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直夢想帶兵出征的麥克阿瑟,在歐洲憑藉英勇無畏,帶領“彩虹師”一戰成名,一時間,鮮花、掌聲全都湧向了他。從小在讚美中長大的麥克阿瑟,對於這樣的情景,他一向是很受用的。
然而,個性張揚的麥克阿瑟,越級反映情況以勢壓人,招致同僚們的反感。尤其是遠征軍司令潘興,對其憑藉父親的裙帶關係,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態度十分厭惡。從此,兩人結怨頗深。好在麥克阿瑟“朝中有人”,倒也“順風順水”。
1919年,麥克阿瑟載譽而歸,和大多數軍人一樣,面臨著戰後分配的問題。卻很幸運地被陸軍參謀長馬奇叫去,準備由他擔任西點軍校校長。這意味著,不用降回到戰前的少校軍銜,依然可以頂著准將的光環。為什麼好事都是他的呢?
首先,戰功卓著,是個優秀的軍人。這一點,在一戰中是有目共睹的,就連麥克阿瑟的“死對頭”潘興,也不得不讚美“他是一位優秀的軍人”。在馬奇看來,西點軍校的“迂腐、落後”,需要一位經驗豐富,而且有一定威望的人去整治。
其次,照顧老上級的兒子。馬奇是麥克阿瑟父親手下的得力干將,備受重用,從上尉連跳4級成了上校,這樣的提拔,無論是誰都會感恩的。如今,報恩的機會來了,麥克阿瑟少校到准將,也是連升4級,這是對老上級一個很好的交代。
更重要的是,作為馬奇老上級的遺孀,平克尼在兒子人生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主動找到馬奇,剩下的事情,想必都會“懂的”。而作為馬奇也正好順水人情,滿足了老上級遺孀的要求。作為一個母親,這麼做無可厚非,但多少有些不光彩。
麥克阿瑟成為西點軍校校長,在當時是個大新聞,再次成為媒體的焦點,有的讚美,有的貶損。作為他的“粉絲”和其父親的老部下,都認為是“實至名歸”、“英雄的兒子是好漢”,但多數同齡軍官,都為其靠裙帶關係,撈取好處的行為所不齒。
要知道,同時期的馬歇爾、巴頓上校回到國內,都降回了少校軍銜,艾森豪威爾更是恢復到原來的上尉軍銜。眾人的“不忿之情”可想而知,以至於對麥克阿瑟的貶損,蓋過了他在西點軍校進行的改革,以及影響美國軍事發展的成績。
一戰時期的西點軍校,遠沒有過去的名聲好,為了多輸送軍官,壓縮學制;學員提前畢業,成了不折不扣的“短訓班”;學員的選撥標準也降低了不少,打架鬥毆、酗酒鬧事屢見不鮮,教職工對此十分不滿選擇辭職,西點軍校到了要“關張”的境地。
陸軍參謀長馬奇選擇麥克阿瑟去當校長,就是因為他有能力、有魄力,更富有理想,是個“完美主義者”,總能透過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不墨守成規。更因為他很年輕只有39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西點軍校的未來需要這樣的人。
作為西點軍校的高材生,能以將軍、校長的身份重返母校,這讓向來感覺良好的麥克阿瑟,更加的趾高氣昂和躊躇滿志。殊不知,學校的師生員工對他的到來反應冷淡,甚至帶有不屑的眼光,原來,“走後門”提拔上來的,到哪兒都招人煩。
但很快,麥克阿瑟卓有成效的改革開始了。一是,完善榮譽教育,大膽進行課程改革。在他看來,軍人必須有榮譽感和責任心,逃避、撒謊、嘲笑等行為,將受到重罰,並會被榮譽委員會記錄到個人檔案,作為考評一名學員是否優秀的標準。
二是,提倡民主,廢除不合理制度。過去學員在校期間,不許吸菸、看報、收郵包,更不許週末離開營房的規矩全部廢除,並每月發給每位學員5元津貼。這在學員中產生了巨大影響,不僅滿足了他們的自尊心,更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更重要的是,嚴禁校園欺凌。作為曾經的受害者,麥克阿瑟對此深惡痛絕。他設立“反欺委員會”,並取消“野獸營”,新生全部交由正規部隊訓練;新生到校後,由軍校教師擔任學生管理工作。目的就一個,就是不給老生欺負新生的機會。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老兵不死,麥克阿瑟回憶錄》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直夢想帶兵出征的麥克阿瑟,在歐洲憑藉英勇無畏,帶領“彩虹師”一戰成名,一時間,鮮花、掌聲全都湧向了他。從小在讚美中長大的麥克阿瑟,對於這樣的情景,他一向是很受用的。
然而,個性張揚的麥克阿瑟,越級反映情況以勢壓人,招致同僚們的反感。尤其是遠征軍司令潘興,對其憑藉父親的裙帶關係,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態度十分厭惡。從此,兩人結怨頗深。好在麥克阿瑟“朝中有人”,倒也“順風順水”。
“老孃”出馬,成為西點軍校校長。1919年,麥克阿瑟載譽而歸,和大多數軍人一樣,面臨著戰後分配的問題。卻很幸運地被陸軍參謀長馬奇叫去,準備由他擔任西點軍校校長。這意味著,不用降回到戰前的少校軍銜,依然可以頂著准將的光環。為什麼好事都是他的呢?
首先,戰功卓著,是個優秀的軍人。這一點,在一戰中是有目共睹的,就連麥克阿瑟的“死對頭”潘興,也不得不讚美“他是一位優秀的軍人”。在馬奇看來,西點軍校的“迂腐、落後”,需要一位經驗豐富,而且有一定威望的人去整治。
其次,照顧老上級的兒子。馬奇是麥克阿瑟父親手下的得力干將,備受重用,從上尉連跳4級成了上校,這樣的提拔,無論是誰都會感恩的。如今,報恩的機會來了,麥克阿瑟少校到准將,也是連升4級,這是對老上級一個很好的交代。
更重要的是,作為馬奇老上級的遺孀,平克尼在兒子人生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主動找到馬奇,剩下的事情,想必都會“懂的”。而作為馬奇也正好順水人情,滿足了老上級遺孀的要求。作為一個母親,這麼做無可厚非,但多少有些不光彩。
麥克阿瑟成為西點軍校校長,在當時是個大新聞,再次成為媒體的焦點,有的讚美,有的貶損。作為他的“粉絲”和其父親的老部下,都認為是“實至名歸”、“英雄的兒子是好漢”,但多數同齡軍官,都為其靠裙帶關係,撈取好處的行為所不齒。
要知道,同時期的馬歇爾、巴頓上校回到國內,都降回了少校軍銜,艾森豪威爾更是恢復到原來的上尉軍銜。眾人的“不忿之情”可想而知,以至於對麥克阿瑟的貶損,蓋過了他在西點軍校進行的改革,以及影響美國軍事發展的成績。
大刀闊斧地對西點軍校進行改革。一戰時期的西點軍校,遠沒有過去的名聲好,為了多輸送軍官,壓縮學制;學員提前畢業,成了不折不扣的“短訓班”;學員的選撥標準也降低了不少,打架鬥毆、酗酒鬧事屢見不鮮,教職工對此十分不滿選擇辭職,西點軍校到了要“關張”的境地。
陸軍參謀長馬奇選擇麥克阿瑟去當校長,就是因為他有能力、有魄力,更富有理想,是個“完美主義者”,總能透過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不墨守成規。更因為他很年輕只有39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西點軍校的未來需要這樣的人。
作為西點軍校的高材生,能以將軍、校長的身份重返母校,這讓向來感覺良好的麥克阿瑟,更加的趾高氣昂和躊躇滿志。殊不知,學校的師生員工對他的到來反應冷淡,甚至帶有不屑的眼光,原來,“走後門”提拔上來的,到哪兒都招人煩。
但很快,麥克阿瑟卓有成效的改革開始了。一是,完善榮譽教育,大膽進行課程改革。在他看來,軍人必須有榮譽感和責任心,逃避、撒謊、嘲笑等行為,將受到重罰,並會被榮譽委員會記錄到個人檔案,作為考評一名學員是否優秀的標準。
二是,提倡民主,廢除不合理制度。過去學員在校期間,不許吸菸、看報、收郵包,更不許週末離開營房的規矩全部廢除,並每月發給每位學員5元津貼。這在學員中產生了巨大影響,不僅滿足了他們的自尊心,更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更重要的是,嚴禁校園欺凌。作為曾經的受害者,麥克阿瑟對此深惡痛絕。他設立“反欺委員會”,並取消“野獸營”,新生全部交由正規部隊訓練;新生到校後,由軍校教師擔任學生管理工作。目的就一個,就是不給老生欺負新生的機會。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老兵不死,麥克阿瑟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