階局在用什麼吧!
在王者榮耀中,每個賽季都會出現不同版本的英雄,在S14賽季中,因為戰士與刺客的強勢,導致法師與射手並沒與什麼輸出空間,針對這一點,天美在賽季末對於法師與射手進行了大量的增強。因為各個段位的玩家意識不同操作不同,所以使用的英雄也不同,但是在低端局很多玩家都喜歡用坦克走邊路,大部分玩家都喜歡用項羽,夏侯惇,莊周這些英雄打邊路,但是下個賽季不要用坦克去打邊路了。
因為想坦克血量比較厚,所以很多玩家都喜歡用坦克進行上路抗壓,但是在下個賽季一定不要勇氣坦克去打邊路抗壓了。首先,目前版本射手加強的不要不要的,射手的攻擊範圍最少都有800,而對於手短的坦克無疑是很難受的,出去守塔就會被消耗血量,塔下守塔又會被推塔。
其次,兵線機制也被加強了,就S14而言,小兵的血量傷害以及速度都明顯被加強了,而坦克前期傷害又比較低,因為坦克沒有十分有效的清兵技能,更沒有爆發性傷害,等你把一波兵線清完,防禦塔都可能掉了一般的血量了,而在清兵中又要注意保護自己,不得不放棄一些經濟,這時候還不如去打輔助,或者去遊走。這個時候射手清完兵線就可以快速地去支援,但是作為坦克卻一直在清理兵線,剛清完一波兵線又來一波,這就詳單與一直被牽制在邊路,這對己方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所以有時候,高階局的玩家們寧願缺少肉坦也不想要坦克走邊路,坦克走邊路這樣的打法明顯是不理智的,還不如選一個半肉的戰士去打邊路,至少在清理兵線以及支援上就快了很多,而且雖然肉度不是很強,但是在輸出上可以得到加強。所以為了遊戲的勝利,最好還是選擇輸出戰士或者半肉戰士去打邊路。

這裡也推薦一下目前邊路比較強的戰士,比如呂布,凱,李信,孫策等等都可以,尤其是呂布跟孫策,算是半肉輸出也是很高,這樣就大大加強了我方輸出,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