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互聯商理學
-
2 # 海納百鏈
物流公司與供應鏈公司的區別:思維與視角不同,組織架構不同,參與供應鏈深度不同,收入來源不同。物流公司考慮如何把貨管好,供應鏈公司則考慮如何把物流公司管好,物流公司還繼續考慮如何把貨管得更好的時候,供應鏈公司已經在考慮如何把物流公司正在管的貨變成錢啦。
一:思維與視角不同,我們看下圖:物流公司看一堆貨物就是貨物,而供應鏈公司看一堆貨物其實就是一堆錢。物流更加關注於貨物的外部狀況,供應鏈服務與供應鏈金融更加關注於貨物的商品屬性,交易屬性,價值屬性,金融屬性。物流企業微觀的關注:貨物的重量,體積,件數,車,船,集裝箱等等,是一種操作思維,而供應鏈公司更加關注:透過這些商品價值我們能否用2個資金去撬動10個資金,是一種金融思維。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物流是供應鏈服務與供應鏈金融中的基礎行業,也是其中的一個抓手服務,二種在不同層面進行的思維與思考。
二:組織架構不同:純物流公司一般都有市場部,業務部,倉儲部,運輸部,或者操作部,人力資源部,財務部,關務部,客服部,資訊部等,而供應鏈公司一般把物流相關操作都放在運營中心,一般都有市場部,事業部,商務部,財務部,資金部,風控部,人力資源部,資訊部等等。特點是:供應鏈公司有風控部,資金部,事業部,當然也有很多公司組織上存在與上述不一致,本篇僅僅代表普遍公司;
三:參與供應鏈深度不同:物流公司不參與交易中的商流,不開與不收商品貿易增票,而供應鏈公司是要進行商品買賣的,深度參與商流,但是一般不會對商品的屬性非自身責任進行承擔。因此物流公司的交易流水遠遠小於供應鏈公司,100個億的物流公司,在中國屈指可數,但是100億供應鏈公司,一大把。
四:收入來源不一樣:物流公司幾乎全部靠提供物流服務獲得收入,而供應鏈公司的物流收入佔比極低,ICT行業甚至可能不到千分之五,供應鏈公司有物流收入,服務費收入,資金利息收入,匯差收入,保費差收入等等。供應鏈公司盈利來源比較多元化。當然部分物流公司參與物流金融也會有監管費用收入。
-
3 # 一隻物流寶寶
物流屬於供應鏈中的一個環節。
供應鏈是指:從配套零件開始,製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後銷售出去的過程。它是供應商,製造商,分包商的集合體,是一個大的概念,物流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
物流是指物的流動只要有物的流動就叫物流。在供應鏈管理環節,涉及到供應商,製造商,分包商之間的物的需求需要透過物流來解決。
比如一家汽車製造公司,他的零部件供應商可能會來自很多不同地區,不同廠家,需要把這些東西集中到一個地方去裝配(製造商),這個集中的過程就需要物流參與。
在一個地點集中裝配成成品以後,需要把成品分發到各個銷售區域進行銷售,這個環節也需要物流運輸參與其中。
其實物流跟供應鏈是以一種密不可分的關係存在著。有供應鏈的地方就有物流,有物流的地方必然存在供應鏈。
現在有很多做物流的朋友把公司取名為XX供應鏈,如果不是經常接觸物流的人肯定會想供應鏈具體是個什麼概念。其實它就是一家物流公司,沒有什麼不一樣。
所以供應鏈是包含物流的,物流只是供應鏈其中的一個環節。
-
4 # 供應鏈心
物流是解決供應鏈的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供應鏈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比如種菜。 種菜要有土地,要有種子,要澆水,要施肥,這些都從哪裡來,要依靠供應鏈。種了菜我要收穫,要賣出去。找誰去收割,如何運到集市,集市怎麼分配到終端消費者,全部都是供應鏈的問題。 供應鏈的端倒端 好比解決種子 到 食物上餐桌的問題,如何最佳化,如何產生效益 都可在供應鏈的的每個環節運作中體現。
回覆列表
供應鏈是一個社會化分工協作的關係網和結構。物流只是供應鏈中的一個環節和型別,非常重要的環節,物流是供應鏈中的聯結器、交換機、路由器。
智慧物流及供應鏈,是不能分開談的,商流、物流、資金流、資料流四流合一的趨勢和方向不可逆,四流合一表示的是新型分工協作關係和新型系統對稱一致的一體化統一重構。任何一個鏈條單邊或節點智慧化處理都不足以說明智慧物流及供應鏈的整體不可分割的特點和價值。
智慧物流及供應鏈的定義和價值,絕大多都搞錯了,對智慧物流及供應鏈的認知缺乏正確的認知。
智慧物流及供應鏈創新的目的和方向是綜合利用現代網路資訊和通訊技術解決企業孤島和產業孤島,形成企業上中下游、產業多元多邊的互聯互通、平等互信的新型數字化、智慧化、結構化的社會化分工協作關係的系統及平臺,以普惠普適普世的方式平等服務產業鏈上的每一類企業,每一個企業,每一個行為,每一個任務,每一個流程,每一個節點,實現對貨品及貨權、資金、交易關係及相關要素的全流程、全鏈條、全時序的視覺化、動態化、實時化、智慧化的指揮排程與監管。
智慧物流及供應鏈一定不是一個企業以自身為中心和利益為導向的私有化、單邊化物流及供應鏈系統建設以及想對各個供應鏈環節靜態的強勢掌控。 在真正的智慧物流及供應鏈系統平臺上,能夠包容構建多樣化的物流及供應鏈高效智慧運轉模式,並按照市場機制自適應不同物流服務方式,能夠促使物流公司、貨主、貨運司機相互之間自組態成不同的服務模式。目前世面看見的各種幹線集貨運輸、支線運輸模式、落地配,最後一公里、最後一百米、倉運配,共倉、共運、共配的共享經濟模式,中轉接力協同經濟模式等等都能在裡面組合呈現,且更加自動化與智慧化,更加低成本與高效率,還會湧現更多世面沒有的組態與模式,比如:托盤週轉箱集裝箱的分時租賃式的大迴圈使用,每個企業都是托盤週轉箱等使用者和傳遞者,都是回收站和租賃站。平等服務與普惠賦能(增益其所不能)是平臺型經濟的基本價值,創新服務才會體現平臺的無窮能量。 當然,這樣的系統及平臺誕生,自然會淘汰90%的物流公司,物流業務集中度非常高,意味著集約化經營與管理程度也更高,更能實現智慧化、自動化的指揮排程與服務,以實現降本增效和結構最佳化的目標。 當然,這樣的系統及平臺也是智慧製造實現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真正實現供應鏈金融及普惠金融的起點,就是一個社會化的基礎服務設施。